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投放的给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097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投放的给水泵,包括固定架、搭扣、顶盖、拉环、牵引绳、出水管、连通管、电磁阀、环形气囊箱、连通孔、第一电动推杆、保护管、滤水板、过滤网、连接柱、底板、减振弹簧、橡胶环、滑杆、套管、水泵主体、闸板和第二电动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固定架对水泵提供保护装置,防止水泵在水底刮伤,通过过滤网和过滤板,便于拦截水中的杂物,防止杂物堵塞进水口,通过减振弹簧和橡胶环,便于对水泵工作提供减振,降低噪音,通过保护管,便于保护水泵的连接管,通过环形气囊箱与牵引绳便于将水泵主体在水面上漂浮移动,选择合适的投放位置,便于给水泵的投放。

A water supply pump that is convenient for deliver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ter supply pump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delivery, including a fixed frame, a buckle, a top cover, a pull ring, a traction rope, an outlet pipe, a connecting pipe, an electromagnetic valve, a ring air bag box, a connecting hole, a first electric push rod, a protective pipe, a water filter plate, a filter net, a connecting column, a floor, a vibration reduction spring, a rubber ring, a slide bar, a casing, and a casing. The main body of the pump, the gate and the second electric push rod. The invention is reasonable in structure, novel in design, simple in operation and convenient in installation. Through a fixed frame, the pump provides a protective device to prevent the water pump from scratching at the bottom of water. Through the filter net and filter plate, it is convenient to intercept the sundries in the water and prevent the sundries from blocking the intake port. The pump can be reduced by damping spring and rubber ring to reduce the work of the pump. Vibration, noise reduction, through the protection pipe, easy to protect the pump connection pipe, through the annular air bag box and traction rope to facilitate the water pump body floating on the water, select the appropriate placement, facilitate the delivery of water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投放的给水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给水泵,具体为一种便于投放的给水泵,属于给水泵投放

技术介绍
给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是生活用水、矿山抢险、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还可用于喷泉景观。在进行农田灌溉时,一般是将给水泵直接放入池塘和河流中进行抽水灌溉,一般的水泵放置在水底时,容易倾倒在水底淤泥上,不易调整水泵在水中的高度,造成水泵的进水口被泥沙堵塞,容易损伤水泵的叶轮,且池塘河流中漂浮的树叶和片状垃圾容易在水泵的吸附作用下容易堵塞进水口,且由于池塘河流内水的深度不同,需要及时调整给水泵的位置,且给水泵一般不便于投放,一般的水泵没有减振装置,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于投放的给水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投放的给水泵。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于投放的给水泵,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通过搭扣搭接顶盖,所述顶盖的中心固定连接保护管,所述顶盖的一端两侧固定连接拉环,所述拉环上固定连接牵引绳,所述固定架的内部两侧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套管,所述套管固定连接在水泵主体侧壁上,所述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推杆的一端,所述水泵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通连通管的一端,所述连通管上固定连接电磁阀,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连通环形气囊箱,所述环形气囊箱固定连接在固定架的侧壁,所述环形气囊箱的一端侧壁开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内滑动连接闸板,所述闸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所述固定架的两端侧壁固定连接滤水板,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过滤网,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固定连接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侧壁通过减振弹簧弹性连接橡胶环。优选的,所述水泵主体通过套管滑动连接在滑杆上。优选的,所述连通管贯穿固定架的一端侧壁,且连通管连通出水管与环形气囊箱内部。优选的,所述底板为环形,且底板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滑杆的一端。优选的,所述滤水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滤水板以固定架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固定架侧壁内。优选的,所述闸板通过电动推杆与连通孔密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结构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固定架对水泵提供保护装置,防止水泵在水底刮伤,通过过滤网和过滤板,便于拦截水中的杂物,防止杂物堵塞进水口,通过减振弹簧和橡胶环,便于对水泵工作提供减振,降低噪音,通过保护管,便于保护水泵的连接管。2、通过环形气囊箱与牵引绳便于将水泵主体在水面上漂浮移动,选择合适的投放位置,便于给水泵的投放,通过闸板与连通孔使环形气囊箱内给水,便于本装置沉入水中,防止水泵主体与水底直接接触,导致泥沙堵塞水泵进水口,通过第二电动推杆、滑杆与套管,便于调整水泵主体在水中的深度,便于给水,通过电磁阀与连通管,使环形气囊箱内水排出,重新使固定架与水泵主体浮出水面,通过牵引绳收回,便于给水泵的投放与收回。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右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橡胶环、弹簧与底板位置示意图。图中:1、固定架,2、搭扣,3、顶盖,4、拉环,5、牵引绳,6、出水管,7、连通管,8、电磁阀,9、环形气囊箱,10、连通孔,11、电动推杆,12、保护管,13、滤水板,14、过滤网,15、连接柱,16、底板,17、减振弹簧,18、橡胶环,19、滑杆,20、套管,21、水泵主体,22、闸板,23、第二电动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便于投放的给水泵,包括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的一端通过搭扣2搭接顶盖3,所述顶盖3的中心固定连接保护管12,所述顶盖3的一端两侧固定连接拉环4,所述拉环4上固定连接牵引绳5,便于给水泵的投放与收起,所述固定架1的内部两侧通过连接柱15固定连接滑杆19,所述滑杆19上滑动连接套管20,所述套管20固定连接在水泵主体21侧壁上,所述套管2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推杆23的一端,便于调整水泵主体21在水面下的深度,所述水泵主体21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的一端连通连通管7的一端,所述连通管7上固定连接电磁阀8,所述连通管7的另一端连通环形气囊箱9,便于给水泵的投放,所述环形气囊箱9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的侧壁,所述环形气囊箱9的一端侧壁开有连通孔10,所述连通孔10内滑动连接闸板22,所述闸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11,所述固定架1的两端侧壁固定连接滤水板13,所述固定架1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过滤网14,便于对水进行过滤,防止杂物堵塞水泵的进水口,所述固定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底板16,所述底板16的一端侧壁通过减振弹簧17弹性连接橡胶环18,便于弹簧工作使对其减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水泵主体21通过套管20滑动连接在滑杆19上,便于调整水泵主体21在池塘内的深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连通管20贯穿固定架1的一端侧壁,且连通管20连通出水管6与环形气囊箱9内部,便于环形气囊箱9内水的排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底板16为环形,且底板16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滑杆19的一端,便于对水泵主体21提供减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滤水板1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滤水板13以固定架1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固定架1侧壁内,结构更加合理,便于水的通过和过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闸板22通过电动推杆11与连通孔10密封,便于对环形气囊箱9实现密封。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本装置中的电器元件均外接控制开关和电源,通过外接控制开关使第一电动推杆11推动闸板22与连通孔10密封,保持环形气囊箱9内保持密封,将外接水管通过保护管12与水泵主体21一端的出水管6连通,将本装置的过滤网14与水接触,使本装置缓慢放入水中,环形气囊箱9为固定架1和水泵主体21提供浮力,使本装置漂浮在水面上,通过拉扯牵引绳5将本装置在水面上进行漂浮移动,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外接控制开关打开第二电动推杆23,第二电动推杆23收缩拉动水泵主体21通过套管20在滑杆19上滑动,使水泵主体21的一端与橡胶环18接触,压缩橡胶环18和减振弹簧17,然后使水泵工作,水泵将水从池塘中抽起,通过出水管6与外接水管排出,通过外接控制开关使第一电动推杆11工作,第一电动推杆11收缩使密封的闸板22与连通孔10分离,水进入环形气囊箱9,浮力降低,本装置沉入水面下,进行抽水工作,池塘中的水穿过过滤网14与过滤板13,将水中混有的杂物过滤,挡在过滤网14与过滤板13之外,当抽水完毕后,通过外接控制开关使第一电动推杆11推动闸板22与连通孔10密封,通过外接控制开关打开电磁阀8,水泵将环形气囊箱9内的水通过连通管7抽出,环形气囊箱9内的水排尽,关闭电磁阀8,环形气囊箱9重新在浮力作用下浮出水面,带动固定架1与水泵主体21漂浮在水面上,通过牵引绳5拉动本装置,将本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投放的给水泵,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一端通过搭扣(2)搭接顶盖(3),所述顶盖(3)的中心固定连接保护管(12),所述顶盖(3)的一端两侧固定连接拉环(4),所述拉环(4)上固定连接牵引绳(5),所述固定架(1)的内部两侧通过连接柱(15)固定连接滑杆(19),所述滑杆(19)上滑动连接套管(20),所述套管(20)固定连接在水泵主体(21)侧壁上,所述套管(2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推杆(23)的一端,所述水泵主体(21)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的一端连通连通管(7)的一端,所述连通管(7)上固定连接电磁阀(8),所述连通管(7)的另一端连通环形气囊箱(9),所述环形气囊箱(9)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的侧壁,所述环形气囊箱(9)的一端侧壁开有连通孔(10),所述连通孔(10)内滑动连接闸板(22),所述闸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11),所述固定架(1)的两端侧壁固定连接滤水板(13),所述固定架(1)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过滤网(14),所述固定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底板(16),所述底板(16)的一端侧壁通过减振弹簧(17)弹性连接橡胶环(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投放的给水泵,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一端通过搭扣(2)搭接顶盖(3),所述顶盖(3)的中心固定连接保护管(12),所述顶盖(3)的一端两侧固定连接拉环(4),所述拉环(4)上固定连接牵引绳(5),所述固定架(1)的内部两侧通过连接柱(15)固定连接滑杆(19),所述滑杆(19)上滑动连接套管(20),所述套管(20)固定连接在水泵主体(21)侧壁上,所述套管(2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推杆(23)的一端,所述水泵主体(21)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的一端连通连通管(7)的一端,所述连通管(7)上固定连接电磁阀(8),所述连通管(7)的另一端连通环形气囊箱(9),所述环形气囊箱(9)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的侧壁,所述环形气囊箱(9)的一端侧壁开有连通孔(10),所述连通孔(10)内滑动连接闸板(22),所述闸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11),所述固定架(1)的两端侧壁固定连接滤水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勇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高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