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JUKI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缝纫机的布带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1013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布带进给装置,其通过使由驱动辊和从动辊向沿布带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施加的压力均匀,笔直地供给布带。其具有:一对连结部件(13a、13b),其将紧固从动辊(20)的从动辊轴(19)活动嵌入其中而可旋转地进行轴支撑;一对支撑轴(11a、11b),其紧固在两个连结部件(13a、13b)上;安装底座(5),其可转动地轴支撑各支撑轴(11a、11b),同时可旋转地支撑驱动辊(9);以及一对转动部(21a、21b),其使各支撑轴转动,其中,对从动辊进行支撑,以能够个别地调整驱动辊及从动辊的各一端部中的两轴心间的距离、和驱动辊及从动辊的各另一端部中的两轴心间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的布带进给装置,其利用与缝纫机的主 轴联动而旋转的驱动辊、和从动于驱动辊的从动辊,对要缝合在被缝 制物上的布带进行供给。
技术介绍
当前,在被缝制物上缝合布带的缝纫机中,设置布带进给装置, 其将与缝纫机主轴连结的驱动辊及可自由旋转的从动辊,配置在比缝 纫机的落针部更靠近布料进给方向前方的位置,由驱动辊和从动辊夹 持布带,通过驱动辊的旋转而向落针部供给布带。例如如图4所示,在现有的布带进给装置31中,驱动轴33的 一端与未图示的缝纫机主轴连结,同时可旋转地轴支撑在形成于安装 底座35的两侧部上的一对安装部36上。在两个安装部36之间的驱 动轴33上固定驱动辊38。在两个安装部36、 36上,可旋转地轴支撑与驱动轴33平行地 配置的支撑轴39的两端。在两个安装部36、 36之间,在支撑轴39 的两端紧固一对连结部件40、 40。在两个连结部件40、 40上,固定 与驱动轴33平行地配置的从动辊轴42,在从动辊轴42上可旋转地 安装从动辊43。另外,在从一侧的安装部36突出的支撑轴39的一 端部上,固定前端直立的摆动杠杆45的基端部,摆动杠杆45的前端 部由按压部件47的调整弹簧46按压。上述的缝纫机的布带进给装置31,如果由按压部件47按压摆动 杠杆45,则支撑轴39转动,通过支撑轴39的转动,经由连结部件 40使从动辊43压接在驱动辊38上。另外,该缝纫机的布带进给装 置31,通过调整按压部件47对摆动杠杆45的按压力,从而调整从 动辊43对驱动辊38的压接力。并且,该缝纫机的布带进给装置31,由压接的驱动辊38和从动 辊43夹持布带,通过经由缝纫机的主轴使驱动轴33旋转,从而使驱 动辊38旋转,同时使从动辊43随着驱动辊38的旋转而旋转,从而 将布带供给至缝纫机的未图示的落针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l:特开2004-32159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根据上述现有的缝纫机的布带进给装置31,在制造阶段, 存在没有平行地配置驱动辊38的轴线和从动辊43的轴线的情况,如 果使用这样的缝纫机的布带进给装置31,则在由驱动辊38和从动辊 43夹持布带时,在与布带供给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上施加 的压力不同。由此,如果直接在上述状态下供给布带,则有可能布带 偏向驱动辊38及从动辊43的一侧,偏离正常的供给方向地供给,其 结果,产生有时候难以在被缝制物中的任意位置上缝合布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 带进给装置,其通过使由驱动辊和从动辊向布带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 上施加的压力均匀,从而能够沿标准的方向笔直地供给布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缝纫机的 布带进给装置的特征为,具有驱动辊(9),其与缝纫机的主轴联 动而进行旋转;以及从动辊(20),其可以与上述驱动辊接触/离开, 与上述驱动辊协同动作而供给布带,对上述从动辊进行支撑,以使得 可以个别地调整上述驱动辊及上述从动辊的各一端部的两轴心间距 离、和上述驱动辊及上述从动辊的各另一端部的两轴心间距离。根据该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通过对从动辊进行支撑,以使 得可以个别地调整驱动辊及从动辊的各一端部的两轴心间距离、和驱 动辊及从动辊的各另一端部的两轴心间距离,从而能够个别地调整各 一端部的压力和各另一端部的压力。其结果,能够调整使得从动辊整 体对驱动辊的压接力相同。另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缝纫机的布带进给装置 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l所述的缝纫机的布带进给装置中,具有一对连结部件(13a、 13b),其使紧固有上述从动辊的从动辊轴活动嵌 入其中,可旋转地对其进行轴支撑; 一对支撑轴(lla、 lib),其以 与活动嵌入上述各连结部件中的从动辊的轴线平行的方式,分别紧固 在对应的上述各连结部件上;安装底座(5),其可旋转地轴支撑上 述各支撑轴,同时可旋转地支撑上述驱动辊;以及一对转动部(21), 其使上述各支撑轴分别转动,上述从动辑,利用上述各支撑轴的转动, 经由上述连结部件与上述驱动辊接触/离开,上述各转动部个别地调 整对应的上述各支撑轴的各自的转动量。根据该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通过使紧固有从动辊的从动辊 轴活动嵌入在一对连结部件中而可旋转地对其进行轴支撑,经由连结 部件而个别地调整与从动辊连结的各支撑轴的转动量,从而能够支撑 从动辊,以能够个别地调整驱动辊及从动辊的各一端部的两轴心间距 离、和各另一端部的两轴心间距离。由此,能够调整使得从动辊整体 对驱动辊的压接力相同。此外,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缝纫机的布带进给装置 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缝纫机的布带进给装置中,上述各转 动部分别具有摆动杠杆(22a、 22b),其紧固在对应的上述各支撑 轴上;以及按压部件(26a、 26b),其按压摆动杠杆,由上述各按压 部件按压对应的上述两个摆动杠杆,通过使该摆动杠杆摆动而使对应 的上述各支撑轴转动,上述各按压部件个别地调整对对应的上述各摆 动杠杆的各自的按压力。根据该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通过两个按压部件个别地调整 对两个摆动杠杆的各自的按压力,能够经由连结部件个别地调整与从 动辊连结的各支撑轴的转动量,其结果,能够支撑从动辊,以能够个 别地调整驱动辊及从动辊的各一端部的两轴心间距离和各另一端部 的两轴心间距离。由此,能够调整使得从动辊整体对驱动辊的压接力 相同。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上述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缝纫机的布带进给装置,通过使从动辊整体对驱动辊的压接力均匀,能够使在与由驱动辊和从动 辊夹持而向与布带的供给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上施加的压 力相同。由此,防止偏离供给方向而搬运布带,能够沿标准方向笔直 地供给,其结果,能够在被缝制物的任意位置容易且可靠地缝合布带, 能够进行加工质量好的缝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缝纫机的布带进给装置的缝纫 机的概略斜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布带进给装置的要部的斜视图。图3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布带进给装置的要部的分解斜视图。图4是表示现有的缝纫机的布带进给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图1至图3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缝纫机的布带进给 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在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缝纫机的缝制操作者侧为前方、 反方向为后方、缝制操作者的右手侧为右侧、左手侧为左侧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缝纫机2的布带进给装置1具有安装底座5, 其固定安装在缝纫机2的缝纫机臂部3的前方,在安装底座5的两端 部上,形成向前方突出的一对安装部5a、 5b,各安装部5a、 5b具有规定的间隙而相互平行地相对配置。在两个安装部5a、 5b的下部分别形成轴承8,这些轴承8轴支 撑驱动轴7,该驱动轴7的一端部与缝纫机2的未图示的主轴连结, 驱动轴7由各安装部5a、 5b的轴承8可自由旋转地支撑,经由上述 主轴与缝纫机2的落针动作联动而进行旋转。在驱动轴7的周面由两 个安装部5a、 5b夹持的位置上,紧固由树脂材料等构成的驱动辊9, 驱动辊9与驱动轴7—起旋转。缝纫机2的布带进给装置1具有第1支撑轴lla及第2支撑轴 llb,各支撑轴lla、 llb配置在驱动辊9的前上方,轴线与驱动轴7 的轴线平行。第1支撑轴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布带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驱动辊,其与缝纫机的主轴联动而进行旋转;以及    从动辊,其可以与上述驱动辊接触/离开,与上述驱动辊协同动作而供给布带,    对上述从动辊进行支撑,以使得可以个别地调整上述驱动辊及上述从动辊的各自一端部的两轴心间距离、和上述驱动辊及上述从动辊的各自另一端部的两轴心间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本修
申请(专利权)人:JUK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