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差动式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198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差动式卡车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包括:油缸,油缸下腔与阻尼阀通过油路连接,油缸丧动区与丧动阀通过丧动油管连接,所述丧动阀通过油路与举升油口连接,油缸上腔与回拉油口组件通过回拉油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液控单向阀、单向阀、阻尼阀和丧动阀的液压逻辑组合,实现了驾驶室的自由浮动和油缸的防自降功能,降低了驾驶员或者是维修人员遇到危险的可能,并且实现了更高的举升效率,即要达到相同的负载能力,非差动式卡车驾驶室翻转油缸的直径更小,极大提高了产品的轻量化和小型化,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差动式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
本技术属于液压传动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差动式卡车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的中国市场上,主流的重卡均采用平头驾驶室,该类型驾驶室的下部布置有发动机等部件,维护和保养时需要对驾驶室进行翻转。驾驶室翻转通过一个手动泵和一根油缸来实现。手动泵输出液压动力,驱动油缸的举升和回拉。随着汽车行业的进步,对驾驶室翻转油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翻转油缸实现维修时驾驶室的举升和回拉等基本功能外,还开始提出正常行驶时驾驶室可以自由浮动,翻转时驾驶室不自由回落,即不自降等额外的功能性要求。现在的卡车驾驶室翻转油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目前的卡车驾驶室翻转油缸大多为差动式翻转油缸,其举升效率不够优秀,体积偏大,质量偏重,对于驾驶室下狭小的空间而言,不利于驾驶室下方各零件的安放。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差动式卡车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其举升效率更高,能够极大地提高产品的轻量化和小型化,能够实现防自降以及自由浮动的功能,提高安全系数,减少零件劳损,提升产品竞争力。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差动式卡车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包括:油缸、丧动阀和液控单向阀,所述油缸下端连有第一油路,第一油路从油缸连出后呈人字形分成两条岔路,分别连入丧动阀和液控单向阀,所述丧动阀和液控单向阀与举升油口通过油路连接,所述油缸上端和回拉油口通过回拉油管连接,所述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路接入回拉油管中。实现了翻转机构的自由浮动效果,并且通过使用举升和回拉双油口的非差动连接方式,使得翻转油缸的举升效率大大提高,油缸的直径更小,极大提高了产品的轻量化和小型化。本技术中所述的非差动式卡车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还包括具有阻尼效果的阻尼阀,所述阻尼阀设置于油缸下端尚未分岔的油路上,所述阻尼阀设置有第一控制油路、第二控制油路和第三控制油路,所述第一控制油路与第一油路靠近油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油路与第一油管靠近液控单向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控制油路连接于丧动油管,所述丧动阀正常状态为阀门关闭状态,所述第一控制油路和第二控制油路控制阀门打开,所述第三控制油路控制阀门关闭。所述阻尼阀的设置,保证油缸在丧动区内自由浮动时阻力更小,油缸在丧动区外自锁更及时。本技术中丧动油管用于限定防自降功能的区域,即活塞在丧动油管以上,具有防自降效果,活塞在丧动油管以下,丧失防自降功能,即具有自由浮动功能。本技术中所述的丧动油管与第三控制油路之间接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允许油缸的油液进入举升油口,反向则不导通。所述单向阀的设置,避免举升油缸时油液进入油缸上腔而导致压力无法建立,确保丧动区内举升油缸的实现。本技术中所述的丧动阀上设置有第四控制油路、第五控制油路和第六控制油路,所述第四控制油路连接于第一油路岔路的任意位置,所述第五控制油路连接于举升油口的油路上,所述第六控制油路连接于丧动油管中油缸与单向阀之间的任意位置,所述丧动阀正常状态为阀门关闭状态,所述第四控制油路和第五控制油路控制阀门打开,所述第六控制油路控制阀门关闭,所述丧动阀的设置,与液压单向阀共同实现了防自降功能。本技术中所述的油缸包括油缸上腔、油缸下腔、活塞杆和活塞。本技术中所述的液控单向阀在回油管中油液未达到特定压力时只允许油液从举升油口进入第二支路,反向则不导通;在回油管中油液达到特定压力时,油压会经过控制油路打单向阀,此时双向导通。在保证正常的的举升、回拉、自由浮动的同时,确保防自降功能的实现,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非差动式卡车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其通过非差动连接的形式连接油缸,使得翻转油缸的举升效率提高,即要达到相同的负载能力,非差动式卡车驾驶室翻转油缸的直径更小,极大提高了产品的轻量化和小型化。2、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非差动式卡车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其通过液控单向阀、单向阀、阻尼阀和丧动阀的液压逻辑组合,完成了在不同情况下联通不同的油路的目的,实现了驾驶室的自由浮动。3、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非差动式卡车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其使用液控单向阀、单向阀和丧动阀进行液压逻辑组合,通过控制油路对各阀门完成自锁,实现了油缸的防自降功能,减少了驾驶员或者是维修人员遇到危险的可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丧动区内工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丧动区外工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油缸-1、油缸上腔-11、活塞-12、活塞杆-13、油缸下腔-14、阻尼阀-2、第一控制油路-21、第二控制油路-22、第三控制油路-23、丧动阀-3、第四控制油路-31、第五控制油路-32、第六控制油路-33、单向阀-4、液控单向阀-5、控制油路-51、举升油口-6、回拉油口组件-7、单向阻尼阀-71、回拉油口-72、丧动油管-8、回拉油管-9、第一油路-10、第一支路-101、第二支路-1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非差动式卡车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包括:油缸1、丧动阀3和液控单向阀5,所述油缸1下端连有第一油路10,所述第一油路10从油缸1连出后呈人字形分成第一支路101和第二支路102,所述第一支路101连接丧动阀3,所述第二支路102连接液控单向阀5,所述第一支路101与油缸1之间通过丧动油管8连接,所述丧动阀3和液控单向阀5与举升油口6通过油管连接,所述油缸1上端和回拉油口7通过回拉油管9连接,所述液控单向阀5的控制油路51接入回拉油管9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油缸1包括油缸上腔11、活塞-12、活塞杆-13、油缸下腔-14。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丧动阀3上设置有第四控制油路31、第五控制油路32和第六控制油路33,所述第四控制油路31连接于第一支路101,所述第五控制油路32连接于举升油口6的油路上,所述第六控制油路33连接于丧动油管8中油缸1与单向阀4之间的任意位置,所述丧动阀3正常状态为阀门关闭状态,所述第四控制油路31和第五控制油路32控制阀门打开,所述第六控制油路33控制阀门关闭。本实施例中所述丧动阀3和丧动油管8用于限定防自降功能的区域,即活塞12在丧动油管8以上,具有防自降效果,活塞12在丧动油管8以下,丧失防自降功能,即具有自由浮动功能。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液控单向阀5在回油管9中油液未达到特定压力时只允许油液从举升油口6进入第二支路102,反向则不导通;在回油管9中油液达到特定压力时,油压会经过控制油路(51)打单向阀,此时双向导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活塞杆13受到外力需要上浮时,活塞12压缩油缸上腔11的油液体积,油液压力增大,油液通过回拉油管9、控制油路51打开液控单向阀5。同时,油缸上腔12的油液经丧动油管8、单向阀4、液控单向阀5流出至举升油口6。至此,油缸上腔12的油液被排出,活塞杆13可以自由上浮。实施例2如图1所示的一种非差动式卡车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包括:油缸1、丧动阀3和液控单向阀5,所述油缸1下端连有第一油路10,所述第一油路10从油缸1连出后呈人字形分成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差动式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1)、丧动阀(3)和液控单向阀(5),所述油缸(1)下端连有第一油路(10),所述第一油路(10)从油缸(1)连出后呈人字形分成第一支路(101)和第二支路(102),所述第一支路(101)连接丧动阀(3),所述第二支路(102)连接液控单向阀(5),所述第一支路(101)与油缸(1)之间通过丧动油管(8)连接,所述丧动阀(3)和液控单向阀(5)与举升油口(6)通过油路连接,所述油缸(1)上端和回拉油口(7)通过回拉油管(9)连接,所述液控单向阀(5)的控制油路(51)接入回拉油管(9)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差动式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1)、丧动阀(3)和液控单向阀(5),所述油缸(1)下端连有第一油路(10),所述第一油路(10)从油缸(1)连出后呈人字形分成第一支路(101)和第二支路(102),所述第一支路(101)连接丧动阀(3),所述第二支路(102)连接液控单向阀(5),所述第一支路(101)与油缸(1)之间通过丧动油管(8)连接,所述丧动阀(3)和液控单向阀(5)与举升油口(6)通过油路连接,所述油缸(1)上端和回拉油口(7)通过回拉油管(9)连接,所述液控单向阀(5)的控制油路(51)接入回拉油管(9)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差动式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阻尼效果的阻尼阀(2),所述阻尼阀(2)设置于第一油路(10)主油路中,所述阻尼阀(2)设置有第一控制油路(21)、第二控制油路(22)和第三控制油路(23),所述第一控制油路(21)与第一油路(10)靠近油缸(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油路(22)连入第二支路(102),所述第三控制油路(23)连接于丧动油管(8),所述阻尼阀(2)正常状态为阀门关闭状态,所述第一控制油路(21)和第二控制油路(22)控制阀门打开,所述第三控制油路(23)控制阀门关闭,所述阻尼阀(2)设置带有阻尼效果的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差动式驾驶室翻转油缸及其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1)包括油缸上腔(11)、活塞(12)、活塞杆(1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田立新韩建允
申请(专利权)人:实用动力中国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