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空线环缝入装置的缝纫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1649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带空线环缝入装置的缝纫机,具有空线环剪切装置(10)和可动的空线环吸嘴,该空线环吸嘴是在吸引保持由空线环剪切装置(10)吹回的空线环的状态下,向与缝制进行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将空线环引入后续缝料的缝纫开始端的线迹中,由于设置有向上吹出气流(A3)的辅助气流吹出管(27),可将从空线环剪切装置(10)的吸入管(5)大致水平状喷出的空线环吹回气流(A1),变向成为向空线环吸嘴11的向下端开口部(11a)的气流(A4),由此,即使因使用了粗线以及随着缝速的变化而引起空线环的重量变重等而使空线环的吹回力和吸入力失去平衡,也不需要对此平衡性的失去作出修正,能可靠且顺利地将空线环移行到吸嘴侧,能无错误且可靠地执行向所定位置缝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比如针织T恤衫、外衣、贴身内衣等的袖口和侧合缝、紧身裤以及短裤等的侧合缝等缝制的带空线环缝入装置的缝纫机。特别是涉及通过将先行缝制缝料的缝纫结束时残留的空线环引导缝入至下一后续的缝料的缝纫开始端的线迹中来防止缝纫开始端部脱开的带空线环缝入装置的缝纫机。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空线环缝入装置,现已知有日本专利特开平2003-144786号公报所公开的结构。在这一公开专利的公报中所记载的空线环缝入装置如图9所示,具有空线环剪切装置10和空线环吸嘴11,所述空线环剪切装置10的结构是,在先行缝制缝料的缝纫结束时,与针板1的线迹形成用爪部1a连接的空线环2,被吸入通过文丘里管3、软管4与未图示的真空泵等的气源连接的吸入管5的前端内部,由安装于该吸入管5前端部的上刀6和下刀7(参照图10)从先行缝制缝料进行切断,将该切断后的空线环2通过借助软管8、接头9与前述气源连接的吸入管5吹回到与缝制进行方向X的相反方向Y,所述空线环吸嘴11的结构是通过文丘里管12、软管13与未图示的气源连接,同时被配置于压脚(未图示)的上部,可以在以下3种位置上进行移动即接受并吸引保持由所述空线环剪切装置10的吸入管5吹回的空线环2的前进位置(图9的假想线所示的第1位置);在吸引保持空线环2的状态下、后退移动到针板1的线迹形成用爪部1a基端旁边的跟前部的缝料端切断用切刀(未图示)的附近位置进行待机的中间停止位置(图9的实线所示的第2位置);随着后续缝制缝料的缝纫开始、将从第2位置进一步后退移动到与缝制进行方向X的相反方向Y后被吸引保持的空线环2拉伸到针板1的落针部1b的跟前侧、引入后续缝制缝料的缝制开始端的线迹中的后退位置(图9中省略),通过该空线环吸嘴11,将被位伸到落针部1b跟前侧的空线环2移行至所述压脚的下面侧,引入后续缝制缝料的缝纫开始端的线迹中进行缝入。在具有上述结构的传统的空线环缝入装置中,如图10的放大图所示,利用从该吸入管5的前端开口部5a大致水平状向与缝制进行方向X的相反方向Y喷出的气流A1,将吸入空线环剪切装置10的吸入管5内并被切断的空线环2直线状地吹回到与缝制进行方向X的相反方向Y,利用位于图10的假想线所示的第1位置上的空线环吸嘴11内发生的向上的吸引气流A2,将该直线状地吹回的空线环2从空线环吸嘴11向下端开口部11a吸入管内,由此可起到从空线环剪切装置10向空线环吸嘴11侧的空线环移行作用。此时,通过对大致水平状喷出的气流A1和向上的吸引气流A2的流量预先作出调节,使空线环的吹回力与吸入力保持平衡,可将大部分的空线环吸入移行至空线环吸嘴11侧。然而,比如作为形成空线环的缝线,当使用了羊毛线或粗线等的缝线的种类、随着缝速的变化而引起的空线环的长度和密度变化、以及空线环的重量变重的场合,两气流A1、A2所形成的空线环的吹回力和吸入力失去平衡,有时会使从空线环剪切装置10向空线环吸嘴11侧的空线环移行作用发生错误。结果是存在着不能将空线环2缝入后续缝制缝料的缝纫开始端的线迹中的可能性。为了防止发生这种空线环移行作用的错误,每次缝纫开始时,必须对应于缝线的种类以及缝速变化修正所述空线环的吹回力和吸入力的平衡,因而存在着必须化费麻烦的手续来调节两气流A1、A2的流量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现状,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是在形成空线环的缝线使用了粗线等的场合以及随着缝速的变化而引起空线环的重量变重等的场合、空线环的吹回力和吸入力失去平衡,也不需要对其平衡性的失去作出修正,能可靠且顺利地将空线环移行到吸嘴侧,能准确无误且可靠地执行向所定位置缝入的带空线环缝入装置的缝纫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带空线环缝入装置的缝纫机,具有空线环剪切装置和空线环吸嘴,所述空线环剪切装置是在先行缝制缝料的缝纫结束时,将与针板的线迹形成用爪部连接的空线环吸入,从先行缝制缝料进行切断,将该切断后的空线环吹回到与缝制进行方向的相反方向,所述空线环吸嘴被配置于压脚的上部,可以在以下2种位置上进行移动即将从所述空线环剪切装置吹回的空线环吸引保持的前进位置;随着后续缝制缝料的缝纫开始、向与缝制进行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将吸引保持的空线环拉伸到落针部的跟前侧、引入后续缝制缝料的缝制开始端的线迹中的后退位置,通过该空线环吸嘴,将被位伸到落针部跟前侧的空线环移行至所述压脚的下面侧,引入后续缝制缝料的缝纫开始端的线迹中,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向上吹出气流的辅助气流吹出管,当所述空线环吸嘴位于前进位置时,通过所述空线环剪切装置,可将朝向与缝制进行方向的相反方向呈大致水平状喷出的空线环吹回气流,变向成为向所述空线环吸嘴的向下端开口部的流动。采用具有上述特征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带空线环缝入装置的缝纫机,通过空线环剪切装置朝向与缝制进行方向的相反方向呈大致水平状喷出的空线环吹回气流的主流,利用从辅助气流吹出管向上吹出的气流,变向成为朝向空线环吸嘴的向下端开口部的气流,由此,即使在由空线环剪切装置吹回的空线环的性质比如、当使用了羊毛线或粗线等的缝线的种类、随着缝速的变化而引起的空线环的长度和密度变化、以及空线环的重量变重等的原因而使两气流所形成的空线环的吹回力和吸入力多少失去平衡,也能可靠且顺利地将由空线环剪切装置吹回的空线环移行到空线环吸嘴侧。这样,与空线环的性质无关,缝纫开始时不再需要为了使吹回力与吸入力保持平衡而进行的所有的气流的流量调节等的麻烦的操作,具有可将先行缝制缝料的缝纫结束时发生的空线环无错误且可靠地缝入后续缝制缝料的缝纫开始端的线迹中的效果。在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带空线环缝入装置的缝纫机中,如权利项2所述,所述辅助气流吹出管被固定配置成沿着所述空线环剪切装置中的吸入管的姿势,与空线环剪切装置一体化,该辅助气流吹出管的前端部分被弯曲到所述吸入管的下侧部,将其前端开口部相对于吸入管的前端开口部,在缝制进行方向的相反侧向上开放,采用这种结构,可将由空线环剪切装置朝向与缝制进行方向的相反方向呈大致水平状喷出的空线环吹回气流与向上吹出的辅助气流的位置关系始终保持一定,能将气流的变向维持于可靠且稳定的状态,使上述的空线环移行作用更加可靠,能高精度执行所定的空线环缝入。在本专利技术的带空线环缝入装置的缝纫机中,如权利项3所述,最好是该所述空线环吸嘴,可以依次停止在以下3种位置上即将空线环吸引保持的所述前进位置;将吸引保持的空线环拉伸到落针部的跟前侧、引入后续缝制缝料的缝制开始端的线迹中的所述后退位置;在其两位置之间、设定于缝料端切断用切刀的附近位置的中间停止位置,在该3种位置上可以进行驱动位置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带空线环缝入装置的缝纫机中,如权利项4所述,具有空线环推入装置,该空线环推入装置是在将所述空线环吸嘴从所述的中间停止位置向所述后退位置进行位置移动时,从相对于空线环的拉伸路径交叉的方向进出移动,将空线环的一部分推入变位移动到落针部侧,由此,能可靠地将空线环缝入后续缝制缝料的缝纫开始端的线迹中。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及其效果可从后述的实施例中得以明确。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带空线环缝入装置的包缝机的整体概略立体图。图2为表示同上空线环缝入装置的主要部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要部的放大立体图。图4为表示同上空线环缝入装置中的空线环剪切装置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空线环缝入装置的缝纫机,具有空线环剪切装置和空线环吸嘴,所述空线环剪切装置是在先行缝制缝料的缝纫结束时,将与针板的线迹形成用爪部连接的空线环吸入,并从先行缝制缝料上切断,将该切断后的空线环吹回到与缝制进行方向的相反方向,所述空线环吸嘴被配置于压脚的上部,可以在以下2种位置上进行位置移动即:将从所述空线环剪切装置吹回的空线环吸引保持的前进位置;随着后续缝制缝料的缝纫开始、朝与缝制进行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将吸引保持的空线环拉伸到落针部的跟前侧、引入后续缝制缝料的缝制开始端的线迹中的后退位置,通过该空线环吸嘴,将拉伸到落针部跟前侧的空线环移行至所述压脚的下面侧,引入后续缝制缝料的缝纫开始端的线迹中,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向上吹出气流的辅助气流吹出管,当所述空线环吸嘴位于前进位置时,该辅助气流吹出管使通过该空线环剪切装置朝向与缝制进行方向的相反方向呈大致水平状喷出的空线环吹回气流,变向成为朝向所述空线环吸嘴的向下端开口部的气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山隆一弥永明夫
申请(专利权)人: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