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叶片及其成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0987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2:32
一种阀门叶片及其成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阀门叶片的结构简单,包括上叶片,下叶片;所述的上叶片和下叶片结构相同,在上叶片和下叶片之间设置有密封片,上叶片和下叶片叠加通过铆接相连接;所述的上叶片和下叶片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翻边,上叶片和下叶片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三道三角筋,每相邻的两道三角筋之间设置有方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紧凑,效率高,效果好,省时省力。

Valve blade and its form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alve blade and a forming structure, the valve blad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simple structure, including an upper blade and a lower blade; the upper blade and the lower blade have the same structure, and a sealing sheet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blade and the lower blade, and the upper blade and the lower blade are superposed and connected by riveting; the upper blade and the lower blade are of the same structur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re symmetrically flanged,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upper blade and the lower blade is provided with three triangular ribs, each adjacent two triangular ribs is provided with square ribs; the forming structure of the valve blad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mpact, high efficiency, good effect, time and labor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门叶片及其成型结构
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门叶片及其成型结构。
技术介绍
防火阀用在通风、空调系统的送、回风管路上,平时呈开启状态,当火灾发生,管道内气体温度升高到70℃时自行关闭,并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其隔烟阻火作用;而现有技术的阀门常采用单叶片的形式,因而叶片的强度和稳定性有所欠缺。因此需要生产一种高强度,高稳定性的叶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阀门叶片及其成型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结构紧凑,加工简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包括轧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轧辊装置包括轴,在轴上设置有左轧辊,右轧辊,在左轧辊和右轧辊之间设置有第一轧辊,第二轧辊,第三轧辊;所述的左轧辊,右轧辊设置为圆柱形,其内孔与轴外径相配合;所述的第一轧辊外圆表面设置有三角形环向凹槽A,第二轧辊外圆表面设置有三角形环向凹槽B,第三轧辊外圆表面设置有三角形环向凹槽C;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轧辊,第二轧辊,第三轧辊根据需要调整间距。优选的:所述的左轧辊、右轧辊设置为凸台形。优选的:所述的凹槽A,凹槽B,凹槽C深度不同;凹槽B的深度大于凹槽A和凹槽C的深度。一种阀门叶片,包括上叶片,下叶片;所述的上叶片和下叶片结构相同,在上叶片和下叶片之间设置有密封片,上叶片和下叶片叠加通过铆接相连接;所述的上叶片和下叶片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翻边,上叶片和下叶片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三道三角筋,每相邻的两道三角筋之间设置有方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阀门叶片及其成型结构,与传统结构相比:本技术的阀门叶片两侧均设置有翻边,增强叶片的强度;叶片中心设置为方筋,增强了传动的可靠性;叶片由上下两个叶片叠加铆接而成,从而增强叶片的强度和稳定性;在上叶片和下叶片之间设置有不锈钢密封片,增强了阀门整体的密闭性,使叶片和叶片搭接的过程中更加紧密;进一步的,本技术的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果好,效率高,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阀门叶片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阀门叶片俯视图;在图中:1.左轧辊;2.第一轧辊;3.第二轧辊;4.第三轧辊;5.右轧辊;6.轴;7.凹槽A;8.凹槽B;9.凹槽C。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在附图中:一种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包括轧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轧辊装置包括轴6,在轴6上设置有左轧辊1,右轧辊5,在左轧辊1和右轧辊5之间设置有第一轧辊2,第二轧辊3,第三轧辊4;所述的左轧辊1,右轧辊5设置为圆柱形,其内孔与轴外径相配合;所述的第一轧辊2外圆表面设置有三角形环向凹槽A7,第二轧辊外3圆表面设置有三角形环向凹槽B8,第三轧辊4外圆表面设置有三角形环向凹槽C9。所述的第一轧辊2,第二轧辊3,第三轧辊4之间根据需要调整间距;所述的左轧辊、右轧辊设置为凸台形;所述的凹槽A7,凹槽B8,凹槽C9深度不同;凹槽B8的深度大于凹槽A7和凹槽C9的深度。一种阀门叶片,包括上叶片,下叶片;所述的上叶片和下叶片结构相同,在上叶片和下叶片之间设置有密封片,上叶片和下叶片叠加通过铆接相连接;所述的上叶片和下叶片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翻边,上叶片和下叶片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三道三角筋,每相邻的两道三角筋之间设置有方筋。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一种阀门叶片的成型方法,步骤一:划线打孔;按要求在左右两侧翻边处和三角筋中心位置划线,并在三角筋中心位置打孔,用于铆接;步骤二:三角筋成型;首先对第二道三角筋成型,采用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中的第二轧辊对第二道三角筋进行粗成型;粗成型结束后,继续对第二道三角筋进行精成型操作,直至成型完成;然后调整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中的第一轧辊和第三轧辊的间距,同时对第一道三角筋和第三道三角筋进行粗成型;粗成型结束后,继续对第一道三角筋和第三道三角筋进行精成型操作,直至成型完成;步骤三:翻边,先将阀门叶片的左右两侧划线位置折边,折边分四次进行,每次向上弯折30°,弯折到120°时,压平;步骤四:校正,阀门叶片成型完成。阀门叶片成型时,先成型第二道三角筋,将待成型阀门叶片放置在成型结构轧辊装置的下方,其第二轧辊与第二道三角筋位置对齐,通过待成型阀门叶片下方的设备进行挤压,再同时成型第一道三角筋和第二道三角筋,将成型结构轧辊装置的第一轧辊和第三轧辊分别与第一道三角筋和第三道三角筋的位置对齐,通过待成型阀门叶片下方的设备进行挤压;挤压缓慢、间断进行,直至三角筋成型完成;防止叶片突然受力而产生断裂;翻边的过程分多次折边和压平,先折成与水平面成30°角,然后进一步折成与水平面成60°角,再折成与水平面成90°角,折边直到与水平面成120°夹角时,再压平,完成翻边;确保叶片的强度和稳定性。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包括轧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轧辊装置包括轴(6),在轴(6)上设置有左轧辊(1),右轧辊(5),在左轧辊(1)和右轧辊(5)之间设置有第一轧辊(2),第二轧辊(3),第三轧辊(4);所述的左轧辊(1),右轧辊(5)设置为圆柱形,其内孔与轴外径相配合;所述的第一轧辊(2)外圆表面设置有三角形环向凹槽A(7),第二轧辊(3)外圆表面设置有三角形环向凹槽B(8),第三轧辊(4)外圆表面设置有三角形环向凹槽C(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包括轧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轧辊装置包括轴(6),在轴(6)上设置有左轧辊(1),右轧辊(5),在左轧辊(1)和右轧辊(5)之间设置有第一轧辊(2),第二轧辊(3),第三轧辊(4);所述的左轧辊(1),右轧辊(5)设置为圆柱形,其内孔与轴外径相配合;所述的第一轧辊(2)外圆表面设置有三角形环向凹槽A(7),第二轧辊(3)外圆表面设置有三角形环向凹槽B(8),第三轧辊(4)外圆表面设置有三角形环向凹槽C(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轧辊(2),第二轧辊(3),第三轧辊(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齐芳郑春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东正大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