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及其缝制框的避开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498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承载缝制框(刺绣框)(5)的台板(2)的端部具有可让操作人员进入的凹部(2a),该凹部(2a)附近配置的开关盒(8)包含用于给出使缝制框(5)移至规定的避开位置用的避开指令的避开开关(11)。缝纫机停止期间,缝制框(5)位于凹部(2a)上方一侧时,操作人员操作避开开关(11)发出避开指令的话,则控制可使缝制框(5)移至规定的避开位置这种Y方向驱动机构(7)。形成为有效地进行因断线检测等而使处于缝制加工过程中的缝纫机暂停之际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凹部可让操作人员进入承载缝制框的台板中的缝纫机,具体来说,涉及缝纫机的改进,其能够在因检测出断线等而使缝纫机停止时,在缝制框位于上述凹部上方一侧的情况下,通过使该缝制框从凹部避开,从而让操作人员进入,此外还涉及该缝制框的避开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所知的缝纫机有的包括凹部可让操作人员进入承载缝制框的台板的端部。这种缝纫机中,在缝制加工过程中检测出断线而停止缝制框驱动时,在缝制框位于上述凹部上方一侧的情况下,设法使缝制框从该处避开这种缝纫机控制方法,在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有所披露。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设法通过在断线时使缝制框自动地从台板凹部上方一侧避开,来避免操作人员无法进入上述凹部这种问题,而可顺利地对断线进行修复(穿线)作业。线修复后,再度开始缝制加工时,使缝制框回到避开前的位置才再次开始。另外,该缝纫机是具有多个机头的多头缝纫机的情况下,通过在使缝制框避开前预先由未断线的全部机头将线切断,来防止线随着缝制框的避开而遭到多余的抽出。专利文献1日本特開2002-360959号公报但对断线进行检测处理之际,有时尽管实际上线没有断但还是会误检出断线。上述专利文献1中,即便是断线检测属于误检的情况下,但只要缝制框位于台板凹部上方一侧,便会自动执行缝制框的避开,而且是多头缝纫机的话,便会将未断线的机头的线切断后才执行缝制框的避开。因此,在断线属于误检的情况下,必须根据再度开始指令使已避开的缝制框回到原来位置才再次开始缝制作业,由于不必要的使缝制框避开和返回原来位置这种动作,而无谓地浪费时间,有损于作业效率。多头缝纫机中,更因自动地将全部机头的线切断,所以更加浪费时间。因而,现有技术中,断线检测时的处理存在效率低这种问题。再有,多头缝纫机中,即便是误检缝制框仍会避开,所以随着该缝制框的避开,实际上未断的线(误检出断线的线)便遭到多余的抽出,而存在再度开始后的缝制线脚零乱这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率地进行因断线检测等而使处于缝制加工过程中的缝纫机暂停之际的处理的缝纫机。此外,还要提供一种使缝制框移至规定的避开位置用的方法、以及一种包含计算机执行用于使缝制框移至规定的避开位置的步骤顺序用的命令集合的程序。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缝纫机,具有以可移动方式载置于台板上的缝制框,该台板边缘形成有可让操作人员进入的凹部,其中,包括使所述缝制框移至规定的避开位置用的移动机构;根据人工操作发出使所述缝制框移至规定的避开位置用的避开指令的操作器;以及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缝纫机停止期间所述缝制框位于所述凹部上方一侧的话,则根据基于对所述操作器的操作而发出的避开指令,使所述移动机构动作来使该缝制框移至所述规定的避开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发出使缝制框移至规定的避开位置用的避开指令的操作器,通过人工操作该操作器从而发出避开指令的情况下,使该缝制框移至规定的避开位置,所以缝纫机停止期间缝制框位于所述凹部上方一侧而妨碍操作人员进入该凹部的情况下,并非象以往那样一概自动地使缝制框移至规定的避开位置,而是可根据操作人员的判断适当选择进行是否使该缝制框移至规定的避开位置。举例来说,缝制加工过程中检测出断线而使缝纫机暂停的情况下,操作人员确认实际上有断线存在之后,利用所述操作手段进行避开指令操作,使该缝制框避开。另一方面,该断线检测属于误检时,可以通过立即使缝制加工再次开始来省去不必要的缝制框的避开动作,避免浪费时间。而且,可以根据操作人员的判断来进行缝制框的避开,因而即便是实际上断线,但在缝制框仅稍稍位于凹部上方一侧等情形这种操作人员判断为缝制框不需要避开的情况下,仍可以省去缝制框的避开动作。这样,根据本专利技术便具有可有效率地进行因断线检测等而使处于缝制加工过程中的缝纫机暂停之际的处理这种优异效果。作为一实施方式,还可以包括在使所述缝制框移至所述规定的避开位置之前可针对该缝纫机具有的全部机头选择是否执行将线切断的选择手段。通过这样,便可根据操作人员的判断来选择决定是否将线切断,所以与一概自动地将线切断的情况相比,可以适当选择是否可将线切断,所以作业效率提高。举例来说,缝制框避开移动量小的情况下,也可根据操作人员的判断不将线切断使缝制框避开。这时,作为该选择手段,可设法使用(共用)所述操作器来选择是否执行所述将线切断操作。通过这样,也可利用操作器来选择是否进行将线切断,所以在使缝制框避开前将线切断也只能够用该操作器进行。举例来说,具有多个机头的多头缝纫机中检测出断线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仅对1个操作器的操作来实现对未断线的全部机头将线切断后才使缝制框避开这种一系列作业。作为一实施方式,所述操作器可以配置于所述台板的所述凹部附近。由此,操作人员可不必对站立位置、作业姿势有较大的变动而当场进行断线状态的确认、缝制框的避开指令、穿线作业、或缝纫机的再度驱动指令等一系列作业,该作业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作为一实施方式,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进行移动控制用以使移至所述规定的避开位置的所述缝制框回到避开前的原来位置,而当该缝制框回到所述原来位置时则进行回到所述原来位置前面至少1个针脚的缝制位置这种移动控制。举例来说,对全部机头将线切断后使缝制框避开的情况下,程度一致地回到移动前的原来缝制位置(即缝制的停止位置)后再次开始缝制的话,便有可能在上次缝制的停止位置和缝制再次开始位置两者间发生跳针等问题。对此,可以通过使缝制框回到避开前的原来位置前面至少1个针脚(缝上1针)或以上的缝制位置,从而避免这样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俯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多头式缝纫机的俯视图;图2为从缝纫机前面观察该实施例的缝纫机所具有的开关盒的正视图;图3为从下方观察图2所示的开关盒的立体图;图4为示出该实施例的缝纫机的电气硬件构成的框图;图5为示出该实施例的缝纫机中因断线检测而使得缝纫机暂停之际的处理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给出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多头式刺绣缝纫机的例子。另外,下面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相对于缝纫机将左右方向称为X方向,而前后方向则称为Y方向。图1为俯视该实施例的多头式刺绣缝纫机的俯视图。图1中,标号1表示该刺绣缝纫机的缝纫机架,标号2表示台板。缝纫机架1的上横臂部沿X方向配置有多个(本例中为10个)机头3。各机头3配置为从缝纫机架1向缝纫机前方侧(图中下侧)延伸。各机头3的正下方位置设置有与各个机头3对应的多个(10个)梭心套基台4,并设置为位于与台板2大致相同的高度。台板2的上表面承载有绷紧保持待刺绣物(布料等)用的刺绣框5。该刺绣框5与台板下方配置的X驱动机构6和Y驱动机构7联接,由X驱动机构在X方向上驱动,由Y驱动机构在Y方向上驱动。图1中,双点划线表示沿Y方向往前移动的刺绣框5的移动位置。上述构成所形成的刺绣缝纫机,如公知的那样,通过机头3中上下往复驱动的针和梭心套基台4中旋转的梭心套两者间的协同动作,对刺绣框5绷紧保持的待刺绣物进行刺绣。台板2在其前方边缘形成有2个可让操作人员进入的凹部2a。台板2其进深(Y方向)尺寸相对较大,所以台板2上大致中央附近配置的各机头3和各梭心套基台4至台板2边缘的距离会离得较开。因而,形成凹部2a以便于操作人员靠近机头3和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具有以可移动方式载置于台板上的缝制框,该台板边缘形成有可让操作人员进入的凹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所述缝制框移至规定的避开位置用的移动机构;    根据人工操作发出使所述缝制框移至规定的避开位置用的避开指令的操作器;以及    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缝纫机停止期间所述缝制框位于所述凹部上方一侧的话,则根据基于对所述操作器的操作而发出的所述避开指令,使所述移动机构动作来使该缝制框移至所述规定的避开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岛郁夫佐藤雄司田中勉
申请(专利权)人:东海工业缝纫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