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单向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425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单向阻尼器,包括外齿轮、封盖、隔环、带齿转轴、小齿轮、旋转芯体、O型圈、储油壳;外齿轮的中部设有外齿轮孔,所述隔环上设有两个隔环小齿轮孔,且在隔环的下底面设有止动块,所述旋转芯体的内壁分别设有第一齿牙架、第二齿牙架、第一护牙架和第二护牙架;所述第一齿牙架、第二齿牙架、第一护牙架和第二护牙架均设有凹坑,且所述外齿轮孔与带齿转轴紧配合;带齿转轴从上至下依次贯穿外齿轮、封盖和隔环,所述隔环上至少有两个隔环小齿轮孔,且隔环小齿轮孔为腰子孔;隔环的下底面设有止动块;在所述旋转芯体内设有与储油壳连通的通油孔;所述带齿转轴与储油壳的端面由O型圈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紧凑,阻尼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单向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阻尼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单向阻尼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阻尼器常见的为柱状,阻尼力相对较小,且主要为作往复运动的阻尼器,无法实现对有较大转矩的、作圆周运动的单向阻尼。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向社会提供一种新型单向阻尼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单向阻尼器,包括外齿轮、封盖、隔环、带齿转轴、小齿轮、旋转芯体、O型圈、储油壳;所述外齿轮的中部设有外齿轮孔,所述隔环上设有两个隔环小齿轮孔,且在隔环的下底面设有止动块,所述旋转芯体的内壁分别设有第一齿牙架、第二齿牙架、第一护牙架和第二护牙架;所述第一齿牙架、第二齿牙架、第一护牙架和第二护牙架均设有凹坑,且所述外齿轮孔与带齿转轴紧配合,用于外齿轮带动带齿转轴转动;带齿转轴从上至下依次贯穿外齿轮、封盖和隔环,所述隔环上至少有两个隔环小齿轮孔,且所述个隔环小齿轮孔为腰子孔;隔环的下底面设有止动块,且位于旋转芯体的内壁的第一齿牙架、第二齿牙架、第一护牙架和第二护牙架中的其中一个凹坑内,用于限定隔环的转动;在所述旋转芯体内设有与储油壳连通的通油孔;带齿转轴中的齿与位于隔环与旋转芯体的两个小齿轮相互啮合;同时,两个小齿轮中的齿部分与第一齿牙架、第二齿牙架中的齿啮合,且第一齿牙架、第二齿牙架中的每个齿的凹槽中,靠近带齿转轴中心的齿面宽度大于远离带齿转轴中心的齿面宽度;所述小齿轮两端的轴分别限定在隔环小齿轮孔和旋转芯体的腰子孔内;所述带齿转轴与储油壳的端面由O型圈密封。优选地,所述旋转芯体内设有与储油壳连通的通油孔有两个。优选地,所述储油壳的外壁上固定设有若干个耳板。优选地,所述储油壳的外壁上固定设有两个耳板。优选地,所述储油壳的外壁耳板上设有耳板孔。优选地,所述若干个耳板上的耳板孔可以同为圆孔,也可同为腰子孔,或为圆孔和腰子孔的组合。优选地,所述外齿轮孔与带齿转轴间隙配合,所述外齿轮孔的四个面中,相对的两个孔面相同,一组为直面,另一组为圆弧曲面。优选地,所述的两个小齿轮以带齿转轴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两个小齿轮中的齿部分与第一齿牙架、第二齿牙架中的齿啮合,且第一齿牙架、第二齿牙架中的每个齿的凹槽中,靠近带齿转轴中心的齿面宽度大于远离带齿转轴中心的齿面宽度;所述小齿轮两端的轴分别限定在隔环小齿轮孔和旋转芯体的腰子孔内。当带齿转轴逆时针旋转时,带齿转轴驱动两个小齿轮与旋转芯体上的第一齿牙架、第二齿牙架上的齿牙相脱离,形成空载状态,无阻力传递到转轴上;当带齿转轴顺时针旋转时,带齿转轴驱动两个小齿轮与旋转芯体上的第一齿牙架、第二齿牙架上的齿牙相啮合,形成负载状态,阻尼力传递到转轴上,整个过程就是单向阻尼运动过程,结构合理、紧凑,阻尼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部分零件拆分的立体图。图3本技术其中一个没有耳板的实施例中不含隔环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3,图1至图3揭示的是一种新型单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齿轮1、封盖2、隔环3、带齿转轴4、小齿轮5、旋转芯体6、O型圈7、储油壳8;所述外齿轮1的中部设有外齿轮孔101,所述隔环3上设有两个隔环小齿轮孔301,且在隔环3的下底面设有止动块302,所述旋转芯体6的内壁分别设有第一齿牙架901、第二齿牙架902、第一护牙架903和第二护牙架904;所述第一齿牙架901、第二齿牙架902、第一护牙架903和第二护牙架904均设有凹坑,且所述外齿轮孔101与带齿转轴4紧配合,用于外齿轮1带动带齿转轴4转动;第一护牙架903和第二护牙架904作用是作为小齿轮5小角度摆动的一种防护和限位。带齿转轴4从上至下依次贯穿外齿轮1、封盖2和隔环3,所述隔环3上至少有两个隔环小齿轮孔301,且所述个隔环小齿轮孔301为腰子孔;隔环3的下底面设有止动块302,且位于旋转芯体6的内壁的第一齿牙架901、第二齿牙架902、第一护牙架903和第二护牙架904中的其中一个凹坑内,用于限定隔环3的转动;所述旋转芯体6内设有与储油壳8连通的通油孔303有两个。带齿转轴4中的齿与位于隔环3与旋转芯体6的两个小齿轮5相互啮合;同时,两个小齿轮中的齿部分与第一齿牙架901、第二齿牙架902中的齿啮合,且第一齿牙架901、第二齿牙架902中的每个齿的凹槽中,靠近带齿转轴4中心的齿面宽度大于远离带齿转轴4中心的齿面宽度;所述小齿轮5两端的轴分别限定在隔环小齿轮孔301和旋转芯体6的腰子孔内;所述带齿转轴4与储油壳8的端面由O型圈7密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更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芯体6内设有与储油壳8连通的通油孔303有两个。如上所述,为了保证储油壳中的油能顺利进入隔环3与旋转芯体6之间的腔内,在所述旋转芯体6内设有与储油壳8连通的通油孔303有两个,为了加工方便,适当减小加工尺寸,通油孔尺寸与隔环上的隔板小齿轮孔301尺寸相同,均为腰子孔。所述腰子孔,是指不在同一圆心上的两个孔,且将两孔之间的余量被加工掉,形成的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储油壳8的外壁上固定设有若干个耳板801。如上所述,为了方便将整个阻尼器与其他物体相互固定,在储油壳8的外壁上固定设有若干个耳板801。更进一步地,设置两个耳板,一方面保证阻尼器固定的牢固性,另一方便节约耳板加工成本;同时,为了保证美观,以及按照零部件生产习惯,将两个耳板相对布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更进一步地,所述储油壳8的外壁耳板801上设有耳板孔802。如上所述,为了方便对耳板801的固定,在储油壳8的外壁耳板801上设有耳板孔802。方便对阻尼器采用螺栓固定。同时,降低安装难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若干个耳板801上的耳板孔802可以同为圆孔,也可同为腰子孔,或为圆孔和腰子孔的组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更进一步地,所述外齿轮孔101与带齿转轴4间隙配合,所述外齿轮孔101的四个面中,相对的两个孔面相同,一组为直面,另一组为圆弧曲面。如上所述,常见的轴与齿轮的配合中,对于扭矩较小的部件,采用紧配合;对于扭矩较大的齿轮与轴的配合,往往采用键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非圆形轴与非圆形孔相互配合,实现转矩的传动。具体是:同样保证带齿转轴4与外齿轮孔101配合,且带齿转轴4与外齿轮孔101相配合部分的形状与外齿轮孔101的形状相似,且所述外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单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齿轮(1)、封盖(2)、隔环(3)、带齿转轴(4)、小齿轮(5)、旋转芯体(6)、O型圈(7)、储油壳(8);所述外齿轮(1)的中部设有外齿轮孔(101),所述隔环(3)上设有两个隔环小齿轮孔(301),且在隔环(3)的下底面设有止动块(302),所述旋转芯体(6)的内壁分别设有第一齿牙架(901)、第二齿牙架(902)、第一护牙架(903)和第二护牙架(904);所述第一齿牙架(901)、第二齿牙架(902)、第一护牙架(903)和第二护牙架(904)均设有凹坑,且所述外齿轮孔(101)与带齿转轴(4)紧配合,用于外齿轮(1)带动带齿转轴(4)转动;带齿转轴(4)从上至下依次贯穿外齿轮(1)、封盖(2)和隔环(3),所述隔环(3)上至少有两个隔环小齿轮孔(301),且所述个隔环小齿轮孔(301)为腰子孔;隔环(3)的下底面设有止动块(302),且位于旋转芯体(6)的内壁的第一齿牙架(901)、第二齿牙架(902)、第一护牙架(903)和第二护牙架(904)中的其中一个凹坑内,用于限定隔环(3)的转动;在所述旋转芯体(6)内设有与储油壳(8)连通的通油孔(303);带齿转轴(4)中的齿与位于隔环(3)与旋转芯体(6)的两个小齿轮(5)相互啮合;同时,两个小齿轮中的齿部分与第一齿牙架(901)、第二齿牙架(902)中的齿啮合,且第一齿牙架(901)、第二齿牙架(902)中的每个齿的凹槽中,靠近带齿转轴(4)中心的齿面宽度大于远离带齿转轴(4)中心的齿面宽度;所述小齿轮(5)两端的轴分别限定在隔环小齿轮孔(301)和旋转芯体(6)的腰子孔内;所述带齿转轴(4)与储油壳(8)的端面由O型圈(7)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单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齿轮(1)、封盖(2)、隔环(3)、带齿转轴(4)、小齿轮(5)、旋转芯体(6)、O型圈(7)、储油壳(8);所述外齿轮(1)的中部设有外齿轮孔(101),所述隔环(3)上设有两个隔环小齿轮孔(301),且在隔环(3)的下底面设有止动块(302),所述旋转芯体(6)的内壁分别设有第一齿牙架(901)、第二齿牙架(902)、第一护牙架(903)和第二护牙架(904);所述第一齿牙架(901)、第二齿牙架(902)、第一护牙架(903)和第二护牙架(904)均设有凹坑,且所述外齿轮孔(101)与带齿转轴(4)紧配合,用于外齿轮(1)带动带齿转轴(4)转动;带齿转轴(4)从上至下依次贯穿外齿轮(1)、封盖(2)和隔环(3),所述隔环(3)上至少有两个隔环小齿轮孔(301),且所述个隔环小齿轮孔(301)为腰子孔;隔环(3)的下底面设有止动块(302),且位于旋转芯体(6)的内壁的第一齿牙架(901)、第二齿牙架(902)、第一护牙架(903)和第二护牙架(904)中的其中一个凹坑内,用于限定隔环(3)的转动;在所述旋转芯体(6)内设有与储油壳(8)连通的通油孔(303);带齿转轴(4)中的齿与位于隔环(3)与旋转芯体(6)的两个小齿轮(5)相互啮合;同时,两个小齿轮中的齿部分与第一齿牙架(901)、第二齿牙架(9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禾盈通用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