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介入治疗装置。该装置包括:疏通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磨头,磨头套设在导管本体的远端,磨头具有粗糙表面,磨头被构造为用于磨破血管的内壁;导丝引导装置包括引导管和囊体,囊体与引导管连接,引导管的内部具有第二管路;还包括贯穿囊体的至少一个通孔,通孔与第二管路连通;囊体被构造为在充盈状态时能横向伸展,以固定通孔的在血管的内壁外的位置;医用导丝包括芯丝、弯折部和尖端部,弯折部位于尖端部和芯丝之间,弯折部具有折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入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介入治疗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介入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外周动脉血管、冠状动脉血管等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治疗过程中,通常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例如,导丝经由患者的动脉血管达到闭塞段。导丝的尖端部直接刺穿闭塞段,以达到建立通道的目的。在一些情况下,闭塞段的堵塞严重,无法被穿过。此时,需要经由该闭塞段的血管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区域重新建立通道。通道需要在血管腔内闭塞段的近端穿破血管的内壁,然后经由闭塞段后,从闭塞段的远端的设定位置返回血管腔中。穿破血管、定位远端的位置等是步骤非常重要。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介入治疗装置,以便于建立通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介入治疗装置的新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介入治疗装置。该治疗装置包括:疏通导管,所述疏通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磨头,所述磨头套设在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所述磨头具有粗糙表面,所述磨头被构造为用于磨破血管的内壁,以形成通道的进口;导丝引导装置,所述导丝引导装置包括引导管和囊体,所述囊体与所述引导管连接,所述引导管的内部具有第二管路;还包括贯穿所述囊体的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囊体被构造为在充盈状态时能横向伸展,以固定所述通孔在血管的内壁外的位置;以及医用导丝,所述医用导丝包括芯丝、弯折部和尖端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尖端部和所述芯丝之间,所述弯折部具有折角,以使所述弯折部的伸出部分侧向伸出,所述尖端部被构造为用于穿过所述通孔,以刺穿血管的内壁。可选地,所述疏通导管包括扭转装置,所述扭转装置套设在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周面上,所述扭转装置与所述导管本体连接,所述扭转装置被构造为用于输入扭转力,以使所述磨头转动;所述扭转装置包括外套管、内套管、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一转轮元件;所述内套管的内部具有管道,所述管道用于容纳所述导管本体并对所述导管本体形成固定;所述内套管具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位于所述外套管内并与所述外套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一转轮元件位于所述外套管内;所述第一转轮元件的一个端面具有第一凸起,所述外套管的内部具有卡接部,所述插入部和所述卡接部中的任意一个具有第二凸起,并且另一个与所述第一转轮元件的另一个端面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对所述第一转轮元件形成预弹力,以使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相互卡着,以传递扭转力;当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之间的扭转力超过设定值时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之间发生打滑现象。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均为弧形凸起,或者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均为楔形凸起,所述楔形凸起包括斜面和与所述斜面连接的垂面,两个所述楔形凸起的所述斜面相贴合,以形成卡着。可选地,所述内套管的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内套管还包括卡爪部件和固定元件,所述卡爪部件的内部具有管道,所述卡爪部件包括主体部和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的多个卡爪,多个所述卡爪围绕所述管道设置,所述卡爪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在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止挡部,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内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元件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相抵,以使所述止挡部与多个所述卡爪相抵,从而使多个所述卡爪相互靠拢,以固定所述导管本体。可选地,所述磨头的外径由远端向近端逐渐减小,所述导管本体的用于与所述磨头连接的一端的外径小于所述导管本体的与该端连接的部位的外径,以形成凹陷区。可选地,所述引导管包括内导管和外导管,所述内导管的内部具有贯通远端和近端的第一管路,所述外导管套设在所述内导管的外侧,以在所述外导管和所述内导管之间形成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远端是封闭的,所述囊体被设置在所述外导管的外侧,所述囊体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背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位于充盈状态的囊体的上、下两个伸展面上。可选地,所述导丝引导装置还包括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以标记相应的所述通孔的位置。可选地,在所述弯折部的外侧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由显影材料制作而成。可选地,所述折角的角度为90°-180°。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该介入治疗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容易。疏通导管能够快速穿破血管的内壁,以形成通道的进口。导丝引导装置能够精确定位闭塞段的远端的位置。医用导丝的刚度大,能够快速穿破血管的内壁,以形成通道的出口。。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疏通导管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扭转装置的分解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扭转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帽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转轮元件和帽部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转轮元件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转轮元件的俯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三转轮元件和帽部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疏通导管使用时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疏通导管的分解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导丝引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处于收缩状态的囊体的剖视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处于收缩状态的另一种囊体的剖视图。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处于充盈状态的囊体的示意图。图1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主视图。图1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侧视图。图1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医用导丝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医用导丝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转轮元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医用导丝;11:芯丝;12:弯折部;13:伸出部分;14:第一弹簧;15:尖端部;17:闭塞段;18:血管的内壁;19:扭转装置;20:疏通导管;21:止挡部;22:第二弹簧;23a:第一转轮元件;23b:第二转轮元件;23c:第三转轮元件;23d:内圆键槽;24:帽部;25:主体部;26:外套管;26a:向内的凸缘;27:内套管;27a:外圆键;27b:向外的凸缘;28:固定元件;29:卡爪;30:台阶结构;31:第一凸起;32:第二凸起;33:缺口;34:第三弹簧;35:滚珠;36:凹槽;37:斜面;38:垂面;39:导管本体;40:磨头;41:凹陷区;42:管道;43:鲁尔接头;44:血管腔;45:普通导丝;46:血管的外壁;50:导丝引导装置;51:内导管;52:外导管;53:囊体;55:第一管路;56:第二管路;57:第一通孔;58:第二通孔;59:多头鲁尔接头;60:第一显影装置;61:第一入口;62:第二入口;63:环;64:臂部;65:第二显影装置;66:出口;67:第一伸展面;68:第二伸展面。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疏通导管,所述疏通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磨头,所述磨头套设在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所述磨头具有粗糙表面,所述磨头被构造为用于磨破血管的内壁,以形成通道的进口;导丝引导装置,所述导丝引导装置包括引导管和囊体,所述囊体与所述引导管连接,所述引导管的内部具有第二管路;还包括贯穿所述囊体的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囊体被构造为在充盈状态时能横向伸展,以固定所述通孔在血管的内壁外的位置;以及医用导丝,所述医用导丝包括芯丝、弯折部和尖端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尖端部和所述芯丝之间,所述弯折部具有折角,以使所述弯折部的伸出部分侧向伸出,所述尖端部被构造为用于穿过所述通孔,以刺穿血管的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疏通导管,所述疏通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磨头,所述磨头套设在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所述磨头具有粗糙表面,所述磨头被构造为用于磨破血管的内壁,以形成通道的进口;导丝引导装置,所述导丝引导装置包括引导管和囊体,所述囊体与所述引导管连接,所述引导管的内部具有第二管路;还包括贯穿所述囊体的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囊体被构造为在充盈状态时能横向伸展,以固定所述通孔在血管的内壁外的位置;以及医用导丝,所述医用导丝包括芯丝、弯折部和尖端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尖端部和所述芯丝之间,所述弯折部具有折角,以使所述弯折部的伸出部分侧向伸出,所述尖端部被构造为用于穿过所述通孔,以刺穿血管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导管包括扭转装置,所述扭转装置套设在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周面上,所述扭转装置与所述导管本体连接,所述扭转装置被构造为用于输入扭转力,以使所述磨头转动;所述扭转装置包括外套管、内套管、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一转轮元件;所述内套管的内部具有管道,所述管道用于容纳所述导管本体并对所述导管本体形成固定;所述内套管具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位于所述外套管内并与所述外套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一转轮元件位于所述外套管内;所述第一转轮元件的一个端面具有第一凸起,所述外套管的内部具有卡接部,所述插入部和所述卡接部中的任意一个具有第二凸起,并且另一个与所述第一转轮元件的另一个端面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对所述第一转轮元件形成预弹力,以使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相互卡着,以传递扭转力:当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之间的扭转力超过设定值时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之间发生打滑现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均为弧形凸起,或者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均为楔形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岩,徐荣,傅堃,张楚楚,
申请(专利权)人:恩脉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