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用中央波形梁护栏与防眩网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306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道路用中央波形梁护栏与防眩网连接结构,包括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所述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法兰盘与防眩网立柱的下端面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下法兰盘通过焊接与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伸入护栏立柱的内孔中,所述套筒与护栏立柱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法兰盘、下法兰盘、套筒、防眩网立柱和护栏立柱上分别设有防腐层。所述防眩网立柱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防眩网。所述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的外径为200mm,所述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的厚度都为6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满足道路面层路用性能,提高路面的高温稳定性、抗老化性等性能,有效的减少车辙等道路病害,降低养护成本。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central wave beam guardrail and anti glare net for roa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oad engineering, in particular to a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 central wavy beam guardrail and an anti-glare net for road,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flange and a lower flange. The upper flange and the lower flange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by a first bolt, and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upper flange and the anti-glare net column is fixed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lower flang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leeve through welding, and the sleeve extends into the inner hole of the guardrail column, and the sleev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guardrail column through a second bolt. The upper flange, the lower flange, the sleeve, the anti-glare net column and the guardrail column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ti-corrosion coatings.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anti glare net column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anti glare net.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upper flange and the lower flange is 200 mm,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upper flange and the lower flange are 6 mm. The utility model can satisfy the pavement performance of the road surface layer, improve the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and anti-aging performance of the road surface,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oad diseases such as ruts, and reduce the maintenanc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用中央波形梁护栏与防眩网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道路用中央波形梁护栏与防眩网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为降低公路对向车流的眩光干扰,一般在中央分隔带波形梁钢护栏上设置防眩网。通常地,防眩网立柱与波形梁钢护栏立柱通过法兰盘进行焊接,传统的连接结构施工工艺为:预制防眩设施、护栏设施→将防眩网立柱与上法兰盘、护栏立柱和下法兰盘分别焊接在一起→防腐处理→将所有部件运送至工地→打入护栏立柱→安装波形梁钢护栏→安装防眩设施→成品。传统工艺在打入护栏立柱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焊接的下法兰盘造成破损,并影响防腐的性能。另外,该工艺对后期防眩设施养护维修也带来不便。若施工现场待护栏立柱打入后再逐一焊接下法兰盘与护栏立柱,如此不仅会破坏安全设施防腐层,影响焊接质量,降低安全防护效果,还会增加造价,并大大阻碍工期的合理推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道路用中央波形梁护栏与防眩网连接结构,避免施工时破坏连接件的防腐层,改善护栏立柱与防眩网立柱连接构造,优化施工工艺,提高安全防护性能,合理推进工期进展。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道路用中央波形梁护栏与防眩网连接结构,包括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所述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法兰盘与防眩网立柱的下端面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下法兰盘通过焊接与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伸入护栏立柱的内孔中,所述套筒与护栏立柱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外径与护栏立柱的内孔直径相同。进一步,所述上法兰盘、下法兰盘、套筒、防眩网立柱和护栏立柱上分别设有防腐层。进一步,所述防眩网立柱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防眩网。进一步,所述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的外径为190-210mm,所述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的厚度都为5-7mm。进一步,所述护栏立柱为管状结构,所述护栏立柱的外径为130-150mm,护栏立柱的壁厚为3mm-5.5mm。进一步,所述防眩网立柱为管状结构,所述防眩网立柱的外径为45-55mm,壁厚为2-3mm。进一步,所述套筒上设有两个第一螺栓孔,所述护栏立柱上设有两个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将套筒与护栏立柱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上法兰盘、下法兰盘和套筒配套使用,避免了下法兰盘的防腐层在护栏立柱安装时破损,提高了下法兰盘的使用寿命,未增加施工的难度,同时没有大幅度提高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传统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便于后期维护与检修。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中,1、防眩网立柱;2、上法兰盘;3、下法兰盘;4、护栏立柱;5、第一螺栓;6、防眩网;7、套筒;8、第二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提供了一种道路用中央波形梁护栏与防眩网连接结构,包括上法兰盘2和下法兰盘3,所述上法兰盘2和下法兰盘3通过第一螺栓5固定连接,所述上法兰盘2与防眩网立柱1的下端面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下法兰盘通过焊接与套筒7固定连接,所述套筒7伸入护栏立柱4的内孔中,所述套筒7与护栏立柱4通过第二螺栓8固定连接。所述上法兰盘2、下法兰盘3、套筒7、防眩网立柱1和护栏立柱4上分别设有防腐层。所述防眩网立柱1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防眩网6。所述上法兰盘2和下法兰盘的外径为200mm,所述上法兰盘2和下法兰盘3的厚度都为6mm。所述护栏立柱4为管状结构,所述护栏立柱4的外径为140mm,护栏立柱4的壁厚为4.5mm。所述防眩网立柱1为管状结构,所述防眩网立柱1的外径为50mm,壁厚为2.5mm。所述套筒7上设有两个第一螺栓孔,所述护栏立柱4上设有两个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8穿过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将套筒7与护栏立柱4固定连接。使用原理:按照有关设计要求,先预制防眩设施、护栏设施和套筒7→将防眩网立柱1和上法兰盘2、套筒7和下法兰盘3分别焊接在一起→对上法兰盘2、下法兰盘3、套筒7等结构进行防腐处理→将所有零部件运送至工地→将护栏立柱4打入道路结构中→安装波形梁钢护栏→安装套筒7→安装防眩设施→成品。、本方案所记载的施工工艺及连接结构现已在济南市省道改建工程中投入使用,效果较为理想。该工艺已得到有关公路建设部门的大力推举,并将在今后重要干线或次干线公路上予以借鉴和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用中央波形梁护栏与防眩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所述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法兰盘与防眩网立柱的下端面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下法兰盘通过焊接与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伸入护栏立柱的内孔中,所述套筒与护栏立柱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用中央波形梁护栏与防眩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所述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法兰盘与防眩网立柱的下端面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下法兰盘通过焊接与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伸入护栏立柱的内孔中,所述套筒与护栏立柱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用中央波形梁护栏与防眩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法兰盘、下法兰盘、套筒、防眩网立柱和护栏立柱上分别设有防腐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用中央波形梁护栏与防眩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网立柱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防眩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用中央波形梁护栏与防眩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淑颂王平王浩王澍王海明崔云志韩睿霍晓艳王仁晓姜秀荣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