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民族服装布料的染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939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7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布料染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民族服装布料的染色工艺,取原药生地黄,其步骤如下:材料准备、前处理、褪染、缝合、染色和晾干;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民族服装布料染色前进行去油去污和烧毛操作,去油去污操作过程中采用的去油剂由四羟甲基氯化磷与全氟辛胺按照质量1:1组成,能有效的洗涤去布料中含有的杂质,从而不会影响染色后布料的色泽、手感和染色牢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染液的PH调节到7.5‑8,有利于缩短染液的染色时间和染色均匀性;染液中含有樟脑粉,一方面具有于防虫、防腐的作用,另一方面具有植物清香。

Dyeing process of a national clothing fabric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dyeing technology of a national clothing cloth, taking the raw Rehmannia rehmannia. The steps are as follows: material preparation, pretreatment, dyeing, sewing, dyeing and drying; the invention is used to remove oil and remove dirt and burn hair before dyeing the national clothing cloth, and take the process of deoil and decontamination operation. The deoiling agent, composed of four hydroxymethyl phosphorus chloride and perfluorocoxamine, is composed of mass 1:1, which can effectively wash the impurities contained in the cloth, which will not affect the color, feel and color fastness of the fabric after dyeing. The invention of sodium hydroxide in this invention can adjust the PH of the dye to 8, which is beneficial to shorten the dyeing of dyeing liquid. The dyeing solution contains camphor powder, 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insect prevention and antisepsis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fragrance of plants on the other h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民族服装布料的染色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布料染色
,具体涉及一种民族服装布料的染色工艺。
技术介绍
民族服装是指具有传统民族形式的服装,又称民俗服,是民族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的反映,体现着民族心理素质。民族服装在特定的社会生活及自然环境中形成,符合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意识。其民族特征主要表现于服装的造型、款式、色彩、材料和服饰件等方面。目前,民族服装布料的染色工艺有很多,但采用传统染色工艺时依旧存在很多不足之处:1、布料中常含有一定杂质,会影响染色后的布料的色泽、手感和染色牢度。2、染色时间耗时长且染色后的布料不具备防虫、防腐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民族服装布料染色前进行去油去污和烧毛操作,去油去污操作过程中采用的去油剂由四羟甲基氯化磷与全氟辛胺按照质量1:1组成,能有效的洗涤去布料中含有的杂质,从而不会影响染色后布料的色泽、手感和染色牢度;烧毛操作是指将布料呈平幅装迅速通过烧毛机的火焰,布料表面上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从而防止在染色过程中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而产生缺陷,布料本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从而不会伤害布料本身;本专利技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染液的PH调节到7.5-8,有利于缩短染液的染色时间和染色均匀性;染液中含有樟脑粉,一方面具有于防虫、防腐的作用,另一方面具有植物清香。(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民族服装布料的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材料准备:选取棉白布为民族服装的布料,并进行布料检验、翻布和缝头;2)前处理:对选取的布料进行去油去污、烧毛、退浆和煮练;3)褪染:使用漂白剂对上述处理过的布料进行褪染处理,将褪染处理后的布料经清水浸泡后待用;4)缝合:根据民族特色图案对蜡纸进行刺洞,并将刺了洞的蜡纸印在处理后的布料上,再通过折叠、翻卷和挤揪方法使之成为设定的形状,然后用针线缝合;5)染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染液的PH调节到7.5-8,再将染液加热到60℃-65℃,再将缝合后的棉白布加入到染液中,接着再将染液持续加热至90-110℃,停止加热后静置;6)晾干:将染色后的布料放入清水中进行漂洗,晾干后拆掉缝合线,熨烫平整后即可得到染色的民族服装布料。优先的,所述步骤2)中的去油去污采用的去油剂由四羟甲基氯化磷与全氟辛胺按照质量1:1组成。优先的,所述步骤2)中烧毛是指将布料呈平幅装迅速通过烧毛机的火焰。优先的,所述步骤5)中染液是由5质量份天然植物色素,3质量份冰醋酸、3质量份丙烯酸钠、2质量份四甲基溴化铵、0.5质量份樟脑粉和20质量份水搅拌均匀制得,染色颜色根据不同的颜色选用不同的天然植物色素做原料。优先的,所述步骤3)中的漂白剂为氯酸钠或者次氯酸钠。优先的,所述步骤4)中针线缝合是根据制作图案选择不同大小的针脚进行缝合。(三)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民族服装布料染色前进行去油去污和烧毛操作,去油去污操作过程中采用的去油剂由四羟甲基氯化磷与全氟辛胺按照质量1:1组成,能有效的洗涤去布料中含有的杂质,从而不会影响染色后布料的色泽、手感和染色牢度;烧毛操作是指将布料呈平幅装迅速通过烧毛机的火焰,布料表面上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从而防止在染色过程中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而产生缺陷,布料本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从而不会伤害布料本身。2、本专利技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染液的PH调节到7.5-8,有利于缩短染液的染色时间和染色均匀性;染液中含有樟脑粉,一方面具有于防虫、防腐的作用,另一方面具有植物清香。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民族服装布料的染色工艺,步骤如下:1)材料准备:选取棉白布为民族服装的布料,并进行布料检验、翻布和缝头;2)前处理:对选取的布料进行去油去污、烧毛、退浆和煮练;3)褪染:使用漂白剂对上述处理过的布料进行褪染处理,将褪染处理后的布料经清水浸泡后待用;4)缝合:根据民族特色图案对蜡纸进行刺洞,并将刺了洞的蜡纸印在处理后的布料上,再通过折叠、翻卷和挤揪方法使之成为设定的形状,然后用针线缝合;5)染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染液的PH调节到7.5,再将染液加热到62℃,再将缝合后的棉白布加入到染液中,接着再将染液持续加热至90℃,停止加热后静置;6)晾干:将染色后的布料放入清水中进行漂洗,晾干后拆掉缝合线,熨烫平整后即可得到染色的民族服装布料。实施例2:一种民族服装布料的染色工艺,步骤如下:1)材料准备:选取棉白布为民族服装的布料,并进行布料检验、翻布和缝头;2)前处理:对选取的布料进行去油去污、烧毛、退浆和煮练;3)褪染:使用漂白剂对上述处理过的布料进行褪染处理,将褪染处理后的布料经清水浸泡后待用;4)缝合:根据民族特色图案对蜡纸进行刺洞,并将刺了洞的蜡纸印在处理后的布料上,再通过折叠、翻卷和挤揪方法使之成为设定的形状,然后用针线缝合;5)染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染液的PH调节到7.7,再将染液加热到60℃,再将缝合后的棉白布加入到染液中,接着再将染液持续加热至95℃,停止加热后静置;6)晾干:将染色后的布料放入清水中进行漂洗,晾干后拆掉缝合线,熨烫平整后即可得到染色的民族服装布料。实施例3:一种民族服装布料的染色工艺,步骤如下:1)材料准备:选取棉白布为民族服装的布料,并进行布料检验、翻布和缝头;2)前处理:对选取的布料进行去油去污、烧毛、退浆和煮练;3)褪染:使用漂白剂对上述处理过的布料进行褪染处理,将褪染处理后的布料经清水浸泡后待用;4)缝合:根据民族特色图案对蜡纸进行刺洞,并将刺了洞的蜡纸印在处理后的布料上,再通过折叠、翻卷和挤揪方法使之成为设定的形状,然后用针线缝合;5)染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染液的PH调节到7.9,再将染液加热到64℃,再将缝合后的棉白布加入到染液中,接着再将染液持续加热至110℃,停止加热后静置;6)晾干:将染色后的布料放入清水中进行漂洗,晾干后拆掉缝合线,熨烫平整后即可得到染色的民族服装布料。实施例4:一种民族服装布料的染色工艺,步骤如下:1)材料准备:选取棉白布为民族服装的布料,并进行布料检验、翻布和缝头;2)前处理:对选取的布料进行去油去污、烧毛、退浆和煮练;3)褪染:使用漂白剂对上述处理过的布料进行褪染处理,将褪染处理后的布料经清水浸泡后待用;4)缝合:根据民族特色图案对蜡纸进行刺洞,并将刺了洞的蜡纸印在处理后的布料上,再通过折叠、翻卷和挤揪方法使之成为设定的形状,然后用针线缝合;5)染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染液的PH调节到8,再将染液加热到65℃,再将缝合后的棉白布加入到染液中,接着再将染液持续加热至100℃,停止加热后静置;6)晾干:将染色后的布料放入清水中进行漂洗,晾干后拆掉缝合线,熨烫平整后即可得到染色的民族服装布料。综上,将传统的民族服装布料染色工艺作为对照组,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民族服装布料染色工艺工艺作为实验组,将对照组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民族服装布料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材料准备:选取棉白布为民族服装的布料,并进行布料检验、翻布和缝头;2)前处理:对选取的布料进行去油去污、烧毛、退浆和煮练;3)褪染:使用漂白剂对上述处理过的布料进行褪染处理,将褪染处理后的布料经清水浸泡后待用;4)缝合:根据民族特色图案对蜡纸进行刺洞,并将刺了洞的蜡纸印在处理后的布料上,再通过折叠、翻卷和挤揪方法使之成为设定的形状,然后用针线缝合;5)染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染液的PH调节到7.5‑8,再将染液加热到60‑65℃,再将缝合后的棉白布加入到染液中,接着再将染液持续加热至90‑110℃,停止加热后静置60‑90min;6)晾干:将染色后的布料放入清水中进行漂洗,晾干后拆掉缝合线,熨烫平整后即可得到染色的民族服装布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民族服装布料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材料准备:选取棉白布为民族服装的布料,并进行布料检验、翻布和缝头;2)前处理:对选取的布料进行去油去污、烧毛、退浆和煮练;3)褪染:使用漂白剂对上述处理过的布料进行褪染处理,将褪染处理后的布料经清水浸泡后待用;4)缝合:根据民族特色图案对蜡纸进行刺洞,并将刺了洞的蜡纸印在处理后的布料上,再通过折叠、翻卷和挤揪方法使之成为设定的形状,然后用针线缝合;5)染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染液的PH调节到7.5-8,再将染液加热到60-65℃,再将缝合后的棉白布加入到染液中,接着再将染液持续加热至90-110℃,停止加热后静置60-90min;6)晾干:将染色后的布料放入清水中进行漂洗,晾干后拆掉缝合线,熨烫平整后即可得到染色的民族服装布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远彧佘可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凯琪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