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贴标机的标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4961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全自动贴标机的标头机构,包括标头板和放卷架支撑板;还包括圆形料盘和刹车机构;圆形料盘设于放卷架支撑板上;刹车机构包括刹车转轴、刹车杆、刹车胶、以及第一滚筒;刹车转轴设于放卷架支撑板上;刹车杆位于放卷架支撑板和圆形料盘之间,并且可以在放卷架支撑板和圆形料盘的间隙中活动,刹车杆的近端连接刹车转轴,刹车杆的远端向下方偏向右侧延伸并且相对圆形料盘的边缘向外凸出;第一滚筒设于刹车杆的远端;刹车胶设于刹车杆的截面中线偏向左侧的位置,并且靠近圆形料盘的下方边缘;还包括压标猛片、第二滚筒、以及出标电眼机构;压标猛片位于第一滚筒的下方;第二滚筒位于第一滚筒的右侧;出标电眼机构位于第二滚筒的下方。

Header mechanism of automatic label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eader mechanism of an automatic label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header plate and a support plate for the unwinding rack, a circular disc and a brake mechanism, a circular disc arranged on the unwinding rack support plate, a brake mechanism including a brake rotating shaft, a brake rod, a brake glue, and a first roller, and a brake rotating shaft arranged on the unwinding rack support plate. The brake rod is located between the unwinding rack support plate and the circular disc and can move in the gap between the unwinding rack support plate and the circular disc.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brake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rake rotating shaft. The distal end of the brake rod extends downward to the right side and protrudes outward relative to the edge of the circular disc; the first roller is arranged at the distal end of the brake rod. The brake glue is arranged at the position of the center line of the section of the brake rod deviating to the left and near the lower edge of the circular disc; it also includes the marking bullet, the second roller and the marking electro-eye mechanism; the marking bullet is located below the first roller; the second roller is loca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roller; and the marking electro-eye mechanism is located at the second roller. Be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贴标机的标头机构
本技术涉及贴标机
,特别涉及全自动贴标机的标头机构。
技术介绍
卡片贴标机适用于各种塑胶片表面的贴标,其适用的行业包括电子、五金、塑胶、化工等行业,应用实例有纸板、压克力板、大塑胶件和陶瓷片,适用的标签主要包括不干胶标签、不干胶膜、电子监管码、条形码等。目前,有公告号为CN204124460U的专利文献、以及公告号为CN205470192U的专利文献分别公开了高速卡片贴标机、以及全自动卡片贴标机。以上贴标机的标头机构在使用电眼进行测标之前需要经过至少四个滚筒,其中包括一个刹车滚筒。以其中全自动卡片贴标机进行说明。参照公告号为CN205470192U的专利文献的说明书附图4,贴标带从圆形料盘出来,先向下延伸,绕过一个位于圆形料盘的下方的第一滚筒;再向上延伸,绕过一个位于圆形料盘的右方的第二滚筒,该滚筒为刹车滚筒;接着向下延伸,绕过一个位于第一滚筒的右方的第三滚筒;最后向右延伸,绕过一个位于第三滚筒的右方的第四滚筒后,经过测标电眼进行测标。为了方便理解,结合图1进一步进行阐述。图中还原了全自动卡片贴标机的标头机构,并且对相关的部件进行标注。图中示出了圆形料盘(1)、第一滚筒(2)、第二滚筒(3)、第三滚筒(4)、第四滚筒(5)、以及测标电眼(6)。在对贴标带(7)进行测标之前,收卷于圆形料盘(1)上的贴标带(7)依次绕过第一滚筒(2)、第二滚筒(3)、第三滚筒(4)、以及第四滚筒(5),其中第二滚筒(3)为刹车滚筒。并且,贴标带(7)在绕过第一滚筒(2)、第二滚筒(3)、第三滚筒(4)、以及第四滚筒(5)的过程中,有两次是向下延伸的,分别是绕过第一滚筒(2)和第三滚筒(4)的过程。由于贴标带(7)向下延伸时相对容易出现松垮,所以需要压标猛片进行压标。图中分别示出了位于第一滚筒(2)的下方的第一压标猛片(8)和位于第三滚筒(4)的下方的第二压标猛片(9)。但是,技术人在实践中发现,在对贴标带进行测标之前,贴标带的行进路径相对复杂,在行进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导致贴标带的断带现象频繁出现。并且,由于贴标带的行进路径相对复杂,造成滚筒和压标猛片的数量偏多,导致出现断带现象后对于贴标带的维护相对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全自动贴标机的标头机构,通过简化贴标带的行进路径,减少滚筒和压标猛片的数量,也减小贴标带在行进过程中所受阻力,从而减少贴标带的断带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全自动贴标机的标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标头板和放卷架支撑板,所述放卷架支撑板设于所述标头板的左侧上方;还包括圆形料盘和刹车机构;所述圆形料盘设于所述放卷架支撑板上;所述刹车机构包括刹车转轴、刹车杆、刹车胶、以及第一滚筒;所述刹车转轴设于所述放卷架支撑板上;所述刹车杆位于所述放卷架支撑板和所述圆形料盘之间,并且可以在所述放卷架支撑板和所述圆形料盘的间隙中活动,所述刹车杆的近端连接所述刹车转轴,所述刹车杆的远端向下方偏向右侧延伸并且相对所述圆形料盘的边缘向外凸出;所述第一滚筒设于所述刹车杆的远端;所述刹车胶设于所述刹车杆的截面中线偏向左侧的位置,并且靠近所述圆形料盘的下方边缘;还包括压标猛片、第二滚筒、以及出标电眼机构;所述压标猛片位于所述第一滚筒的下方;所述第二滚筒位于所述第一滚筒的右侧;所述出标电眼机构位于所述第二滚筒的下方;所述出标电眼机构包括测标电眼固定铝、测标电眼滑杆、测标电眼架滑块、测标电眼固定块、测标电眼、第一外牙五星握轮、以及第二外牙五星握轮;所述测标电眼固定铝设于所述标头板上;所述测标电眼滑杆通过所述测标电眼固定铝进行固定,并且所述测标电眼滑杆沿着上、下方延伸;所述测标电眼架滑块设于所述测标电眼滑杆的外周,并且可以沿着所述测标电眼滑杆的轴向活动;所述测标电眼固定块设于所述测标电眼架滑块上,并且可以沿着前、后方活动;所述测标电眼设于所述测标电眼固定块上;所述第一外牙五星握轮用于调节所述测标电眼架滑块和所述测标电眼滑杆之间的松紧度;所述第二外牙五星握轮用于调节所述测标电眼固定块和所述测标电眼架滑块之间的松紧度。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贴标机的标头机构,由于收卷于圆形料盘上的贴标带依次经过第一滚筒、第二滚筒、以及出标电眼机构进行放卷。因此,在使用电眼进行测标之前,贴标带的行进路径相较于
技术介绍
更简单;也因此,减少滚筒和压标猛片的数量,减小贴标带在行进过程中所受阻力,从而减少贴标带的断带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提供的全自动贴标机的标头机构,通过对刹车机构进行改动,将第一滚筒不仅用作刹车滚筒,还用作特定位置上的导向滚筒,因此可以减少两个导向滚筒和一个压标猛片。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提供的全自动贴标机的标头机构的平面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贴标机的标头机构的平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贴标机的标头机构的立体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形料盘的立体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标猛片的立体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出标电眼机构的立体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参照图2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全自动贴标机的标头机构包括标头板a1和放卷架支撑板b1,放卷架支撑板b1设于标头板a1的左侧上方。本实施例中,以图2中的a侧为左侧,以图2中的b侧为右侧,以图2中的c侧为上方,以图2中的d侧为下方。本实施例中,全自动贴标机的标头机构还包括圆形料盘b2和刹车机构b3。圆形料盘b2设于放卷架支撑板b1上;刹车机构b3包括刹车转轴b31、刹车杆b32、刹车胶b33、以及第一滚筒b34。刹车转轴b31设于放卷架支撑板b1上;刹车杆b32位于放卷架支撑板b1和圆形料盘b2之间,并且可以在放卷架支撑板b1和圆形料盘b2的间隙中活动,刹车杆b32的近端连接刹车转轴b31,刹车杆b32的远端向下方偏向右侧延伸并且相对圆形料盘b2的边缘向外凸出;第一滚筒b34设于刹车杆b32的远端;刹车胶b33设于刹车杆b32的截面中线偏向左侧的位置,并且靠近圆形料盘b2的下方边缘;其中,刹车杆b32绕刹车转轴b31逆时针转动,可以使刹车胶b33抵触圆形料盘b2的下方边缘偏向右侧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对刹车机构b3进行改动,将传统的位于圆形料盘b2的右侧偏向上方的刹车滚筒改成现在的位于圆形料盘b2的下方偏向右侧的刹车滚筒,并且该刹车滚筒还取代原来的特定位置上的导向滚筒。即第一滚筒b34不仅用作刹车滚筒,还用作特定位置上的导向滚筒。相应的,将传统的圆形料盘b2右侧边缘偏向上方的刹车点改成现在的圆形料盘b2下方边缘偏向右侧的刹车点。本实施例中,全自动贴标机的标头机构还包括压标猛片a2、第二滚筒a3、以及出标电眼机构a4。压标猛片a2设于标头板a1上,并且位于第一滚筒b34的下方;第二滚筒a3设于标头板a1上,并且位于第一滚筒b34的右侧;出标电眼机构a4设于标头板a1上,并且位于第二滚筒a3的下方;其中,收卷于圆形料盘b2上的贴标带7依次经过第一滚筒b34、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贴标机的标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标头板(a1)和放卷架支撑板(b1),所述放卷架支撑板(b1)设于所述标头板(a1)的左侧上方;还包括圆形料盘(b2)和刹车机构(b3);所述圆形料盘(b2)设于所述放卷架支撑板(b1)上;所述刹车机构(b3)包括刹车转轴(b31)、刹车杆(b32)、刹车胶(b33)、以及第一滚筒(b34);所述刹车转轴(b31)设于所述放卷架支撑板(b1)上;所述刹车杆(b32)位于所述放卷架支撑板(b1)和所述圆形料盘(b2)之间,并且可以在所述放卷架支撑板(b1)和所述圆形料盘(b2)的间隙中活动,所述刹车杆(b32)的近端连接所述刹车转轴(b31),所述刹车杆(b32)的远端向下方偏向右侧延伸并且相对所述圆形料盘(b2)的边缘向外凸出;所述第一滚筒(b34)设于所述刹车杆(b32)的远端;所述刹车胶(b33)设于所述刹车杆(b32)的截面中线偏向左侧的位置,并且靠近所述圆形料盘(b2)的下方边缘;还包括压标猛片(a2)、第二滚筒(a3)、以及出标电眼机构(a4);所述压标猛片(a2)位于所述第一滚筒(b34)的下方;所述第二滚筒(a3)位于所述第一滚筒(b34)的右侧;所述出标电眼机构(a4)位于所述第二滚筒(a3)的下方;所述出标电眼机构(a4)包括测标电眼固定铝(a41)、测标电眼滑杆(a42)、测标电眼架滑块(a43)、测标电眼固定块(a44)、测标电眼(a45)、第一外牙五星握轮(a46)、以及第二外牙五星握轮(a47);所述测标电眼固定铝(a41)设于所述标头板(a1)上;所述测标电眼滑杆(a42)通过所述测标电眼固定铝(a41)进行固定,并且所述测标电眼滑杆(a42)沿着上、下方延伸;所述测标电眼架滑块(a43)设于所述测标电眼滑杆(a42)的外周,并且可以沿着所述测标电眼滑杆(a42)的轴向活动;所述测标电眼固定块(a44)设于所述测标电眼架滑块(a43)上,并且可以沿着前、后方活动;所述测标电眼(a45)设于所述测标电眼固定块(a44)上;所述第一外牙五星握轮(a46)用于调节所述测标电眼架滑块(a43)和所述测标电眼滑杆(a42)之间的松紧度;所述第二外牙五星握轮(a47)用于调节所述测标电眼固定块(a44)和所述测标电眼架滑块(a43)之间的松紧度。...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贴标机的标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标头板(a1)和放卷架支撑板(b1),所述放卷架支撑板(b1)设于所述标头板(a1)的左侧上方;还包括圆形料盘(b2)和刹车机构(b3);所述圆形料盘(b2)设于所述放卷架支撑板(b1)上;所述刹车机构(b3)包括刹车转轴(b31)、刹车杆(b32)、刹车胶(b33)、以及第一滚筒(b34);所述刹车转轴(b31)设于所述放卷架支撑板(b1)上;所述刹车杆(b32)位于所述放卷架支撑板(b1)和所述圆形料盘(b2)之间,并且可以在所述放卷架支撑板(b1)和所述圆形料盘(b2)的间隙中活动,所述刹车杆(b32)的近端连接所述刹车转轴(b31),所述刹车杆(b32)的远端向下方偏向右侧延伸并且相对所述圆形料盘(b2)的边缘向外凸出;所述第一滚筒(b34)设于所述刹车杆(b32)的远端;所述刹车胶(b33)设于所述刹车杆(b32)的截面中线偏向左侧的位置,并且靠近所述圆形料盘(b2)的下方边缘;还包括压标猛片(a2)、第二滚筒(a3)、以及出标电眼机构(a4);所述压标猛片(a2)位于所述第一滚筒(b34)的下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黄岩永久工艺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