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向金位专利>正文

直线往复运动转换成单向旋转运动的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73643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26
直线往复运动转换成单向旋转运动的传动装置。它是由支架、滑条、单向轴承Ⅰ、小齿轮Ⅰ、传动轴Ⅰ、传动轴Ⅱ、小齿轮Ⅱ、单向轴承Ⅱ、传动齿轮Ⅲ、输出轴、轴承Ⅲ、传动齿轮Ⅱ、传动齿轮Ⅰ、惰轮、传动轴Ⅳ、轴承Ⅰ、轴承Ⅱ、轴承Ⅳ组成。运用齿轮组和单向轴承,可以在滑条做直线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将直线往复运动转换成连续的单向旋转运动输出。

A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converting linear reciprocating motion into unidirectional rotation motion.

A linear reciprocating motion is converted to a one-way rotary motion. It is composed of bracket, slider, unidirectional bearing I, pinion I, transmission shaft I, transmission shaft II, pinion II, unidirectional bearing II, transmission gear III, output shaft, bearing III, transmission gear II, transmission gear I, idler wheel, transmission shaft IV, bearing I, bearing II, bearing IV. Using gear sets and unidirectional bearings, the linear reciprocating motion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a continuous unidirectional rotating motion output during the linear reciprocating motion of the sli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线往复运动转换成单向旋转运动的传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将直线往复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的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装置,通常是通过曲柄机构来实现转换,其转换效率低,输出转动呈周期性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传统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装置输出效率低,输出转动呈周期性变化的不足。本技术运用齿轮组和单向轴承,实现将直线往复运动转换成单向旋转运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轴承Ⅰ、轴承Ⅱ分别将传动轴Ⅰ、传动轴Ⅱ安装在支架上,小齿轮Ⅰ安装在传动轴Ⅰ前端,小齿轮Ⅱ安装在传动轴Ⅱ前端;滑条通过条线通孔安装在支架的限位销Ⅰ和限位销Ⅱ上,且滑条上的齿条Ⅰ与小齿轮Ⅰ啮合,滑条上的齿条Ⅱ与小齿轮Ⅱ啮合;当滑条做上下直线往复运动时,在齿条Ⅰ和齿条Ⅱ的带动下小齿轮Ⅰ和小齿轮Ⅱ做互为相反方向的旋转运动,小齿轮Ⅰ和小齿轮Ⅱ分别带动传动轴Ⅰ和传动轴Ⅱ做旋转运动;在支架背面传动轴Ⅳ通过轴承Ⅳ安装在支架上,惰轮安装在传动轴Ⅳ上,单向轴承Ⅰ和单向轴承Ⅱ分别安装在传动轴Ⅰ和传动轴Ⅱ的后端,单向轴承Ⅰ上安装传动齿轮Ⅰ,单向轴承Ⅱ上安装传动齿轮Ⅱ,惰轮与传动齿轮Ⅰ和传动齿轮Ⅱ啮合,输出轴通过轴承Ⅲ安装在支架上,传动齿轮Ⅲ安装在输出轴上,传动齿轮Ⅲ与传动齿轮Ⅱ啮合。当滑条做上下直线往复运动时,通过小齿轮Ⅰ和小齿轮Ⅱ分别带动传动轴Ⅰ和传动轴Ⅱ做互为相反方向的旋转运动,单向轴承上的传动齿轮只有在单向轴承内的传动轴做顺时针转动时才能随单向轴承一起旋转。在滑条向下运动时,通过滑条上的齿条Ⅰ带动小齿轮Ⅰ旋转,滑条上的齿条Ⅱ带动小齿轮Ⅱ旋转,小齿轮Ⅰ带动传动轴Ⅰ做顺时针旋转,小齿轮Ⅱ带动传动轴Ⅱ做逆时针旋转,此时传动轴Ⅰ通过单向轴承Ⅰ带动传动齿轮Ⅰ做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的传动轴Ⅱ无法带动单向轴承Ⅱ和传动齿轮Ⅱ旋转,传动齿轮Ⅰ带动惰轮做逆时针旋转,惰轮带动传动齿轮Ⅱ做顺时针旋转,传动齿轮Ⅱ带动传动齿轮Ⅲ做逆时针旋转,输出轴在传动齿轮Ⅲ的带动下做逆时针旋转;在滑条向上运动时,通过滑条上的齿条Ⅰ带动小齿轮Ⅰ旋转,滑条上的齿条Ⅱ带动小齿轮Ⅱ旋转,小齿轮Ⅰ带动传动轴Ⅰ做逆时针旋转,小齿轮Ⅱ带动传动轴Ⅱ做顺时针旋转,此时传动轴Ⅱ通过单向轴承Ⅱ带动传动齿轮Ⅱ做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的传动轴Ⅰ无法带动单向轴承Ⅰ和传动齿轮Ⅰ旋转,传动齿轮Ⅱ带动传动齿轮Ⅲ做逆时针旋转,输出轴在传动齿轮Ⅲ的带动下做逆时针旋转。因此,在滑条做上下直线往复运动时输出轴都会一直做逆时针旋转运动。为了将往复运动转换为连续的单向旋转运动,在传动齿轮Ⅰ和传动齿轮Ⅱ之间设置有惰轮。为了便于安装,在支架上设置有安装孔Ⅰ、安装孔Ⅱ、安装孔Ⅲ和安装孔Ⅳ。为了约束滑条做直线运动,在支架上设置有限位销Ⅰ和限位销Ⅱ,两销成竖直排布。为了约束滑条做直线运动,在滑条上设置有条形通孔。为了驱动传动齿轮,在滑条两侧设置有齿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滑条做直线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将直线往复运动转换成连续的单向旋转运动,结构简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面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背面的结构图。图3是支架的结构图。图4是滑条的结构图。图中1.支架,2.滑条,3.单向轴承Ⅰ,4.小齿轮Ⅰ,5.传动轴Ⅰ,6.传动轴Ⅱ,7.小齿轮Ⅱ,8.单向轴承Ⅱ,9.传动齿轮Ⅲ,10.输出轴,11.轴承Ⅲ,12.限位销Ⅰ,13.限位销Ⅱ,14.传动齿轮Ⅱ,15.传动齿轮Ⅰ,16.惰轮,17.传动轴Ⅳ,18.安装孔Ⅰ,19.安装孔Ⅱ,20.安装孔Ⅲ,21.齿条Ⅰ,22.齿条Ⅱ,23.条形通孔,24.轴承Ⅰ,25.轴承Ⅱ,26.轴承Ⅳ,27.安装孔Ⅳ。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轴承Ⅰ(24)安装在支架(1)上的安装孔Ⅰ(18)中,轴承Ⅱ(25)安装在支架(1)上的安装孔Ⅱ(19)中,轴承Ⅳ(26)安装在支架(1)上的安装孔Ⅳ(27)中;传动轴Ⅰ(5)安装在轴承Ⅰ(24)中,传动轴Ⅱ(6)安装在轴承Ⅱ(25)中,传动轴Ⅳ(17)安装在轴承Ⅳ(26)中;小齿轮Ⅰ(4)安装在传动轴Ⅰ(5)的前端,小齿轮Ⅱ(7)安装在传动轴Ⅱ(6)的前端;滑条(2)通过条线通孔(23)安装在支架(1)的限位销Ⅰ(12)和限位销Ⅱ(13)上,滑条(2)上的齿条Ⅰ(21)与小齿轮Ⅰ(4)啮合,滑条(2)上的齿条Ⅱ(22)与小齿轮Ⅱ(7)啮合;轴承Ⅲ(11)安装在支架(1)上的安装孔Ⅲ(20)中,输出轴(10)安装在轴承Ⅲ(11)中,传动齿轮Ⅲ(9)安装在输出轴(10)上。在图2中,单向轴承Ⅰ(3)安装在传动轴Ⅰ(5)的后端,单向轴承Ⅱ(8)安装在传动轴Ⅱ(6)的后端;传动齿轮Ⅰ(15)安装在单向轴承Ⅰ(3)上,传动齿轮Ⅱ(14)安装在单向轴承Ⅱ(8)上;传动轴Ⅳ(17)安装在轴承Ⅳ(26)中,惰轮(16)安装在传动轴Ⅳ(17)上,惰轮(16)与传动齿轮Ⅰ(15)和传动齿轮Ⅱ(14)啮合,传动齿轮Ⅲ(9)安装在输出轴(10)上,传动齿轮Ⅲ(9)与传动齿轮Ⅱ(14)啮合。在图3中,支架(1)上设置有安装孔Ⅰ(18)、安装孔Ⅱ(19)、安装孔Ⅲ(20)、安装孔Ⅳ(27),支架(1)上设置有限位销Ⅰ(12)和限位销Ⅱ(13)。图4中,滑条(2)中间设置有条线通孔(23),滑条(2)两侧设置有齿条Ⅰ(21)和齿条Ⅱ(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直线往复运动转换成单向旋转运动的传动装置,由支架、滑条、单向轴承Ⅰ、小齿轮Ⅰ、传动轴Ⅰ、传动轴Ⅱ、小齿轮Ⅱ、单向轴承Ⅱ、传动齿轮Ⅲ、输出轴、轴承Ⅲ、传动齿轮Ⅱ、传动齿轮Ⅰ、惰轮、传动轴Ⅳ、轴承Ⅰ、轴承Ⅱ、轴承Ⅳ组成,其特征是:通过轴承Ⅰ、轴承Ⅱ分别将传动轴Ⅰ、传动轴Ⅱ安装在支架上,小齿轮Ⅰ安装在传动轴Ⅰ前端,小齿轮Ⅱ安装在传动轴Ⅱ前端;滑条通过条线通孔安装在支架的限位销Ⅰ和限位销Ⅱ上,且滑条上的齿条Ⅰ与小齿轮Ⅰ啮合,滑条上的齿条Ⅱ与小齿轮Ⅱ啮合;在支架背面传动轴Ⅳ通过轴承Ⅳ安装在支架上,惰轮安装在传动轴Ⅳ上,单向轴承Ⅰ和单向轴承Ⅱ分别安装在传动轴Ⅰ和传动轴Ⅱ的后端,单向轴承Ⅰ上安装传动齿轮Ⅰ,单向轴承Ⅱ上安装传动齿轮Ⅱ,惰轮与传动齿轮Ⅰ和传动齿轮Ⅱ啮合,输出轴通过轴承Ⅲ安装在支架上,传动齿轮Ⅲ安装在输出轴上,传动齿轮Ⅲ与传动齿轮Ⅱ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直线往复运动转换成单向旋转运动的传动装置,由支架、滑条、单向轴承Ⅰ、小齿轮Ⅰ、传动轴Ⅰ、传动轴Ⅱ、小齿轮Ⅱ、单向轴承Ⅱ、传动齿轮Ⅲ、输出轴、轴承Ⅲ、传动齿轮Ⅱ、传动齿轮Ⅰ、惰轮、传动轴Ⅳ、轴承Ⅰ、轴承Ⅱ、轴承Ⅳ组成,其特征是:通过轴承Ⅰ、轴承Ⅱ分别将传动轴Ⅰ、传动轴Ⅱ安装在支架上,小齿轮Ⅰ安装在传动轴Ⅰ前端,小齿轮Ⅱ安装在传动轴Ⅱ前端;滑条通过条线通孔安装在支架的限位销Ⅰ和限位销Ⅱ上,且滑条上的齿条Ⅰ与小齿轮Ⅰ啮合,滑条上的齿条Ⅱ与小齿轮Ⅱ啮合;在支架背面传动轴Ⅳ通过轴承Ⅳ安装在支架上,惰轮安装在传动轴Ⅳ上,单向轴承Ⅰ和单向轴承Ⅱ分别安装在传动轴Ⅰ和传动轴Ⅱ的后端,单向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金位邓凡吕林田双曾毅
申请(专利权)人:向金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