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车骨架以及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123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是一种推车骨架以及儿童推车,推车骨架包括两个手把推杆,手把推杆连接有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分别枢接有侧扶手杆和侧连接杆,侧扶手杆的下端枢接有连接关节,连接关节的下端枢接有前轮支架杆,连接关节的中部枢接有后轮支架杆,侧连接杆的下端与后轮支架杆枢接,后轮支架杆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关节,滑动关节的两侧分别枢接有滑动横杆和滑动竖杆,滑动横杆的前端与前轮支架杆枢接,滑动竖杆的上端与侧连接杆枢接;每侧连接关节与另一侧滑动关节之间设有纵向支撑杆,纵向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位于两侧的连接关节、滑动关节的内侧面活动连接。本技术方案推车骨架在长度方向折叠的同时,宽度方向也在合拢折叠,节省空间,操作方便。

A cart frame and child car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rolley framework and a children's trolley. The trolley framework comprises two handlebars, the handlebars are connected with intermediate connectors, and the intermediate connectors are pivoted with the side handrail and the side connecting rod respectively. The lower end of the side handrail is pivoted with a connecting joint,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joint is pivoted with a front wheel bracket ro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joint is pivoted with a rear wheel bracket rod, the lower end of the side connecting rod is pivoted with a rear wheel bracket ro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rear wheel bracket rod is sliding with a sliding joint, the two sides of the sliding joint are pivoted with sliding horizontal rod and sliding vertical rod, the front end of the sliding horizontal rod is pivoted with the front wheel bracket rod,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liding vertical rod and the side connecting rod A longitudinal support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each connecting joint and the sliding joint on the other side,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longitudinal support rod are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joint on both sides and the medial surface of the sliding joint on both sides. In the technical scheme, the trolley frame folds in the length direction, while the width direction is also folded, thus saving spac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车骨架以及儿童推车
本技术涉及婴幼儿用品
,具体涉及是一种推车骨架以及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儿童推车,只能做长度方向的折叠,收车折叠后体积比较大;少数推车可以做宽度方向(横向)折叠,折叠后体积较小,但是折叠后不稳固,容易横向晃动。上述第二种推车,其横向晃动的原因是由下面两点引起:第一,左右手把管跟横梁之间是转动连接,不能固定;普通推车没有活动的横梁,手把管是U型整体的,所以横向没有明显晃动;第二,手把管与前、后脚管之间连接的管子由于装配上的间隙,横向会有一些晃动。在上述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些晃动到达远端的手把,变成明显的晃动,且横向不能承受太大的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儿童推车仅能在长度或宽度方向进行折叠的问题,提高一种可在长度、宽带方向上均能折叠的推车骨架,该推车骨架收缩体积小且使用稳固。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推车,该儿童推车具有多方向折叠的骨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推车骨架,包括位于两侧的两个手把推杆,手把推杆的下端连接有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枢接有侧扶手杆和侧连接杆,侧扶手杆的下端枢接有连接关节,连接关节的下端枢接有前轮支架杆,连接关节的中部枢接有后轮支架杆,侧连接杆的下端与后轮支架杆的上端部枢接,后轮支架杆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关节,滑动关节的两侧分别枢接有滑动横杆和滑动竖杆,滑动横杆的前端与前轮支架杆枢接,滑动竖杆的上端与侧连接杆枢接;每侧的连接关节与另一侧的滑动关节之间设有纵向支撑杆,纵向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位于两侧的连接关节、滑动关节的内侧面活动连接。优选地,滑动关节的中部设有套环并与后轮支架杆形成间隙配合的套接,套环的两侧向外延伸出连接片。作为另一种变形,后轮支架杆的侧面设有滑槽,滑动关节设有与滑槽配合的凸块,凸块插入滑槽;优选地,滑槽、凸块均呈燕尾状。优选地,两个纵向支撑杆的中部枢接形成后枢接十字支撑杆。进一步地,前轮支架杆枢接有脚踏板,两侧的脚踏板、连接关节之间设有呈枢接设置的前十字支撑杆,前十字支撑杆一侧的两端分别与同一侧的脚踏板、连接关节枢接,前十字支撑杆另一侧的两端分别与另同一侧的脚踏板、连接关节枢接。进一步地,两侧的滑动竖杆之间设有呈枢接设置的竖直十字支撑杆,竖直十字支撑杆一侧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根滑动竖杆的两端枢接,竖直十字支撑杆另一侧的两端分别与另一根滑动竖杆的两端枢接,其中,竖直十字支撑杆包括枢接的两根支撑杆,支撑杆包括两片枢接的支撑片。进一步地,两侧的手把推杆均连接有横梁,两根横梁枢接。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件设有用于锁定侧扶手杆的锁定结构,当侧扶手杆被锁定时,侧扶手杆与中间连接件相对固定;当侧扶手杆被解锁时,侧扶手杆与中间连接件可相对旋转。进一步地,手把推杆的上端设有用于控制解锁锁定结构的控制组件,所述手把推杆、横梁均呈中空设置,横梁内部形成移动槽且移动槽内设有滑动限位块,滑动限位块的一端伸出移动槽并伸入手把推杆内;手把推杆的上端插接有按钮块,按钮块或/和滑动限位块设有用于将滑动限位块向内推的斜面;手把推杆内还设有拉把滑块,拉把滑块位于滑动限位块的下方,手把推杆活动连接有用于控制解锁的收车拉把,收车拉把连接有拉把限位块,拉把限位块的一端插入移动孔。优选地,手把推杆内设有分别用于按钮块以及拉把滑块复位的弹性件;再优选地,横梁内设有用于滑动限位块复位的弹性件。一种儿童推车,具有以上推车骨架。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在两侧的连接关节、滑动关节上设置纵向支撑杆,使得推车骨架在长度方向折叠的同时,宽度方向也在合拢折叠,节省空间,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推车骨架的一种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一种侧视图。图3为图1隐藏上部分的一种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5为推车骨架半折叠状态的一种示意图。图6为图5的一种立体示意图。图7为推车估计全折叠状态的一种示意图。图8为图7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9为图7的一种立体示意图。图10为横梁与手把推杆的配合分解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一种局部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1——手把推杆;2——侧连接杆;3——侧扶手杆;4——滑动竖杆;5——后轮支架杆;6——前轮支架杆;7——滑动横杆;8——座架杆;9——横梁;10——前扶手座;11——前扶手座连杆;12——纵向支撑杆;13——前支撑杆;14——脚踏板;15——支撑片;16——支撑片;17——按钮块;18——收车拉把;19——拉把滑块;20——滑动关节;21——连接关节;101——移动孔;9-1——滑动限位块;20-1——U形片固定架30——中间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至图11,一种推车骨架,包括位于两侧的两个手把推杆1,手把推杆1的下端连接有中间连接件30,中间连接件30的两端分别枢接有侧扶手杆3和侧连接杆2,侧扶手杆3的下端枢接有连接关节21,连接关节21的下端枢接有前轮支架杆6,连接关节21的中部枢接有后轮支架杆5,侧连接杆2的下端与后轮支架杆5的上端部枢接,后轮支架杆5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关节20,滑动关节20的两侧分别枢接有滑动横杆7和滑动竖杆4,滑动横杆7的前端与前轮支架杆6枢接,滑动竖杆4的上端与侧连接杆2枢接;每侧的连接关节21与另一侧的滑动关节20之间设有纵向支撑杆12,纵向支撑杆12的两端分别与位于两侧的连接关节21、滑动关节20的内侧面活动连接。本技术方案的推车骨架可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进行折叠,具体为:手把推杆1通过中间连接件30带动侧扶手杆3和侧连接杆2的上端向下运动,侧扶手杆3沿着与连接关节21的枢接轴旋转,侧连接杆2沿着与后轮支架杆5的枢接轴旋转,侧连接杆2在旋转过程中,由于滑动竖杆4的上端与侧连接杆2连接,因此滑动竖杆4的上端做弧形向下运动,滑动竖杆4的下端将会推动滑动关节20向前、向下运动,滑动关节20沿着后轮支架杆5向下移动,同时将后轮支架杆5的下端向前推,且滑动关节20带动滑动横杆7的后端向下移动,滑动横杆7的前端带动前轮支架杆6沿着与连接关节21的枢接轴向后旋转,后轮支架杆5和前轮支架杆6以及侧连接杆2、侧扶手杆3逐渐收拢,形成长度的收缩。在宽度方向上,当滑动关节20沿着后轮支架杆5向下移动时,与滑动关节20活动连接的纵向支撑杆12端部也向下移动,纵向支撑杆12在宽度方向的长度逐渐减少,使得两侧支架逐渐合拢,从而完成宽度方向的收拢。由于本技术方案的收缩过程中有多个部件的运动,因此只需要在其中两个相对运动的部件之间设置锁定机构,便可以保持推车车架位于打开状态。如在手把推杆1与侧扶手杆3或手把推杆1与侧连接杆2之间设置锁定机构;或在滑动关节20与后轮支架杆5之间设置锁定机构。其次,本技术方案中两部件的枢接,可以是两者直接通过设置枢接轴枢接,如两个部件错开设置,设置同轴孔再与枢接轴连接,或一个部件套于另一个部件外,设置同轴孔再与枢接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车骨架,包括位于两侧的两个手把推杆,其特征在于:手把推杆的下端连接有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枢接有侧扶手杆和侧连接杆,侧扶手杆的下端枢接有连接关节,连接关节的下端枢接有前轮支架杆,连接关节的中部枢接有后轮支架杆,侧连接杆的下端与后轮支架杆的上端部枢接,后轮支架杆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关节,滑动关节的两侧分别枢接有滑动横杆和滑动竖杆,滑动横杆的前端与前轮支架杆枢接,滑动竖杆的上端与侧连接杆枢接;每侧的连接关节与另一侧的滑动关节之间设有纵向支撑杆,纵向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位于两侧的连接关节、滑动关节的内侧面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车骨架,包括位于两侧的两个手把推杆,其特征在于:手把推杆的下端连接有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枢接有侧扶手杆和侧连接杆,侧扶手杆的下端枢接有连接关节,连接关节的下端枢接有前轮支架杆,连接关节的中部枢接有后轮支架杆,侧连接杆的下端与后轮支架杆的上端部枢接,后轮支架杆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关节,滑动关节的两侧分别枢接有滑动横杆和滑动竖杆,滑动横杆的前端与前轮支架杆枢接,滑动竖杆的上端与侧连接杆枢接;每侧的连接关节与另一侧的滑动关节之间设有纵向支撑杆,纵向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位于两侧的连接关节、滑动关节的内侧面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滑动关节的中部设有套环并与后轮支架杆形成间隙配合的套接,套环的两侧向外延伸出连接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车骨架,其特征在于:前轮支架杆枢接有脚踏板,两侧的脚踏板、连接关节之间设有呈枢接设置的前十字支撑杆,前十字支撑杆一侧的两端分别与同一侧的脚踏板、连接关节枢接,前十字支撑杆另一侧的两端分别与另同一侧的脚踏板、连接关节枢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车骨架,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滑动竖杆之间设有呈枢接设置的竖直十字支撑杆,竖直十字支撑杆一侧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根滑动竖杆的两端枢接,竖直十字支撑杆另一侧的两端分别与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广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摩登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