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恩生专利>正文

组合式拉链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841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用超硬材料生产的不容易磨损及变形的组合式拉链头。它提供了一种包括拉链头主体上的上叶片、下叶片和两叶片连接处的导向柱,拉环位于上叶片上,拉链头由分别独立的上叶片、下叶片相固定连接。在各组件上有贯通孔,适合螺钉紧固,也可以用小凸起和小凹环孔相结合形式,拉环的半环片分离于上叶片一端与螺钉或凸起相固定,另一端可用固定销固定在叶片上。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于超硬度的金属及非金属新型材料生产各部件,将传统一体化拉链改变为三、四体结构,使各部件容易加工,之后通过螺丝等的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拉链头;本结构工艺配合超硬材料制作出的拉链头可以做到不磨损、不划伤、不生锈、不变色、光亮如新。(*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链头,特别是一种组合结构拉链头。
技术介绍
自1893年,美国人尤德森(udson)专利技术了世界上第一条具有实用价值的金属拉链以来,拉链得到长速的发展,在1953年,具有多年生产经验的一家拉链公司首次研制成功用塑料制作的拉链,这种非金属拉链的问世,不仅开辟了链牙原材料的来源,而且大幅度的降低了拉链的生产成本,使拉链自身出现了一次质的飞跃。现在拉链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但是人们在使用拉链的过程中发现拉链头这一部件非常容易出现磨损、划伤、生锈、变色、问题,如何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是广大消费者的愿望。而现在人们所采用的拉链头生产材料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只有使用超硬度的一些金属及非金属的新型材料来制造拉链头才可以使之不出现上述问题。但是传统的生产工艺和方法又无法做到将超硬材料生产加工成一体化拉链头这一产品。必须使用新的生产工艺及结构原理才能将超硬材料做成拉链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提供一种适合用超硬材料生产的不容易磨损及变形的组合式拉链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拉链头,包括拉链头主体上的上叶片、下叶片和两叶片连接处的导向柱,拉环位于上叶片上,所述的拉链头由分别独立的上叶片、下叶片相固定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导向柱固定在下叶片上,在下叶片上有贯通导向柱的第一贯通孔,在所述的上叶片上有第二贯通孔,所述的拉环分离于上叶片,螺钉依次穿过第一贯通孔、第二贯通孔最后穿入拉环中的沉孔中。本技术所述的拉环为一半环片,所述的沉孔位于半环片的一端,半环片的另一端有一固定销,所述的上叶片上有与固定销相适配的固定孔。本技术所述的拉环为一半环片,所述的沉孔位于半环片的一端,半环片的另一端与上叶片之间有空隙。本技术所述下叶片的导向柱上开一小孔,在上叶片相对导向柱小孔位置设有一个小凸起。本技术所述小孔底部开设有一小凹环孔,所述的小凸起末端设有一圈突起,所述的突起在装配时与小凹环孔相适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结构适用于一些超硬度的金属及非金属新型材料,为组合式的结构,上下叶片及拉环等均可以通过注塑、研磨、抛光等常规生产超硬度材料零部件生产,将传统拉链的一体结构或两体结构改变为三体结构基至是四体组合结构,使每一部分都变得容易加工,之后通过螺丝的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拉链头;本结构工艺配合超硬材料制作出的拉链头可以做到不磨损、不划伤、不生锈、不变色、光亮如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半环片拉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组合式拉链头,包括拉链头主体上的上叶片2、下叶片3和两叶片连接处的导向柱5,拉环1位于上叶片2上,本实施例的拉链头由分别独立的上叶片2、下叶片3相固定连接。导向柱5可以在生产零配件时就固定在下叶片3上,也可以分开单独生产,在组装时合在一起就行了,本实施例的下叶片3上有贯通导向柱的第一贯通孔6,在上叶片2上有第二贯通孔7,拉环1一般分离于上叶片2,螺钉4依次穿过第一贯通孔6、第二贯通孔7最后穿入拉环1中的沉孔中,螺钉的材料可以为超硬材料也可以为一般的常规产品。如图2所示的拉环为一半环片,沉孔位于半环片的一端,半环片的另一端有一固定销8,上叶片2上有与固定销相适配的固定孔9。这样在固定时就更加牢固了,也可以没有固定销,还可以使半环片短一点,半环片的另一端不与上叶片2相接触,更方便于拉匙的装配,在连接时吊环1可以方便的穿装各种不同的拉匙拉链牌,在装配过程不一定需要重新松开螺钉,拉环也可以制成不同的其它形状。本技术的拉链头上的拉环也可以不用,在上叶片上开一小槽或是一孔,直接把与之相配拉匙拉链牌插上即行。本技术的还可以制成另外的固定形式,就是沉孔设置在下叶片3上,而拉环及上叶片上为贯通孔,这样螺钉的安装方式就是从环片上向下穿过上叶片、导向柱、下叶片再固定在下叶片上的沉孔中穿配固定。因为拉链头一经装配就可以不必再重新打开,所以,上下叶片及拉环的固定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形式,如在下叶片的导向柱上开一小孔,在上叶片相对导向柱小孔位置设有一个小凸起,这样,通过敲打就可以固定,在小孔底部有一小凹环,而在小凸起末端还可以设有一圈突起,这样的固定就更好了。至于导向柱与下叶片,拉环与上叶片的固定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形式。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结构适用于一些超硬度的金属及非金属新型材料,为组合式的结构,上下叶片及拉环等均可以通过注塑、研磨、抛光等常规生产超硬度材料零部件生产,将传统拉链的一体结构或两体结构改变为三体结构基至是四体组合结构,使每一部分都变得容易加工,之后通过螺丝的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拉链头;本结构工艺配合超硬材料制作出的拉链头可以做到不磨损、不划伤、不生锈、不变色、光亮如新。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拉链头,包括拉链头主体上的上叶片(2)、下叶片(3)和两叶片连接处的导向柱(5),拉环(1)位于上叶片(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链头由分别独立的上叶片(2)、下叶片(3)相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拉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柱(5)固定在下叶片(3)上,在下叶片(3)上有贯通导向柱的第一贯通孔(6),在所述的上叶片(2)上有第二贯通孔(7),所述的拉环(1)分离于上叶片(2),螺钉(4)依次穿过第一贯通孔(6)、第二贯通孔(7)最后穿入拉环(1)中的沉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拉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环(1)为一半环片,所述的沉孔位于半环片的一端,半环片的另一端有一固定销(8),所述的上叶片(2)上有与固定销相适配的固定孔(9)。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拉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环(1)为一半环片,所述的沉孔位于半环片的一端,半环片的另一端与上叶片之间有空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拉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叶片(3)的导向柱(5)上开一小孔,在上叶片(2)相对导向柱(5)小孔位置设有一个小凸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拉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底部开设有一小凹环孔,所述的小凸起末端设有一圈突起,所述的突起在装配时与小凹环孔相适配。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合用超硬材料生产的不容易磨损及变形的组合式拉链头。它提供了一种包括拉链头主体上的上叶片、下叶片和两叶片连接处的导向柱,拉环位于上叶片上,拉链头由分别独立的上叶片、下叶片相固定连接。在各组件上有贯通孔,适合螺钉紧固,也可以用小凸起和小凹环孔相结合形式,拉环的半环片分离于上叶片一端与螺钉或凸起相固定,另一端可用固定销固定在叶片上。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于超硬度的金属及非金属新型材料生产各部件,将传统一体化拉链改变为三、四体结构,使各部件容易加工,之后通过螺丝等的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拉链头;本结构工艺配合超硬材料制作出的拉链头可以做到不磨损、不划伤、不生锈、不变色、光亮如新。文档编号A44B19/24GK2884973SQ20052012038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夏恩生, 高贵斌 申请人:夏恩生, 高贵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拉链头,包括拉链头主体上的上叶片(2)、下叶片(3)和两叶片连接处的导向柱(5),拉环(1)位于上叶片(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链头由分别独立的上叶片(2)、下叶片(3)相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恩生高贵斌
申请(专利权)人:夏恩生高贵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