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诸旭日专利>正文

一种插孔90°排列的插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696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孔90°排列的插套,包括N极插套、L极插套、E极插套和固定内芯,所述N极插套、L极插套、E极插套设置于固定内芯的底部,且E极插套位于N极插套和L极插套之间,所述N极插套、L极插套、E极插套和固定内芯一体装入插座上壳和插座下壳内,所述插座上壳和插座下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N极插套、L极插套、E极插套均采用一体化铜条制成,结构简化,使得整个产品制作工艺简单,N极插套口部、L极插套口部和E极插套口部均采用内翻结构制成,减小了插套的外形尺寸,进而使得对应的插座外形尺寸减小。

Inserting sleeve with 90 degrees of insertion ho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jacket with 90 degrees arrangement of jacks, including N-pole jacket, L-pole jacket, E-pole jacket and fixed inner core. The N-pole jacket, L-pole jacket and E-pole jacket a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xed inner core, and the E-pole jacket is located between the N-pole jacket and the L-pole jacket, and the N-pole jacket, L-pole jacket, E-pole jacket and the fixed inner core are The upper shell of the socket and the lower shell of the socket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by screws. The N-pole jacket, L-pole jacket and E-pole jacket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all made of integral copper bars. The structure is simplified, and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the whole product is simple, and the N-pole jacket, L-pole jacket and E-pole jacket parts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The parts are made of inverted structure, which reduces the size of the socket, and then reduces the size of the so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孔90°排列的插套
本技术涉及插套
,具体为一种插孔90°排列的插套。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插孔90°排列的插座插套结构复杂,使得整个产品制作工艺难度加大,且市场上插孔90°排列的插座外形尺寸太大,使用场合局限。为此,我们推出一种插孔90°排列的插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孔90°排列的插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孔90°排列的插套,包括N极插套、L极插套、E极插套和固定内芯,所述N极插套、L极插套、E极插套设置于固定内芯的底部,且E极插套位于N极插套和L极插套之间,所述N极插套、L极插套、E极插套和固定内芯一体装入插座上壳和插座下壳内,所述插座上壳和插座下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内芯包括有第一内芯座和第二内芯座,所述第一内芯座和第二内芯座之间通过两根连接板进行连接。优选的,所述N极插套包括采用一体化铜条设置的N极90°排列,所述N极90°排列上设有采用内翻结构制成的N极插套口部。优选的,所述L极插套包括采用一体化铜条设置的L极90°排列,所述L极90°排列上设有采用内翻结构制成的L极插套口部。优选的,所述E极插套包括采用一体化铜条设置的E极90°排列,所述E极90°排列上设有采用内翻结构制成的E极插套口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N极插套、L极插套、E极插套均采用一体化铜条制成,结构简化,使得整个产品制作工艺简单,N极插套口部、L极插套口部和E极插套口部均采用内翻结构制成,减小了插套的外形尺寸,进而使得对应的插座外形尺寸减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组装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N极插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L极插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E极插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固定内芯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内翻结构示意图。图中:1N极插套、101N极90°排列、102N极插套口部、2L极插套、201L极90°排列、202L极插套口部、3E极插套、301E极90°排列、302E极插套口部、4固定内芯、401第一内芯座、402第二内芯座、403连接板、5插座上壳、6插座下壳、7内翻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插孔90°排列的插套,包括N极插套1、L极插套2、E极插套3和固定内芯4,所述N极插套1、L极插套2、E极插套3设置于固定内芯4的底部,且E极插套3位于N极插套1和L极插套2之间,所述N极插套1、L极插套2、E极插套3和固定内芯4一体装入插座上壳5和插座下壳6内,所述插座上壳5和插座下壳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固定内芯4包括有第一内芯座401和第二内芯座402,所述第一内芯座401和第二内芯座402之间通过两根连接板403进行连接。具体的,所述N极插套1包括采用一体化铜条设置的N极90°排列101,所述N极90°排列101上设有采用内翻结构7制成的N极插套口部102。具体的,所述L极插套2包括采用一体化铜条设置的L极90°排列201,所述L极90°排列201上设有采用内翻结构7制成的L极插套口部202。具体的,所述E极插套3包括采用一体化铜条设置的E极90°排列301,所述E极90°排列301上设有采用内翻结构7制成的E极插套口部302。具体的,使用时,N极插套1、L极插套2、E极插套3均采用一体化铜条制成,结构简化,使得整个产品制作工艺简单,N极插套口部102、L极插套口部202和E极插套口部302均采用内翻结构7制成,减小了插套的外形尺寸,进而使得对应的插座外形尺寸减小。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孔90°排列的插套,包括N极插套(1)、L极插套(2)、E极插套(3)和固定内芯(4),其特征在于:所述N极插套(1)、L极插套(2)、E极插套(3)设置于固定内芯(4)的底部,且E极插套(3)位于N极插套(1)和L极插套(2)之间,所述N极插套(1)、L极插套(2)、E极插套(3)和固定内芯(4)一体装入插座上壳(5)和插座下壳(6)内,所述插座上壳(5)和插座下壳(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孔90°排列的插套,包括N极插套(1)、L极插套(2)、E极插套(3)和固定内芯(4),其特征在于:所述N极插套(1)、L极插套(2)、E极插套(3)设置于固定内芯(4)的底部,且E极插套(3)位于N极插套(1)和L极插套(2)之间,所述N极插套(1)、L极插套(2)、E极插套(3)和固定内芯(4)一体装入插座上壳(5)和插座下壳(6)内,所述插座上壳(5)和插座下壳(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孔90°排列的插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内芯(4)包括有第一内芯座(401)和第二内芯座(402),所述第一内芯座(401)和第二内芯座(402)之间通过两根连接板(403)进行连接。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旭日
申请(专利权)人:诸旭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