绗缝、绣花用针压板运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279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绗缝、绣花用针压板运动机构,包括针杆部分和压板部分,所述针杆部分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针杆和由主轴带动的上轴,上轴经针杆驱动机构与针杆连接,针杆下端设置有缝针,所述压板部分包括压板杆、设置于压板杆下端的压板以及压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驱动机构包括固套于所述上轴上的压板凸轮,与压板凸轮外缘配合、固定于所述压板杆上的驱动块,以及一端与机架固定、另一端与压板杆固定的复位弹簧,所述压板凸轮的初始位与工作位之间的偏心距差等于压板至机台的行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套于上轴上的压板凸轮驱动压板杆,实现一根轴同时驱动压板及针杆,简化驱动机构,提高同步精度。(*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压板运动机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带有绗缝、绣 花功能的纺织设备上使针杆、压板同步运动的联动机构。
技术介绍
在对布料进行缝制或绣花时,需要设置压板机构,以保持针杆落针处布 料的稳定性,避免上下波动影响针杆缝制、绣花效果。压板机构一般包括压 板及驱动压板上下运动的压板驱动装置,压板机构的运动需与针杆保持同 步,以便实现在针杆下落时压板压在布料上,针杆抬起(进料放料)时压板 上抬。如上所述,针杆与压板的同步性是决定设备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问题。 现有技术中,针杆机构与压板机构分别以各自的偏心调节轮轴带动,两者再 通过同步带轮与主轴连接,从而达到两者的同步,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 的针压板运动机构CN2392795Y所述,主轴上的同步带带动偏心调节轮轴 甲、乙,再经传动臂组甲、乙分别驱动压板轴、针杆轴作一个转角运动,由 固套于压板轴及针杆轴上的传动臂带动压板杆及针杆上下往复运动。虽然由同一根轴驱动,但传递至作用杆(即针杆、压板杆)上、使其运 动的是两根轴,两轴之间仍需要通过调整偏心调节轮轴甲、乙及传臂组甲、 乙等传动部件后取得同步,尤其是在多机头的设备上,同步调节工作变得更 为烦琐,同时传动机构也较为复杂,这为整机的维护带来困难,造成使用成 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实现针压板间同步的运动机构,从而使 传动机构得到简化,便于维护,降低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绗缝、绣花用针 压板运动机构,包括针杆部分和压板部分,所述针杆部分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针杆和由主轴带动的上轴,上轴经针杆驱动机构与针杆连接,针杆下端设 置有缝针,所述压板部分包括压板杆、设置于压板杆下端的压板以及压板驱 动机构,所述压板驱动机构包括固套于所述上轴上的压板凸轮,与压板凸轮 外缘配合、固定于所述压板杆上的驱动块,以及一端与机架固定、另一端与 压板杆固定的复位弹簧,所述压板凸轮的初始位与工作位之间的偏心距差等 于压板至机台的行程。上述技术方案中,上轴及针杆驱动机构的设置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通常的结构是,所述上轴经偏心调节轮轴或是曲柄凸轮等偏心机构与主轴连 接,通过偏心机构,使主轴的旋转运动转变为上轴在一定角度内的往复转动; 所述针杆驱动机构将上轴的往复转动传递为针杆的上下往复运动,通常由针 杆摇臂与针尺连杆构成,针杆摇臂的固定端固套于上轴上,驱动端与针尺连 杆转动连接,针尺连杆的底部经传动臂与针杆转动连接,由于针杆被安装于 针杆座上,仅能在Y轴方向作上下移动,因而使针尺连杆受限位随上轴的 往复转动上下作略带弧线的运动,最终使针杆上下往复运动,形成针杆的上 下落针。所述压板驱动机构中的压板凸轮固套于所述上轴,利用压板凸轮偏 心距的变化,在凸轮转至工作位的过程中,驱动与凸轮外缘配合的驱动块下 压,带动压板杆亦下压,而当凸轮回转至初始位时,驱动块失去下压力,压 板杆在设于机架与压板杆之间的复位弹簧作用下上抬回位,由于压板凸轮的 驱动轴与针杆驱动轴相同,均为所述上轴,且使驱动块自凸轮初始位滑移至 工作位的弧线行程与针杆运动行程配合,从而实现同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块的一端固套于压板杆上,另一端为一与所 述压板凸轮外缘相切的轴柱,有助于轴柱在压板凸轮外缘上的滑移。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1、 由于本技术中压板驱动机构的压板凸轮固套于与针杆驱动轴同 一轴的上轴上,通过压板凸轮与驱动块的配合,利用凸轮初始位与工作位之 间偏心距之差,使压板杆下压,再通过复位弹簧使压板杆上抬回位,从而节 省了一压板驱动轴,简化了整个针压板运动机构,便于维护,降低制造成本;2、 由于压板的驱动与针杆的驱动均由上轴来实现, 一根轴完成两者的 驱动,从而保证了针杆与压板的同步精度,有助于提高缝、绣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针杆部分的结构示意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压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针杆;2、压板杆;3、缝针;4、针杆摇臂;S、上轴;6、针尺连杆;7、压板凸轮;8、驱动块;9、复位弹簧;10、压板;11、传动臂;12、针杆座;13、压板轴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 一种绗缝、绣花用针压板运动机 构,包括针杆部分和压板部分,所述针杆部分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针杆1和 由主轴带动的上轴5,上轴经针杆驱动机构与针杆连接,针杆下端设置有缝 针3,所述压板部分包括压板杆2、设置于压板杆下端的压板以及压板驱动 机构,所述压板驱动机构包括固套于所述上轴上的压板凸轮,与压板凸轮外缘配合、固定于所述压板杆上的驱动块8,以及一端与压板轴座13固定、 另一端与压板杆固定的复位弹簧9,所述压板凸轮7的初始位与工作位之间 的偏心距差等于压板10至机台的行程。所述驱动块的一端固套于压板杆上, 另一端为一与所述压板凸轮外缘相切的轴柱,所述压板凸轮的初始位A与工 作位B之间的偏心距差为压板的运动行程。工作时,由偏心调节轮轴将主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上轴的在一定角度内 的往复转动,针杆摇臂4与压板凸轮7均固套于上轴上,驱动针尺连杆6随 摇臂上下运动,并由传动臂ll传递给安装于针杆座12上的针杆,使其上下 落针;上轴驱动压板凸轮来回转动,利用A点至B点的偏心距差实现对驱 动块的下压,压板杆随之下压,当B点至A点时,利用复位弹簧的弹力归 位,形成压板与针杆的同步上下运动。由同一轴(上轴)带动针杆部分及压 板部分,转动角度相同,同步精度得到提高,同时简化了传动机构,易于维 护。本技术适用于多机头的绣花机、绗缝机以及绗绣一体机等纺织设备上。权利要求1.一种绗缝、绣花用针压板运动机构,包括针杆部分和压板部分,所述针杆部分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针杆和由主轴带动的上轴,上轴经针杆驱动机构与针杆连接,针杆下端设置有缝针,所述压板部分包括压板杆、设置于压板杆下端的压板以及压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驱动机构包括固套于所述上轴上的压板凸轮,与压板凸轮外缘配合、固定于所述压板杆上的驱动块,以及一端与机架固定、另一端与压板杆固定的复位弹簧,所述压板凸轮的初始位与工作位之间的偏心距差等于压板至机台的行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压板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 的一端固套于压板杆上,另一端为一与所述压板凸轮外缘相切的轴柱。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绗缝、绣花用针压板运动机构,包括针杆部分和压板部分,所述针杆部分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针杆和由主轴带动的上轴,上轴经针杆驱动机构与针杆连接,针杆下端设置有缝针,所述压板部分包括压板杆、设置于压板杆下端的压板以及压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驱动机构包括固套于所述上轴上的压板凸轮,与压板凸轮外缘配合、固定于所述压板杆上的驱动块,以及一端与机架固定、另一端与压板杆固定的复位弹簧,所述压板凸轮的初始位与工作位之间的偏心距差等于压板至机台的行程。本技术通过固套于上轴上的压板凸轮驱动压板杆,实现一根轴同时驱动压板及针杆,简化驱动机构,提高同步精度。文档编号D05B69/02GK201065475SQ20072003986公开日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绗缝、绣花用针压板运动机构,包括针杆部分和压板部分,所述针杆部分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针杆[1]和由主轴带动的上轴[5],上轴经针杆驱动机构与针杆连接,针杆下端设置有缝针[3],所述压板部分包括压板杆[2]、设置于压板杆下端的压板[10]以及压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驱动机构包括固套于所述上轴上的压板凸轮[7],与压板凸轮外缘配合、固定于所述压板杆上的驱动块[8],以及一端与机架固定、另一端与压板杆固定的复位弹簧[9],所述压板凸轮的初始位与工作位之间的偏心距差等于压板至机台的行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卫东张元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胜佳电脑刺绣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