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ANG‑BANG的被动式阻尼器及其应用,设计要点在于,采用双滑轮组设计,来实现被动式阻尼器的效果。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BANG‑BANG的被动式阻尼器及其应用,能够在结构发生层间位移时,回复到平衡位置的过程不受到粘滞阻尼器阻尼力的阻碍作用。
A passive damper based on BANG-BANG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assive damper based on BANG_BANG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key point of design is to adopt the design of double pulley group to realize the effect of passive damper. The invention aims to provide a passive damper based on BANG_BANG and its application, which can recover to the equilibrium position without being hindered by the viscous damper damping force when the structure undergoes interlayer displa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ANG-BANG的被动式阻尼器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建筑、桥梁的抗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BANG-BANG的被动式阻尼器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霍林生教授提出了一种阻尼力可调的被动粘滞阻尼器(申请号为:201310275385.8),其主要构思在于:当结构发生层间位移时,回复到平衡位置的过程不受到粘滞阻尼器阻尼力的阻碍作用,使油液阻尼器在结构减振控制中更加有效。这一构思提出了一种新的建筑减震思想。然而,上述设计的机械过于复杂,为此,学者刘华提出了两种新的构思:一种如申请号:201710608270.4的方案,采用完全独立的2个油缸式阻尼器来实现;另外一种如申请号:201710720166.4的方案,采用相互关联的2个旋转型粘滞阻尼器来实现。从被动型阻尼器的发展路径来看,经历了:1个粘滞阻尼器-完全独立的2个油缸式阻尼器-相互关联的2个阻尼器的发展过程。从上述发展过程中,申请人发现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上述三种类型的被动型阻尼器均是速度型,是否必须为速度型的阻尼器,能否采用如摩擦阻尼器、金属阻尼器等位移相关型阻尼器;二是,如果采用如刘华学者提出的受力明了的结构,是否必须为2个粘滞型阻尼器。三是,如果采用1个粘滞阻尼器,是否需要采用如201310275385.8如此复杂的机械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基于BANG-BANG的被动式阻尼器,其能够在结构发生层间位移时,回复到平衡位置的过程不受到油缸式阻尼器阻尼力的阻碍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一种基于BANG-BANG的被动式阻尼器及其应用的框架结构,其解决了被动型油缸式阻尼器如何安装到框架结构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阻尼力的被动型油缸式阻尼器,包括:构件一(2-1)、构件二(2-2);构件一(2-1)包括:构件一本体(2-1-2)、以及在构件一本体(2-1-2)前端的第一挤压头(2-1-1)、以及在构件一本体上固定的第一锚固装置(2-1-3);构件二(2-2)包括:构件二本体(2-2-2)、以及在构件二本体(2-2-2)前端的第二挤压头(2-2-1)、以及在构件二本体上固定的第二锚固装置(2-1-3);构件一本体(2-1-2)与构件二本体(2-2-2)相互平行;还包括:油缸式阻尼器;所述油缸式阻尼器包括:第一移动装置(1-1)、第二移动装置(1-2)、油缸套筒(1-4),其中,第一移动装置(1-1)包括:第一受压头(1-1-1)、第一活塞杆(1-1-2)、第一活塞头(1-1-3),第二移动装置(1-2)包括:第二受压头(1-2-1)、第二活塞杆(1-2-2)、第二活塞头(1-2-3);所述第一活塞杆(1-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受压头(1-1-1)第一活塞头(1-1-3)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1-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受压头(1-2-1)第二活塞头(1-2-3)连接;第一活塞头(1-1-3)与第二活塞头(1-2-3)均设置在油缸套筒(1-4),且两者之间连接有弹簧(1-3);还包括:第一滑轮(3-1-1)、以及第一连接绳(3-1-2),第一连接绳(3-1-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锚固装置(2-1-3),另一端穿过第一滑轮(3-1-1)与第一活塞杆(1-1-2)连接;还包括:第二滑轮(3-2-1)、以及第二连接绳(3-2-2),第二连接绳(3-2-2)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锚固装置(2-2-3),另一端穿过第二滑轮(3-2-1)与第二活塞杆(1-2-2)连接。第一连接绳(3-1-2)与第一活塞杆(1-1-2)的第一绳索固定构件(3-1-3)相连接;第二连接绳(3-2-2)与第二活塞杆(1-2-2)的第二绳索固定构件(3-2-3)相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1-1-2)与第二活塞杆(1-2-2)的轴向共线,且与构件一本体(2-1-2)保持垂直;构件一本体(2-1-2)以及构件二本体(2-2-2)设置在油缸套筒(1-4)的同侧;所述第一挤压头(2-1-1)与第一受压头(1-1-1)相互配合,且两者的接触面为斜面;所述第二挤压头(2-2-1)与第二受压头(1-2-1)相互配合,且两者的接触面为斜面。一种可调阻尼力的被动型油缸式阻尼器,第一移动装置(1-1)、第二移动装置(1-2)、油缸套筒(1-4),其中,第一移动装置(1-1)包括:第一受压头(1-1-1)、第一活塞杆(1-1-2)、第一活塞头(1-1-3),第二移动装置(1-2)包括:第二受压头(1-2-1)、第二活塞杆(1-2-2)、第二活塞头(1-2-3);所述第一活塞杆(1-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受压头(1-1-1)第一活塞头(1-1-3)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1-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受压头(1-2-1)第二活塞头(1-2-3)连接;第一活塞头(1-1-3)与第二活塞头(1-2-3)均设置在油缸套筒(1-4),在套筒(1-4)中固定设置有中间固定板(1-5),第一活塞头(1-1-3)与中间固定板(1-5)、以及第二活塞头(1-2-3)与中间固定板(1-5)之间均连接有弹簧;中间固定板(1-5)设置在第一活塞头与第二活塞头之间;还包括:第一滑轮(3-1-1)、以及第一连接绳(3-1-2),第一连接绳(3-1-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锚固装置(2-1-3),另一端穿过第一滑轮(3-1-1)与第一活塞杆(1-1-2)连接;还包括:第二滑轮(3-2-1)、以及第二连接绳(3-2-2),第二连接绳(3-2-2)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锚固装置(2-2-3),另一端穿过第二滑轮(3-2-1)与第二活塞杆(1-2-2)连接。第一连接绳(3-1-2)与第一活塞杆(1-1-2)的第一绳索固定构件(3-1-3)相连接;第二连接绳(3-2-2)与第二活塞杆(1-2-2)的第二绳索固定构件(3-2-3)相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1-1-2)与第二活塞杆(1-2-2)的轴向共线,且与构件一本体(2-1-2)保持垂直;构件一本体(2-1-2)以及构件二本体(2-2-2)设置在油缸套筒(1-4)的同侧;所述第一挤压头(2-1-1)与第一受压头(1-1-1)相互配合,且两者的接触面为斜面;所述第二挤压头(2-2-1)与第二受压头(1-2-1)相互配合,且两者的接触面为斜面。进一步,所述构件一本体(2-1-2)、构件二本体(2-2-2)均与建筑物一连接,油缸套筒(1-4)、第一滑轮(3-1-1)、第二滑轮(3-2-1)均与建筑物二连接。进一步,第一连接绳(3-1-2)在第一滑轮(3-1-1)与第一锚固装置(2-1-3)的部分与构件一本体(2-1)的延长方向、即建筑物一的振动方向相平行,在第一滑轮(3-1-1)与第一绳索固定构件(3-1-3)的部分则与第一活塞杆(1-1-2)的轴线方向平行;第二连接绳(3-2-2)在第二滑轮(3-2-1)与第二锚固装置(2-2-3)的部分与构件二本体(2-2)的延长方向、即建筑物一的振动方向相平行,在第二滑轮(3-2-1)与第二绳索固定构件(3-2-3)的部分则与第二活塞杆(1-2-2)的轴线方向平行。进一步,第一受压头和第二受压头的垂直水平斜率比x小于1。进一步,构件一本体以及构件二本体均设置在套筒的一侧。进一步,初始状态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ANG‑BANG的被动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构件一(2‑1)、构件二(2‑2);构件一(2‑1)包括:构件一本体(2‑1‑2)、在构件一本体上固定的第一锚固装置(2‑1‑3)第三锚固装置(5‑1‑3);构件二(2‑2)包括:构件二本体(2‑2‑2)、以及在构件二本体上固定的第二锚固装置(2‑1‑3)、第四锚固装置(5‑2‑3);构件一本体(2‑1‑2)与构件二本体(2‑2‑2)相互平行;还包括:油缸式阻尼器;所述油缸式阻尼器包括:第一移动装置(1‑1)、第二移动装置(1‑2)、油缸套筒(1‑4),其中,第一移动装置(1‑1)包括:第一活塞杆(1‑1‑2)、第一活塞头(1‑1‑3),第二移动装置(1‑2)包括:第二活塞杆(1‑2‑2)、第二活塞头(1‑2‑3);第一活塞头(1‑1‑3)与第二活塞头(1‑2‑3)均设置在油缸套筒(1‑4)内;第一活塞头(1‑1‑3)与第二活塞头(1‑2‑3)之间连接有弹簧(1‑3),或者第一活塞头(1‑1‑3)与第二活塞头(1‑2‑3)均通过弹簧与套筒中的中间固定板(1‑5)连接;还包括:第一滑轮(3‑1‑1)、以及第一连接绳(3‑1‑2),第一连接绳(3‑1‑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锚固装置(2‑1‑3),另一端穿过第一滑轮(3‑1‑1)与第一活塞杆(1‑1‑2)连接;第三滑轮(4‑1‑1)、以及第三连接绳,第三连接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三锚固装置,另一端穿过第三滑轮与第一活塞杆连接;还包括:第二滑轮(3‑2‑1)、以及第二连接绳(3‑2‑2),第二连接绳(3‑2‑2)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锚固装置(2‑2‑3),另一端穿过第二滑轮(3‑2‑1)与第二活塞杆(1‑2‑2)连接;第四滑轮、以及第四连接绳,第四连接绳的一端固定在第四锚固装置,另一端穿过第四滑轮与第二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锚固装置、第三锚固装置分别设置在构件一本体的前后两端,且关于套筒(3)对称设置;所述第二锚固装置、第四锚固装置分别设置在构件二本体的前后两端,且关于套筒(3)对称设置;第一锚固装置、第三锚固装置突出于构件一本体的外表面;第二锚固装置、第四锚固装置突出于构件二本体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ANG-BANG的被动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构件一(2-1)、构件二(2-2);构件一(2-1)包括:构件一本体(2-1-2)、在构件一本体上固定的第一锚固装置(2-1-3)第三锚固装置(5-1-3);构件二(2-2)包括:构件二本体(2-2-2)、以及在构件二本体上固定的第二锚固装置(2-1-3)、第四锚固装置(5-2-3);构件一本体(2-1-2)与构件二本体(2-2-2)相互平行;还包括:油缸式阻尼器;所述油缸式阻尼器包括:第一移动装置(1-1)、第二移动装置(1-2)、油缸套筒(1-4),其中,第一移动装置(1-1)包括:第一活塞杆(1-1-2)、第一活塞头(1-1-3),第二移动装置(1-2)包括:第二活塞杆(1-2-2)、第二活塞头(1-2-3);第一活塞头(1-1-3)与第二活塞头(1-2-3)均设置在油缸套筒(1-4)内;第一活塞头(1-1-3)与第二活塞头(1-2-3)之间连接有弹簧(1-3),或者第一活塞头(1-1-3)与第二活塞头(1-2-3)均通过弹簧与套筒中的中间固定板(1-5)连接;还包括:第一滑轮(3-1-1)、以及第一连接绳(3-1-2),第一连接绳(3-1-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锚固装置(2-1-3),另一端穿过第一滑轮(3-1-1)与第一活塞杆(1-1-2)连接;第三滑轮(4-1-1)、以及第三连接绳,第三连接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三锚固装置,另一端穿过第三滑轮与第一活塞杆连接;还包括: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玉祥,
申请(专利权)人:郑玉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