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减震装置的离心通风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7296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减震装置的离心通风机,包括蜗壳和设置在所述蜗壳内的叶轮,所述蜗壳的底部成型有若干减震柱,减震柱插接在套管内,所述套管成型在底座的上端面上,套管均匀分布在底座上,减震柱的底部成型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上插接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减震柱底部和套管内壁上,套管内成型有内腔,减震柱插接在所述内腔内,第一压簧的下端抵靠在内腔的底部,套管的上端成型有圆环形的第一台面,减震柱的上端成型有圆环形的第二台面,减震柱上插套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一台面的顶面和第二台面的底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减小蜗壳的振动幅度,从而使得风机稳定运行。

A centrifugal fan with shock absorb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entrifugal fan with a shock absorber, which comprises a spiral case and an impeller arranged in the spiral case. The bottom of the spiral case is formed with a number of shock absorber columns, and the shock absorber columns are inserted into the casing. The casing is formed on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base, the casing is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base, and the bottom of the shock absorber column is formed. There is an arc protrusion, the arc protrusion is inserted with a first pressure spring, the two ends of the first pressure spring are respectively against the bottom of the shock absorber column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casing, the casing is formed with an inner cavity, the shock absorber is inserted into the inner cavity,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pressure spring is against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cavity,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casing is formed with a first ring-shaped casing. The upper end of the shock absorber column is formed with a circular second mesa, and a second pressure spring is inserted on the shock absorber column. The two ends of the second pressure spring are respectively against the top surface of the first mesa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econd mesa.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vibration amplitude of the volute, thereby enabling the fan to operate sta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减震装置的离心通风机
:本技术涉及离心通风机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带减震装置的离心通风机。
技术介绍
:离心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离心风机的原理是根据动能转换为势能的原理,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将气体加速,然后减速、改变流向,使动能转换成势能。离心风机在运行时,由于叶轮的持续转动,使得风机整体会振动,尤其是蜗壳,振动幅度大,长久使用下来,风机的各个连接点会松动,松动后会使得风机两侧重量不平衡,最终导致风机运行不稳定。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带减震装置的离心通风机,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减小蜗壳的振动幅度,从而使得风机稳定运行的带减震装置的离心通风机。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减震装置的离心通风机,包括蜗壳和设置在所述蜗壳内的叶轮,所述蜗壳的底部成型有若干减震柱,所述减震柱插接在套管内,所述套管成型在底座上,减震柱的底部成型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上插接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减震柱底部和套管内壁上,套管的上端成型有圆环形的第一台面,减震柱的上端成型有圆环形的第二台面,减震柱上插套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一台面的顶面和第二台面的底面上。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在使用时,蜗壳内的叶轮旋转工作导致蜗壳产生振动,蜗壳在振动时,减震柱在套管内上下振动,第一压簧起到缓冲作用,减震柱上的第二台面和套管上的第一台面之间的第二压簧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第一压簧和第二压簧的双重缓冲作用,使得蜗壳减小振动程度,风机运行更加稳定。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的带减震装置的离心通风机通过第一压簧和第二压簧的缓冲作用来减小风机振动的幅度,从而使得风机运行更加稳定。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套管内成型有内腔,减震柱插接在所述内腔内,第一压簧的下端抵靠在内腔的底部。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减震柱和套管均呈竖直状。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减震柱均匀分布在蜗壳的底部。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第二台面的上端抵靠在蜗壳的底部。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套管成型在底座的上端面上,套管均匀分布在底座上。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蜗壳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减震装置的离心通风机,包括蜗壳1和设置在所述蜗壳1内的叶轮2,所述蜗壳1的底部成型有若干减震柱3,所述减震柱3均匀分布在蜗壳1的底部,减震柱3插接在套管4内,减震柱3和套管4均呈竖直状,所述套管4成型在底座5的上端面上,套管4均匀分布在底座5上,减震柱3的底部成型有弧形凸起31,所述弧形凸起31上插接有第一压簧61,所述第一压簧61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减震柱3底部和套管4内壁上,套管4内成型有内腔41,减震柱3插接在所述内腔41内,第一压簧61的下端抵靠在内腔41的底部,套管4的上端成型有圆环形的第一台面71,减震柱3的上端成型有圆环形的第二台面72,所述第二台面72的上端抵靠在蜗壳1的底部,减震柱3上插套有第二压簧62,所述第二压簧62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一台面71的顶面和第二台面72的底面上。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蜗壳1内的叶轮2旋转工作导致蜗壳1产生振动,蜗壳1在振动时,减震柱3在套管4内上下振动,第一压簧61起到缓冲作用,减震柱3上的第二台面72和套管4上的第一台面72之间的第二压簧62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第一压簧61和第二压簧62的双重缓冲作用,使得蜗壳1减小振动程度,风机运行更加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带减震装置的离心通风机通过第一压簧和第二压簧的缓冲作用来减小风机振动的幅度,从而使得风机运行更加稳定。本技术所提供的带减震装置的离心通风机,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减震装置的离心通风机,包括蜗壳(1)和设置在所述蜗壳内的叶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1)的底部成型有若干减震柱(3),所述减震柱插接在套管(4)内,所述套管成型在底座(5)上,减震柱(3)的底部成型有弧形凸起(31),所述弧形凸起上插接有第一压簧(61),所述第一压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减震柱(3)底部和套管(4)内壁上,套管(4)的上端成型有圆环形的第一台面(71),减震柱(3)的上端成型有圆环形的第二台面(72),减震柱(3)上插套有第二压簧(62),所述第二压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一台面(71)的顶面和第二台面(72)的底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减震装置的离心通风机,包括蜗壳(1)和设置在所述蜗壳内的叶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1)的底部成型有若干减震柱(3),所述减震柱插接在套管(4)内,所述套管成型在底座(5)上,减震柱(3)的底部成型有弧形凸起(31),所述弧形凸起上插接有第一压簧(61),所述第一压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减震柱(3)底部和套管(4)内壁上,套管(4)的上端成型有圆环形的第一台面(71),减震柱(3)的上端成型有圆环形的第二台面(72),减震柱(3)上插套有第二压簧(62),所述第二压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一台面(71)的顶面和第二台面(72)的底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减震装置的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君赵楠赵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元华风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