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698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下表面与凹槽内壁的下表面搭接,且橡胶垫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该建筑工程防水结构,通过滑杆、滑套、第二弹簧、伸缩杆和第一弹簧之间的配合,当防水板在受到碰撞产生震动时,滑杆和滑套能够将防水板震动的力转换为上下移动的力,同时第二弹簧能够利用自身弹力对滑杆产生减震的效果,且弹性装置内的第一弹簧也会利用自身弹力同时对防水板产生减震的效果,从而能够避免防水板在恶劣天气情况下使用时损坏,减少了人们在使用防水结构时产生的损失。

Waterproof structure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proof structure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support plate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fixed blocks.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xed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The inside of th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rubber pa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rubber pad is overlapped with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groove,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xed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rubber pa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The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works,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lider, sliding sleeve, second spring, telescopic rod and first spring, when the waterproof board is shaken by collision, sliding rod and sliding sleeve can transform the force of vibration of the waterproof board into the force of moving up and down, and the second spring can use its own elastic force to produce shock absorption of the sliding rod. In addition, the first spring in the elastic device can also use its own elastic force to produce damping effect on the waterproof board at the same time, so as to avoid damage when the waterproof board is used in bad weather, and reduce the loss when people use the waterproof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建筑工程的防水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进行建筑物的防水可以减少雨水对建筑物的侵蚀。加强建筑工程的结构防水,对增强房屋的抗渗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市场上防水结构内的防水板一般都不具有减震的功能,通常都是通过固定块和螺钉直接固定在墙体表面,当天气比较恶劣,风雨较大的情况下,由于防水结构与墙体直接是刚性连接,当防水板在受到碰撞产生震动时会对自身造成损坏,从而使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降低,并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防水结构内的防水板一般都不具有减震的功能,当天气比较恶劣,风雨较大的情况下,防水板在受到碰撞产生震动时会对自身造成损坏,从而使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降低,并给人们带来一定损失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下表面与凹槽内壁的下表面搭接,且橡胶垫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且凹槽内壁的下表面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底端穿过第二通孔并延伸至固定块的下方,且螺钉的顶端穿过第一通孔和凹槽并延伸至固定块的上方,且螺钉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块,且两个第一连接块分别位于支撑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且两个第一连接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弹性装置,且两个弹性装置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且两个第二连接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在防水板的下表面,所述防水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排水槽,且排水槽的形状为半圆形,且防水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且两个滑杆均位于两个弹性装置之间,且两个滑杆的表面均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四个固定杆的底端均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滑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且两个第二弹簧的底端均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弹性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和伸缩杆的顶端均与第二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簧和伸缩杆的底端均与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长度小于凹槽内壁的长度,且固定板的长度大于橡胶垫的长度。优选的,所述防水板的形状为矩形,且防水板的厚度为五厘米。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直径的长度小于第二通孔直径的长度,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形状均为圆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建筑工程防水结构,通过滑杆、滑套、第二弹簧、伸缩杆和第一弹簧之间的配合,当防水板在受到碰撞产生震动时,滑杆和滑套能够将防水板震动的力转换为上下移动的力,同时第二弹簧能够利用自身弹力对滑杆产生减震的效果,且弹性装置内的第一弹簧也会利用自身弹力同时对防水板产生减震的效果,从而能够避免防水板在恶劣天气情况下使用时损坏,减少了人们在使用防水结构时产生的损失。(2)、该建筑工程防水结构,通过设置橡胶垫,人们通过向下挤压固定板将螺钉固定在墙体内部,同时固定板向下移动进入凹槽内部,橡胶垫能够将第二通孔进行密封,从而防止雨水进入墙体内部造成墙体腐蚀,避免防水板在使用时发生掉落。(3)、该建筑工程防水结构,通过设置排水槽,当防水板在使用时,排水槽能够及时将防水板上方的积水进行排出,从而能够使防水板的防水效果更好,且本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板、2固定块、3凹槽、4橡胶垫、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螺钉、8固定板、9第一连接块、10弹性装置、101伸缩杆、102第一弹簧、11第二连接块、12防水板、13排水槽、14滑杆、15滑套、16固定杆、17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固定块2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3,凹槽3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垫4,通过设置橡胶垫4,人们通过向下挤压固定板8将螺钉7固定在墙体内部,同时固定板8向下移动进入凹槽3内部,橡胶垫4能够将第二通孔6进行密封,从而防止雨水进入墙体内部造成墙体腐蚀,避免防水板12在使用时发生掉落,橡胶垫4的下表面与凹槽3内壁的下表面搭接,且橡胶垫4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5,且凹槽3内壁的下表面对应第一通孔5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6,第一通孔5直径的长度小于第二通孔6直径的长度,且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的形状均为圆形,第二通孔6的内部设置有螺钉7,螺钉7的底端穿过第二通孔6并延伸至固定块2的下方,且螺钉7的顶端穿过第一通孔5和凹槽3并延伸至固定块2的上方,且螺钉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通过设置螺钉7和固定板8,固定板8带动螺钉7下降卡进墙体内部,从而能够将防水板12进行固定,固定板8的长度小于凹槽4内壁的长度,且固定板8的长度大于橡胶垫4的长度,且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块9,且两个第一连接块9分别位于支撑板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且两个第一连接块9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弹性装置10,弹性装置10包括伸缩杆101,伸缩杆101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02,第一弹簧102和伸缩杆101的顶端均与第二连接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簧102和伸缩杆101的底端均与第一连接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性装置10,弹性装置10内的第一弹簧102,会利用自身弹力同时对防水板12产生减震的效果,从而能够避免防水板12在恶劣天气情况下使用时损坏,且两个弹性装置10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1,且两个第二连接块1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在防水板12的下表面,防水板12的形状为矩形,且防水板12的厚度为五厘米,防水板12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排水槽13,通过设置排水槽13,当防水板12在使用时,排水槽13能够及时将防水板12上方的积水进行排出,从而能够使防水板12的防水效果更好,且排水槽13的形状为半圆形,且防水板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14,且两个滑杆14均位于两个弹性装置10之间,且两个滑杆14的表面均套接有滑套15,通过设置滑套15和滑杆14,当防水板12在受到碰撞产生震动时,滑杆14和滑套15能够将防水板12震动的力转换为上下移动的力,滑套15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垫(4),所述橡胶垫(4)的下表面与凹槽(3)内壁的下表面搭接,且橡胶垫(4)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5),且凹槽(3)内壁的下表面对应第一通孔(5)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6),所述第二通孔(6)的内部设置有螺钉(7),所述螺钉(7)的底端穿过第二通孔(6)并延伸至固定块(2)的下方,且螺钉(7)的顶端穿过第一通孔(5)和凹槽(3)并延伸至固定块(2)的上方,且螺钉(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且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块(9),且两个第一连接块(9)分别位于支撑板(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且两个第一连接块(9)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弹性装置(10),且两个弹性装置(10)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1),且两个第二连接块(1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在防水板(12)的下表面,所述防水板(12)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排水槽(13),且排水槽(13)的形状为半圆形,且防水板(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14),且两个滑杆(14)均位于两个弹性装置(10)之间,且两个滑杆(14)的表面均套接有滑套(15),所述滑套(15)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6),且四个固定杆(16)的底端均与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滑杆(1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7),且两个第二弹簧(17)的底端均与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垫(4),所述橡胶垫(4)的下表面与凹槽(3)内壁的下表面搭接,且橡胶垫(4)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5),且凹槽(3)内壁的下表面对应第一通孔(5)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6),所述第二通孔(6)的内部设置有螺钉(7),所述螺钉(7)的底端穿过第二通孔(6)并延伸至固定块(2)的下方,且螺钉(7)的顶端穿过第一通孔(5)和凹槽(3)并延伸至固定块(2)的上方,且螺钉(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且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块(9),且两个第一连接块(9)分别位于支撑板(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且两个第一连接块(9)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弹性装置(10),且两个弹性装置(10)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1),且两个第二连接块(1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在防水板(12)的下表面,所述防水板(12)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排水槽(13),且排水槽(13)的形状为半圆形,且防水板(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14),且两个滑杆(14)均位于两个弹性装置(10)之间,且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李文龙樊春义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