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电源掉电检测电路
本技术属于仪表智能控制
,涉及一种直流电源掉电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微处理器,人工智能技术并行的发展,这给仪器仪表行业向智能化发展,也就是说智能化的机器人的仪器仪表,智能水平的提高而较快提高的速度,这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轻松。仪表电子产品的工作环境通常比较恶劣,通常要求仪表主控板能够及时检测到外部电源断开,同时在外部电源断开后一定时间内主控板仍然能进行相关功能动作。例如:数据保存、电机动作、备用电源切换等。当前,国家对仪表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区燃气公司和仪表公司没有统一的方案,各个仪表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掉电检测解决方案。当前主流的方案有电阻分压AD检测法,利用电压检测芯片检测法等,这些方案有诸如功耗大、电路复杂、可靠性不高等缺陷。因此,设计了一种直流电源掉电检测电路,应用于低功耗低成本智能仪表,解决了类似应用中出现的功耗高,电路复杂,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直流电源掉电检测电路。本专利技术包括一个单片机、一个晶振、一个电压稳压器芯片、四个电阻、七个滤波电容、一个防反接二极管、一个法拉电容、一个直流电源。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后接电源P1的正极,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后接三极管Q1的基极,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单片机U2的53脚;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一滤波电容C2的一端连接后接电压稳压器芯片U1的输入脚;第二滤波电容C3的一端、第一法拉电容CP1正极与电压稳压器芯片U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电源掉电检测电路,包括一个单片机、一个晶振、一个电压稳压器芯片、四个电阻、七个滤波电容、一个防反接二极管、一个法拉电容、一个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后接电源P1的正极,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后接三极管Q1的基极,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单片机U2的53脚;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一滤波电容C2的一端连接后接电压稳压器芯片U1的输入脚;第二滤波电容C3的一端、第一法拉电容CP1正极与电压稳压器芯片U1的输出脚连接后作为VCC电源输出端;第一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电压稳压器芯片U1的接地脚接地;晶振U3的一端与和第三滤波电容C4的一端连接后接单片机的60脚;晶振U3的另一端与第四滤波电容C5的一端连接后接单片机的61脚;第三滤波电容C4的另一端、第四滤波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阻R4的一端接VCC电源输出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五滤波电容C6的一端接单片机U2的2脚,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第六滤波电容C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电源掉电检测电路,包括一个单片机、一个晶振、一个电压稳压器芯片、四个电阻、七个滤波电容、一个防反接二极管、一个法拉电容、一个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后接电源P1的正极,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后接三极管Q1的基极,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单片机U2的53脚;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一滤波电容C2的一端连接后接电压稳压器芯片U1的输入脚;第二滤波电容C3的一端、第一法拉电容CP1正极与电压稳压器芯片U1的输出脚连接后作为VCC电源输出端;第一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喆,林扬宣,朱毓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