洗涤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150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洗涤干燥机,具有:使内槽(11)内的空气通过导管(30)而循环的循环通风装置(31)、以与导管中流动的空气相反的方向向导管(30)中注水的注水装置(35),在内槽(11)旋转的同时通过上述装置将循环风中携带的粉尘除去,且该操作的终止不依赖于干燥检测装置。通过内槽(11)的旋转使粉尘从衣物上脱离,脱离的粉尘在随着循环风通过导管(30)时,被吸附到以与循环风相反方向注入的水中而被除去。由于除尘操作不依赖除尘时的干燥检测装置,即使将干燥的衣物放入内槽,也不会直接终止除尘操作,能够充分除尘。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除去衣物上的粉尘时,无需定期清扫过滤器,除去的粉尘不会再次被人吸入、或再次吸附到衣物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除去衣物上附着的粉尘的洗涤干燥机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在杉木及扁柏或者豚草(ragweed)等的花粉飞散较多的季节里,在外出时,衣物上会附着大量的花粉,除此之外,霉菌的孢子等也附着在衣物上。如果将这些花粉、孢子等附着在衣物上直接带入屋内,就会对那些对花粉、孢子等过敏的家属带来较大的影响。此外,即使在屋内,扁虱(tick)也会在垫子(mat)和地毯(carpet)等中繁殖,其尸体和粪便等也会有不少附着留在衣物中。因此,如特开2001-789号公报所述,通过将附着有这些粉尘的衣物放入鼓(drum)中、通过旋转该鼓,使上述花粉等粉尘从衣物上脱离,通过干燥循环风的运载将其从鼓内取出,在该干燥循环风通过过滤器(filter)时通过过滤器捕获该粉尘。这时,过滤器是由能够捕获这些粉尘的孔隙极细的无纺布所形成的。在过滤器中还添加有过敏(allergy)固定物质。如上所述,在使从衣物脱离的粉尘通过干燥环风的运载将其从鼓取出,并使用过滤器捕获时,如果过滤器被所捕获的粉尘堵塞,则捕获粉尘的性能下降。因此,必须人工清扫过滤器。这种清扫不仅麻烦,而且在清扫过滤器时,存在从过滤器除去的粉尘会清扫者吸入、再次附着到衣物上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涤干燥机,其能够不使用过滤器而除去附着在衣物上的粉尘,并且也不存在被除去的粉尘再次被人吸收、再次吸附到衣物上的问题,并且能够无需使用人工就将过滤器上吸附的粉尘除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洗涤干燥机具有外槽和内槽,并具有洗涤上述内槽的衣物的功能以及使其干燥的功能,在干燥操作时能够根据干燥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终止运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干燥机具有在干燥操作时,通过规定的空气通路循环上述槽内空气的循环通风装置、在上述空气通路中向与循环风的流动相反的方向注水的注水装置,并在旋转上述内槽的同时进行除去循环风中携带的粉尘的除尘操作,且该操作的结束不依赖于上述干燥检测手段。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上述方法,当粉尘通过内槽的旋转从衣物脱离、且脱离的粉尘通过循环风的运输通过规定的空气通路时,通过将所述的粉尘吸附在与其空气通路中的循环风的流动相反的方向注入的水中以除去粉尘。此外,由于该除尘操作不依赖于干燥检测手段来进行,即使将干燥的衣物放入内槽,也不能直接终止除尘操作,因而能够进行充分的除尘操作。因此,可以不使用过滤器进行附着在衣物上的粉尘的除去。从而不需要进行必须的过滤器的定期清扫。此外,能够消除在清扫该过滤器时粉尘被清扫者吸入、粉尘附着在使用者的衣物上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整体的纵断侧面图。图2整体的正面图。图3主要部分的纵剖面图。图4电气结构的方框图。图5相当于图1的表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图。图6主要部分的放大纵剖面图。图7相当于图1的表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1水槽 28加热器 30导管 31循环通风装置 35注水装置42温度传感器 51静电消除装置 64内槽 71导管76循环通风装置 79注水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首先,图1表示从整个洗涤干燥机的内部结构的侧面观察到的状态,在形成整个外壳1的前部中,在靠近中央部形成洗涤物取送口,该洗涤物出口2通过门3开启和关闭。在外箱1前部的上部设置有操作面板(panel)4。该操作面板4用于使用者进行与洗涤干燥机的操作相关的各种操作。图2表示从正面观察的状态,其包括电源开关(power switch)、启动开关(start switch)、以及各种选择开关(selection switch)等、多个操作开关(operation switch)5和各种显示部件6。此外,在上述操作开关5中,具有用于在专门过程(course)中进行后述除尘操作的“除尘”过程选择开关,除此之外,操作面板4还具有各种显示部件6。在操作面板4的内侧(外箱1前部的上部里面)设置有操作电路单元(operation circuit unit)7。该操作电路单元7根据包含操作面板4的上述“除尘”过程选择开关的各种操作开关5的操作进行相应的动作。另一方面,在外箱1前面部分的下侧设置有控制电路单元(control circuit unit)8。在外箱1的内部设置有外槽9。外槽9形成圆筒形的鼓状,且设置为其轴向为前后方向(在图1中为左右方向),且为向前上方(在图1中为右上)倾斜状倾斜轴,并通过左右一对的(图中仅图示了一个)弹性支持装置10进行支持。在外槽9的内部,设置有收容衣物的内槽11。该内槽11也形成圆筒形鼓状,并且与外槽9设置为同轴的方向(轴方向为前后方向,且向前上方倾斜的倾斜轴)。并且,该内槽11具有作为洗涤槽、脱水槽以及干燥槽的功能。其关系是,在主体部分的几乎全部区域具有多个作为通水孔或者通风孔的小孔12(在图1中仅图示了其中一部分),在主体部分的内周部分具有多个搅拌洗涤物用的缓冲板(buffle)13(在图1中仅图示了1个)。在外槽9和内槽11任一个的前部均具有用于取送洗涤物用的开口部分14、15,通过波纹管(bellows)16,使其中外槽9的开口部分14与上述外箱1的洗涤物出入口2水密性地连接,并使内槽11的开口部分15面对外槽9的开口部分14。在外槽9的背部,设置有作为旋转驱动内槽11的驱动装置的马达(motor)17。其中,该马达17为外转子(outer rotor)的形状,定子(stator)17a安装在外槽9的背部、安装在转子(rotor)17b中心部分的旋转轴17c穿过外槽9,且在其前端部分中安装有内槽11背部的中心部分。在外槽9的下部,安装有与外槽9内部连通的蓄水器18,在该蓄水器18的内部安装有洗涤水加热用加热器19(heater)。在蓄水器18的后部,排水管(drainage hose)21通过排水阀20连接在一起,从而将外槽9以及内槽11内的洗涤水排出。一方面,在外槽9上设置有送风机22与加热器23。其中,送风机22按如下设置形成,其在外壳(casing)24的内部设置有送风叶片25,旋转驱动该送风叶片25的马达26设置在外壳24的外部;另一方面,加热器23通过在管壳(case)27内部设置热风生成用加热器(air-warming heater)28形成,且管壳27后侧的入口部与送风机22外壳24前侧的出口部相连。此外,在外槽9上的前部设置有供风管29。该供风管29的一个端部与上述加热器23管壳27前侧的出口部分相连,另一端部与上述外槽9的开口部14周围贯通从而面向开口部14内。并且,在外槽9的背部还设置有构成规定空气通路的管道(duct)30。上述管道30为避开上述马达17,设置在管道的一侧(从后面看为左侧),如图3所示,全部成中空状,从而下端部分与外槽9的内下部相连,上端部分与上述送风机22的外壳24相连。因此,在该结构中,如果启动送风机22,如图1中箭头A所示,内槽11内的空气从小孔12通过外槽9与内槽11之间,并从外槽9的下部到达管道30内,从下部向上部通过该管道30后,依次通过送风机22、加热器23、供风管29,从外槽9的开口部分14返回到内槽11中。因此,内槽11内的空气实现循环,通过该管道30、送风机22、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涤干燥机,该洗涤干燥机具有外槽和内槽,并具有洗涤和干燥上述内槽内的衣物的功能,在干燥操作时根据其干燥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终止操作,其特征在于:该洗涤干燥机具有在干燥操作时使上述内槽内的空气通过规定的空气通路进行循环的循环通风装置 、向与上述空气通路中循环风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注入水的注水装置,在旋转上述内槽的同时进行除去循环风所携带的粉尘的除尘操作,并且该除尘操作的终止不依赖于上述干燥检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田亨畑山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电器营销株式会社东芝家电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