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静脉导管专用护理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8818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静脉导管专用护理车,包括桌台和连接于桌台的支脚,所述桌台的底板通过转臂连接有一托台,所述转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转臂、第二转臂和第三转臂,所述第一转臂与桌台的底面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转臂和第一转臂之间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三转臂和第二转臂直接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三转臂连接有托台;所述第二转臂和第一转臂之间设置有旋转固定结构,所述第三转臂和第二转臂之间设置有旋转固定结构;所述托台通过转臂调节至桌台的底部空间或桌台的侧边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临床中更加方便维护深静脉导管进行换膜的深静脉导管专用护理车。

A special nursing cart for deep venous cathe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ecial nursing vehicle for deep vein catheter, which comprises a table table table and a supporting foot connected to the table table table. The table table table's bottom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platform through a rotating arm. The rotating arm comprises a first rotating arm, a second rotating arm and a third rotating arm connected sequentially, and the first rotating arm can be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table table table. The second rotating arm and the first rotating arm can be rotatably connected, the third rotating arm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arm can be rotatably connected directly, and the third rotating arm is connected with a bracket; a rotating fixing structur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econd rotating arm and the first rotating arm, and a rotating fixing structur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hird rotating arm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arm; and the bracket is through. The arm is adjusted to the bottom space of the table or the side space of the table.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special nursing vehicle for deep vein catheter which is more convenient to maintain the deep vein catheter for membrane exchange in clin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静脉导管专用护理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护理车,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深静脉导管专用护理车。
技术介绍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根细细的、柔软的导管,从外周静脉(手臂静脉)置入的头端到达上腔静脉中下段(接近心脏的大血管),可以长期使用的静脉导管,能满足肿瘤患者多次输人强刺激性的化疗药物及高浓度营养物质,可以减少患者多次反复静脉穿刺,有效保护外周血管网。它可以在体内留置3个月至一年,甚至一年以上,但需严格无菌操作和有效维护导管。正常情况下,该导管需要用专用贴膜固定在病患皮肤表面,并且每周跟换一次,如遇贴膜剥脱、破裂或皮肤过敏等情况则需要及时更换,增加了更换的频率。目前临床上医护人员在对病患进行深静脉导管换膜时,病患常采用仰卧位或是端坐位,将手臂外展露出操作区域,而对病患来说,没有一个很好的将手臂支撑的位置,在换膜的时候往往旧膜不能一次性很好的清除,会有黏性物质或是其他赃物残留在患者皮肤表面,需要医护人员先将其擦去;若是将患者的手臂放置在出病床或是桌面上来固定其相对位置的话,又会因为病床或桌面不够干净,而容易引发感染等现象;同时由于在临床操作时,深静脉管置管处往往位于患者手臂内侧,需将手臂充分外展才能够有效的暴露操作区域进行操作,这样就使得病患的姿势缺乏一定的舒适性,并且也让医护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姿势较为别扭,不好发力,影响整个工作,因此现有的深静脉导管换膜整个操作过程非常麻烦,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都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临床中更加方便维护深静脉导管进行换膜的深静脉导管专用护理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深静脉导管专用护理车,包括桌台和连接于桌台的支脚,所述桌台的底板通过转臂连接有一托台,所述转臂包括依次旋转连接的第一转臂、第二转臂和第三转臂,所述第一转臂与桌台的底面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三转臂连接所述托台;所述第二转臂和第一转臂之间以及所述第三转臂和第二转臂之间分别设置有旋转固定结构;所述托台能够通过转臂调节至桌台的下方空间或桌台的侧边空间。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臂为L型转臂,所述桌台的底板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转臂的一端面连接有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能够穿过所述通孔,并且通过连接螺帽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臂靠近第二转臂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两根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分别套设有能转动并且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通过连接柱连接第二转臂。优选地,所述固定轴上位于齿轮的两端固定设置有两个限位片。优选地,所述旋转固定结构包括固定轴的外侧端连接的挡板,挡板表面开设的螺纹孔和螺纹孔内贯穿设置并且能卡于第一齿轮齿槽间的螺钉。优选地,所述第三转臂、第二转臂之间连接方式与第二转臂、第一转臂之间连接方式相同,所述第三转臂、第二转臂之间旋转固定结构和第二转臂、第一转臂之间旋转固定结构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二转臂和第三转臂均设置为直臂。优选地,所述托台的表面包裹有海绵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对深静脉导管进行换膜操作时,病人能有一个舒适的体位,同时医护人员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临床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深静脉导管专用护理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深静脉导管专用护理车转臂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深静脉导管专用护理车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深静脉导管专用护理车第一转臂和桌面直接配合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深静脉导管专用护理车第二转臂和第一转臂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桌台;11、底板;111、通孔;2、护栏;3、抽屉;4、支脚;5、托台;6;转臂;61、第一转臂;611、双头螺柱;612、螺帽;613、固定轴;614、挡板;615、第一齿轮;616、螺钉;621、第二齿轮;622、连接柱;62、第二转臂;63、第三转臂;7、限位片。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对本技术一种深静脉导管专用护理车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深静脉导管专用护理车,包括用于放置物品的桌台1,桌台1的表面周围设置有一圈护栏2,并且在桌台1内设置有抽屉3。桌台1的底部连接有支脚4,在支脚4的底部连接有滚轮。在桌台1的底部还连接有转臂6,这里转臂6包括第一转臂61、第二转臂62和第三转臂63三条,所述三条转臂相互依次旋转连接,并且连接处设有旋转固定结构,使得三条转臂能够折叠或者展开至需要和适合使用者的手搁置的状态。第一转臂61设置为L型,在其一端面连接有双头螺柱611,同时在桌台1的底板11上开设有通孔111,将双头螺柱611插入通孔111,再旋上螺帽612,即可让第一转臂61和桌台1之间得到相对固定,并且通过控制螺帽612的拧紧程度,可以让第一转臂61和桌台1之间实现相对固定或是相对可旋转的不同状态。在第一转臂61的另一端面,还固定设置有两根固定轴613,在这两根固定轴613上分别套设有可绕固定轴613旋转且互相啮合的第一齿轮615和第二齿轮621,并且同时设置有防止齿轮从固定轴613中脱出的限位片7,限位片7设于齿轮的两端。第二齿轮621连接有连接柱622,通过连接柱622连接在第二转臂62的端面,第二转臂62为长方体状直臂,这样第二转臂62就能够相对第一转臂61进行旋转。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轴613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转臂61,而另一端则连接有一挡板614,能够减少外部对第一齿轮615、第二齿轮621的影响,并且在挡板614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同时设置有与其配合的螺钉616。并且螺钉616在穿入螺纹孔后,能够卡于第一齿轮615的齿槽中间。这样的设置相当于一个固定结构,当第二转臂62相对于第一转臂61转至需要的位置时,通过这个固定结构,让第二转臂62和第一转臂61之间实现位置的相对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转臂63、第二转臂62之间的连接结构和第二转臂62、第一转臂61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并且第三转臂63也设置为长方体状直臂,并且在第三转臂6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托台5,在托台5的表面包裹有一层海绵层,让患者在将手臂置于托台5上时感到更加的舒适。本深静脉导管专用护理车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转臂6进行位置的调节,通过旋转将托台5置于适当的位置,同时将螺钉616拧入齿轮的齿槽中间将第一转臂61、第二转臂62和第三转臂63的位置固定,让病人能够以一个舒服的姿势将手臂伸出,置于托台5的表面,不仅让病人感到更加的舒适,同时还让医护人员在进行深静脉导管换膜操作时更容易调整自身的姿势,让工作更加的轻松。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静脉导管专用护理车,包括桌台和连接于桌台的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桌台的底板通过转臂连接有一托台,所述转臂包括依次旋转连接的第一转臂、第二转臂和第三转臂,所述第一转臂与桌台的底面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三转臂连接所述托台;所述第二转臂和第一转臂之间以及所述第三转臂和第二转臂之间分别设置有旋转固定结构;所述托台能够通过转臂调节至桌台的下方空间或桌台的侧边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静脉导管专用护理车,包括桌台和连接于桌台的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桌台的底板通过转臂连接有一托台,所述转臂包括依次旋转连接的第一转臂、第二转臂和第三转臂,所述第一转臂与桌台的底面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三转臂连接所述托台;所述第二转臂和第一转臂之间以及所述第三转臂和第二转臂之间分别设置有旋转固定结构;所述托台能够通过转臂调节至桌台的下方空间或桌台的侧边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导管专用护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臂为L型转臂,所述桌台的底板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转臂的一端面连接有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能够穿过所述通孔,并且通过连接螺帽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导管专用护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臂靠近第二转臂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两根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分别套设有能转动并且相互啮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淑萍刘亚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