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7374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的制备方法,以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聚合氯化铝铁为原料,并引入Ti‑SiO2@ZSM‑35复合纳米材料,通过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水溶液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离子键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絮凝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絮凝剂化学性能稳定,用量少,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吸附架桥能力强,絮凝效果好,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Preparation of a new inorganic organic hybrid floccula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new inorganic organic hybrid flocculant. The aqueous solution polycondensation is initiated by the redox initiation system of ammonium persulfate and sodium bisulfite, using acrylamide, methacryloxyeth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and polyaluminum ferric chloride as raw materials, and introducing Ti_SiO2@ZSM_35 composite nano-materials. A new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flocculant with ionic bond was synthesized. The flocculant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has stable chemical property, low dosage, low cost, no secondary pollution, strong adsorption bridge-building ability, good flocculation effect, and has good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絮凝剂,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用的絮凝剂。
技术介绍
混凝法作为一种经济廉价的水处理方法,在工业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饮用水处理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聚丙烯酰胺(PAM)是最常用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之一,近年来在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用量少,由于大分子的桥联卷扫作用,其絮凝速度快,受pH值及温度影响小,但其价格较贵,成本较高。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一类以金属离子为中心体、无机阴离子为平衡离子的单核和多核配位化合物的总称,通过强烈吸引胶体微粒,通过黏附、架桥、交联和中和作用促进胶体凝聚脱稳,具有比传统药剂适应性强、无毒,并可成倍提高效能而相对价廉等优点,近年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随着水处理技术对絮凝剂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单一的絮凝剂已经不能满足其需要,新型絮凝剂的发展逐渐迈向复合型。一方面相比传统的无机絮凝剂而言,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具有投加量小的特点;另一方面相比有机絮凝剂而言,其具有更低的价格。因此,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成为了当前水处理技术的重点研究对象。国内外学者通过先后投加有机、无机絮凝剂以及预拌合等物理方法探讨了有机、无机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协同作用,研究发现有机-无机复配絮凝剂的处理效果优于两者单独使用时的处理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水溶液聚合反应,以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聚合氯化铝铁为原料,采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并引入了Ti-SiO2@ZSM-35复合纳米材料,合成了一种离子键型有机-无机杂化絮凝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的制备方法,该剂化学性能稳定,用量少,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吸附架桥能力强,絮凝效果好,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27.03重量份的FeCl3·6H2O于烧杯中,加入1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后充分搅拌溶解后备用。称取24.143重量份的AlCl3·6H2O于烧杯中,加入1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后充分搅拌溶解备用。取55.86重量份上述AlCl3·6H2O溶液和6.35重量份上述FeCl3·6H2O溶液于烧杯中,再加入40重量份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至盐基度为2.0。在75℃下将溶液强烈搅拌反应2h,再加入410重量份去离子水,常温熟化24h备用;2)取100重量份步骤1)中得到的溶液进行超声分散5min,备用。将50~90重量份丙烯酰胺、10~50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于18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转移至反应釜中,再将上述超声分散后的溶液缓慢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45℃,抽真空,充氮气置换30min,将0.2份引发剂(n过硫酸铵:n亚硫酸氢钠=2:1)配成溶液,慢慢交替加入反应釜中,滴加时间为0.5h,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4h,再加入32重量份Ti-SiO2@ZSM-35复合纳米材料充分搅拌30min,反应结束后用丙酮沉淀产物,乙醇反复洗涤3~5次,然后在温度60℃下干燥至恒量,即得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在丙烯酰胺分子中引入阳离子柔性长支链结构,使絮凝剂的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之间通过离子键相连,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它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增强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与聚丙烯酰胺分子的界面作用,能够在絮凝的过程中拥有更强的吸附架桥能力,同时引入Ti-SiO2@ZSM-35复合纳米材料,提高该絮凝剂电中和能力与吸附架桥能力,吸附和卷捕更多的污染物,降低成本,实现污水协同高效絮凝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称取27.03重量份的FeCl3·6H2O于烧杯中,加入1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后充分搅拌溶解后备用。称取24.143重量份的AlCl3·6H2O于烧杯中,加入1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后充分搅拌溶解备用。取55.86重量份上述AlCl3·6H2O溶液和6.35重量份上述FeCl3·6H2O溶液于烧杯中,再加入40重量份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至盐基度为2.0。在75℃下将溶液强烈搅拌反应2h,再加入410重量份去离子水,常温熟化24h备用。2)取100重量份步骤1)中得到的溶液进行超声分散5min,备用。将80重量份丙烯酰胺、20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于18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转移至反应釜中,再将上述超声分散后的溶液缓慢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45℃,抽真空,充氮气置换30min,将0.2份引发剂(n过硫酸铵:n亚硫酸氢钠=2:1)配成溶液,慢慢交替加入反应釜中,滴加时间为0.5h,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4h,再加入32重量份Ti-SiO2@ZSM-35复合纳米材料充分搅拌30min,反应结束后用丙酮沉淀产物,乙醇反复洗涤3~5次,然后在温度60℃下干燥至恒量,即得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上述Ti-SiO2@ZSM-35复合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如下:称取5g经干燥后的ZSM-35粉末分散在100mL正己烷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向混合体系中逐滴加入4g的原硅酸和3g钛酸丁酯;反应体系在在50℃下水解6h后,所得产物经蒸馏水洗涤3-5次、离心收集和40℃真空干燥得到Ti-SiO2@ZSM-35复合纳米材料。实施例2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加入90重量份丙烯酰胺、10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实施例3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加入85重量份丙烯酰胺、15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实施例4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加入75重量份丙烯酰胺、25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实施例5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加入70重量份丙烯酰胺、30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实施例6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加入65重量份丙烯酰胺、35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实施例7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加入60重量份丙烯酰胺、40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实施例8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加入55重量份丙烯酰胺、45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实施例9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加入50重量份丙烯酰胺、50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对比例1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制备该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时不加入Ti-SiO2@ZSM-35复合纳米材料。对比例2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制备该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时加入的不是Ti-SiO2@ZSM-35复合纳米材料而是普通的ZSM-35纳米材料。对比例3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复合纳米材料不是Ti-SiO2@ZSM-35复合纳米材料而是不含Ti的SiO2@ZSM-35纳米材料。对比例4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复合纳米材料不是Ti-SiO2@ZSM-35复合纳米材料而是不含Si的Ti@ZSM-35纳米材料。对比例5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制备该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时不加FeCl3·6H2O。对比例6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制备该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时n过硫酸铵:n亚硫酸氢钠=1:1。对比例7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制备该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时不通入氮气。对比例8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27.03重量份的FeCl3·6H2O于烧杯中,加入1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后充分搅拌溶解后备用;称取24.143重量份的AlCl3·6H2O于烧杯中,加入1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后充分搅拌溶解备用,取55.86重量份上述AlCl3·6H2O溶液和6.35重量份上述FeCl3·6H2O溶液于烧杯中,再加入40重量份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至盐基度为2.0,在75℃下将溶液强烈搅拌反应2h,再加入410重量份去离子水,常温熟化24h;2)取100重量份步骤1)中得到的溶液进行超声分散5min,备用;将50~90重量份丙烯酰胺、10~50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于18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转移至反应釜中,再将上述超声分散后的溶液缓慢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45℃,抽真空,充氮气置换30min,将0.2份引发剂(n过硫酸铵:n亚硫酸氢钠=2:1)配成溶液,慢慢交替加入反应釜中,滴加时间为0.5h,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4h,再加入32重量份Ti‑SiO2@ZSM‑35复合纳米材料充分搅拌30min,反应结束后用丙酮沉淀产物,乙醇反复洗涤3~5次,然后在温度60℃下干燥至恒量,即得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27.03重量份的FeCl3·6H2O于烧杯中,加入1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后充分搅拌溶解后备用;称取24.143重量份的AlCl3·6H2O于烧杯中,加入1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后充分搅拌溶解备用,取55.86重量份上述AlCl3·6H2O溶液和6.35重量份上述FeCl3·6H2O溶液于烧杯中,再加入40重量份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至盐基度为2.0,在75℃下将溶液强烈搅拌反应2h,再加入410重量份去离子水,常温熟化24h;2)取100重量份步骤1)中得到的溶液进行超声分散5min,备用;将50~90重量份丙烯酰胺、10~50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于18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转移至反应釜中,再将上述超声分散后的溶液缓慢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45℃,抽真空,充氮气置换30min,将0.2份引发剂(n过硫酸铵:n亚硫酸氢钠=2:1)配成溶液,慢慢交替加入反应釜中,滴加时间为0.5h,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4h,再加入32重量份T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峰林亚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金特信钢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