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功率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0423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功率移动电源,包括第一壳体、移动电源主体、第二壳体、第二输出口、第二太阳能板、第二磁石、缓冲块、弹簧、容纳槽、缓冲板、第一电芯、第二电芯和照明灯,所述移动电源主体一侧设置有第一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快速补充电量结构,高功率意味着移动电源本身充电时间长,需要浪费大量时间补充电量,通过设置两个电芯在充电时同时充电,可以在保证功率的同时提高充电效率,设置了太阳能装置,可以通过打开移动电源主体设置的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量储存使用,设置了防摔装置,可以通过移动电源四角设置的缓冲块和弹簧可以避免摔跌时损坏。

A high power mobile power supp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 power mobile power supply, including a first housing, a mobile power supply body, a second shell, a second output port, a second solar panel, a second magnet, a buffer block, a spring, a holding tank, a buffer plate, a first electric core, a second electric core and a light lamp. The main side of the mobile power sourc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ide. The shell.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nd it is safe and convenient to use and set a fas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tructure. High power means that the charging time of the mobile power supply itself is long. It needs to waste a lot of time to supplement the electric quantity. By setting two electric cores at the same time charg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rging efficiency can be raised while the power rate is guaranteed, and the charging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The solar device can convert the solar energy into the electricity storage by opening the solar panel set by the main body of the mobile power supply, setting the anti - fall device, and can avoid the damage when falling and falling through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mobile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功率移动电源
本技术涉及电源供电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功率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移动电源也叫充电宝、旅行充电器等,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或待机供电。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高功率移动电源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快速补充电量结构,高功率意味着移动电源本身充电时间长,需要浪费大量时间补充电量,没有设置太阳能装置,无法将太阳能转化为电量储存使用,没有设置防摔装置,无法在移动电源摔跌时避免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功率移动电源,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没有设置快速补充电量结构,高功率意味着移动电源本身充电时间长,需要浪费大量时间补充电量,没有设置太阳能装置,无法将太阳能转化为电量储存使用,没有设置防摔装置,无法在移动电源摔跌时避免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功率移动电源,包括第一壳体、移动电源主体、第二壳体、第一太阳能板、第一磁石、第一输出口、第一输入口、电源指示灯、控制板、第二输入口、第二输出口、第二太阳能板、第二磁石、缓冲块、弹簧、容纳槽、缓冲板、第一电芯、第二电芯和照明灯,所述移动电源主体一侧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所述移动电源主体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顶部设置有第一太阳能板,所述第一壳体顶部且位于第一太阳能板一侧设置有第一磁石,所述第一壳体一侧设置有第一输出口,所述第一壳体一侧且位于第一输出口一侧设置有第一输入口,所述第二壳体顶部设置有第二太阳能板,所述第二壳体顶部且位于第二太阳能板一侧设置有第二磁石,所述第二壳体一侧设置有电源指示灯,所述电源指示灯一侧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一侧设置有第二输入口,所述第二输入口一侧设置有第二输出口,所述第一壳体内侧设置有第一电芯,所述第二壳体内侧设置有第二电芯,所述移动电源主体外侧四周均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侧设置有缓冲板,所述弹簧外侧且位于缓冲板外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移动电源主体另一侧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输入端,所述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控制板输入端,所述控制板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电源指示灯和照明灯输入端。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铰链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表面四周均设置有加强筋。优选的,所述缓冲块是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优选的,所述第一磁石和第二磁石正对面分别为阴阳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快速补充电量结构,高功率意味着移动电源本身充电时间长,需要浪费大量时间补充电量,通过设置两个电芯在充电时同时充电,可以在保证功率的同时提高充电效率,设置了太阳能装置,可以通过打开移动电源主体设置的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量储存使用,设置了防摔装置,可以通过移动电源四角设置的缓冲块和弹簧可以避免摔跌时损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图2的A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第一壳体;2、移动电源主体;3、第二壳体;4、第一太阳能板;5、第一磁石;6、第一输出口;7、第一输入口;8、电源指示灯;9、控制板;10、第二输入口;11、第二输出口;12、第二太阳能板;13、第二磁石;14、缓冲块;15、弹簧;16、容纳槽;17、缓冲板;18、第一电芯;19、第二电芯;20、照明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功率移动电源,包括第一壳体1、移动电源主体2、第二壳体3、第一太阳能板4、第一磁石5、第一输出口6、第一输入口7、电源指示灯8、控制板9、第二输入口10、第二输出口11、第二太阳能板12、第二磁石13、缓冲块14、弹簧15、容纳槽16、缓冲板17、第一电芯18、第二电芯19和照明灯20,移动电源主体2一侧设置有第一壳体1,移动电源主体2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壳体3,第一壳体1顶部设置有第一太阳能板4,第一壳体1顶部且位于第一太阳能板4一侧设置有第一磁石5,第一壳体1一侧设置有第一输出口6,第一壳体1一侧且位于第一输出口6一侧设置有第一输入口7,第二壳体3顶部设置有第二太阳能板12,第二壳体3顶部且位于第二太阳能板12一侧设置有第二磁石13,第二壳体3一侧设置有电源指示灯8,电源指示灯8一侧设置有控制板9,控制板9一侧设置有第二输入口10,第二输入口10一侧设置有第二输出口11,第一壳体1内侧设置有第一电芯18,第二壳体3内侧设置有第二电芯19,移动电源主体2外侧四周均设置有缓冲块14,缓冲块14一侧设置有弹簧15,弹簧15一侧设置有缓冲板17,弹簧15外侧且位于缓冲板17外侧设置有容纳槽16,移动电源主体2另一侧设置有照明灯20,第一太阳能板4和第二太阳能板12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第一电芯18和第二电芯19输入端,第一电芯18和第二电芯19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控制板9输入端,控制板9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电源指示灯8和照明灯20输入端。为了便于翻转,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3通过铰链连接。为了更好的保护装置,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3表面四周均设置有加强筋。为了更好的提供缓冲减震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缓冲块14是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为了便于吸附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磁石5和第二磁石13正对面分别为阴阳极。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移动电源主体2由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3通过铰链连接,便于翻转,通过第一磁石5和第二磁石13在合拢时吸附固定,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3打开时可通过第一太阳能板4和第二太阳能板12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第一电芯18和第二电芯19中,通过设置的两块电芯可在使用中双重充电快速充满,同时也可以满足两台设备使用,通过移动电源主体2四周设置的由缓冲块14、弹簧15、容纳槽16、缓冲板17构成的防摔结构进行保护,同时顶部的照明灯20可进行照明,设置了快速补充电量结构,高功率意味着移动电源本身充电时间长,需要浪费大量时间补充电量,通过设置两个电芯在充电时同时充电,可以在保证功率的同时提高充电效率,设置了太阳能装置,可以通过打开移动电源主体2设置的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量储存使用,设置了防摔装置,可以通过移动电源四角设置的缓冲块14和弹簧15可以避免摔跌时损坏。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功率移动电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功率移动电源,包括第一壳体(1)、移动电源主体(2)、第二壳体(3)、第一太阳能板(4)、第一磁石(5)、第一输出口(6)、第一输入口(7)、电源指示灯(8)、控制板(9)、第二输入口(10)、第二输出口(11)、第二太阳能板(12)、第二磁石(13)、缓冲块(14)、弹簧(15)、容纳槽(16)、缓冲板(17)、第一电芯(18)、第二电芯(19)和照明灯(20),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主体(2)一侧设置有第一壳体(1),所述所述移动电源主体(2)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壳体(3),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设置有第一太阳能板(4),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且位于第一太阳能板(4)一侧设置有第一磁石(5),所述第一壳体(1)一侧设置有第一输出口(6),所述第一壳体(1)一侧且位于第一输出口(6)一侧设置有第一输入口(7),所述第二壳体(3)顶部设置有第二太阳能板(12),所述第二壳体(3)顶部且位于第二太阳能板(12)一侧设置有第二磁石(13),所述第二壳体(3)一侧设置有电源指示灯(8),所述电源指示灯(8)一侧设置有控制板(9),所述控制板(9)一侧设置有第二输入口(10),所述第二输入口(10)一侧设置有第二输出口(11),所述第一壳体(1)内侧设置有第一电芯(18),所述第二壳体(3)内侧设置有第二电芯(19),所述移动电源主体(2)外侧四周均设置有缓冲块(14),所述缓冲块(14)一侧设置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一侧设置有缓冲板(17),所述弹簧(15)外侧且位于缓冲板(17)外侧设置有容纳槽(16),所述移动电源主体(2)另一侧设置有照明灯(20),所述第一太阳能板(4)和第二太阳能板(12)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第一电芯(18)和第二电芯(19)输入端,所述第一电芯(18)和第二电芯(19)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控制板(9)输入端,所述控制板(9)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电源指示灯(8)和照明灯(20)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功率移动电源,包括第一壳体(1)、移动电源主体(2)、第二壳体(3)、第一太阳能板(4)、第一磁石(5)、第一输出口(6)、第一输入口(7)、电源指示灯(8)、控制板(9)、第二输入口(10)、第二输出口(11)、第二太阳能板(12)、第二磁石(13)、缓冲块(14)、弹簧(15)、容纳槽(16)、缓冲板(17)、第一电芯(18)、第二电芯(19)和照明灯(20),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主体(2)一侧设置有第一壳体(1),所述所述移动电源主体(2)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壳体(3),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设置有第一太阳能板(4),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且位于第一太阳能板(4)一侧设置有第一磁石(5),所述第一壳体(1)一侧设置有第一输出口(6),所述第一壳体(1)一侧且位于第一输出口(6)一侧设置有第一输入口(7),所述第二壳体(3)顶部设置有第二太阳能板(12),所述第二壳体(3)顶部且位于第二太阳能板(12)一侧设置有第二磁石(13),所述第二壳体(3)一侧设置有电源指示灯(8),所述电源指示灯(8)一侧设置有控制板(9),所述控制板(9)一侧设置有第二输入口(10),所述第二输入口(10)一侧设置有第二输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代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振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