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0858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可用于厌氧废水培养微藻。该装置主要包括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混合桶、隔膜泵和气泵,所述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螺旋盘绕,下方安放混合桶、隔膜泵和气泵。其优点在于,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各玻璃管间采用橡胶套管活性连接,便于拆装,同时藻液的循环动力采用隔膜泵,藻液来回震荡前行,对管壁形成有效冲刷,减缓了管壁污染积累。

A tube type photo bioreac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ubular photo bioreactor, which can be used for cultivating microalgae in anaerobic wastewater. The device mainly comprises a main tube type optical bioreactor, a mixing bucket, a diaphragm pump and a gas pump. The main tube type optical bioreactor is spiral winding, and a mixing bucket, a diaphragm pump and a gas pump are placed below. Its advantages are that the a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glass tubes of the main tube type photo bioreac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ubber bushing,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dis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At the same time, the cycle power of the algal liquid adopts the diaphragm pump, the algal fluid moves forward and forth, and the tube wall forms the effective scour, which slows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pipe wall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式光生物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微藻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管式光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微藻是一种光能自养型单细胞生物,微藻能有效利用光能、CO2和无机盐类合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高附加值的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以生产健康食品、食品添加剂、动物饲料、生物肥料、生物柴油以及其他自然产品为目的的微藻养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生物柴油方向。利用污水对微藻进行培养,既能实现污水处理,又能收获生物柴油原材料,可谓一举两得。光生物反应器一般是指用于培养光合微小生物及具有光合作用的植物组织或细胞的设备或装置。目前微藻培养的光生物反应器主要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开放式培养系统开发较早、应用最普遍,但光能利用率低、受外界环境影响大、易被污染、水分蒸发大。相对于开放式培养系统,封闭式培养系统具有抗污染、节约水资源、光能利用率高、温度易于控制、用水量较低、水蒸发量较小、细胞密度高等优点。封闭式培养系统主要由管式和板式等形式。管式反应器采光面积大,微藻光合生长效率高,生物质浓度高于开放式系统,并可有效防止外界环境干扰。常规管式光生物反应器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管道污染难清洗问题。因此亟需设计新型管式光生物反应器改善其清洗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管式光生物反应器。从设备安装方式及循环动力等方面解决了管式光生物反应器清洗困难的问题。所述一种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包括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混合桶2、隔膜泵3和气泵4;所述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螺旋盘绕于支架9,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下方安放混合桶2、隔膜泵3和气泵4;所述气泵4通过硅胶软管连接于混合桶2底部的微孔曝气管11;所述混合桶2下部通过连接管6依次连接隔膜泵3和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的进口,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的出口通过连接管7连接于混合桶2上部。所述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分为7层,上层管底和下层管顶间距为70mm,单层有10根管连接组成;所述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每根管间有橡胶套管活性连接8。所述混合桶2底部安装两根管径为15mm微孔曝气管11,孔径为1mm。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底端安装有藻液排出口10。本技术的优点有:管式光生物反应器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管道污染难清洗问题。在管道设计时,为了便于玻璃管拆卸清洗,各管道之间采用橡胶套管活性连接进行连接,可以简单地松开活性橡胶接口,将玻璃管拆卸清洗;另外,藻液的循环动力采用隔膜泵,一方面,隔膜泵避免了叶轮泵中高速旋转的叶轮对藻细胞的伤害,另外隔膜泵的水动力方式是类似于心脏的“一呼一吸”,水流来回震荡前行,对管壁形成有效冲刷,减缓了污染积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图。其中1、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2、混合桶;3、隔膜泵;4、气泵;5、进水管;6、连接管;7、连接管;8、橡胶套管活性连接;9、支架;10、藻液排出口;11、微孔曝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管式光生物反应器主要有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混合桶2、隔膜泵3和气泵4。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螺旋盘绕安装于支架9,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下部设置混合桶2(长0.6m×宽0.6m×高0.8m,容积300L)、隔膜泵3和气泵4。同时混合桶底部安装两根长度为0.5m、管径为15mm的微孔曝气管(孔径1mm)。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由厚度为2mm,内管径为90mm,单管长度为2.5m的玻璃管通过橡胶套管活性连接8而成。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总共分为7层(上层管底和下层管顶间距为70mm),总体积为4.09m3,总采光面积为89.3m2。气泵4通过硅胶软管连接于混合桶2底部的微孔曝气管11;混合桶2下部通过连接管6依次连接隔膜泵3和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的进口,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的出口通过连接管7连接于混合桶2上部。微藻菌种及厌氧废水通过混合桶2上端的进水管进入混合桶2,并经隔膜泵3加压输送至主体管式反应器1,在主体管式反应器1内微藻吸收光能并利用废水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增殖,藻液在主体管式反应器1内自下往上逐层流动,并最终从顶端流出,通过连接管路7返回混合桶2。由于管式反应器内光合效率高,对CO2需求量较大,因此由气泵4进行曝气。藻液经循环过程,然后从主体管式反应器1顶部以较大速度冲击而下,进入混合桶2,同时混合桶2底部的微孔曝气管11提供一定量的曝气,两者使混合桶内藻液形成强紊流,有利于藻液中溶解氧的脱出以及CO2气液传质过程。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底端安装有藻液排出口10,可用于收获培养的微藻。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管式光生物反应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是,包括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混合桶2、隔膜泵3和气泵4;所述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螺旋盘绕于支架9,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下方安放混合桶2、隔膜泵3和气泵4;所述气泵4通过硅胶软管连接于混合桶2底部的微孔曝气管11;所述混合桶2下部通过连接管6依次连接隔膜泵3和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的进口,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的出口通过连接管7连接于混合桶2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是,包括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混合桶2、隔膜泵3和气泵4;所述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螺旋盘绕于支架9,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下方安放混合桶2、隔膜泵3和气泵4;所述气泵4通过硅胶软管连接于混合桶2底部的微孔曝气管11;所述混合桶2下部通过连接管6依次连接隔膜泵3和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的进口,主体管式光生物反应器1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晓波魏垒垒赵先超周跃云杨黎彬王振张家赫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