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粉研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254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粉研磨机,包括支架、研磨底座、研磨座、从动架、转轮、支撑架、连接座和电机一,所述研磨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的顶部,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的后方,所述支撑架和所述电机一均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座的顶部,且所述电机一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后方,所述电机一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电机一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转轮固定连接,所述转轮外侧切合于所述从动架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产品普遍颗粒大,研磨效果不好的问题,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来进行高效研磨茶叶,从而使得茶粉研磨效率大大提高,且通过打磨和研磨使得茶粉研磨效果更细腻。

A tea powder grin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a powder grinding machine, including a bracket, a grinding base, a grinding seat, a follower frame, a wheel, a support frame, a connecting seat and a motor one. The grinding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top of the bracket. The connecting seat is fixed to the rear of the bracket. The support frame and the motor are fixed in a uniform fixation. The motor one is fixed to the rear of the support frame, and the motor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shaft. The connecting shaft is far from the one of the motor one through the support frame to be fixed to the wheel, and the wheel is cut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driven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large universal particles and poor grinding effect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effectively lapping the tea by a simple mechanical structure, so that the grinding efficiency of the tea powder is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grinding effect of the tea powder is finer by grinding and gri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粉研磨机
本技术涉及茶粉加工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茶粉研磨机。
技术介绍
在我国,绿茶被誉为“国饮”。中国绿茶中,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长,品质优异,且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尤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味道非常香醇。这是因为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但是茶叶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茶叶碎,这部分茶叶在市面上买不上价格,但是扔掉就大大降低了茶农的收益,因此,这将这部分碎茶叶加工成茶粉。传统研磨机在使用中输出的产品普遍颗粒大,研磨效果不好,现需一种结构简单,研磨效果好的研磨机。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茶粉研磨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茶粉研磨机,包括支架、研磨底座、研磨座、从动架、转轮、支撑架、连接座和电机一,所述研磨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的顶部,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的后方,所述支撑架和所述电机一均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座的顶部,且所述电机一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后方,所述电机一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电机一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转轮固定连接,所述转轮外侧切合于所述从动架内侧,所述从动架的右端与固定连接于所述研磨座顶部的连接块活动连接,所述从动架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拨动头,所述转轮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栓,所述连接栓滑动连接在设置于所述研磨座顶部的滑动杆内部,所述研磨座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研磨底座的内部,所述研磨底座底部开设哟偶若干出料口,且所述出料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研磨座包括外壳、电机二、主动轮、联动轮、从动轮、连接杆、旋转杆、搅拌齿和插座,所述电机二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顶部,所述电机二通过转轴与所述主动轮固定连接,所述联动轮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旋转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联动轮的底部,所述旋转杆远离所述联动轮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插座内部,所述插座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所述从动轮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联动轮之间,且其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内壁顶部,所述主动轮的左侧啮合所述联动轮,所述搅拌齿均匀分布与所述旋转杆的外壁上,所述外壳底部开设有若干出粉孔,且所述出粉孔设置于所述插座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研磨底座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且所述进料口为倾斜状。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内侧固定连接有接料盘。进一步的,所述研磨底座的右侧内部和所述研磨座与之相贴合处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斜坡。进一步的,所述研磨座的左侧端口为倾斜状,并且其右侧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进一步的,所述转轮为偏心轮。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二上设置有固定环,且所述固定环与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从动架为不规则叉形。进一步的,所述筛网的网孔直径为0.01-0.02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所述电机一带动所述转轮转动,所述转轮切合在所述从动架的内部,所述从动架的左端通过所述连接块活动连接所述研磨座,因所述转动为偏心轮,所以,所述转轮转动时带动所述从动架上下活动,所述从动架活动的同时带动所述研磨座的左右滑动,所述从动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拨动头,可将从所述进料口进入的茶叶拨到所述研磨座的内部,所述研磨座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所述旋转柱,且其外壁上固定连接所述搅拌齿,若干所述旋转柱顶部均固定连接所述联动轮,通过所述电机二带动所述联动轮,在若干所述联动轮之间设置所述从动轮使得若干所述联动轮同时转动,通过转动将茶叶打磨至小于所述出料口直径,可落入所述研磨底座上,因所述出粉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出料口的直径,所以,茶叶在所述研磨底座内部进行进一步的研磨,在所述出粉孔内设置所述筛网,所述筛网的直径设置为0.01-0.02MM,使得茶粉研磨至相应大小才会落下,本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产品普遍颗粒大,研磨效果不好的问题,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来进行高效研磨茶叶,从而使得茶粉研磨效率大大提高,且通过打磨和研磨使得茶粉研磨效果更细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茶粉研磨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茶粉研磨机的研磨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研磨底座;3、研磨座;4、从动架;5、转轮;6、支撑架;7、连接座;8、电机一;9、连接轴;10、连接块;11、拨动头;12、连接栓;13、滑动杆;14、出粉口;15、筛网;16、外壳;17、电机二;18、主动轮;19、联动轮;20、从动轮;21、连接杆;22、旋转杆;23、搅拌齿;24、插座;25、出料口;26、进料口;27、接料盘;28、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粉研磨机。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茶粉研磨机,包括支架1、研磨底座2、研磨座3、从动架4、转轮5、支撑架6、连接座7和电机一8,所述研磨底座2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1的顶部,所述连接座7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1的后方,所述支撑架6和所述电机一8均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座7的顶部,且所述电机一8设置于所述支撑架6的后方,所述电机一8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轴9,所述连接轴9远离所述电机一8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架6与所述转轮5固定连接,所述转轮5外侧切合于所述从动架4内侧,所述从动架4的右端与固定连接于所述研磨座3顶部的连接块10活动连接,所述从动架4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拨动头11,所述转轮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栓12,所述连接栓12滑动连接在设置于所述研磨座3顶部的滑动杆13内部,所述研磨座3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研磨底座2的内部,所述研磨底座2底部开设有若干出粉口14,且所述出粉口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筛网15。所述研磨座3包括外壳16、电机二17、主动轮18、联动轮19、从动轮20、连接杆21、旋转杆22、搅拌齿23和插座24,所述电机二17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16顶部,所述电机二17通过转轴与所述主动轮18固定连接,所述联动轮19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壳16内部,所述旋转杆22固定连接于所述联动轮19的底部,所述旋转杆22远离所述联动轮19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插座24内部,所述插座24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16的内壁底部,所述从动轮20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联动轮19之间,且其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1的一端,所述连接杆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16内壁顶部,所述主动轮18的左侧啮合所述联动轮19,所述搅拌齿23均匀分布与所述旋转杆22的外壁上,所述外壳16底部开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粉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研磨底座(2)、研磨座(3)、从动架(4)、转轮(5)、支撑架(6)、连接座(7)和电机一(8),所述研磨底座(2)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1)的顶部,所述连接座(7)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1)的后方,所述支撑架(6)和所述电机一(8)均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座(7)的顶部,且所述电机一(8)设置于所述支撑架(6)的后方,所述电机一(8)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轴(9),所述连接轴(9)远离所述电机一(8)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架(6)与所述转轮(5)固定连接,所述转轮(5)外侧切合于所述从动架(4)内侧,所述从动架(4)的右端与固定连接于所述研磨座(3)顶部的连接块(10)活动连接,所述从动架(4)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拨动头(11),所述转轮(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栓(12),所述连接栓(12)滑动连接在设置于所述研磨座(3)顶部的滑动杆(13)内部,所述研磨座(3)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研磨底座(2)的内部,所述研磨底座(2)底部开设有若干出粉口(14),且所述出粉口(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筛网(15);所述研磨座(3)包括外壳(16)、电机二(17)、主动轮(18)、联动轮(19)、从动轮(20)、连接杆(21)、旋转杆(22)、搅拌齿(23)和插座(24),所述电机二(17)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16)顶部,所述电机二(17)通过转轴与所述主动轮(18)固定连接,所述联动轮(19)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壳(16)内部,所述旋转杆(22)固定连接于所述联动轮(19)的底部,所述旋转杆(22)远离所述联动轮(19)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插座(24)内部,所述插座(24)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16)的内壁底部,所述从动轮(20)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联动轮(19)之间,且其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1)的一端,所述连接杆(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16)内壁顶部,所述主动轮(18)的左侧啮合所述联动轮(19),所述搅拌齿(23)均匀分布与所述旋转杆(22)的外壁上,所述外壳(16)底部开设有若干出料口(25),且所述出料口(25)设置于所述插座(24)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粉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研磨底座(2)、研磨座(3)、从动架(4)、转轮(5)、支撑架(6)、连接座(7)和电机一(8),所述研磨底座(2)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1)的顶部,所述连接座(7)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1)的后方,所述支撑架(6)和所述电机一(8)均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座(7)的顶部,且所述电机一(8)设置于所述支撑架(6)的后方,所述电机一(8)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轴(9),所述连接轴(9)远离所述电机一(8)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架(6)与所述转轮(5)固定连接,所述转轮(5)外侧切合于所述从动架(4)内侧,所述从动架(4)的右端与固定连接于所述研磨座(3)顶部的连接块(10)活动连接,所述从动架(4)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拨动头(11),所述转轮(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栓(12),所述连接栓(12)滑动连接在设置于所述研磨座(3)顶部的滑动杆(13)内部,所述研磨座(3)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研磨底座(2)的内部,所述研磨底座(2)底部开设有若干出粉口(14),且所述出粉口(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筛网(15);所述研磨座(3)包括外壳(16)、电机二(17)、主动轮(18)、联动轮(19)、从动轮(20)、连接杆(21)、旋转杆(22)、搅拌齿(23)和插座(24),所述电机二(17)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16)顶部,所述电机二(17)通过转轴与所述主动轮(18)固定连接,所述联动轮(19)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壳(16)内部,所述旋转杆(22)固定连接于所述联动轮(19)的底部,所述旋转杆(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鑫福
申请(专利权)人:东至县马坑鑫福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