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机公司专利>正文

缝纫机的换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5122 阅读:7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缝纫机的换线装置,把对缝线立杆(31)、(32)的线轴卷绕缝线的卷线单元(30)装卸自如地装在缝纫机本体(1a)上。缝纫机(1)具有:用于在缝制时送出缝线的送出电机(12)、配置于送出电机(12)和卷线单元(30)之间的检测缝线张紧状态的缝线检测传感器(20)、根据该检测信号控制缝线卷绕动作的CPU81a。在缝纫机上,每当用传感器(20)检测出缝线张紧时,就向与缝制时相反的方向连续地驱动送出电机(12)并把缝线往卷线单元(30)送出,卷线单元(30)则把该送出的缝线卷绕在线轴上。当CPU81a得知卷绕了规定量的缝线则停止卷绕。这样在缝纫机上,用比较简单的构造并以低成本高效率地更换缝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卷绕向缝纫机缝合部供给缝线的线轴的缝纫机的换线装置。另一方面,在用缝纫机缝制时,例如在形成刺绣花样、或拼接不同色调和花纹布料时,途中需要更换缝线。用以往的家用缝纫机更换缝线时,全都用手工操作更换线轴。而工业用的刺绣缝纫机则是装有多个颜色的线轴,并一边依次自动地更换线轴,一边形成多色的花样。但是,如以往的家用缝纫机,由于是用手工操作更换线轴,所以在使用多种颜色时就有操作效率差且非常麻烦的问题。另外,虽然众所周知美国专利5881660号中登载的工业用缝纫机的全自动换线装置,但由于是工作效率高而构造复杂的交换装置,所以需要非常高的成本,不能适用于家用的价格比较便宜的缝纫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可以在缝纫机上用比较简单的构造并以低成本实现高效率地交换缝线。可转动地支承卷绕着向供给缝纫机机针缝线的线轴且安装于缝纫机机架上的安装部件(线轴立杆31、32),以及于上述线轴连接并把从上述线轴向机针侧送出的缝线卷回上述线轴的卷线机构(卷线单元30)、配置于上述卷线机构与缝纫机针之间的缝线线路上、且能进行把上述线轴的线向机针侧送出动作和把机针侧的缝线向卷线机构送出动作的送出机构(送出辊11及送出电机12)、配置于送出机构与卷线机构之间且检测缝线张紧并产生信号的缝线检测机构(缝线状态检测传感器20)、在用上述卷线机构往上述线轴上卷回的线量达到规定量时发出检测信号的卷回量检测机构(卷绕量计数器)、每当发生检测机构的上述检测信号就使送出机构动作并把缝线向卷线机构送出规定量以后、把该规定量送出的缝线用卷线机构重复卷回动作、并在上述卷回量检测机构一发出检测信号就停止卷绕的控制机构(CPU81a)。根据本专利技术1所述的缝纫机的换线装置,由于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能自动地卷绕缝线,所以卷线工序变得容易,其结果是提高了线轴的交换率。并且,由于把用于缝制时供给缝线的送出机构作为卷线用,利用了以往设置的结构,所以可以以比较低的成本实现卷绕机构。在这里,用卷绕机构的绕线可以通过装线部使线轴旋转,也可以固定线轴把缝线卷绕在线轴上。并且,卷绕机构可以固定地设在缝纫机上,也可以是单独的装置。并且,可以适当地选择检测规定量卷线的方法。例如,由于当即使在卷绕机构持续卷线时用检测机构也检测不出线的张紧度时,是线头从送出机构脱离,所以也可以通过由检测机构检测不出线的张紧度状态的持续并经过规定时间后作为大致的卷线结束,停止卷线。或者,由例如从装线部经过规定的线路到达缝纫机机针的从线轴引出的缝线的长度来大致决定。根据该长度储存可卷绕缝线的卷绕量,另外对由卷绕机构的卷绕量计数,并在达到储存值时停止卷绕。本专利技术之2所述的缝纫机的换线装置,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之1所述的缝线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控制机构,把根据卷绕机构的卷绕量作为标准卷绕量求出,并作为其后的卷绕量的标准值。根据本专利技术之2所述的缝纫机的换线装置,例如,若得知应卷绕的线长,则可知道卷绕几倍的标准卷绕量就可以结束卷绕,并求出送出机构的驱动次数,以此容易地进行定量控制。本专利技术之3所述的缝纫机的换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卷绕机构由用于使上述线轴向回绕方向旋转的电机、和把该电机的驱动传递给上述线轴的传递机构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之3所述的缝纫机的换线装置,若把缝线卷绕装置安装在缝纫机上,则可以自动且高效地卷绕缝线,结果使线轴的交换变得容易。本专利技术之4所述的缝纫机的换线装置,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之3所述的缝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机被设在缝纫机本体上,上述传递机构,由与电机的驱动轴可连接又可断开的连接部件、和把连接部件和线轴连接的连接机构构成,并将其设于上述装线部件上。因此,可以从缝纫机本体装卸装线部件,并且可使装线部件小形轻量化。本专利技术之5所述的缝纫机的换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分别可旋转地支承卷绕了向缝纫机机针供给各种不同的缝线的多个线轴、且安装在缝纫机机架上的装线部件、用于使上述线轴向回绕方向旋转的电机、把该电机的驱动传递给上述线轴的传递机构、可以转换把上述任何一个线轴有选择地的与传递机构连接的转换机构(转换臂保持部件60)。根据本专利技术之5所述的缝纫机的换线装置,可以用转换机构转换多个具备的线轴的任何一个线轴的缝线绕线。因此,在用一个线轴的缝线缝制期间,可以在其它的装线部装上别的线轴,并在缝制后把前者线轴的线用绕线装置自动地卷绕,并可把后者线轴的线立刻用于缝制,在如刺绣缝纫的必须多次更换缝线时特别有用。在此,关于转换机构的动作,可以利用电机或螺线管等的电动驱动源,也可以是用手动操作的机械连接的转换机构。本专利技术之6所述的缝纫机的换线装置,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之5所述的缝纫机的换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设于缝纫机本体上的电气动作的转换驱动源、和设在装线部件上且由转换驱动源的动作使传递机构与任何一个线轴连接的杆为特征(卷绕电机82)。根据本专利技术之6所述的缝纫机的换线装置,由于用于卷绕动作的驱动源设于缝纫机本体上,所以可使装置小形轻量化。图2(a)是安装在缝纫机本体的绕线单元的立体图,(b)是绕线单元向缝纫机本体的安装面与缝纫机本体侧构造的立体图。图3是缝线状态检测传感器的详细俯视图。图4是绕线单元的第1卷绕部和第2卷绕部的俯视图。图5是第2卷绕部的侧视图。图6是卷绕传递体和卷绕蜗杆的纵剖面图。图7是线挡的弯曲部示意图。图8是安装于缝纫机本体上的绕线单元的从前方看的立体图。图9是缝纫机控制电路的方块图。附图说明图10是显示于操作面板上的画面示意图。图11是缝线卷绕处理流程图。图12是接续图11的流程图。图中1-缝纫机,1a-缝纫机本体,7-缝纫机机针,11-送出辊(送出机构),12-送出电机(送出机构),20-缝线状态检测传感器(缝线检测机构),30-卷线单元(缝线卷绕装置),31、32-缝线立杆(装线部),50-第1绕线部,51-第2绕线部,60-转换臂保持部件,80-控制电路,81a-CPU(卷绕控制机构),82-卷绕电机(卷绕驱动源),83-转换电机(转换驱动源),90-操作面板。在图1中所示的是作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例的缝纫机1。缝纫机1是带刺绣模式的家用缝纫机,在缝纫机本体1a上设有可以装卸的刺绣装置5和卷线单元30(参照图2)。缝纫机本体1a由底座部2、直立设于底座部2上的纵机体部3、从纵机体部3与底座部2平行延伸的机头部4构成。缝纫机1在后述的控制部81(图9)的控制下,当卸下刺绣装置5时就成为可缝制平缝或规定图形花纹的本体模式,装上刺绣装置5就由刺绣装置检测传感器5a(图9)检测出该意图并转换为刺绣模式。如图1、图2所示,在缝纫机本体1a的上面后方,设有可嵌入线轴的线轴杆10,在背面面板1b上安装了具有嵌入线轴的立杆31、32的卷线单元30。自这些线轴杆10和装在卷线单元30上的线轴供给缝线。并且,在缝纫机1上设有自动往缝纫机机针7穿入缝线的自动导线机构,只要把从卷线单元30和线轴杆10引出的缝线导向机头部4的规定位置就能在规定的时刻自动地往缝纫机针7上穿线。此外,关于线轴杆10并不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内容,故在以后的说明中只叙述从卷线单元30开始的缝线。在机头部4上面的中央,固定着导线器17。在该导线器17的附近且在机头部4内固定着给予缝线t一定张力的基准张力部16。该基准张力部16在缝制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换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可灵活转动地支持卷绕着向缝纫机机针供给缝线的线轴,并被安装于缝纫机机架上的缝线安装部件、与所述线轴连接并把从所述线轴向机针侧送出的缝线卷回到所述线轴的卷绕机构、配置于所述卷绕机构与缝纫机机 针之间的缝线线路上,并进行把所述线轴的缝线向机针侧送出的动作和把机针侧的缝线向卷绕机构侧送出的动作的送出机构、配置于送出机构和卷线机构之间,并检测缝线张紧度且发出信号的缝线检测机构、由所述卷绕机构向所述线轴卷回的缝线量一旦达到规定量 时就发出检测信号的卷回量检测机构、每当发生缝线检测机构的所述检测信号时、重复使送出机构动作并向卷线机构侧送出定量缝线之后、把该定量送出的缝线用卷绕机构卷回的动作,并且,当发生由所述卷回量检测机构检测的信号时停止卷绕的控制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田文夫小滝浩志
申请(专利权)人:重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