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蝉花大米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1638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7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蝉花大米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经过液体培养的蝉花菌种液接种到大米固体培养基中,经过暗培养的固体发酵,得到一种彩色蝉花大米。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蝉花大米呈紫红色,且营养价值高。

A kind of cicadas ric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icadas flower ric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is method is to inoculate the liquid culture cicadas seed liquid to the solid medium of rice. Through the dark culture solid fermentation, a kind of colored cicadas rice is obtained. The cicada rice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is purple red and has high nutritional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蝉花大米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蝉花大米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蝉花是药食两用的传统名贵中药,其蛋白质含量为39.35%,多糖含量为4.44%,脂肪含量为6.97%,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而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蝉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培育优质菌株,使用新的培育方式获得高产,对于蝉花的深加工研究较少。如何利用蝉花开发营养价值高且食用安全、方便的产品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蝉花大米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经过液体培养的蝉花菌种液接种到大米固体培养基中,经过暗培养的固体发酵,得到一种彩色蝉花大米。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蝉花大米呈紫红色,且营养价值高,富含膳食纤维、铁元素、维生素B6、维生素C以及天冬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是一种食用安全、方便,可满足各类人群要求的营养大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蝉花大米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菌种的培养:将蝉花菌种接入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菌种液;步骤b,大米的处理:将大米加水蒸制;步骤c,接种:将步骤a培养的菌种液接种到步骤b处理得到的大米中;步骤d,培养:将步骤c接种后的大米进行避光培养;步骤e,干燥。优选的,整个制备过程要确保无菌,所有器材均进过灭菌处理,所述灭菌的方法包括121℃,30min高温高压灭菌以及30min超净工作台紫外灭菌。优选的,步骤a所述液体培养基为本领域常规的液体培养基,如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葡萄糖-水培养基(PSB)、酵母浸出粉-复合氨基酸-蔗糖培养基(SAAY)、酵母浸出粉-白砂糖-大豆水解蛋白培养基,麸皮煮汁-白砂糖培养基、鱼粉蛋白胨-酵母浸出粉-葡萄糖培养基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液体培养基为鱼粉蛋白胨-酵母浸出粉-葡萄糖培养基;更优选的,所述液体培养基配方为:鱼粉蛋白胨10g/L,酵母浸出粉10g/L,葡萄糖40g/L。优选的,步骤a所述培养方法为摇床培养,摇床培养条件为:温度22~25℃,150~180rmp/min,避光培养60~72h。优选的,步骤b所述将大米蒸至含水量约为15-18%;优选的,步骤c接种量为大米(g)与菌种液(ml)比例为(4~6):1;优选的,步骤c所述的接种方法是将菌种液倒入大米中,并搅拌使菌种液和大米充分混匀。优选的,步骤d培养条件为:温度20~25℃,培养时间2~7天;进一步优选的,培养过程中每隔10~12h要充分搅拌一次。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蝉花大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①培养方法简单,固体发酵过程中原料仅需要蝉花菌种和大米,培养过程中无需加入任何营养液;②颜色美观,本专利技术固体培养阶段只进行暗培养而不进行光培养,制备的蝉花大米保留了蝉花菌丝体的颜色,呈紫红色,相比传统的白色大米更具观赏性;③营养成分丰富,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蝉花大米其膳食纤维、铁元素、维生素B6、维生素C以及天冬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普通大米,尤其是精氨酸含量比标准高出116.6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蝉花菌种为CN102851353A公开的蝉拟青霉菌株[Paecilomycescicadae(Miq.)Samson],该菌株已于2009年11月18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注册保藏,保藏号为CGMCCNo.3453。蝉花菌株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市售或其他现有技术公开的蝉花菌株均能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实施例1步骤a,菌种的培养液体培养基的配置:分别称取酵母浸出粉5g,鱼粉蛋白胨5g,葡萄糖20g,加水至500mL,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分装至4个250mL的锥形瓶中。将无菌水以及培养基用报纸包好后,置于高温高压灭菌锅中121℃灭菌30min,待冷却取出后,置于超净工作台紫外灭菌30min。接种:取2支蝉花菌种液,分别加入无菌水后,用接种环刮取分生孢子,摇匀,倒入锥形瓶中,其中一个斜面接种2个锥形瓶。摇床培养:将锥形瓶置于摇床中培养,其中培养条件为22℃,150rmp/min,暗培养60h,培养完毕后,冷藏备用。步骤b,大米的处理称取1600g大米,淘洗;用电磁炉将清水烧开后,于蒸笼上蒸制3-5min,至大米含水量在15~18%即可取出。分装至高温高压消毒的乐扣盒中,每盒400g大米。置于超净工作台紫外灭菌30min。步骤c,接种取步骤a培养得到的菌种液,在各个乐扣盒中加入菌种液100mL,充分混匀后,并在大米平铺在乐扣盒上。步骤d,培养将接种完毕的大米置于恒湿箱中培养,培养条件为22℃、暗培养48h,培养过程中每隔8-12h需搅拌大米1次,搅拌大米需在超净工作台,应事先对超净工作台紫外灭菌30min。步骤e,干燥将培养好的大米置于干燥的环境下晾晒,每隔2-3h需搓揉大米,将干燥完毕的大米过10目筛网后装袋,每袋约500g蝉花大米,真空密封后保存。本专利技术蝉花大米外观为紫红色。对本实施例制备的蝉花大米进行成分检测,结果见表1-2。表1营养成分检测结果表2氨基酸含量检测结果由表1~2可见,本实施例制备的蝉花大米其蛋白质、膳食纤维、铁元素、维生素B6、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市售大米,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较标准高出29倍,铁元素含量高出1.67倍;另外,本实施例制备的大米脂肪含量和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降低;本实施例制备的蝉花大米多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标准,尤其是精氨酸含量比标准高出116.67%(精氨酸在细胞分裂、伤口复原、排出氨、免疫功能、分泌激素、蛋白质等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一氧化氮的前体,精氨酸可以协助舒张血管,对高氨血症、肝脏机能障碍等均有功效)。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液体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液体培养基为酵母浸出粉-复合氨基酸-蔗糖培养基。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接种量为每500g大米接种100ml菌种液。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接种量为每600g大米接种100ml菌种液。实施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暗培养时间为72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蝉花大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菌种的培养:将蝉花菌种接入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菌种液;步骤b,大米的处理:将大米加水蒸制;步骤c,接种:将步骤a培养的菌种液接种到步骤b处理得到的大米中;步骤d,培养:将步骤c接种后的大米进行避光培养;步骤e,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蝉花大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菌种的培养:将蝉花菌种接入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菌种液;步骤b,大米的处理:将大米加水蒸制;步骤c,接种:将步骤a培养的菌种液接种到步骤b处理得到的大米中;步骤d,培养:将步骤c接种后的大米进行避光培养;步骤e,干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液体培养基选自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水培养基、酵母浸出粉-复合氨基酸-蔗糖培养基、酵母浸出粉-白砂糖-大豆水解蛋白培养基、麸皮煮汁-白砂糖培养基、鱼粉蛋白胨-酵母浸出粉-葡萄糖培养基中的任意一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培养基为鱼粉蛋白胨-酵母浸出粉-葡萄糖培养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强范冬晓陈冬冬李成彭国杰徐煜孙长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泛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