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蜜蜂授粉装置及其授粉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9835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蜜蜂授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蜜蜂授粉装置及其授粉方法,包括阶梯式支撑台,在阶梯式支撑台的上表面分别构造有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第一台面所在的水平面低于第二台面所在的水平面;蜜蜂出巢结构,蜜蜂出巢结构设置在第一台面上,在蜜蜂出巢结构的内部构造有供授粉蜂爬出授粉的第一通道;载粉板,其设置在第一通道的内部,用于承接花粉;输粉结构,输粉结构设置在蜜蜂出巢结构上,输粉结构的出粉口朝向载粉板,用于向授粉蜂和载粉板的上表面输送花粉;以及蜜蜂回巢结构,蜜蜂回巢结构设置在第二台面上,在蜜蜂回巢结构的内部构造有第二通道。该蜜蜂授粉装置有授粉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以及花粉二次利用率高的优点。

Honeybee pollination device and pollin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ee pollination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 bee pollination device and a pollination method thereof, including a stepped support platform, on which the upper surface is respectively constructed with a first platform and a second platform, the horizontal surface of the first platform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econd platform, the bee nesting structure, and the bee nesting structure. The outgoing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table, and the inner structure of the outgoing structure of the bee has a first passage for the pollinating bee to climb out and pollinate; the pollinating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first passage for carrying pollen; the pollinating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outgoing structure of the bee, and the outgoing mouth of the pollinating structure faces to the pollinating plate for carrying pollen. The pollen is transported to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pollinating bee and the pollinating plate, and the honeybee return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table,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honeybee return structure has a second channel. The bee pollination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pollination efficiency, high automation and high secondary utilization rate of poll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蜜蜂授粉装置及其授粉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蜜蜂授粉
,特别是涉及一种蜜蜂授粉装置及其授粉方法。
技术介绍
蜜蜂类昆虫具有独特的形态生理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其体表密生绒毛,大部分为羽状实心毛,与花朵雄蕊、雌蕊接触机会较多的头部和胸部的绒毛分叉,极易粘附大量的花粉,是农作物最理想的授粉昆虫。世界上有16万种显花植物需由昆虫授粉,其中靠蜜蜂授粉的占85%,果树中有90%都是依靠蜜蜂授粉。蜜蜂授粉是指蜜蜂采集花粉后,将异花的花粉带到植物花器官上实现受精,蜜蜂使植物及时和较好地实现异花授粉。蜜蜂授粉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果实和种子品质、提高坐果率和结实率、提高植物后代的生活力。因此,利用蜜蜂授粉的经济效益显著,生态效益深远。目前异花型农作物的授粉主要通过人工授粉、生产调节剂(激素)和诱导蜜蜂授粉来完成。人工授粉是采集父本花粉后,将花粉涂抹到母本的柱头上进行受精繁殖。人工授粉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较高,授粉效果不稳定以及果实品质差等问题,而且无法进行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生产。应用生长调节剂(激素)点花的方法来为农作物授粉不仅生产效率低、应用成本高,而且极易出现畸形果,果实品质较差,产量较低等技术问题。诱导蜜蜂授粉需使用一些化学诱导剂和增强剂来完成,这不仅容易造成化学污染,而且对蜂群的健康、生态环境和农作物果实的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由于授粉雌株和雄株配置不当,雌雄花期不一、花期无法相遇以及极端气候条件的出现等因素都会严重影响授粉效果,座果率偏低,最终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果实品质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蜜蜂授粉装置及其授粉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异花型农作物的授粉主要通过人工授粉、生产调节剂(激素)和诱导蜜蜂授粉来完成。人工授粉是采集父本花粉后,将花粉涂抹到母本的柱头上进行受精繁殖。人工授粉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较高,授粉效果不稳定以及果实品质差等问题,而且无法进行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生产。应用生长调节剂(激素)点花的方法来为农作物授粉不仅生产效率低、应用成本高,而且极易出现畸形果,果实品质较差,产量较低等技术问题。诱导蜜蜂授粉需使用一些化学诱导剂和增强剂来完成,这不仅容易造成化学污染,而且对蜂群的健康、生态环境和农作物果实的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由于授粉雌株和雄株配置不当,雌雄花期不一、花期无法相遇以及极端气候条件的出现等因素都会严重影响授粉效果,座果率偏低,最终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果实品质降低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蜜蜂授粉装置,包括:阶梯式支撑台,在所述阶梯式支撑台的上表面分别构造有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其中,所述第一台面所在的水平面低于所述第二台面所在的水平面;蜜蜂出巢结构,所述蜜蜂出巢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面上,在所述蜜蜂出巢结构的内部构造有供授粉蜂爬出授粉的第一通道;载粉板,所述载粉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的内部,用于承接花粉;输粉结构,所述输粉结构设置在所述蜜蜂出巢结构上,其中,所述输粉结构的出粉口朝向所述载粉板,用于向授粉蜂和所述载粉板的上表面输送花粉;以及蜜蜂回巢结构,所述蜜蜂回巢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面上,在所述蜜蜂回巢结构的内部构造有供授粉蜂爬回到蜂巢内的第二通道。其中,所述蜜蜂出巢结构包括携粉管和与所述携粉管为插拔式连接的出巢管。其中,所述蜜蜂出巢结构还包括刷粉组件,所述刷粉组件包括刷粉管和设置在所述刷粉管的内部的软毛刷,其中,所述刷粉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携粉管相连通,所述刷粉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出巢管相连通。其中,所述软毛刷为多个并分别沿所述刷粉管的周向呈相邻式设置,其中,各个所述软毛刷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刷粉管的内壁相连接,各个所述软毛刷的第二端均构造成自由端,各个所述自由端共同构造成供授粉蜂通过的通孔。其中,在所述携粉管的底部构造有供花粉掉落的格栅区域,在所述格栅区域的上方设有所述载粉板,其中,所述载粉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搭接在对应侧的所述携粉管的内管壁上。其中,所述蜜蜂授粉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携粉管的内部的第一导向板和与所述第一导向板呈对称式设置的第二导向板,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分别位于所述格栅区域的左、右两侧以共同构造成能够引导授粉蜂爬向所述载粉板的导向通道。其中,所述蜜蜂授粉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阶梯式支撑台的下方的花粉回收槽,所述花粉回收槽与所述第一台面滑动连接,其中,所述花粉回收槽的槽口朝向所述格栅区域。其中,所述输粉结构包括存粉漏斗,其中,在所述存粉漏斗的上端构造有进粉口,在所述存粉漏斗的下端构造有输粉口,在所述进粉口的上边沿盖合有存粉盖,在所述输粉口上安装有电磁阀,在所述电磁阀的下端构造有多个出粉管。其中,所述存粉漏斗通过支架设置在所述携粉管的上端,各个所述出粉管的出口端均朝向所述载粉板。其中,所述蜜蜂授粉装置还包括能够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合的自动控制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携粉管的上部区域并能够检测授粉蜂的行走路径的传感器,其中,所述电磁阀和所述传感器均与所述自动控制器电连接。其中,所述蜜蜂授粉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阶梯式支撑台的下表面并能够调节所述阶梯式支撑台的纵向高度的调节组件。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上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阶梯式支撑台的下表面的套管、分别设置在所述套管的内部的弹性件和调节杆,其中,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调节杆的上方,在所述调节杆的下端构造有能够抱紧和松开所述调节杆的锁紧件。其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微调底座,所述微调底座通过转轴活动式嵌设在所述调节杆的底端,其中,在所述微调底座的下表面设有多个防滑爪。其中,所述蜜蜂回巢结构构造为蜜蜂回巢管,在所述蜜蜂回巢管的出口设有能够防止出巢授粉蜂进入的第一伸缩板。其中,所述蜜蜂授粉装置还包括软连接件,所述软连接件构造成能够伸缩的弹性环状体,其中,所述弹性环状体的第一侧端面能够与蜂箱的巢门密封连接,所述弹性环状体的第二侧端面分别与所述携粉管以及所述蜜蜂回巢管密封连接。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蜜蜂授粉方法,包括:向输粉结构中注入花粉;打开蜂箱的巢门,并使得授粉蜂进入携粉管,并在导向板的引导下爬向载粉板;授粉蜂经过传感器下方时,传感器向自动控制器发送输粉信号,电磁阀开启,输粉结构中的存粉漏斗开始输粉作业;输粉作业完成后,电磁阀自动关闭,授粉蜂的头部、背部、腹部、侧腹以及翅膀部位均携带大量的花粉;授粉蜂经出巢管飞向待授粉植物并采集雌花粉后,完成授粉。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授粉蜂继续前行通过刷粉组件,刷粉组件中的软毛刷促使授粉蜂的表面携带均匀分布的花粉。(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蜜蜂授粉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未使用任何化学诱导剂、增强剂和生产调节剂(激素),在授粉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蜜蜂生物学特性来实现高效、自动输粉、携粉和授粉,对蜂群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人工授粉存在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授粉效果不稳定等问题,而且无法进行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蜜蜂生物学特性,实现了蜜蜂自动携带花粉。同时,本申请便于拆卸和清洗、制造和使用成本较低、自动化程度较高,相比人工授粉,其授粉效果更加稳定、成功率更高,同时,有利于规模化的应用和标准化的生产。本申请中的输粉结构采用了多出口均匀自动输粉的方式,输粉量得到了精确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蜜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阶梯式支撑台,在所述阶梯式支撑台的上表面分别构造有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其中,所述第一台面所在的水平面低于所述第二台面所在的水平面;蜜蜂出巢结构,所述蜜蜂出巢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面上,在所述蜜蜂出巢结构的内部构造有供授粉蜂爬出授粉的第一通道;载粉板,所述载粉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的内部,用于承接花粉;输粉结构,所述输粉结构设置在所述蜜蜂出巢结构上,其中,所述输粉结构的出粉口朝向所述载粉板,用于向授粉蜂和所述载粉板的上表面输送花粉;以及蜜蜂回巢结构,所述蜜蜂回巢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面上,在所述蜜蜂回巢结构的内部构造有供授粉蜂爬回到蜂巢内的第二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蜜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阶梯式支撑台,在所述阶梯式支撑台的上表面分别构造有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其中,所述第一台面所在的水平面低于所述第二台面所在的水平面;蜜蜂出巢结构,所述蜜蜂出巢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面上,在所述蜜蜂出巢结构的内部构造有供授粉蜂爬出授粉的第一通道;载粉板,所述载粉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的内部,用于承接花粉;输粉结构,所述输粉结构设置在所述蜜蜂出巢结构上,其中,所述输粉结构的出粉口朝向所述载粉板,用于向授粉蜂和所述载粉板的上表面输送花粉;以及蜜蜂回巢结构,所述蜜蜂回巢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面上,在所述蜜蜂回巢结构的内部构造有供授粉蜂爬回到蜂巢内的第二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蜜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蜜蜂出巢结构包括携粉管和与所述携粉管为插拔式连接的出巢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蜜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蜜蜂出巢结构还包括刷粉组件,所述刷粉组件包括刷粉管和设置在所述刷粉管的内部的软毛刷,其中,所述刷粉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携粉管相连通,所述刷粉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出巢管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蜜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毛刷为多个并分别沿所述刷粉管的周向呈相邻式设置,其中,各个所述软毛刷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刷粉管的内壁相连接,各个所述软毛刷的第二端均构造成自由端,各个所述自由端共同构造成供授粉蜂通过的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蜜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携粉管的底部构造有供花粉掉落的格栅区域,在所述格栅区域的上方设有所述载粉板,其中,所述载粉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搭接在对应侧的所述携粉管的内管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蜜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蜜蜂授粉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携粉管的内部的第一导向板和与所述第一导向板呈对称式设置的第二导向板,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分别位于所述格栅区域的左、右两侧以共同构造成能够引导授粉蜂爬向所述载粉板的导向通道。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蜜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蜜蜂授粉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阶梯式支撑台的下方的花粉回收槽,所述花粉回收槽与所述第一台面滑动连接,其中,所述花粉回收槽的槽口朝向所述格栅区域。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蜜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粉结构包括存粉漏斗,其中,在所述存粉漏斗的上端构造有进粉口,在所述存粉漏斗的下端构造有输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君方小明吴黎明孙津安田文礼高凌宇韩胜明赵亚周童越敏肖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