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扣带的钩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69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粘扣带的连结件,使之体小强度好。粘扣带的钩件,其呈T状,基座往上渐缩形成一颈部,颈部两侧各往外延伸一钩部,而两钩部间形成一逃避凹部,其特征是:该钩体的钩部呈弧形且端部有一弧形钩头,下缘设为一平弧凹部,平弧凹部顶缘与弧形钩头底缘间的距离较短,弧形钩部顶缘到平弧凹部顶缘间的距离亦较短。用于粘扣带。(*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粘扣带的连接件。现有粘扣带的钩体一般可分为二种第一种,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钩体10呈r状,基座11往上渐缩形成一颈部12,颈部12两侧各往外延设一圆形钩部13,钩部13间形成一逃避凹部14,钩部13端部向下弯绕成一圆形钩头15,下缘设成圆形凹部16,这种结构的缺失是(一)其凹部16顶缘到钩头15底缘的距离D较大,扣体40剥离钩体10时,必须施力较大,才能脱离;(二)钩部13、钩头15、凹部16都以圆为中心的设计,横向强度较佳,但粘结时,不易全部钩入凹部16内,拉力无法充份发挥其强度;(三)由基座11到钩部13顶缘的距离A、到凹部16顶缘的距离B、到钩头15底缘的距离C、由凹部16顶缘到钩头15底缘的距离D、基座11的宽度E、钩体10的厚度F、颈部12的宽度G以及钩部13顶缘到凹部16顶缘的距离H均较大,致耗材多,成本高;(四)基座11至钩部13顶缘的距离A较高,因而钩体10与另一扣体40粘结后形成粘扣带的厚度为扣体40本身的厚度加上钩体10的高度之和,其厚度较厚,易与外界干涉。其第二种,如图3~6,钩体20呈 状,基座21往上渐缩形成一颈部22,并往一侧延设一尖状弧形钩部23,钩部23端部有一尖状弧形钩头24,下缘设为呈椭圆凹弧部25,这种结构的缺点是(一)凹弧部25顶缘到钩头24底缘的距离D’深度较深,钩部23顶缘到凹弧部25顶缘的距离H’较大,当扣体40剥离钩体20时,必须施大力才能脱离;(二)凹弧部25顶缘到钩头24底缘的距离D’太深,扣体40不易更多进入,无法达到较好地扣牢;(三)颈部22的宽度G’较窄,无逃避凹部,能承受横向拉力的强度较弱,扣体40易被扯离钩体20,总之,现有粘扣带的钩体在结构上不够完美,扣结强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形体偏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结构和强度、较为小巧的粘扣带的钩体。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粘扣带的钩体,其呈 状,基座往上渐缩形成一颈部,颈部两侧各往外延伸一钩部,而两钩部间形成一逃避凹部,其特征是该钩体的钩部呈弧形且端部有一弧形钩头,下缘设为一平弧凹部,平弧凹部顶缘与弧形钩头底缘间的距离较短,弧形钩部顶缘到平弧凹部顶缘间的距离亦较短。上述设计,使扣体可轻易及充份地钩入平弧凹部内,同时可用较小的剥离力拉起扣体,另以一横向力拉扯扣体时,钩体具有较大的强度,使扣体可紧密与钩体粘结,达到具有较好结构和强度、较为小巧的效果。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再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现有粘扣带钩体的一种主视示意图;图2为现有粘扣带钩体的一种侧视示意图;图3为现有粘扣带钩体的另一种主视示意图;图4为现有粘扣带钩体的另一种侧视示意图;图5为现有粘扣带钩体的另一种扣体往横向拉扯动作示意图;图6为现有粘扣带钩体的另一种扣体剥离钩体动作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主视及扣体运动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侧视示意图;图9~14为本技术与现有粘扣带的钩体各部位距离及形状比较示意图;图15~17为本技术与现有粘扣带的钩体于相同面积上正面间距排列比较示意图;图18~20为本技术与现有粘扣带的钩体于相同面积上侧面间距排列比较示意图;图21~23为本技术与现有粘扣带的钩体于相同面积上俯视间距排列比较示意如图7、8所示,粘扣带的钩体30,其呈r状,基座31往上渐缩形成一颈部32,颈部32两侧各往外延伸一钩部33,而两钩部间形成一逃避凹部34,其特征是该钩体30的钩部33呈弧形且端部有一弧形钩头35,下缘设为一平弧凹部36,平弧凹部36顶缘与弧形钩头35底缘间的距离较短,弧形钩部33顶缘到平弧凹部36顶缘间的距离亦较短。这样,有利于扣体40钩入及剥离。如图9~14所示基座31到弧形钩部33顶缘的距离为A”;现有钩体第一种为A,第二种为A’;基座31到平弧凹部36顶缘的距离为B”,现有钩体第一种为B,第二种为B’;基座31到弧形钩头35底缘的距离为C”,现有钩体第一种为C,第二种为C’;平弧凹部36顶缘到弧形钩头35底缘的距离为D”,现有钩体第一种为D,第二种为D’;基座31的宽度为E”,现有钩体第一种为E,第二种为E’;钩体30的厚度为F”,现有钩体第一种为F,第二种为F’;颈部32的宽度为G”,现有钩体第一种为G,第二种为G’;弧形钩部33顶缘到平弧凹部36顶缘的距离为H”,现有钩体第一种为H,第二种H’。本技术各部位的距离与现有钩体第一种比种如下1.D>D”且现有钩体第一种钩部呈下垂型圆形状,而本技术呈长型平弧状,故本技术可较轻松、省力将扣体40剥离钩体30;2.A、B、C、D、E、F、G、H>、A”、B”、C”、D”、E”、F”、G”、H”,因此本技术所需材料少,可节省钩体30的成本;3.A>A”且现有钩体第一种钩部呈下垂型圆形状,而本技术呈长型平弧状,因此,本技术与另一扣体40粘结后所形成的粘扣带厚度较薄,而不易与外物碰触、干涉。本技术与现有钩体第二种比较如下1.B”>B’、C”>C’、D”<D’、H”<H’且现有钩体第二种钩部呈斜垂尖弧形状,而本技术呈长型平弧状,因此,扣体40较易扣进入钩体30的弧形钩部33内,扣体40进入平弧凹部36中较多,使扣体40横向拉掣不易与钩体30分离;2.G”>G’且现有钩体第二种于颈部向一边渐缩倾斜,而本技术呈向两边渐大仰斜,因此其横向拉力较强,于扣体40上施横向力时,扣体40不易脱离钩体30;3.H”<H’且现有钩体第二种钩部呈尖弧形状,而本技术呈长型平弧状,因此,将扣体40剥离钩体30时,较为省力;如上可知,其中,钩体30的弧形钩部33为近似圆及近似平面的弧形面,而弧形钩头35亦为近似圆及近似平面的弧形面,平弧凹部36设为平弧状。故使扣体能轻而进入弧引钩部33内部粘结,且欲从钩体30上剥离扣体40时亦较为省力。如图15~17所示其中,本技术与现有钩体第一、二种于各粘扣带上取一相同面积以线条方式比较得知钩体10正面平均排列两个多一点的钩体10,钩体20正面平均排列三个多一点的钩体20,本技术钩体30正面平均排列两个钩体30,因此,本技术省料,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如图18~20所示本技术与现有钩体其于各粘扣带上取一相同面积以线条方式加以比较得知钩体10、20侧面皆平均排列六个钩体10、20,而本技术侧面平均排列五个钩体30,因此,本技术能省材料、成本,且使用效果好。如图21~23所示其中,钩体10以紧密状平均排列而底面积亦少;钩体20以紧密状间隔交错平均排列而底面积亦较少,而本技术钩体30以较宽松状态平均排列而底面较多,故本技术的钩体30使用数量可节省,省料,省成本,且不会降低使用效果。权利要求1.粘扣带的钩体,其呈状,基座往上渐缩形成一颈部,颈部两侧各往外延伸一钩部,而两钩部间形成一逃避凹部,其特征是该钩体的钩部呈弧形且端部有一弧形钩头,下缘设为一平弧凹部,平弧凹部顶缘与弧形钩头底缘间的距离较短,弧形钩部顶缘到平弧凹部顶缘间的距离亦较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扣带的钩体,其特征是其中,钩体的弧形钩部为近似圆及近似平面的弧形面,而弧形钩头亦为近似圆及近似平面的弧形面,平弧凹部设为平弧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粘扣带的连结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粘扣带的钩体,其呈T状,基座往上渐缩形成一颈部,颈部两侧各往外延伸一钩部,而两钩部间形成一逃避凹部,其特征是:该钩体的钩部呈弧形且端部有一弧形钩头,下缘设为一平弧凹部,平弧凹部顶缘与弧形钩头底缘间的距离较短,弧形钩部顶缘到平弧凹部顶缘间的距离亦较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烟
申请(专利权)人:春盛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