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液体分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885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液体分配系统,包括一筒体,在筒体的内壁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一环形支撑凸起,所述筒体的底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分布孔;一设置在筒体上部位置的集液单元,包括一集液槽,该集液槽由一支撑在支撑凸起上的圆形底板以及连接在底板圆周外沿并向上延伸的环形板共同形成,同时在环形板上具有与集液槽相连通的溢流孔,且底板与筒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在环形板的上端还设置有数个并列分布的集液板;一设置在筒体下部位置的分配单元,包括且错开分布的分配管A与分配管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两步溢流分配的方式,即使有介质出现跑偏的现象,也能够确保分配的均匀。

A new liquid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ovel liquid distribution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a ring-shaped supporting protrusion is arranged at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cylinder body, a plurality of distributing holes are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cylinder body, a liquid collecting unit arrang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cylinder body, and a liquid collecting trough which is supported by a branch. The circular bottom plate on the supporting protrusion and the annular plate connected with the circumferential outer edge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extending upward are formed together. At the same time, the annular plate has an overflow hole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collecting trough, and a gap is left betwee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cylinder, and a plurality of liquid collecting plates are arranged side by side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annular plate. The location allocation unit comprises a staggered distribution pipe A and a distribution pipe B.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can be guaranteed even if the medium deviates by two-step overflow distrib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液体分配系统
本技术涉及盐酸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液体分配系统。
技术介绍
化工分离过程有许多领域要用到汽提塔,汽提塔分为板式和填料式,其中填料塔要根据不同填料型号分段装填,段与段之间留有一定高度以供安装液体分布器,小塔径填料塔的分离效率对流体的均布不敏感,大塔径的填料效率与流体的初始分布有很大关系,也就是存在放大效应,良好的液体分布器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放大效应,使得填料效率充分发挥出来,分离效率提高,回流比降低,热负荷降低,达到节能的效果。目前分布器有许多类型,重力式分布器包括槽式、板式、盘式等;压力式分布器主要包括管式、喷头式等。例如,在专利CN105964003A中就提到了一种基于盐酸汽提塔的辅助下液分布器,其创新点在于:该辅助下液分布器包括石墨筒体、石墨管和石墨板层;通过采用双层的分布方式使得液体在经过第一分布层时能够进行缓慢的液体分布,若是有大量的液体需要分布还会通过溢流孔溢出到第二分布层再进行液体均匀分布,使液体经过分布器后液体能够均匀的从分布器上流出;通过采用双层的液体分布方式,使得液体不易在分布器山积留,提高了液体在分布器上通过的效率,降低了分布器堵塞的可能性。而在使用上述分布器在液体进行分布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在液体流至分配器内进行分配的过程中,需要准确的滴落至中间的储液槽内,但这种只是用于小型的汽提塔,当一些汽提塔尺寸过大时,其上端的进液口距离储液槽就比较远,这样就容易导致部分液体不能流至储液槽内,即出现跑偏的现象,这样就会导致分配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分配均匀的新型液体分配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液体分配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一筒体,该筒体为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器皿状结构,在筒体的内壁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一环形支撑凸起,所述筒体的底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分布孔;一设置在筒体上部位置的集液单元,包括一集液槽,该集液槽由一支撑在支撑凸起上的圆形底板以及连接在底板圆周外沿并向上延伸的环形板共同形成,同时在环形板上具有与集液槽相连通的溢流孔,且底板与筒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在环形板的上端还设置有数个并列分布的集液板;一设置在筒体下部位置的分配单元,包括数个设置在底板下端并与集液槽相连通的分配管A以及一一安装在各个分布孔上的分配管B,且分配管A与分配管B错开分布。进一步的,所述集液板倾斜设置,且各个集液板的倾斜方向相同,在集液板的底端具有一向上延伸的翻边结构,从而使得集液板的底端呈V形状,且该翻边结构沿着集液板的底边延伸,从而形成容介质流通的通道。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板的上端具有数对与集液板的底端相一一对应的V形凹槽,且V形凹槽的底端高于溢流孔的上端,集液板的两端嵌入凹槽后实现固定。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集液板在水平方向上部分覆盖。进一步的,所述分配管与底板之间的连接为:在底板的下端具有与分配管一一对应的容分配管嵌入的凹槽,在底板的上端具有与凹槽相一一连通的通孔,且该通孔的口径与分配管的内壁的口径相一致。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与支撑凸起之间还设置有一密封垫片。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本技术中,通过集液单元的设置,利用集液板与集液槽之间的配合,使得流至筒体上部的液体介质需要经过溢流的方式进入集液槽内,从而确保一步分配的均匀,同时通过错开分布的分配管A与分配管B的设置,使得进入筒体下部的液体也必须经过溢流的方式才能进行分配,这样通过两步溢流分配的方式,即使有介质出现跑偏的现象,也能够确保分配的均匀。通过在环形板的上端设置V形凹槽,从而方便了集液板的安装。通过将相邻的两个集液板在水平方向上部分覆盖,从而可确保上方的液体必须落至集液板上,避免从相邻的集液板的间隙中直接掉落至集液槽内,确保分配均匀。对于底板与支撑凸起之间设置一密封垫片,从而可提高密封效果,避免液体介质直接从底板与凸起之间的缝隙中流至筒体内,确保分配均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新型液体分配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液体分配系统,包括一筒体1,该筒体1为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器皿状结构,在筒体1的内壁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一环形支撑凸起2,在筒体1的底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分布孔3。一设置在筒体1上部位置的集液单元,包括一集液槽,该集液槽由一支撑在支撑凸起2上的圆形底板4以及连接在底板4圆周外沿并向上延伸的环形板5共同形成,同时在环形板5上具有与集液槽相连通的溢流孔6,且底板4与筒体1内壁之间留有间隙7,在环形板5的上端还设置有数个并列分布的集液板8。集液板8倾斜设置,且各个集液板8的倾斜方向相同,在集液板8的底端具有一向上延伸的翻边结构9,从而使得集液板8的底端呈V形状,且该翻边结构9沿着集液板8的底边延伸,从而形成容介质流通的通道10。在环形板5的上端具有数对与集液板8的底端相一一对应的V形凹槽,且V形凹槽的底端高于溢流孔6的上端,集液板8的两端嵌入凹槽后实现固定。通过在环形板5的上端设置V形凹槽,从而方便了集液板8的安装。相邻的两个集液板8在水平方向上部分覆盖。通过将相邻的两个集液板8在水平方向上部分覆盖,从而可确保上方的液体必须落至集液板8上,避免从相邻的集液板8的间隙中直接掉落至集液槽内,确保分配均匀。在底板4与支撑凸起2之间还设置有一密封垫片11。对于底板4与支撑凸起2之间设置一密封垫片11,从而可提高密封效果,避免液体介质直接从底板4与凸起2之间的缝隙中流至筒体1内,确保分配均匀。一设置在筒体1下部位置的分配单元,包括数个设置在底板4下端并与集液槽相连通的分配管A12以及一一安装在各个分布孔3上的分配管B13,且分配管A12与分配管B13错开分布。分配管A12与底板4之间的连接为:在底板4的下端具有与分配管A12一一对应的容分配管A12嵌入的凹槽,在底板4的上端具有与凹槽相一一连通的通孔,且该通孔的口径与分配管A12的内壁的口径相一致。工作原理:首先,待分配的液体介质从筒体1的上方流至集液板8上,并沿着集液板8流至通道10内,再沿着通道10流向底板4与筒体1之间的间隙中,当间隙中的介质的高度超过环形板5上的溢流孔6的高度时,会从溢流孔6流至集液槽内,集液槽内的介质均匀的分配到各个分配管A12内,分配管A12的介质会再流至筒体的下部,并逐渐充满筒体,当介质的高度高于分配管B13的高度时,会从分配管B13内流向分布孔3内,通过两步溢流的分配方式,从而能够确保分布均匀。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液体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筒体,该筒体为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器皿状结构,在筒体的内壁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一环形支撑凸起,所述筒体的底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分布孔;一设置在筒体上部位置的集液单元,包括一集液槽,该集液槽由一支撑在支撑凸起上的圆形底板以及连接在底板圆周外沿并向上延伸的环形板共同形成,同时在环形板上具有与集液槽相连通的溢流孔,且底板与筒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在环形板的上端还设置有数个并列分布的集液板;一设置在筒体下部位置的分配单元,包括数个设置在底板下端并与集液槽相连通的分配管A以及一一安装在各个分布孔上的分配管B,且分配管A与分配管B错开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液体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筒体,该筒体为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器皿状结构,在筒体的内壁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一环形支撑凸起,所述筒体的底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分布孔;一设置在筒体上部位置的集液单元,包括一集液槽,该集液槽由一支撑在支撑凸起上的圆形底板以及连接在底板圆周外沿并向上延伸的环形板共同形成,同时在环形板上具有与集液槽相连通的溢流孔,且底板与筒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在环形板的上端还设置有数个并列分布的集液板;一设置在筒体下部位置的分配单元,包括数个设置在底板下端并与集液槽相连通的分配管A以及一一安装在各个分布孔上的分配管B,且分配管A与分配管B错开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体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板倾斜设置,且各个集液板的倾斜方向相同,在集液板的底端具有一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张丁飞夏斌李明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