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竹烯在防治褐飞虱方面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864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氧化石竹烯在防治褐飞虱方面的应用。氧化石竹烯(倍半萜)展现了它对褐飞虱较强的驱避活性,在100ug/cm2浓度下驱避率达77.84%,显著高于相同浓度的商业产品驱蚊胺DEET。氧化石竹烯是从传统的中草药中筛选的对褐飞虱有驱避或者有拒食作用的植物源提取物,可用于开发源于中药草的褐飞虱驱避剂。

Application of oxidized carnation in controlling Brown Planthopp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esticide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to the application of oxidized carnation in controlling brown planthopper. Oxidized caryophyllene (sesquiterpene) exhibited a strong repellent activity against brown planthopper (BPH), with a repellent rate of 77.84% at 100 ug/cm 2,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DEET, a commercial product of the same concentration. Caryophyllene oxide is a kind of botanical extract screened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hich has repellent or antifeedant effect on BPH. It can be used to develop BPH repellent from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氧化石竹烯在防治褐飞虱方面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氧化石竹烯在防治褐飞虱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褐飞虱是水稻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它们刺吸水稻韧皮部汁液,影响水稻正常的生理活动,导致水稻叶鞘发黄,整株枯萎,严重的出现“虱烧”症状,其排放的蜜露易使水稻感染煤污病菌。在实际生产中,化学防治是首选防治飞虱的方法。而长期大量单一的使用某种农药,导致褐飞虱的抗药性持续增加。曾广泛用于防治褐飞虱的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被农业部发文要求暂停使用。而一些对褐飞虱防控效果好,但由于对环境和其他生物有威胁的杀虫剂也被禁止使用,如氟虫腈等。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利用昆虫与植物之间的化学联系,调控害虫选择行为的策略已成为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的重要研究方向。尤其利用植物源的物质对褐飞虱进行驱避,通过对褐飞虱行为的调控,从而达到控制褐飞虱危害的效果。在植物源驱避剂的研究方面,卫生害虫和储粮害虫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1901年发现的香茅油成为最受欢迎的驱虫剂,其次有薄荷油、丁香油、肉豆蔻油、杜松子油、冬青油和松油。混和配方产品Natrapel(10%香茅和15%芦荟制剂)虽没有驱蚊效果但对厩螯蝇有作用。现在市场上大多数植物源驱蚊剂含下列1种或多种提取物精华:香茅、香柏、桉树、薄荷、柠檬草、天竺葵和大豆。室内研究也收获许多成果,具有驱避活性的植物资源有对鳞翅目昆虫,蚊虫,多种节肢动物,且部分植物属于中草药。植物源物质向我们展示了它驱赶节肢动物的巨大潜力,同时为我们进行田间害虫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氧化石竹烯在防治褐飞虱方面的应用。所述氧化石竹烯的化学结构式如下:氧化石竹烯(倍半萜)展现了它对褐飞虱较强的驱避活性,在100ug/cm2浓度下驱避率达77.84%,显著高于相同浓度的商业产品驱蚊胺DEET。氧化石竹烯是从传统的中草药中筛选的对褐飞虱有驱避或者有拒食作用的植物源提取物,可用于开发源于中药草的褐飞虱驱避剂。附图说明图1为滤纸法实验操作图示。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驱避活性测定1.1材料与方法1.1.1供试昆虫室内种群,取3龄初期若虫实验。1.1.2供试化合物测试化合物:1,8-桉树脑、dl-柠檬烯、β-月桂烯为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生产;避蚊胺为德国Dr.Ehrenstorfer公司生产;桧烯、氧化石竹烯为美国ChromaDex公司生产。1.1.3生物活性测定方法采用滤纸法,将滤纸裁成2cm×10cm的长条,往其中一张滤纸条上均匀滴加0.2ml的待测样品溶液(无水乙醇溶解),另一张滤纸条仅滴加等量的无水乙醇作为对照。待乙醇自然挥发完全后,将两条滤纸粘在一起,然后放入单通玻璃管中(底部直径1.5cm,高15cm),往管底接入30头2龄褐飞虱,用海绵塞封口。将玻璃管置于黑暗遮光的纸箱内,消除光照对试虫选择的影响,30分钟后记录滤纸各区域内飞虱的数目,计算驱避率(图1)。每个样品测试30头虫,4次重复。测试浓度100ug/cm2。1.1.4数据统计与分析驱避率(R%)=[(Nc-Nt)/(Nc+Nt)]×100Nt-处理区的虫数;Nc-对照区的虫数驱避率比较采用成对样本T检验。1.2不同物质对褐飞虱驱避活性表1不同物质对褐飞虱的驱避活性注:“**”表示处理与对照相比褐飞虱选择数呈极显著差异(成对样本T检验)。测试的6种物质在浓度为100ug/cm2下,对褐飞虱表现出不同的驱避活性(表1)。氧化石竹烯对褐飞虱有较强的驱避活性,驱避率为77.84%,高于商业产品DEET(61.56%)。1,8-桉树脑、β-月桂烯、桧烯和dl-柠檬烯对褐飞虱并没有显著的驱避活性。1.3讨论氧化石竹烯(倍半萜)展现了它对褐飞虱较强的驱避活性,在100ug/cm2浓度下驱避率达77.84%,显著高于商业产品DEET。在本文测试的化合物单体中,1,8-桉树脑,β-月桂烯,dl-柠檬烯和桧烯对褐飞虱均没有驱避活性,但在以往的文献中,这几种化合物是普遍存在并对其他生物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β-月桂烯和桧烯对赤拟谷盗有驱避活性(Caballero-Gallardoetal2011;Wangetal2015);1,8-桉树脑是许多植物精油的常见成分,对米象和赤拟谷盗有较强的熏蒸毒性(Abdelgaleiletal2009),对胡蜂和黄蜂的触角有电生理反应(Zhangetal2013),影响疥螨神经系统的信号通路,使幼虫过度兴奋或死亡(Huetal2015),抑制埃及伊蚊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阻断章鱼胺受体通路(Khanikoretal2013);D-柠檬烯被证明能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来控制米象和赤拟谷盗等仓储害虫(Abdelgaleiletal20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氧化石竹烯在防治褐飞虱方面的应用,所述氧化石竹烯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氧化石竹烯在防治褐飞虱方面的应用,所述氧化石竹烯的化学结构式如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石竹烯在防治褐飞虱方面的应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红霞姚英娟蔡万伦龙幔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农村能源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