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灌缝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4920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沥青制备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路面灌缝沥青及其制备方法,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组份组成:石油沥青60‑80份,SBS改性剂5‑10份、橡胶粉10‑20份、稳定剂0.2‑0.5份、填充料0‑10份、发泡剂0.1‑0.2份、消泡剂0.1‑0.2份、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0‑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制备过程中首先增加发泡剂,将沥青进行发泡,其内部结构短暂成为蜂窝式立体结构,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其内部进行粘结,使得立体结构更加稳固,提高了韧性和粘度,而形成后的结构经过消泡剂的处理,已经形成的连接结构进行挤压,结构更加密集,沥青内部结构交错,大大提高了沥青的韧性,从而进一步增加有效防止断裂。

Asphalt for pavement joi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sphalt preparation, in particular to a pavement grouting asphalt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by weight: petroleum asphalt 60_80, SBS modifier 5_10, rubber powder 10_20, stabilizer 0.2_0.5, filler 0_10, foaming agent 0.1_0.2, defoamer 0.1_20. 0.2 phr and 10_20 phr of gamma(methacryloxy) propyl trimethoxysilane. The asphalt is foamed by adding a foaming agent i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asphalt is short-lived honeycomb stereo structure, in which the gamma(methacryloxy) propyl trimethoxysilane is bonded to make the stereo bonding. The structure is more stable, improve the toughness and viscosity, and the formed structure after defoamer treatment,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has been formed by extrusion, the structure is more dense,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asphalt interlaced, greatly improving the toughness of the asphalt, thereby furthe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fr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面灌缝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制备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路面灌缝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沥青道路由于受到车辆碾压以及风水日晒的影响,沥青路面表面会产生路表裂缝,若不及时进行修补,则会对道路内部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目前大多数是采用普通的基质沥青或改性沥青充当灌缝材料,无法达到行业标准中要求的各项指标,特别禁不起严寒与低温的冻裂考验。尤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1510507317.9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路面灌缝沥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道路铺设特种材料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低温、严寒区路用灌缝沥青技术不达标的问题,从而延长路面寿命,降低修护道路成本。本专利技术的路面灌缝沥青材料,组成及重量份为:40-70重量份的道路石油沥青、7-15重量份SBS、10-20重量份的橡胶粉、0.2-0.4重量份的相溶型稳定剂、8-40重量份的沥青添加剂和0-8重量份的填充料。该路面灌缝沥青具有高弹性与韧性,抗低温性能稳定,在-30℃环境下拉伸可达3个100%循环,在+80℃高温条件下无流动,完全达到低温不脆裂、高温不流淌的灌缝沥青概念,能够满足沥青及水泥道路裂缝修补用,且适合全国各地不同气候地区使用。上述专利有效改善了高低温下沥青的性能,但是由于灌缝沥青用于原道路沥青裂缝中,裂缝两侧道路沥青具有一定的老化程度,新补入的灌缝沥青与其粘结力差,并且裂缝处容易发生变性,对补入的灌缝沥青粘结力和韧性均具有较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路面灌缝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路面灌缝沥青,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组份组成:石油沥青60-80份,SBS改性剂5-10份、橡胶粉10-20份、稳定剂0.2-0.5份、填充料0-10份、发泡剂0.1-0.2份、消泡剂0.1-0.2份、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0-20份。优化的,上述橡胶粉粒径≤0.2mm优化的,上述发泡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优化的,上述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优化的,上述稳定剂为硝基取代的二芳基二硫化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一种路面灌缝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石油沥青加热到180-200℃;(2)搅拌中加入SBS改性剂和1/2的稳定剂,搅拌时间30-50min得共混物;(3)向共混物内加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橡胶粉和填充料并滴加发泡剂和剩余稳泡剂,发泡剂和稳泡剂同时添加,分10次加入,每隔10s添加一次,加入完成后继续搅拌5份钟;(4)反应结束后,降温到90-100℃,加入消泡剂,消泡剂分10次加入,每30秒加一次,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5份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制备过程中首先增加发泡剂,将沥青进行发泡,其内部结构短暂成为蜂窝式立体结构,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其内部进行粘结,使得立体结构更加稳固,提高了韧性和粘度,而形成后的结构经过消泡剂的处理,已经形成的连接结构进行挤压,结构更加密集,沥青内部结构交错,大大提高了沥青的韧性,从而进一步增加有效防止断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了解本专利技术,当并不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路面灌缝沥青,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组份组成:石油沥青60份,SBS改性剂5份、橡胶粉20份、稳定剂0.2份、发泡剂0.1份、消泡剂0.1份、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0份。上述橡胶粉粒径≤0.2mm上述发泡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上述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上述稳定剂为硝基取代的二芳基二硫化物。实施例2一种路面灌缝沥青,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组份组成:石油沥青70份,SBS改性剂8份、橡胶粉15份、稳定剂0.3份、填充料5份、发泡剂0.2份、消泡剂0.2份、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5份。上述橡胶粉粒径≤0.2mm上述发泡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上述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上述稳定剂为硝基取代的二芳基二硫化物。实施例3一种路面灌缝沥青,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组份组成:石油沥青80份,SBS改性剂10份、橡胶粉10份、稳定剂0.5份、填充料10份、发泡剂0.2份、消泡剂0.2份、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0份。上述橡胶粉粒径≤0.2mm上述发泡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上述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上述稳定剂为硝基取代的二芳基二硫化物。上述实施例1-3沥青的制备方法是:包括如下步骤:(1)将石油沥青加热到180-200℃;(2)搅拌中加入SBS改性剂和1/2的稳定剂,搅拌时间30-50min得共混物;(3)向共混物内加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橡胶粉和填充料并滴加发泡剂和剩余稳泡剂,发泡剂和稳泡剂同时添加,分10次加入,每隔10s添加一次,加入完成后继续搅拌5份钟;(4)反应结束后,降温到90-100℃,加入消泡剂,消泡剂分10次加入,每30秒加一次,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5份钟。所得沥青按JT/T740-2015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所得数据见表1。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可以满足各种温度使用,而且均具有较好的弹性恢复率,沥青具有很好的韧性。实施例4其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不含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实施例5其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不含有发泡剂和消泡剂。实施例6其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不含有消泡剂。实施例7其与实施例2组分相同,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发泡剂一次性全部加入。所得沥青按JT/T740-2015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所得数据见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面灌缝沥青,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组份组成:石油沥青60‑80份,SBS改性剂5‑10份、橡胶粉10‑20份、稳定剂0.2‑0.5份、填充料0‑10份、发泡剂0.1‑0.2份、消泡剂0.1‑0.2份、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灌缝沥青,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组份组成:石油沥青60-80份,SBS改性剂5-10份、橡胶粉10-20份、稳定剂0.2-0.5份、填充料0-10份、发泡剂0.1-0.2份、消泡剂0.1-0.2份、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0-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灌缝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粉粒径≤0.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灌缝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灌缝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灌缝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如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