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制备方法和压敏胶带技术

技术编号:1866471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制备方法和压敏胶带,其原料组成包括硬单体、软单体、功能单体、引发剂、溶剂、链转移剂;其中,硬单体占单体总质量的25~35%;软单体占单体总质量的35~50%;功能单体占单体总质量的25~3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2%;溶剂用量与单体总质量之比为2:3~3:2;链转移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7%。通过对聚合工艺和单体组成的研究,提高了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内聚强度和耐温性能,降低保护膜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掉胶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制备方法和压敏胶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敏胶领域,主要涉及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制备方法和压敏胶带。
技术介绍
复膜胶又被称为过塑胶,是纸张与塑料薄膜或塑料薄膜之间干式复合专用的胶粘剂。近年来由于包装行业在我国蓬勃发展,复膜胶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据统计,国内复膜胶每年的消耗量已达数万吨。因此,塑料软包装产品的绿色化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必须采用环保型复膜胶来制造软包装材料。随着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无污染的水性复膜胶和无溶剂复膜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保护膜用压敏胶主要是橡胶或丙烯酸酯共聚树脂两大类,橡胶类压敏胶压敏性能较好,但耐候性、耐老化性差,其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丙烯酸酯压敏胶因其耐候性好、透明性优良,耐溶剂型好,黏着力随时间变化小,并可大幅度调节性能,而成为压敏保护膜的主要胶种。丙烯酸酯压敏胶又分溶剂和水性两大类,尽管水性压敏胶在性能上还存在某些缺陷,如耐水性较差等,但因其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无污染优点,因此备受人们关注和青睐,市场前景可观,其性能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制备方法和压敏胶带,通过对聚合工艺和单体组成的研究,提高了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内聚强度和耐温性能,旨在提供一种性能更好的丙烯酸酯压敏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其中,其原料组成包括硬单体、软单体、功能单体、引发剂、溶剂、链转移剂;其中,硬单体占单体总质量的25~35%;软单体占单体总质量的35~50%;功能单体占单体总质量的25~3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2%;溶剂用量与单体总质量之比为2:3~3:2;链转移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7%。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其中,所述软单体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异辛酯;所述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苯乙烯;所述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丙酯。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其中,所述软单体为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异辛酯;所述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功能单体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占单体总质量的25~35%,丙烯酸丁酯占单体总质量的15~25%,丙烯酸异辛酯占单体总质量的20~25%,丙烯酸占单体总质量的5~10%,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占单体总质量的20~25%。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其中,链转移剂为正十二烷基硫醇。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其中,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一种如上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将配方量的软单体、硬单体和功能单体,配方量60~80%的引发剂,配方量40~60%的乙酸乙酯,配方量的链转移剂,混合均匀,配成均相混合溶液A;将剩余的引发剂溶于20~30ml的乙酸乙酯,配成均相混合溶液B;取剩余的乙酸乙酯和混合溶液A质量的20~40%先加入反应装置中,缓慢升温至72~75℃,反应0.5~1.5h后,匀速滴加剩余的混合溶液A,滴加完毕后反应1~2h;再以相同速度滴加混合溶液B,滴加完毕后反应3~5h,得到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将阻聚剂溶于适量的乙酸乙酯,加入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中;把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降温至35℃以下,在搅拌下加入三乙胺进行成盐反应,得到丙烯酸酯压敏胶。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阻聚剂HTEMPO的添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3%。所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中,滴加剩余的混合溶液A的速度为每2秒3滴的速度。一种压敏胶带,其中,其中包含采用如上所述的耐高温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制备方法和压敏胶带,本研究以粘弹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聚合工艺和单体组成的研究,提高了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内聚强度和耐温性能,降低保护膜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掉胶的风险。制备方法中,以胺成盐,控制加入AA的量调节水溶性。单体比例的不同,可调节共聚物体系内聚能,使保护胶在剥离时不易残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合成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合成树脂的剥离强度随NDM含量的变化曲线。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丙烯酸酯红外光谱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丙烯酸酯的DSC谱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丙烯酸酯的DSC谱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制备方法和压敏胶带,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针对丙烯酸酯类共聚物胶黏剂的技术现状,根据分子设计进行溶液聚合,优化合成工艺,调整配方组合,制备出丙烯酸酯胶黏剂,提高了聚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综合性能,并从丙烯酸酯乳液的组成对性能的影响这个角度出发,利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等多种测试与表征方法,深入分析讨论了共聚单体、溶剂、滴加方式、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其原料组成包括硬单体、软单体、功能单体、引发剂、溶剂、链转移剂;其中,硬单体占单体总质量的25~35%;软单体占单体总质量的35~50%;功能单体占单体总质量的25~3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2%;溶剂用量与单体总质量之比为2:3~3:2;链转移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7%。其中,所述软单体可以为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异辛酯(2-EHA)等。所述硬单体可以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醋酸乙烯酯、苯乙烯等。所述功能单体可以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等。在本专利技术方案中,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软单体;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酸乙酯(EAC)为溶剂;正十二烷基硫醇为链转移剂,用作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中,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占单体总质量的25~35%,丙烯酸丁酯(BA)占单体总质量的15~25%,丙烯酸异辛酯(2-EHA)占单体总质量的20~25%,丙烯酸(AA)占单体总质量的5~10%,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占单体总质量的20~25%。本专利技术中还提供了所述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四口烧瓶内进行反应,整个反应过程持续通入氮气进行保护,以避免氧气的阻聚作用。具体地,其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1)将配方量的软单体、硬单体和功能单体,配方量60~80%的引发剂,配方量40~60%的乙酸乙酯,配方量的链转移剂,混合均匀,配成均相混合溶液A。(2)将剩余的引发剂溶于20~30ml的乙酸乙酯,配成均相混合溶液B。(3)取剩余的乙酸乙酯和混合溶液A质量的20~40%先加入反应装置中,缓慢升温至72~75℃,反应0.5~1.5h后,以2秒3滴的速度匀速滴加剩余的混合溶液A,滴加完毕后反应1~2h。(4)再以相同速度滴加混合溶液B,滴加完毕后反应3~5h,得无色透明树脂得到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co-丙烯酸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原料组成包括硬单体、软单体、功能单体、引发剂、溶剂、链转移剂;其中,所述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占单体总质量的25~35%;所述软单体为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占单体总质量的15~25%,丙烯酸异辛酯占单体总质量的20~25%;所述功能单体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占单体总质量的5~10%,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占单体总质量的20~2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2%;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溶剂用量与单体总质量之比为1∶1;链转移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7%;包括以下步骤:将配方量的软单体、硬单体和功能单体,配方量60~80%的引发剂,配方量40~60%的乙酸乙酯,配方量的链转移剂,混合均匀,配成均相混合溶液A;将剩余的引发剂溶于20~30ml的乙酸乙酯,配成均相混合溶液B;取剩余的乙酸乙酯和混合溶液A质量的20~40%先加入反应装置中,缓慢升温至72~75℃,反应0.5~1.5h后,匀速滴加剩余的混合溶液A,滴加完毕后反应1~2h;再以相同速度滴加混合溶液B,滴加完毕后反应3~5h,得到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将阻聚剂溶于适量的乙酸乙酯,加入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中;把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降温至35℃以下,在搅拌下加入三乙胺进行成盐反应,得到丙烯酸酯压敏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原料组成包括硬单体、软单体、功能单体、引发剂、溶剂、链转移剂;其中,所述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占单体总质量的25~35%;所述软单体为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占单体总质量的15~25%,丙烯酸异辛酯占单体总质量的20~25%;所述功能单体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占单体总质量的5~10%,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占单体总质量的20~2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2%;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溶剂用量与单体总质量之比为1∶1;链转移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7%;包括以下步骤:将配方量的软单体、硬单体和功能单体,配方量60~80%的引发剂,配方量40~60%的乙酸乙酯,配方量的链转移剂,混合均匀,配成均相混合溶液A;将剩余的引发剂溶于20~30ml的乙酸乙酯,配成均相混合溶液B;取剩余的乙酸乙酯和混合溶液A质量的20~40%先加入反应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辉崔艳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纽楷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