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机公司专利>正文

缝纫机的机针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488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缝纫机的机针驱动机构,传递机构和气缸(35),通过连接体(36)保持为一体。即,上述的传递机构和气缸(35),通过连接体(36)进行所谓的单元化,形成为一体,通过作为固定部件的螺钉可拆装地搭载于嵌条缝纫机(100)的机头部(43)的侧面位置上。因此,可以大幅度提高部件更换时等的作业性。而且,可以简化缝纫机搭载后的调整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摆针功能的缝纫机的机针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为了使线不容易开线,一般,在缝纫机缝制的开始位置以及结束位置进行倒缝制和压缩缝制。其中的倒缝制是指在缝制开始时以及结束时,沿着在针板上被输送的被缝制物的输送方向重复进行缝制的缝制过程。因此,公知的缝纫机具有可以使支撑机针的针杆沿着送布方向摇动的机针驱动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缝纫机中,通过驱动配设于缝纫机外部、用于调整摆针量的脉冲马达,使得连接在针杆上的针杆摇动轴沿着送布方向摇动,实施倒缝制。特开2001-25591号公报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以往的缝纫机的机针驱动机构中,当在缝纫机机架的外部安装脉冲马达之后,必须进行所谓的对正原点作业等,即,调整针杆摇动轴的摆针位置和脉冲马达的旋转位置(尤其是初期位置),这样就有搭载后的调整作业很费事的问题。尤其是缝纫机的机架多由铸造而成形为一体,为了进行组装后的调整作业,则必须设置作业用的孔等,另外,在狭窄的机架内进行作业是非常困难的。由此,希望开发一种缝纫机,可以容易地进行摆针机构部的维修和部件更换,并且,在将该摆针机构部搭载于缝纫机上之后,能够容易地进行调整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安装作业、维修和部件更换作业等的作业性的缝纫机的摆针驱动机构。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缝纫机的机针驱动机构,具有,上下驱动支撑机针的针杆的机针上下动作机构以及与所述机针上下动作机构连接并沿着送布方向使该针杆摇动的摆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针机构,具有驱动该摆针机构的驱动源、将摇动力传递到所述针杆上的针杆摇动轴、将由所述驱动源产生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针杆摇动轴上的传递机构、保持所述驱动源和所述传递机构的保持架体;所述驱动源以及所述传递机构,通过所述保持架体,对于所述缝纫机机架的外面可一体拆装。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中,摆针机构的驱动源和从该驱动源将动力传递到摆针机构的机针摇动轴上的传递机构,通过保持架体形成对于缝纫机机架可一体安装或拆卸的单元部。另外,作为该单元部件的驱动源和传递机构,以对于缝纫机可一体拆装的方式搭载。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缝纫机的机针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为直动式的驱动源。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中,作为摆针用的驱动源,应用直动式的驱动源,该直动式的驱动源和传递机构一同被单元化,以对于缝纫机机架可拆装的方式搭载。另外,由该直动式的驱动源产生的驱动力,通过传递机构传递到针杆摇动轴上。而且,传递到该针杆摇动轴上的摆针用的驱动力被传递到上下动作机构上。由此,针杆以及支撑于该针杆的前端(下端)的机针可以沿着送布方向摇动。另外,所谓的“直动式的驱动源”,例如,是如螺线管和气缸那样的直线动作式的驱动源的统称。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缝纫机的机针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为转动式的驱动源。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作为摆针用的驱动源,应用旋转式的驱动源,并且,该旋转式的驱动源和传递机构被一体单元化,以对于缝纫机机架可一体拆装的方式搭载。另外,由该旋转式的驱动源产生的驱动力,通过传递机构传递到针杆摇动轴上。而且,传递到该针杆摇动轴上的摆针用的驱动力,被传递到上下动作机构上。由此,针杆以及支撑于该针杆的前端(下端)的机针可以沿着送布方向摇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在进行摆针机构的部件更换或维修的时候,可以仅将由该摆针机构的驱动源及其驱动力的传递机构构成的单元部从缝纫机机架上拆下。由此,不仅可以提高维修或部件更换时候的作业性,而且,由于没有必要拆卸、分解该摆针机构以外的部件,所以能够大幅度缩短作业时间。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可以获得与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效果。另外,由于作为摆针机构的驱动源的直动式促动器,预先将其动作的开始位置和停止位置确定为一定,所以,在向嵌条缝纫机安装之前,可以对传递机构向针杆摇动轴付与动作的恰当性进行调整。另外,在以往的旋转式驱动源的情况下,与安装后需要进行位相调整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在预先调整好的状态下,进行向缝纫机安装单元,这样,不仅可以大幅度简化搭载于缝纫机之后的调整,而且能够使维修和更换的作业格外地容易。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将作为摆针机构的驱动源采用旋转式的促动器,除了可以与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获得同样的效果之外,尤其是通过使用旋转式促动器作为机针摆动机构的驱动源,可以在摆针量以及摆针时机等方面,实现所希望的摆针动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缝纫机的机针驱动机构10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单元部的周围的构成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单元部的构成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摆针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摆针用的驱动源(单元部)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缝纫机的机针驱动机构的主要部分构成的立体图。图中10-机针驱动机构,20-机针上下动作机构,21-旋转锤,23、33-曲柄杆,24-针杆拱座,25-针杆,26-机针,27-针杆支撑架,30、130-摆针机构,31-针杆摇动轴,32-针杆摇动轴拱座,34-连接销,34a、134a-偏心凸轮,35-气缸,35a-气缸支撑轴,35b-杆,36-连接体(单元),40-缝纫机机架,41-底板部,42-纵机身部,43-机头部,45-针板,51-上轴,100、200-缝纫机,135-脉冲马达,135a-输出轴,136-连接体(保持框体),138-原点传感器,138a-遮蔽板,138b-光电传感器,139a-螺钉。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图1~图6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机针驱动机构(下面称作机针驱动机构),搭载于具有所谓双机针机构的嵌条缝纫机上,所述双机针机构具有一对针杆,可以形成相互平行的2条线迹。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与后述的针板45垂直的方向为Z轴方向,与针板45平行且被缝制物被输送的方向为X轴方向,与针板45平行且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两方垂直的方向为Y轴方向。<第一实施例> (实施例的整体构成)首先,基于图1以及图2,对搭载第一实施例的缝纫机的机针驱动机构10的嵌条缝纫机100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嵌条缝纫机100,是对未图示的上身大片缝制嵌条布的缝纫机,具有构成其外形的大部分的缝纫机机架40,和进行由上身大片以及嵌条布构成的布料的输送的送布机构、即未图示的大压脚送布机构,和由上下驱动两根针杆25、25的机针上下动作机构20以及使保持在针杆25上的机针26沿着送布方向摇动的摆针机构30而构成的机针驱动机构10。而且,嵌条缝纫机100,除了上述构成之外还包括周知的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没有详细叙述,但还具有作为作业台的未图示的工作台,和在上身大片的上侧、从上方案压嵌条布的滚边机,和在各针杆25的送布方向下游侧使动切刀上升而在各布料上形成切缝的切刀机构,和在通过该切刀机构形成的直线形状的切缝的两端的位置上形成V字形的切缝的角切刀机构等。(缝纫机机架)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机针驱动机构10的主要部分构成的立体图。缝纫机机架40载置于未图示的缝纫机脚桌上,具有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机针驱动机构,具有,上下驱动针杆的机针上下动作机构以及与该机针上下动作机构连接并沿着送布方向使该针杆摇动的摆针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针机构,具有驱动该摆针机构的驱动源、将摇动力传递到所述针杆上的针杆摇动轴、将由所述驱动源产生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针杆摇动轴上的传递机构、保持所述驱动源和所述传递机构的保持架体;    所述驱动源以及所述传递机构,通过所述保持架体,对于所述缝纫机机架的外面可一体拆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沟渕顺也小川达矢高濑秀纪平泽裕
申请(专利权)人:重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