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防门组件的内导向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715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防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人防门组件的内导向部件;包括底部安装板、卡接于所述底部安装板的上侧的中部的基座、沿着所述基座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基座的上部的锁定件、沿着所述锁定件的径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锁定件的上部的中心杆、沿着所述中心杆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中心杆的上部的外固定筒、卡接于所述底部安装板的下侧的微调节杆和卡接于所述微调节杆的下端的子微调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处的调节部件和导向部件,从而能将因外力冲击导致的结构松动调整回正常状态,提高人防门的安全性。

An internal guiding component for door assemblies of civil air defens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ivil air defense doors, in particular to an internal guiding component for a civil air defense door assembly, including a bottom mounting plate, a base clamp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bottom mounting plate, a locking member screw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se along the axis of the base through a thread, and a radial direction along the locking member. A central rod is screw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locking member, an external fixing cylinder is screw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central ro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central rod, a micro-adjusting rod clamped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bottom mounting plate and a sub-adjusting plate clamp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micro-adjust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just the structural looseness caused by the external impact to the normal state by setting a plurality of adjusting parts and guiding parts, thereby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the civil air defense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人防门组件的内导向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防门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人防门组件的内导向部件。
技术介绍
人防门,是用于人民防护工程出入口的门,人防门分类比较鲜明,有普通单、双扇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活门槛单、双扇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等多种人防设备。现有的人防门连接组件由于结构设计上的缺陷,在受到外力冲击时结构容易出现松动,导致人防门的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人防门组件的内导向部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人防门组件的内导向部件,包括底部安装板、卡接于所述底部安装板的上侧的中部的基座、沿着所述基座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基座的上部的锁定件、沿着所述锁定件的径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锁定件的上部的中心杆、沿着所述中心杆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中心杆的上部的外固定筒、卡接于所述底部安装板的下侧的微调节杆和卡接于所述微调节杆的下端的子微调板;于所述底部安装板的上部凹设有与所述基座相匹配的第一卡接凹槽;所述基座为圆台状,沿着所述基座的轴向于其上部凹设有第一旋接固定槽,于所述第一旋接固定槽的侧壁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一旋接固定槽和所述锁定件相适应;所述锁定件为椭球状;沿着所述锁定件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安装孔,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侧壁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中心杆相适应;所述中心杆为圆杆状;沿着所述外固定筒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中心杆相适应;所述底部安装板的纵截面为梯形,于所述底部安装板的下部凹设有第一卡接凹槽,所述第一卡接凹槽和所述微调节杆相适应;所述微调节杆为圆弧状;所述子微调板为立方体,于所述子微调板的上部凹设有第二卡接凹槽,所述第二卡接凹槽和所述微调节杆相适应;所述微调板与所述底部安装板相互平行;若干个所述微调板均匀的分布于所述底部安装板的下侧。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设置多处的调节部件和导向部件,从而能将因外力冲击导致的结构松动调整回正常状态,提高人防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人防门组件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导向部件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外导向部件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旋转组合件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调节件的主视图。1-导向杆;2-第二调节件;21-内固定块;22-加强件;23-基座;24-第一旋接球;25-手柄;3-外导向部件;31-第一阻挡件;32-内连接杆;33-第二阻挡件;34-第一旋转组合件;341-主安装杆;342-内连接件;343-旋转板;344-摇杆;345-下导向板;35-第二旋转组合件;4-内导向部件;41-中心杆;42-外固定筒;43-锁定件;44-基座;45-底部安装板;46-微调节杆;47-子微调板;5-第一旋接件;6-旋紧座;7-导向筒;8-第一调节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结合图1至图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人防门组件,包括导向筒7,沿着所述导向筒7的轴向于其内通过螺纹旋接有导向杆1,卡接于所述导向筒7的下侧的旋紧座6,于所述旋紧座6的下部沿着其轴向通过螺纹旋接有内导向部件4,在所述内导向部件4的上部通过螺纹旋接有第一旋接件5,沿着所述第一旋接件5的径向于其上卡接有外导向部件3,在所述导向杆1的一端通过螺纹旋接有第一调节件8,在所述导向杆1的另一端通过螺纹旋接有第二调节件2;所述第一调节件8的下端卡接于所述外导向部件3的上侧的一端的边缘处,所述第二调节件2的下端卡接于所述外导向部件3的上侧的另一端的边缘处;所述内导向部件4包括底部安装板45、卡接于所述底部安装板45的上侧的中部的基座44、沿着所述基座44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基座44的上部的锁定件43、沿着所述锁定件43的径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锁定件43的上部的中心杆41、沿着所述中心杆41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中心杆41的上部的外固定筒42、卡接于所述底部安装板45的下侧的微调节杆46和卡接于所述微调节杆46的下端的子微调板47;于所述底部安装板45的上部凹设有与所述基座44相匹配的第一卡接凹槽;所述基座44为圆台状,沿着所述基座44的轴向于其上部凹设有第一旋接固定槽,于所述第一旋接固定槽的侧壁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一旋接固定槽和所述锁定件43相适应;所述锁定件43为椭球状;沿着所述锁定件43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安装孔,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侧壁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中心杆41相适应;所述中心杆41为圆杆状;沿着所述外固定筒42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中心杆41相适应;所述底部安装板45的纵截面为梯形,于所述底部安装板45的下部凹设有第一卡接凹槽,所述第一卡接凹槽和所述微调节杆46相适应;所述微调节杆46为圆弧状;所述子微调板47为立方体,于所述子微调板47的上部凹设有第二卡接凹槽,所述第二卡接凹槽和所述微调节杆46相适应;所述微调板47与所述底部安装板45相互平行;若干个所述微调板47均匀的分布于所述底部安装板45的下侧。所述外导向部件3包括内连接杆32、沿着所述内连接杆32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内连接杆32的一端的第一旋转组合件34、沿着所述内连接杆32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内连接杆32的另一端第二旋转组合件35、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内连接杆32的靠近于所述第一旋转组合件34的一端的第一阻挡件31和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内连接杆32的靠近于所述第二旋转组合件35的一端的第二阻挡件33;所述第一旋转组合件34和所述第二旋转组合件35的结构一致;所述内连接杆32为圆杆状;所述第一阻挡件31的结构和所述第二阻挡件33的结构一致;于所述第一阻挡件31的和所述第二阻挡件33相对的一侧凹设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侧壁为球面;于所述第一阻挡件31内穿设有第一旋接孔,于所述第一旋接孔的内壁上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一旋接孔和所述内连接杆32相适应。所述第一旋转组合件34包括主安装杆341、沿着所述主安装杆341的径向焊接于所述主安装杆341的下侧的内连接件342、焊接于所述内连接件342的下侧的旋转板343、卡接于所述旋转板343的下端的摇杆344和卡接于所述摇杆344的下端的下导向板345;所述主安装杆341为圆杆状;沿着所述主安装杆341的径向于其端部的下侧凹设有第一焊接槽,所述第一焊接槽和所述内连接件342相适应;所述内连接件342为椭球状,若干个所述内连接件342沿着所述主安装杆341的轴向分布;所述旋转板343的上端为平面其下端面为向外凸的第一曲面;沿着所述第一曲面的径向于所述旋转板343内穿设有第一卡接孔,所述第一卡接孔和所述摇杆344相适应;所述摇杆344为圆杆状;两个所述摇杆344分别设置于所述旋转板343的下部的两侧;所述下导向板345的纵截面为梯形;于所述下导向板345的上部凹设有第一卡接固定槽,所述第一卡接固定槽和所述摇杆344相适应。所述第二调节件2包括第一旋接球24、沿着所述第一旋接球24的径向穿设于所述第一旋接球24内的手柄25、通过螺纹旋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人防门组件的内导向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安装板(45)、卡接于所述底部安装板(45)的上侧的中部的基座(44)、沿着所述基座(44)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基座(44)的上部的锁定件(43)、沿着所述锁定件(43)的径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锁定件(43)的上部的中心杆(41)、沿着所述中心杆(41)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中心杆(41)的上部的外固定筒(42)、卡接于所述底部安装板(45)的下侧的微调节杆(46)和卡接于所述微调节杆(46)的下端的子微调板(47);于所述底部安装板(45)的上部凹设有与所述基座(44)相匹配的第一卡接凹槽;所述基座(44)为圆台状,沿着所述基座(44)的轴向于其上部凹设有第一旋接固定槽,于所述第一旋接固定槽的侧壁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一旋接固定槽和所述锁定件(43)相适应;所述锁定件(43)为椭球状;沿着所述锁定件(43)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安装孔,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侧壁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中心杆(41)相适应;所述中心杆(41)为圆杆状;沿着所述外固定筒(42)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中心杆(41)相适应;所述底部安装板(45)的纵截面为梯形,于所述底部安装板(45)的下部凹设有第一卡接凹槽,所述第一卡接凹槽和所述微调节杆(46)相适应;所述微调节杆(46)为圆弧状;所述子微调板(47)为立方体,于所述子微调板(47)的上部凹设有第二卡接凹槽,所述第二卡接凹槽和所述微调节杆(46)相适应;所述微调板(47)与所述底部安装板(45)相互平行;若干个所述微调板(47)均匀的分布于所述底部安装板(45)的下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防门组件的内导向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安装板(45)、卡接于所述底部安装板(45)的上侧的中部的基座(44)、沿着所述基座(44)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基座(44)的上部的锁定件(43)、沿着所述锁定件(43)的径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锁定件(43)的上部的中心杆(41)、沿着所述中心杆(41)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中心杆(41)的上部的外固定筒(42)、卡接于所述底部安装板(45)的下侧的微调节杆(46)和卡接于所述微调节杆(46)的下端的子微调板(47);于所述底部安装板(45)的上部凹设有与所述基座(44)相匹配的第一卡接凹槽;所述基座(44)为圆台状,沿着所述基座(44)的轴向于其上部凹设有第一旋接固定槽,于所述第一旋接固定槽的侧壁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一旋接固定槽和所述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杰柴永丰颜灵刚钱文台杨骐源毛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幸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