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架中盖与外盖面差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0114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行李架中盖与外盖面差控制机构,包括行李架、固定头、中盖、卡扣、外盖、胶圈、面差弹簧,所述行李架的前方固定设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的后方设有中盖,所述中盖通过固定头与行李架固定连接,所述中盖的表面固定设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后方设有外盖,所述外盖的内部设有胶圈,所述胶圈的内部设有面差弹簧,所述面差弹簧通过胶圈与外盖弹性连接,该一种适用于行李架中盖与外盖面差控制机构,可通过设置带有卡扣的中盖,增加了与外盖的连接性,通过在外盖的内部设置带有胶圈的面差弹簧,增加了面差的可控制性,降低了缝隙,增加了密封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Control mechanism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ver and outer cover of the luggage rack

The upper cover and outer cover difference control mechanism of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luggage rack, a fixed head, a middle cover, a buckle, an outer cover, a rubber ring, a surface difference spring. The front of the luggage rack is fixed with a fixed head, the rear of the fixed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middle cover, and the middle cover is fixed with the luggage rack through a fixed head. The middle cover is covered with a lid. The out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rubber ring inside the outer cover, and the inner of the out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surface difference spring, and the surface difference spring is elast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cover by the rubber ring, and the one is suitable for the control mechanism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iddle cover and the outer cover of the luggage rack, and the middle cover with a buckle can be set. The connectivity of the outer cover is increased. By setting the surface difference spring with the apron in the outer cover, the controllability of the surface difference is increased, the gap is reduced, the sealing effect is increased,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easy to be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李架中盖与外盖面差控制机构
本技术涉及行李架
,具体为行李架中盖与外盖面差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车顶行李架就是加装在车身顶部,用来安全方便地固定行李的支撑架或部件,一般用于两厢式的旅行车、SUV和MPV等车型上,车顶行李架除了起到装饰、美观的作用外,它可以能放行李厢放不下的东西,比如体积大的行李、自行车、折叠床等等,只要车主将货物固定到位,特别是在货物上加装上行李绳网的话,它可以承载比你预料的更多的东西。当然不能超过行李架的设计承重车顶行李架最常用于自驾旅游,配合车顶箱、车顶框搭载旅游行李,增大车内空间,也可以携带其他运动器材比如滑雪板、自行车、帆船等,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行李架在使用过程中,在中盖和外盖的连接上会因为中盖和外盖都为弧形,故会存在面差的情况,造成连接处缝隙过大,产生进水和锈斑的情况,缺少有效的控制机构,其次在连接方式上较差,容易脱落,这些都是实际存在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行李架中盖与外盖面差控制机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行李架中盖与外盖面差控制机构,包括行李架、固定头、中盖、卡扣、外盖、胶圈、面差弹簧,所述行李架的前方固定设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的后方设有中盖,所述中盖通过固定头与行李架固定连接,所述中盖的表面固定设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后方设有外盖,所述外盖的内部设有胶圈,所述胶圈的内部设有面差弹簧,所述面差弹簧通过胶圈与外盖弹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头的下方设有防水台,所述防水台通过固定头与行李架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面差弹簧的侧面固定设有中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仓的外部固定设有连接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面差弹簧为四组均匀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行李架中盖与外盖面差控制机构可通过设置带有卡扣的中盖,增加了与外盖的连接性,通过在外盖的内部设置带有胶圈的面差弹簧,增加了面差的可控制性,降低了缝隙,增加了密封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行李架中盖与外盖面差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行李架中盖与外盖面差控制机构中盖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行李架中盖与外盖面差控制机构外盖俯视示意图。图中:1行李架、2固定头、3防水台、4中盖、5卡扣、6外盖、7胶圈、8面差弹簧、9中仓、10连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行李架中盖与外盖面差控制机构,包括行李架1、固定头2、中盖4、卡扣5、外盖6、胶圈7、面差弹簧8,所述行李架1的前方固定设有固定头2,所述固定头2的后方设有中盖4,所述中盖4通过固定头2与行李架1固定连接,所述中盖4的表面固定设有卡扣5,所述卡扣5的后方设有外盖6,所述外盖6的内部设有胶圈7,所述胶圈7的内部设有面差弹簧8,所述面差弹簧7通过胶圈7与外盖6弹性连接。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头2的下方设有防水台3,所述防水台3通过固定头2与行李架1固定连接,所述面差弹簧8的侧面固定设有中仓9,所述中仓9的外部固定设有连接口10,所述面差弹簧8为四组均匀设置,连接口10的设置便于对中盖4进行连接使用,面差弹簧8的设置便于对面差进行控制。本技术的改进在于:通过在行李架1的固定头2下设置防水台3,增加了对行李架1的控制性,其次在中盖4的表面设置卡扣5,便于和外盖6进行连接,起到了物理卡扣效果,然后在外盖6的胶圈7内部设置面差弹簧8,便于中盖4通过连接口10进行连接过程中,自行按照面差进行调节,起到了密封效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行李架中盖与外盖面差控制机构

【技术保护点】
1.行李架中盖与外盖面差控制机构,包括行李架(1)、固定头(2)、中盖(4)、卡扣(5)、外盖(6)、胶圈(7)、面差弹簧(8),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架(1)的前方固定设有固定头(2),所述固定头(2)的后方设有中盖(4),所述中盖(4)通过固定头(2)与行李架(1)固定连接,所述中盖(4)的表面固定设有卡扣(5),所述卡扣(5)的后方设有外盖(6),所述外盖(6)的内部设有胶圈(7),所述胶圈(7)的内部设有面差弹簧(8),所述面差弹簧(8)通过胶圈(7)与外盖(6)弹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行李架中盖与外盖面差控制机构,包括行李架(1)、固定头(2)、中盖(4)、卡扣(5)、外盖(6)、胶圈(7)、面差弹簧(8),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架(1)的前方固定设有固定头(2),所述固定头(2)的后方设有中盖(4),所述中盖(4)通过固定头(2)与行李架(1)固定连接,所述中盖(4)的表面固定设有卡扣(5),所述卡扣(5)的后方设有外盖(6),所述外盖(6)的内部设有胶圈(7),所述胶圈(7)的内部设有面差弹簧(8),所述面差弹簧(8)通过胶圈(7)与外盖(6)弹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武礼白贵元方中良辜良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双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