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转移印花机的轧辊式转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7194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冷转移印花机的轧辊式转印装置。由上中下三对轧辊构成,它们是水平对置上中下竖向排列,各对主轧辊和加压轧辊的中心轴互相平行,各对主轧辊和加压轧辊圆周面相切交的压切线构成一个竖向平面。在垂直排列的上与中两对轧辊之间的主轧辊一侧装有织物张力调节辊,在加压轧辊一侧装有转印纸张力调节辊。这种轧辊式转印装置是采用低张力的冷转移印花应用工艺,印花工艺流程是从下而上进行的,和现有冷转移印花装置相比,干扰影响少,布幅张力得以控制,转印图案不会发生变形,转移印花质量得到保证。(*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工程中的印染机械,具体是指一种冷转移印花机的轧辊式转印装置,是由水平对置上中下垂直排列的三对轧辊构成。
技术介绍
转移印花是由瑟勃利斯代帝克(Sublistatic)公司于1968年在全世界推出的;由于该产品与生产工艺符合节能和环保要求,操作又简单,所以很快在市场上掀起了一场印花业的革命。但是这种转移印花局限于聚酯纤维等合成纤维织物,而应用于棉,毛和丝等天然纤维织物上,尚存在不少缺点和问题。近年来,全棉转移印花技术已取得成功,全棉转移印花是要将原先印在棉布上的染料,先印在转移纸上,再用机械或化学法转印在棉布上。早期的转移印花机采用热压转移印花方式,它是将导热油置于转移印花机主辊空腔里,利用主辊空腔里内置式的电热管加热导热油,使之主辊表面产生高温。当转移花纸与织物以密合形态在主压两辊的压力与高温作用下通过时,转移印花纸上染料印制的图案由于压力与高温双重作用下,促使其图案升华移印到化纤织物上。全棉转移印花技术早期也采用轧辊转印装置,它是利用双橡胶轧辊间相切的线压力,使转移印花纸和织物的二个界面紧贴在一起,实行了环保型的转移印花。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过长的橡胶轧辊,在二轴端施压情况下,非常容易产生辊体变形而产生挠度,致使被转印的织物呈二边深中间浅的现象。为了克服这一重大缺陷,国内外在冷转印织物时,采用了均匀轧车装置,利用油压的原理,通过油泵施加于辊体不同油压,弥补轴端受压胶辊挠形变化的缺陷。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827725Y”,题目为“冷转移印花机的轧辊转印装-->置”,就是利用这种转印装置和方法,提高了转印织物的成品率,但并没有进一步解决染料的转移率。同样美国专利号“US5799580A”,题目为“植物纤维织物的转移印花纸型转印装置”,介绍了一种轧辊式转印装置。这种轧辊式转印装置采用一对轧辊,其主轧辊为加热辊,待印的植物纤维织物和转移印花纸密合后,压切状进入一对轧辊间进行转印,转印好的植物纤维织物卷绕过主轧辊大部分的加热圆周面后,送入织物卷布轴完成转印任务。这一对轧辊式转印装置是装在箱房内,通过冷却水排出热空气。这种加热轧辊式的转印装置,可以提高织物的转印质量,但仍用一对轧辊进行转印,同样不能解决上述难题,又因需要加热主轧辊,增加了加热装置。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有人设想用多轧辊式转印装置,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1781699A”,题目为“压花装置”。该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压花装置,由上下两对轧辊组成,利用具有压印针的轧辊对带状包装材料进行缎光和压花整理。由于这是一种轧辊式的压印装置,其作用原理与转移印花不同,轧辊的构造也不适用转移印花,轧辊啮合的工艺要求也没有转移印花高,同样不能解决上述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冷转移印花技术中轧辊式转印装置存在的难题和缺点,为解决冷转移印花时因采用双辊施压,转移印花的接触面和转印时间有限,易造成移印率低和转移印花机车速过慢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转移印花机的轧辊式转印装置,这种轧辊式转印装置不仅能够满足于自然环境温度下的转移印花工艺要求,且印花产品的质量优于目前已知各种转移印花装置生产的产品。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转移印花机的轧辊式转印装置,它包括由主轧辊和加压轧辊构成的上中下三对轧辊,三主轧辊中心轴两端经轴承固定连接在转移印花机机架上,其一轴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加压轧辊中心轴两端经轴承和加压装置连接。所述上中下三对轧辊为水平对置上中下竖向排列;每对轧辊由水-->平对置的主轧辊和加压轧辊组成,各对主轧辊和加压轧辊的中心轴互相平行,各对主轧辊和加压轧辊圆周面相切交的压切线构成一个竖向平面;上中下三对轧辊的下方有一槽式前处理装置,上中下三对轧辊后有两套卷轴装置。所述水平对置上中下竖向排列的三对轧辊,其三个主轧辊的一轴端分别与一伺服电机传动连接,三个加压轧辊的两轴端经连杆与轴承分别和气动加压装置连接。所述的主轧辊和加压轧辊为圆周面包覆聚酰胺胶层的金属辊,或包覆丁腈橡胶层的金属辊;或轧辊的圆周面包覆聚酰胺胶层的内腔全幅面油压均匀加压式的金属辊,或包覆丁腈橡胶层的内腔全幅面油压均匀加压式的金属辊。所述主轧辊和加压轧辊采用内腔全幅面油压均匀加压式的金属辊,其直径在190mm--280mm;采用圆周面包覆聚酰胺胶层或包覆丁腈橡胶层的金属辊,其直径在250mm--500mm。所述上中下三对轧辊后的两套卷轴装置固定连接在加压轧辊外侧的机架上,上一套为已转印纸卷轴装置,下为转印纸退卷轴装置;所述转印纸退卷轴装置通过卷轴一端齿轮和磁粉制动器的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水平对置上中下竖向排列的三对轧辊式转移印花装置中,其竖向排列的上与中两对轧辊之间的主轧辊一侧有一织物张力调节辊,加压轧辊一侧有一转印纸张力调节辊。本技术所述一种冷转移印花机的轧辊式转印装置,采用立式竖向排列的上中下三对相同的、由主轧辊和加压轧辊两辊组成的轧辊式冷转移印花装置。在冷转移印花过程进行中,待印织物经下第一对轧辊的压切线进行轧液处理,处理后的待印织物和转移印花纸进行密合,再经上中两对轧辊作用,在转印条件完全相同,在自然环境温度下,且在同一竖向平面上的二条压切线进行轧压转印,可将转移印花纸上的染料图案顺利移印到被印织物上。因转移印花纸与织物密合后,除在压切线进行自然环境温度下的轧压转印外,其余部分都在低张力条件下,自下而上竖向进行的,和其它冷转移印花装置及其冷转印条件相比,干扰影响少,布幅张力得以控制,图案不会发生变形,转移印花质量得到保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所述转印装置的机械结构简单,转移印花时机械运转稳定性高;转移印花工艺采用自然环境温度下的轧辊转印方法,即冷转移印花,可以防止传统转移印花时,被印织物经一个以上轧点时由于转印纸与织物包覆于辊筒表面所形成的弧形位移导致花纹错位,使得转印图案模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轧辊式转印装置结合转印纸的润湿装置,可提升转移率和促进生产效率,可降低织物张力,使针织类织物也能顺利转印,并可真正实现织物双面印花的效果,满足旗帜类织物特殊印花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水平对置上中下竖向排列的三对轧辊式转移印花装置示意图。图2.对置大小轧辊式冷转移印花装置示意图。图3.对置毯式轧辊冷转移印花装置示意图。图中所示:1--待印织物2--前处理装置3,3’,3”--加压轧辊4,4’,4”-主轧辊5,5’,5”--加压装置6,6’,6”--伺服电机7-纠偏用张力调节辊8--纠偏用张力调节辊9--转印纸卷轴10-转印纸11--转印纸张力调节辊12--织物张力调节辊。13--已转印纸卷轴-->14--导辊15--已转印纸16--导辊17--已转印织物18--导辊19--导辊20--导辊21--已转印织物卷轴22,22’--环型毯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水平对置上中下竖向排列的三对轧辊式转移印花装置。水平对置上中下竖向排列的三对轧辊式转移印花装置主要由上中下三对竖向排列的轧辊构成,见图1所示。所述上中下三对竖向排列的轧辊完全相同,每对轧辊由水平对置的主轧辊4、4’、4”和加压轧辊3、3’、3”组成,主轧辊4、4’、4”两端经轴承固定连接在冷转移印花机机架上,其一轴端与传动机构连接,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转移印花机的轧辊式转印装置,它包括由主轧辊和加压轧辊构成的上中下三对轧辊,三主轧辊中心轴两端经轴承固定连接在转移印花机机架上,其一轴端与传动机构连接,三加压轧辊中心轴两端经轴承和加压装置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上中下三对轧辊为水平对置上中下竖向排列;每对轧辊由水平对置的主轧辊和加压轧辊组成,各对主轧辊和加压轧辊的中心轴互相平行,各对主轧辊和加压轧辊圆周面相切交的压切线构成一个竖向平面;上中下三对轧辊的下方有一槽式前处理装置,上中下三对轧辊后有两套卷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转移印花机的轧辊式转印装置,它包括由主轧辊和加压轧辊构成的上中下三对轧辊,三主轧辊中心轴两端经轴承固定连接在转移印花机机架上,其一轴端与传动机构连接,三加压轧辊中心轴两端经轴承和加压装置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上中下三对轧辊为水平对置上中下竖向排列;每对轧辊由水平对置的主轧辊和加压轧辊组成,各对主轧辊和加压轧辊的中心轴互相平行,各对主轧辊和加压轧辊圆周面相切交的压切线构成一个竖向平面;上中下三对轧辊的下方有一槽式前处理装置,上中下三对轧辊后有两套卷轴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转移印花机的轧辊式转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平对置上中下竖向排列的三对轧辊,其三个主轧辊的所述轴端分别与一伺服电机传动连接,三个加压轧辊的两轴端经连杆与轴承分别和气动加压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转移印花机的轧辊式转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主轧辊和加压轧辊为圆周面包覆聚酰胺胶层的金属辊,或包覆丁腈橡胶层的金属辊;或轧辊的圆周面包覆聚酰胺胶层的内腔全幅面油压均匀加压式的金属辊,或包覆丁腈橡胶层的内腔全幅面油压均匀加压式的金属辊。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胜纺织制品有限公司上海迪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