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拌再生剂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021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沥青再生剂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温拌再生剂的结构,包括胶囊壳和由废机油、石墨烯、轻质油分和脱硫橡胶粉组成的再生剂,所述再生剂呈液态且盛装在胶囊壳内,所述胶囊壳包括壳帽、与壳帽相配合的壳体以及用于密封壳帽与壳体连接处的封装圈;所述壳帽上开口的端部设有供壳体插入的插入槽,插入槽与壳体过盈配合,插入槽远离壳体的一端设有流道,所述流道与壳帽的内部连通,所述壳帽上还设有灌注口,灌注口与插入槽连通;所述壳体上靠近壳帽的一端设有引流槽,引流槽与插入槽连通;所述封装圈的材质与壳帽和壳体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再生剂不易运输、使用时不易控制用量的问题。

The structure of a kind of warm regenerator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sphalt regenerator, in particular a structure of a warm mixed regenerator, including a capsule shell and a regenerator composed of waste oil, graphene, light oil and desulphurizing rubber powder. The regenerative agent is liquid and is packed in a capsule shell. The capsule shell comprises a shell cap and a shell matching the shell cap. The body and the package ring for sealing the connection of the shell cap to the shell; the end of the cap on the cap is provided with an insertion groove for inserting the shell, and the inserting groove is in interference with the shell, and the insertion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low channel at one end of the shell, and the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erior of the shell cap, and the shell cap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filling mouth, a perfusion mouth and insertion. The groove is connected; one end of the shell near the shell cap is provided with a drainage groove, and the drainage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sertion groove; the material of the package ring is the same as the shell cap and the shell. The aim of the invention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the dosage of regenerative agent when it is not easy to transport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拌再生剂的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沥青再生剂的
,具体公开了一种温拌再生剂的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高等级公路大多以沥青路面为主,按照15年或20年的设计使用年限,国内大部分沥青路面已经进入维修养护高峰期,中修和大修养护频繁。目前常用的维修方法是铣刨旧沥青面层后重新加铺新拌沥青混合料,或采用再生技术将废旧沥青混合料重复利用,将再生沥青混合料用于沥青路面的中下面层。废旧沥青路面再生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建筑垃圾再利用技术,虽然废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达不到规范要求,但经过特殊处理,可将废旧沥青混合料重新利用,一是能降低新沥青和新集料的用量,减小沥青路面的维修养护费用和废旧RAP料处置费用;二是能有效避免因开采石料和处理废旧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目前,我国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是厂拌热再生技术。厂拌热再生就是将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后运回拌和厂,再集中破碎成废旧沥青,然后将再生剂和废旧沥青投入到拌合炉中加热拌合,使废旧沥青改性,再将新沥青、新集料等投入到拌合炉中加热拌合最后生成再生沥青。该过程需要先后投入再生剂、新沥青和新集料等,操作步骤多,较为麻烦,且现有的再生剂都是液态,多用桶装,且大多是人工将再生剂倾倒在拌合炉中,不易控制其用量,使用塑料桶盛装再生剂还需考虑到防泄漏、防碰撞等问题,不便于运输,所以现有的再生剂的结构有待改进。同时国内研究者基于组分调节理论、相容性理论和橡胶理论研发出多种厂拌热再生用再生剂,但大多实体工程使用效果不佳,主要是由于国内再生剂缺乏稳定性和高效性,耐久性能不足,且废旧沥青混合料掺配比例低于35%,不仅会导致废旧沥青混合料综合利用率不高,还会导致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差,相比国外尚有很大的差距。综上所述,现有的再生剂在结构和配方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急需对其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拌再生剂的结构,以解决再生剂不便于运输、使用时不易控制用量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温拌再生剂的结构,呈胶囊结构,包括胶囊壳和再生剂,所述再生剂主要包括废机油、石墨烯、轻质油分和脱硫橡胶粉,所述胶囊壳包括壳帽、与壳帽相配合的壳体以及用于密封壳帽与壳体连接处的封装圈;所述壳帽上开口的端部设有供壳体插入的插入槽,插入槽与壳体过盈配合,插入槽内设有流道,流道靠近插入槽上远离壳体的一端且与插入槽远离壳体的一端之间留有距离,所述流道与壳帽的内部连通,所述壳帽上还设有灌注口,灌注口与插入槽连通;所述壳体上靠近壳帽的一端设有引流槽,引流槽与插入槽连通且位于灌注口的下方;所述封装圈的材质与壳帽和壳体相同。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1.本方案中的温拌再生剂包括胶囊壳和其内部的液态再生剂。制作时,先将壳体插入到壳帽的插入槽中,并使灌注口、引流槽、插入槽和流道依次连通以形成一个供温拌再生剂通过的空间,然后将温拌再生剂从灌注口灌入,灌注完成后将壳体完全插入到插入槽中,壳体就会将流道封堵住,温拌再生剂就被封堵在壳帽与壳体之间形成的空腔中,同时,引流槽与灌注口错开,灌注口也被封堵住,提高了胶囊壳的密封性。最后再将封装圈融化到80℃-90℃对壳体和壳帽的连接处进行封装。本方案中壳帽、壳体和封装圈都采用将纤维材料、聚烯材料和脱硫橡胶粉制成,且三者的融化温度在80℃-120℃之间,该范围的温度与沥青再生时的拌合温度相近,所以将其投入到拌合设备中后,壳帽、壳体和封装圈能够融化,使温拌再生剂和废旧沥青拌合。现有技术中温拌再生剂一般都存放在塑料筒中,使用时也是由人工倾倒,所以不易控制其用量。本方案中,壳帽和壳体制造出后,两者之间的空腔体积确定,能够存放的温拌再生剂的质量也确定,所以使用时只需投入相应个数即可,易于控制温拌再生剂的用量。2.纤维材料和聚烯材料可显著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柔韧性和黏韧性,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及抗疲劳性能,所以两者能够对沥青再生起到促进的作用,所以壳帽、壳体和封装圈融化在拌合设备中后,不会对废旧沥青再生产生不利的影响,反而会提高再生沥青的柔韧性和黏韧性。3.废旧沥青再生时需要将其进行加热,而对于沥青来说反复地高温加热会降低其性能,而本方案中的温拌再生剂能够起到降低废旧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的作用,避免高温加热对沥青性能产生影响。4.再生剂是液体,所以使用普通的胶囊不易盛装,也不易将胶囊装满,且这些胶囊还会对沥青再生产生不利影响。如果胶囊没有被灌注满,将其投入到拌合设备中后,胶囊中的空气可能会残留在拌合设备中,使再生沥青中存在大量气泡,影响再生沥青的质量。而本方案中,能够先将壳帽和壳体插接到一起,使二者形成一个能够容纳温拌再生剂的空腔,再通过灌注口将温拌再生剂灌注进去,所以本方案能将胶囊壳灌满,不会存在空气,避免了该问题。5.现有技术中,有的再生剂也加入了纤维、橡胶粉等,并且橡胶粉和纤维也是起到增韧的作用。而本方案中的温拌再生剂包括再生剂和胶囊壳两个部分,再生剂为液态、胶囊壳为固态。其中液态的再生剂中是不存在纤维和聚稀材料的,并且其中的橡胶粉含量也较低,也就是说,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的不同还在于,将普通再生剂中纤维和部分橡胶粉脱离出来,调节其用量后再添加聚稀材料进而制成能够盛装液态再生剂的胶囊壳。所以本方案中的温拌再生剂在形态上包括液态的再生剂部分和固态的胶囊壳部分,两者再加热后能够形成完整的温拌再生剂进而起到对废旧沥青的再生作用。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设有容纳融化后封装圈的封装槽,所述封装槽向壳体与壳帽连接处倾斜。采用本方案,便于将融化后的封装圈填充到壳体与壳帽的连接处,提高密封性能。进一步,所述壳体、壳帽和封装圈包括橡胶层,所述橡胶层采用脱硫橡胶粉制成,所述橡胶层内均匀分散有聚稀材料和纤维。进一步,所述再生剂盛装在胶囊壳内。采用本方案,再生剂盛装在胶囊壳内便于运输。进一步,所述再生剂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废机油2份-5份;石墨烯0.05份-0.5份;轻质油分2份-3.5份;甘油脂类0.5份-1.5份;脱硫橡胶粉0.9份-1.35份。与现有的再生剂不同,本方案中的温拌再生剂中含有大量的轻质油分、废机油和甘油酯,两者的沸点、闪点较低,在不改变路用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沥青粘稠度,更易融化,所以其拌合温度较低。轻质油分、废机油和甘油酯均是良好的溶剂,便于沥青在其中融化,所以本方案中的温拌再生剂能够减小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温度,便于生产拌合。同时,轻质油分、废机油和甘油酯再降低沥青的粘度后,有利于沥青的拌合,粘度越低其废旧沥青的可掺量会相对提高,所以本方案中的温拌再生剂能够提高废旧沥青的掺配比。进一步,所述再生剂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废机油3.5份;石墨烯0.3份;轻质油分3.3份;甘油脂类1份;脱硫橡胶粉1份。本方案中,废机油、轻质油分和甘油脂类的添加量能够降低15℃的拌合温度。进一步,所述胶囊壳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纤维0.1份-0.2份;聚烯材料0.3份-0.5份;脱硫橡胶粉0.3份-0.45份。纤维和脱硫橡胶粉等材料能够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进而在相同技术指标要求下能提高废旧沥青混合料的掺配比。进一步,所述胶囊壳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纤维0.11份;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拌再生剂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呈胶囊结构,包括胶囊壳和再生剂,再生剂主要包括废机油、石墨烯、轻质油分和脱硫橡胶粉,所述胶囊壳包括壳帽、与壳帽相配合的壳体以及用于密封壳帽与壳体连接处的封装圈;所述壳帽上开口的端部设有供壳体插入的插入槽,插入槽与壳体过盈配合,插入槽内设有流道,流道靠近插入槽上远离壳体的一端与插入槽远离壳体的一端之间留有距离,所述流道与壳帽的内部连通,所述壳帽上还设有灌注口,灌注口与插入槽连通;所述壳体上靠近壳帽的一端设有引流槽,引流槽与插入槽连通且位于灌注口的下方;所述封装圈的材质与壳帽和壳体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拌再生剂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呈胶囊结构,包括胶囊壳和再生剂,再生剂主要包括废机油、石墨烯、轻质油分和脱硫橡胶粉,所述胶囊壳包括壳帽、与壳帽相配合的壳体以及用于密封壳帽与壳体连接处的封装圈;所述壳帽上开口的端部设有供壳体插入的插入槽,插入槽与壳体过盈配合,插入槽内设有流道,流道靠近插入槽上远离壳体的一端与插入槽远离壳体的一端之间留有距离,所述流道与壳帽的内部连通,所述壳帽上还设有灌注口,灌注口与插入槽连通;所述壳体上靠近壳帽的一端设有引流槽,引流槽与插入槽连通且位于灌注口的下方;所述封装圈的材质与壳帽和壳体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拌再生剂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容纳融化后封装圈的封装槽,所述封装槽向壳体与壳帽连接处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拌再生剂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壳帽和封装圈包括橡胶层,所述橡胶层采用脱硫橡胶粉制成,所述橡胶层内均匀分散有聚稀材料和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温拌再生剂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剂盛装在胶囊壳内。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温拌再生剂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剂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废机油2份-5份;石墨烯0.05份-0.5份;轻质油分2份-3.5份;甘油脂类0.5份-1.5份;脱硫橡胶粉0.9份-1.35份。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