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机公司专利>正文

缝纫机的布厚变化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148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缝纫机的布厚变化检测装置,具有:缝制时将被缝制物按压在针板一侧的中压脚(29),和付与该中压脚沿上下方向往复动作的中压脚驱动机构(1),和通过中压脚来检测被缝制物的厚度变化的厚度变化检测机构(60);中压脚驱动机构具有退让部件(11),该退让部件(11),如果中压脚在下降时承受超过规定量的负荷,则代替中压脚的下降动作而进行退让动作;厚度变化检测机构,由退让部件的退让动作检测被缝制物的厚度变化。这种缝纫机的布厚变化检测装置,可实现结构的简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中压脚的缝纫机的布厚变化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如刺绣缝纫机等,在不使用送布料牙而一边将布料在XY方向上输送一边进行缝制的缝纫机中,为了防止因布料与机针的摩擦而使布料和机针一起上升引起的缝制混乱,具有在机针上升的时候将布料的机针贯通部周边向下方按压的中压脚。通常,在机针从布料中上升的时候,通过中压脚将布料向下方按压,在机针从布料中完全上升之后,中压脚和机针一起上升。另外,在上述以往的缝纫机中,具有由于检测针板上布料的厚度变化的厚度检测机构,在缝制时进行检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特开平5-300988号公报(第6图)但是,专利文献1中的厚度检测机构,具有与将布料保持于向XY方向移动的框上的布料上面接触的接触键、检测接触键的上下动位移的传感器;具有部件个数增加的问题。另外,由于使接触键接触在向XY方向移动的布料的上面,进行厚度变化的检测,所以,很容易受到由移动中的布料的滑动产生的震动等外部干扰,导致很难正确检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使布厚检测装置的构成简易化,并且可提高布厚的检测精度。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具有缝制时将被缝制物按压在针板一侧的中压脚,和付与该中压脚沿上下方向往复动作的中压脚驱动机构,和通过中压脚来检测被缝制物的厚度变化的厚度变化检测机构;中压脚驱动机构具有退让部件,该退让部件,如果中压脚在下降时承受超过规定量的负荷,则代替中压脚的下降动作而进行退让动作;厚度变化检测机构,由退让部件的退让动作检测被缝制物的厚度变化。而且,在厚度变化检测机构中,所谓的“检测厚度变化”,意味着包括只检测出发生厚度变化的情况和检测出厚度的变化量的情况。在上述构成中,中压脚通常通过中压脚驱动机构而在一定高度的上死点以及下死点之间进行上下运动。而且,如果由于被缝制物的厚度增加,在中压脚下降的时候不能到达下死点,则通过中压脚受到的反向力,退让部件进行移动。而且,厚度检测机构通过该退让部件的移动的发生,检测出被缝制物发生了厚度变化。在上述构成中,由于通过中压脚来检测被缝制物的厚度变化,所以,不需要独立的接触键,这样可以减少部件的个数。另外,没有必要确保使独立于中压脚而另行设置的接触键与被缝制物接触的空间,实现了装置的小型化、简易化。进而,由于通过中压脚来检测被缝制物的厚度变化,所以,可以抑制从上方按压被检测物进行检测而产生滑动的影响。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具有和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构成,同时,还具有调整中压脚上下运动的下死点高度的高度调整机构,和通过厚度变化检测机构检测被缝制物的厚度变化时,进行高度调整机构调整中压脚下死点高度的控制的按压高度控制机构。在上述构成中,中压脚通常通过中压脚驱动机构的驱动而在一定高度的上死点以及下死点之间进行上下运动。而且,当通过厚度变化检测机构检测出被缝制物的厚度变化时,可调整由中压脚驱动机构驱动的中压脚的下死点高度。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具有和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构成,同时,还具有在针板上的平面的任意位置上,相对定位被缝制物和机针的移动机构;和对于移动机构,根据按机针的上下运动的运针数表示应定位的各位置的缝制数据,进行定位控制的缝制控制机构;和在通过缝制控制机构执行各位置的定位的时候,进行利用厚度变化检测机构检测被缝制物的厚度变化的控制,并且将发生厚度变化的运针数写入缝制数据中的变化针数检测控制机构。在上述构成中,按照缝制数据,以按运针数相对定位机针和被缝制物的方式来控制移动机构。而且,如果检测出已定位的机针的对应位置上的被缝制物的厚度变化,则将发生该变化的运针数全部写入缝制数据中。其结果,在下次缝制的时候,能够预先确认在任意一种运针数的时候被缝制物是否发生厚度变化,可以进行对应厚度变化的各种控制。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具有和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构成,同时,变化针数检测控制机构,在通过缝制控制机构执行缝制时,进行将发生厚度变化的运针数写入缝制数据中的处理。即,根据不写入发生厚度变化的运针数的阶段的缝制数据,至少进行一次缝制,由此,可以获得写入发生厚度变化的运针数的缝制数据,之后,基于写入发生厚度变化的运针数的缝制数据进行缝制。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具有和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构成,同时,变化针数检测控制机构,在通过缝制控制机构实施预缝制时,进行将发生厚度变化的运针数写入所述缝制数据中的处理。上述所谓的“预缝制”,是将被缝制物设定在移动机构上,但在缝线不穿过机针的状态或者针杆上没有安装机针自身的状态下,驱动机针的上下动作驱动源和移动机构的作业。此时,不进行实际的缝制。即,基于不写入发生厚度变化的运针数的阶段的缝制数据而进行预缝制,由此,可以获得写入发生厚度变化的运针数的缝制数据,在实际的缝制中,基于写入发生厚度变化的运针数的缝制数据进行缝制。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具有和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构成,同时,还具有确认动作控制机构,该确认动作控制机构,在写入发生厚度变化的运针数的处理之后,按照缝制数据,进行移动机构以及高度调整机构的确认动作。上述构成中,在进行预缝制作业的时候,将发生布厚变化的运针数写入缝制数据中,再次进行预缝制。其结果,可以对中压脚的下死点高度和被缝制物的相对高度进行是否恰当的判断。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具有和技术方案1至6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构成,同时,还具有对供给机针的缝线的捯出付与阻力的调线装置,和在利用所变化检测机构进行被缝制物的厚度变化检测时,进行改变调线装置付与的阻力的控制的线张力控制机构。在上述构成中,如果根据厚度变化检测机构检测出被缝制物的厚度变化,则可以通过调线装置调整线张力。(专利技术效果)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通过中压脚来检测被缝制物的厚度变化,所以,不需要独立的接触键,从而减少了部件的个数,另外,不需要确保使独立于中压脚而另行设置的接触键与被缝制物接触的空间,实现了装置的小型化、简易化。因此,可提高装置整体的生产性。另外,由于通过中压脚来检测被缝制物的厚度变化,因此可以从上方按压被缝制物而进行检测,因为不会发生以往的被缝制物和接触键的滑动,所以可抑制晃动等的发生,能够进行精度更好的厚度检测。而且,由于具有退让部件,所以,可以抑制中压脚下降的时候对被缝制物的按压,实现被缝制物的保护,并且,在抑制中压脚的影响的状态下,能够精度更加良好地检测出被缝制物的厚度变化。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具有在通过厚度变化检测机构检测厚度变化的时候调整中压脚的下死点高度的高度调整机构,所以,可以实现被缝制物的保护,并且,能够抑制中压脚下降的时候对被缝制物的按压,在抑制中压脚影响的状态下,可以进一步精度良好地检测被缝制物的厚度变化。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可将通过被检测物的厚度检测而获得的发生厚度变化的运针数的数据写入缝制数据中,所以,在下次的缝制时,可以预先识别在任意运针数的时候,被缝制物是否发生了厚度变化,从而能够进行按照厚度变化的各种控制,实现缝纫质量的提高。根据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可将被缝制物发生厚度变化的运针数的检测结果和实际的缝制作业一同附加到缝制数据中,所以,可以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根据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可将被缝制物发生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布厚变化检测装置,具有:    缝制时将被缝制物按压在针板上面的中压脚,和    付与该中压脚沿上下方向往复动作的中压脚驱动机构,和    通过所述中压脚,检测被缝制物的厚度变化的厚度变化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压脚驱动机构,具有退让部件,该退让部件,如果所述中压脚在下降时承受超过规定量的负荷,则代替所述中压脚的下降动作而进行退让动作;    所述厚度变化检测机构,由所述退让部件的退让动作检测所述被缝制物的厚度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井健二
申请(专利权)人:重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