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微型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751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微型驱动装置,所述动力输入件内固定连接进给轴,所述进给轴通过轴承件连接在支承架上,所述主动伞齿轮连接进给轴,所述换向齿轮架与支承架连接,所述换向齿轮架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换向齿轮组,所述主动伞齿轮分别与两个换向齿轮组啮合;所述压紧轮组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压紧轮架的首端,所述传动轴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压紧轮架的末端,所述传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传动轴件联动,所述传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压紧轮组件联动,所述压紧轮组上的传动轴件连接对应的换向齿轮组输出端。实现旋转及进给功能。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轻仅靠手工进行导管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导管打转及打滑现象。

A miniature driving device for interventional ope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icro-drive device for interventional surgery. The power input part is internally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feed shaft, the feed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frame through a bearing piece, the active bevel gear is connected with a feed shaft, and the reversing gear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frame. The reversing gear frame is provided with two symmetrical gears. A set of reversing gears is provided, the driving bevel gears are meshed with two reversing gears respectively, the two ends of the compressing wheel assembly are rotated and connected at the head of the compressing wheel frame, the two ends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are rotated and connected at the end of the compressing wheel frame respectively, and the power input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shaft piece, and the driving shaft piece is described. The power output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essing wheel assembly, and the transmission shaft on the pressing wheel assembly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rresponding reversing gear group. To achieve rotation and feed function. It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or alleviate the phenomenon of catheter rotation and slippage during manual interventional therap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微型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中用于导管驱动的驱动件,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微型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导管介入治疗适用于心脏或癌症等一些疾病的治疗过程。导管介入治疗中,是需要将导管输送至病人体内,导管输送的可靠性及精确性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导管输送方式由医师手工输入,这样对操作人员的手法和熟练程度的要求较高。如果使用常规压紧轮,没有驱动功能,一般仅起支撑作用,靠主动轮与压紧轮压紧,通过摩擦力对导管进行输送,或者是一侧驱动,一侧压紧,整个使用过程中打滑现象很难避免,平稳性差。输送过程中由于不同的使用条件,可能需要对导管等进行旋转,普通人工操作一般时停上进给,先进行旋转操作,然后再实现进给动作,对人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同时也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微型驱动装置,能够确保传输的稳定有效。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进给轮组件和输送件;所述进给轮组件包括进给轴、动力输入件、支承架、主动伞齿轮和换向齿轮架;所述动力输入件内固定连接进给轴,所述进给轴通过轴承件连接在支承架上,所述主动伞齿轮连接进给轴,所述换向齿轮架与支承架连接,所述换向齿轮架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换向齿轮组,所述主动伞齿轮分别与两个换向齿轮组啮合;所述输送件包括两组压紧轮组,所述两组压紧轮组之间夹持待传输物体,每组所述压紧轮组包括传动件、传动轴件和至少一个压紧轮机构,所述每个压紧轮机构包括压紧轮组件和压紧轮架,所述压紧轮组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压紧轮架的首端,所述传动轴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压紧轮架的末端,所述传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传动轴件联动,所述传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压紧轮组件联动,每两组压紧轮组中的压紧轮机构之间夹持待传输管线物体,所述压紧轮架的首端受到压向待传输管线物体的压力,所述压紧轮组上的传动轴件连接对应的换向齿轮组输出端。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旋转轮组件,所述旋转轮组件包括支撑套、旋转动力端、旋转轴,所述旋转动力端固定在支撑套上,所述支撑套连接在输送件的输送出口。能够在传输的同时满足旋转的要求。所述旋转轮组件还包括出口护套,所述出口护套依次贯穿旋转轴、旋转动力端和支撑套,所述出口护套内设有用于待传输管线物体输出的通道。所述压紧轮机构有两个,两个压紧轮机构对称设置,所述传动件具有一个动力输入端和两个动力输出端,两个动力输出端的传动方向相同,所述传动件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压紧轮组件联动,所述两个压紧轮机构上的压紧轮架的末端连接在一起,所述两个压紧轮架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压紧轮架为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的顶部开设用于夹持弹性件的夹持口,所述框架结构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压紧轮组件位于所述框架结构内且凸起于所述框架结构的底部开口处,所述框架结构的首端与压紧轮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框架结构的末端与传动轴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传动件为齿轮传动件,所述齿轮传动件包括一个主动齿轮和两个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分别与两个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与传动轴件联动,所述两个从动齿轮分别与压紧轮组件联动。所述压紧轮组件包括压紧轮芯、轮轴和压紧轮圈,所述压紧轮圈套装在压紧轮芯上,所述压紧轮芯的端部连接传动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压紧轮芯通过轮轴套设在所述压紧轮架的首端。所述输送件还包括过渡齿轮组,所述过渡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分别与换向齿轮组的输出端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在传动轴件上。每个所述换向齿轮组包括从动伞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从动伞齿轮和输出齿轮同中心固定,两个换向齿轮组上的从动伞齿轮分别与主动伞齿轮相啮合。所述进给轮组件还包括进口护套,所述进口护套依次贯穿进给轴、主动伞齿轮和换向齿轮架,所述进口护套内设有用于待传输管线物体进入的通道。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采用具有可以实现旋转及进给功能的驱动装置,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轻仅靠手工进行导管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导管打转及打滑现象,减轻医生操作的难度,减少医疗手术时间,而且所有的传动件都采用齿轮,能够严格控制传输精度,确保整个传输过程能够严格配合手术要求,精度高传输平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分解示意图;图3是进给轮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换向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输送件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压紧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压紧轮组上一个压紧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压紧轮组上另一个压紧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压紧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旋转轮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依次设置的进给轮组件1、输送件2和旋转轮组件3。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进给轮组件1包括进给轴11、直齿轮12、支承架13、主动伞齿轮14和换向齿轮架15;所述直齿轮12内固定连接进给轴11,所述进给轴11通过进给轴承件16连接在支承架13上,所述主动伞齿轮14连接进给轴11,所述换向齿轮架15与支承架13连接,所述换向齿轮架15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换向齿轮组151,所述主动伞齿轮14分别与两个换向齿轮组151啮合。本实施例的动力输入件选用直齿轮12,受外界的单一驱动力作用,能够由直齿轮12带动进给轴11同步转动。本实施例的直齿轮12通过扁槽结构与进给轴11连接。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平键或花键结构来连接。每个所述换向齿轮组151包括从动伞齿轮152、输出齿轮153和进口护套19,所述从动伞齿轮152和输出齿轮153同中心固定,两个换向齿轮组151上的从动伞齿轮152分别与主动伞齿轮14相啮合。从动伞齿轮152在主动伞齿轮14的带动下传动,然后再带动输出齿轮153转动,从而输出与进给轴11平行的驱动力。本实施例的主动伞齿轮14通过沉头螺钉17固定在进给轴11上。本实施例的换向齿轮架15通过内六角螺钉18与支承架13连接。本实施例的换向齿轮架15上开设用于夹持两个换向齿轮组151的定位通槽,所述换向齿轮组151通过销轴54连接在定位通槽内。主动伞齿轮14的一个输入,能够实现从动伞齿轮152上输出两个方向相反,但是转速扭矩相同的力。进口护套19依次贯穿在进给轴11、主动伞齿轮14和换向齿轮架15内,进口护套19内装载待传输的物体。进口护套19与进给轴11通过进给轴承件16连接。进口护套19与进给轴承件16之间设有限位卡簧191。能够实现限位固定。本实施例的进给轴承件16包括连接轴承161和轴垫162。本实施例工作时,直齿轮12转动通过进给轴11带动主动伞齿轮14转动,主动伞齿轮14与两个从动伞齿轮152配合转动,由于两个从动伞齿轮152对称布置,转动时转速一致,转向相反,然后从动伞齿轮152带动对应的输出齿轮153转动,两个输出齿轮153的转速一致、转向相反,便于输送件的传输。如图5~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输送件包括两组压紧轮组、壳体29和盖板组件291,所述壳体29包覆在压紧轮组之外,所述壳体29上开设用于管线物体4传输的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微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给轮组件和输送件;所述进给轮组件包括进给轴、动力输入件、支承架、主动伞齿轮和换向齿轮架;所述动力输入件内固定连接进给轴,所述进给轴通过轴承件连接在支承架上,所述主动伞齿轮连接进给轴,所述换向齿轮架与支承架连接,所述换向齿轮架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换向齿轮组,所述主动伞齿轮分别与两个换向齿轮组啮合;所述输送件包括两组压紧轮组,所述两组压紧轮组之间夹持待传输物体,每组所述压紧轮组包括传动件、传动轴件和至少一个压紧轮机构,所述每个压紧轮机构包括压紧轮组件和压紧轮架,所述压紧轮组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压紧轮架的首端,所述传动轴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压紧轮架的末端,所述传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传动轴件联动,所述传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压紧轮组件联动,每两组压紧轮组中的压紧轮机构之间夹持待传输管线物体,所述压紧轮架的首端受到压向待传输管线物体的压力,所述压紧轮组上的传动轴件连接对应的换向齿轮组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微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给轮组件和输送件;所述进给轮组件包括进给轴、动力输入件、支承架、主动伞齿轮和换向齿轮架;所述动力输入件内固定连接进给轴,所述进给轴通过轴承件连接在支承架上,所述主动伞齿轮连接进给轴,所述换向齿轮架与支承架连接,所述换向齿轮架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换向齿轮组,所述主动伞齿轮分别与两个换向齿轮组啮合;所述输送件包括两组压紧轮组,所述两组压紧轮组之间夹持待传输物体,每组所述压紧轮组包括传动件、传动轴件和至少一个压紧轮机构,所述每个压紧轮机构包括压紧轮组件和压紧轮架,所述压紧轮组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压紧轮架的首端,所述传动轴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压紧轮架的末端,所述传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传动轴件联动,所述传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压紧轮组件联动,每两组压紧轮组中的压紧轮机构之间夹持待传输管线物体,所述压紧轮架的首端受到压向待传输管线物体的压力,所述压紧轮组上的传动轴件连接对应的换向齿轮组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微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旋转轮组件,所述旋转轮组件包括支撑套、旋转动力端、旋转轴,所述旋转动力端固定在支撑套上,所述支撑套连接在输送件的输送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微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组件还包括出口护套,所述出口护套依次贯穿旋转轴、旋转动力端和支撑套,所述出口护套内设有用于待传输管线物体输出的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微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轮机构有两个,两个压紧轮机构对称设置,所述传动件具有一个动力输入端和两个动力输出端,两个动力输出端的传动方向相同,所述传动件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压紧轮组件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俊徐健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