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建筑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33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砌块,包括砌块主体、多块第一加强筋、连接凸条、连接凹槽、多个拼接通孔、多个第二加强筋、多个拼接管限位凸缘、多根拼接连管、多条第三加强筋、两块加强板面及两块埋线板面;加强板面连砌块主体及埋线板面,第一加强筋、第三加强筋设在埋线板面上,连接凸条、连接凹槽设在砌块主体上并相适配,拼接通孔设置在砌块主体内,第二加强筋设置在拼接通孔的内壁上,多个拼接管限位凸缘分别对应设置在多个第二加强筋的内壁上,位于多个第二加强筋的中部,多根拼接连管分别插接在多个拼接通孔内,使左右相邻的两块砌块主体相互拼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强度高,承重能力强,且能满足建筑工程中的各种使用需求,安全性高。

A new type of building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building block, which comprises a block main body, a plurality of first reinforcing bars, a connecting convex strip, a connecting groove, a plurality of splicing through holes, a plurality of second reinforcing bars, a plurality of splicing pipe limiting flanges, a plurality of splicing connecting pipes, a plurality of third reinforcing bars, two reinforcing plates and two buried wire plates. The first reinforcing bar and the third reinforcing bar are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uried wire board, the connecting convex bar and the connecting groove are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block and are matched each other, the splicing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block, the second reinforcing bar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plicing through hole, and the limit flanges of the splicing pip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a plurality of splicing flanges. The inner wall of the second reinforcing bars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second reinforcing bars, and a plurality of spliced connecting pipes are inserted into a plurality of spliced through-holes respectively, so that the two adjacent blocks are joined togeth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trength, strong load-bearing capacity, and can meet various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high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建筑砌块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建筑砌块。
技术介绍
建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建筑工程中,砌块十分常用,砌块是砌筑用的人造块材,是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外形多为直角六面体,也有各种异型体砌块。现有技术的砌块结构单一,强度低,导致建筑物的承重能力差,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砌块与砌块之间依靠水泥浆拼接,容易渗水,且连接部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新型建筑砌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建筑砌块,包括砌块主体、多块第一加强筋、连接凸条、连接凹槽、多个拼接通孔、多个第二加强筋、多个拼接管限位凸缘、多根拼接连管、多条第三加强筋、两块加强板面及两块埋线板面;所述的砌块主体为矩形块状结构,所述的两块加强板面分别为矩形平面板状结构,所述的两块加强板面的内侧端面分别固定铺设在所述的砌块主体的两个端面上;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分别为矩形平面板状结构,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的内侧端面分别对应铺设在所述的两块加强板面的外侧端面上;所述的多块第一加强筋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的外侧端面上,位于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的边角处,所述的多条第三加强筋分别为长条状结构并间隔设置在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的外侧端面上,位于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的中部;所述的连接凸条为长条状结构并设置在所述的砌块主体的上端面中部,所述的连接凸条沿所述的砌块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连接凹槽为长条状结构并向内凹陷设置在所述的砌块主体的下端面中部,所述的连接凸条适配嵌装在所述的连接凹槽内,使上下相邻的两块所述的砌块主体相互拼接;所述的多个拼接通孔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砌块主体内,并水平贯穿所述的砌块主体,所述的多个第二加强筋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多个拼接通孔的内壁上,所述的多个拼接管限位凸缘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多个第二加强筋的内壁上,位于所述的多个第二加强筋的中部,所述的多根拼接连管分别插接在所述的多个拼接通孔内,使左右相邻的两块所述的砌块主体相互拼接。上述的新型建筑砌块,其中,所述的砌块主体的底部分别设有多个泥浆孔,所述的多个泥浆孔沿所述的砌块主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上述的新型建筑砌块,其中,所述的多根拼接连管的两端分别设有防滑部,所述的多根拼接连管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的防滑部与所述的多个拼接管限位凸缘接触连接。上述的新型建筑砌块,其中,所述的多根拼接连管的表面间隔设有多个凹槽,水泥浆灌入所述的多个凹槽内并与所述的多个第二加强筋的内壁接触连接。上述的新型建筑砌块,其中,所述的多根拼接连管的表面间隔设有多条第四加强筋,所述的拼接连管与所述的多条第四加强筋为一体结构。上述的新型建筑砌块,其中,所述的砌块主体的两侧端面上间隔设有多条第五加强筋,位于所述的多个拼接通孔之间。上述的新型建筑砌块,其中,所述的砌块主体、多块第一加强筋、连接凸条、多个第二加强筋、多个拼接管限位凸缘、两块加强板面及两块埋线板面为混凝土材质制成的一体结构。本技术强度高,承重能力强,且能满足建筑工程中的各种使用需求,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建筑砌块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建筑砌块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新型建筑砌块,包括砌块主体1、多块第一加强筋2、连接凸条3、连接凹槽4、多个拼接通孔5、多个第二加强筋6、多个拼接管限位凸缘7、多根拼接连管8、多条第三加强筋9、两块加强板面10及两块埋线板面11;所述的砌块主体1为矩形块状结构,所述的两块加强板面10分别为矩形平面板状结构,所述的两块加强板面10的内侧端面分别固定铺设在所述的砌块主体1的两个端面上;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11分别为矩形平面板状结构,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11的内侧端面分别对应铺设在所述的两块加强板面10的外侧端面上;所述的多块第一加强筋2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11的外侧端面上,位于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11的边角处,所述的多条第三加强筋9分别为长条状结构并间隔设置在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11的外侧端面上,位于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11的中部;所述的连接凸条3为长条状结构并设置在所述的砌块主体1的上端面中部,所述的连接凸条3沿所述的砌块主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连接凹槽4为长条状结构并向内凹陷设置在所述的砌块主体1的下端面中部,所述的连接凸条3适配嵌装在所述的连接凹槽4内,使上下相邻的两块所述的砌块主体1相互拼接;所述的多个拼接通孔5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砌块主体1内,并水平贯穿所述的砌块主体1,所述的多个第二加强筋6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多个拼接通孔5的内壁上,所述的多个拼接管限位凸缘7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多个第二加强筋6的内壁上,位于所述的多个第二加强筋6的中部,所述的多根拼接连管8分别插接在所述的多个拼接通孔5内,使左右相邻的两块所述的砌块主体1相互拼接。所述的砌块主体1的底部分别设有多个泥浆孔12,所述的多个泥浆孔12沿所述的砌块主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可使用于固定连接的水泥浆与砌块主体1的表面贴合度更高,避免水泥浆太多或太少而导致的连接不稳定。所述的多根拼接连管8的两端分别设有防滑部13,所述的多根拼接连管8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的防滑部13与所述的多个拼接管限位凸缘7接触连接,避免拼接连管8和拼接管限位凸缘7相互磨损。所述的多根拼接连管8的表面间隔设有多个凹槽14,水泥浆灌入所述的多个凹槽14内并与所述的多个第二加强筋6的内壁接触连接,可便于多根拼接连管8固定连接。所述的多根拼接连管8的表面间隔设有多条第四加强筋15,所述的拼接连管8与所述的多条第四加强筋15为一体结构,可提高多根拼接连管8的承重能力。所述的砌块主体1的两侧端面上间隔设有多条第五加强筋16,位于所述的多个拼接通孔5之间,能用于提高砌块主体1的强度,确保打孔部位的承重能力。所述的砌块主体1、多块第一加强筋2、连接凸条3、多个第二加强筋6、多个拼接管限位凸缘7、两块加强板面10及两块埋线板面11为混凝土材质制成的一体结构,强度高。使用时,将上下两块砌块主体1通过连接凸条3、连接凹槽4相互拼接,并通过水泥浆等固定,多根拼接连管8的一端插接在一块砌块主体1的多个拼接通孔5内,并通过多个拼接管限位凸缘7限位固定,多根拼接连管8的另一端插接在另一块砌块主体1的多个拼接通孔5内,并通过多个拼接管限位凸缘7限位固定,使左右两块砌块主体1相互拼接并通过水泥浆等固定;多块第一加强筋2、多个第二加强筋6、多条第三加强筋9和两块加强板面10能有效提高本技术的强度,两块埋线板面11的表面可挖出线槽等,便于布线等功能需求。综上所述,本技术强度高,承重能力强,且能满足建筑工程中的各种使用需求,安全性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建筑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砌块主体、多块第一加强筋、连接凸条、连接凹槽、多个拼接通孔、多个第二加强筋、多个拼接管限位凸缘、多根拼接连管、多条第三加强筋、两块加强板面及两块埋线板面;所述的砌块主体为矩形块状结构,所述的两块加强板面分别为矩形平面板状结构,所述的两块加强板面的内侧端面分别固定铺设在所述的砌块主体的两个端面上;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分别为矩形平面板状结构,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的内侧端面分别对应铺设在所述的两块加强板面的外侧端面上;所述的多块第一加强筋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的外侧端面上,位于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的边角处,所述的多条第三加强筋分别为长条状结构并间隔设置在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的外侧端面上,位于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的中部;所述的连接凸条为长条状结构并设置在所述的砌块主体的上端面中部,所述的连接凸条沿所述的砌块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连接凹槽为长条状结构并向内凹陷设置在所述的砌块主体的下端面中部,所述的连接凸条适配嵌装在所述的连接凹槽内,使上下相邻的两块所述的砌块主体相互拼接;所述的多个拼接通孔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砌块主体内,并水平贯穿所述的砌块主体,所述的多个第二加强筋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多个拼接通孔的内壁上,所述的多个拼接管限位凸缘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多个第二加强筋的内壁上,位于所述的多个第二加强筋的中部,所述的多根拼接连管分别插接在所述的多个拼接通孔内,使左右相邻的两块所述的砌块主体相互拼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筑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砌块主体、多块第一加强筋、连接凸条、连接凹槽、多个拼接通孔、多个第二加强筋、多个拼接管限位凸缘、多根拼接连管、多条第三加强筋、两块加强板面及两块埋线板面;所述的砌块主体为矩形块状结构,所述的两块加强板面分别为矩形平面板状结构,所述的两块加强板面的内侧端面分别固定铺设在所述的砌块主体的两个端面上;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分别为矩形平面板状结构,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的内侧端面分别对应铺设在所述的两块加强板面的外侧端面上;所述的多块第一加强筋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的外侧端面上,位于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的边角处,所述的多条第三加强筋分别为长条状结构并间隔设置在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的外侧端面上,位于所述的两块埋线板面的中部;所述的连接凸条为长条状结构并设置在所述的砌块主体的上端面中部,所述的连接凸条沿所述的砌块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连接凹槽为长条状结构并向内凹陷设置在所述的砌块主体的下端面中部,所述的连接凸条适配嵌装在所述的连接凹槽内,使上下相邻的两块所述的砌块主体相互拼接;所述的多个拼接通孔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砌块主体内,并水平贯穿所述的砌块主体,所述的多个第二加强筋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多个拼接通孔的内壁上,所述的多个拼接管限位凸缘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