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直流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982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直流屏,包括柜体和柜门,柜体底部四个角上均设置有支撑脚,支撑脚均与滚轮固定连接。本新型直流屏通过设置移动机构方便对整个设备进行移动;通过设置散热风扇和通风口,及时将柜体内部的热量排出;通过设置二氧化碳存储输送机构,控制柜体内的二氧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防止柜体内部火灾的发生。

A new type of DC scree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DC screen, which comprises a cabinet body and a cabinet door.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cabinet body are provided with supporting feet, which are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roller. The new DC screen is convenient to move the whole equipment by setting the mobile mechanism; by setting the heat dissipation fan and air vent, the heat of the inside of the cabinet is discharged in time; the two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cabinet body is controlled within a certain range by setting carbon dioxide storage and conveying mechanism to prevent the fire in the cabinet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直流屏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特别是一种新型直流屏。
技术介绍
直流屏由交配电单元、充电模块单元、降压硅链单元、直流馈电单元、配电监控单元、监控模块单元及绝缘监测单元组成。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小型发电厂、水电站、各类变电站,和其他使用直流设备的用户(如石化、矿山、铁路等),适用于开关分合闸及二次回路中的仪器、仪表、继电保护和故障照明等场合。直流屏是一种全新的数字化控制、保护、管理、测量的新型直流系统。监控主机部分高度集成化,采用单板结构,内含绝缘监察、电池巡检、接地选线、电池活化、硅链稳压、微机中央信号等功能。主机配置大液晶触摸屏,各种运行状态和参数均以汉字显示,整体设计方便简洁,人机界面友好,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直流屏系统为远程检测和控制提供了强大的功能,并具有遥控、遥调、遥测、遥信功能和远程通讯接口。通过远程通讯接口可在远方获得直流电源系统的运行参数,还可通过该接口设定和修改运行状态及定值,满足电力自动化和电力系统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要求;配有标准RS232/485串行接口和以太网接口,可方便纳入电站自动化系统。直流屏在长期工作过程中,柜体内部的温度不断升高,从而会影响到柜体内各种模块组件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发生导致火灾的发生,而现有的直流屏都没有设置很好的散热防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直流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直流屏,包括柜体和柜门,所述柜体底部四个角上均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均与滚轮固定连接,所述柜体包括左柜体和右柜体,所述左柜体和右柜体连接,所述柜门包括左柜门和右柜门,所述左柜门一侧通过合页与左柜体铰接,所述右柜门一侧通过合页与右柜门铰接,所述左柜门上设置有观测窗口,所述左柜体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若干个模块安装腔体,所述模块安装腔体内对应安装有模块组件,所述左柜体内顶部分别设置有散热风扇、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所述右柜体内设置有控制装置和二氧化碳储罐,所述二氧化碳储罐出口与气泵输入端连接,所述气泵输出端与输气管连接,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模块安装腔体配合使用的输气支管,所述散热风扇、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气泵均与控制装置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下方均设置有防潮板。进一步的,所述左柜体一侧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设置有防尘网。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具体为万向刹车轮。进一步的,所述左柜门和右柜门远离合页一侧均通过柜门锁与柜体连接,所述左柜门和右柜门上均设置有门把手。进一步的,所述观测窗口上设置有保护屏,所述保护屏的材质为钢化玻璃。进一步的,所述右柜体一侧设置有手推扶手。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移动机构方便对整个设备进行移动;通过设置散热风扇和通风口,及时将柜体内部的热量排出;通过设置二氧化碳存储输送机构,控制柜体内的二氧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防止柜体内部火灾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侧视图;图中:1-支撑脚,2-滚轮,3-左柜体,4-右柜体,5-左柜门,6-右柜门,7-观测窗口,8-隔板,9-模块安装腔体,10-散热风扇,11-温度传感器,12-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3-控制装置,14-二氧化碳储罐,15-气泵,16-输气管,17-输气支管,18-防潮板,19-通风口,20-手推扶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直流屏,包括柜体和柜门,所述柜体底部四个角上均设置有支撑脚1,所述支撑脚1均与滚轮2固定连接,所述柜体包括左柜体3和右柜体4,所述左柜体3和右柜体4连接,所述柜门包括左柜门5和右柜门6,所述左柜门5一侧通过合页与左柜体3铰接,所述右柜门6一侧通过合页与右柜门4铰接,所述左柜门5上设置有观测窗口7,所述左柜体3内部通过隔板8分隔成若干个模块安装腔体9,所述模块安装腔体9内对应安装有模块组件,所述左柜体3内顶部分别设置有散热风扇10、温度传感器11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2,所述右柜体4内设置有控制装置13和二氧化碳储罐14,所述二氧化碳储罐14出口与气泵15输入端连接,所述气泵15输出端与输气管16连接,所述输气管16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模块安装腔体9配合使用的输气支管17,所述散热风扇10、温度传感器11、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2和气泵15均与控制装置13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实施方案,所述隔板8下方均设置有防潮板18,所述左柜体3一侧设置有通风口19,所述通风口19上设置有防尘网,所述滚轮2具体为万向刹车轮,所述左柜门5和右柜门6远离合页一侧均通过柜门锁与柜体连接,所述左柜门5和右柜门6上均设置有门把手,所述观测窗口7上设置有保护屏,所述保护屏的材质为钢化玻璃,所述右柜体4一侧设置有手推扶手20。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在设备工作过程中,温度传感器11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2分别收集左柜体3内部的温度信息和二氧化碳浓度信息并传送给控制装置13,控制装置13控制散热风扇10和气泵15工作,降低左柜体3内部温度的同时,增加左柜体3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防止火灾的发生。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ROM、RAM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直流屏,包括柜体和柜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底部四个角上均设置有支撑脚(1),所述支撑脚(1)均与滚轮(2)固定连接,所述柜体包括左柜体(3)和右柜体(4),所述左柜体(3)和右柜体(4)连接,所述柜门包括左柜门(5)和右柜门(6),所述左柜门(5)一侧通过合页与左柜体(3)铰接,所述右柜门(6)一侧通过合页与右柜门(4)铰接,所述左柜门(5)上设置有观测窗口(7),所述左柜体(3)内部通过隔板(8)分隔成若干个模块安装腔体(9),所述模块安装腔体(9)内对应安装有模块组件,所述左柜体(3)内顶部分别设置有散热风扇(10)、温度传感器(11)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2),所述右柜体(4)内设置有控制装置(13)和二氧化碳储罐(14),所述二氧化碳储罐(14)出口与气泵(15)输入端连接,所述气泵(15)输出端与输气管(16)连接,所述输气管(16)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模块安装腔体(9)配合使用的输气支管(17),所述散热风扇(10)、温度传感器(11)、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2)和气泵(15)均与控制装置(1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直流屏,包括柜体和柜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底部四个角上均设置有支撑脚(1),所述支撑脚(1)均与滚轮(2)固定连接,所述柜体包括左柜体(3)和右柜体(4),所述左柜体(3)和右柜体(4)连接,所述柜门包括左柜门(5)和右柜门(6),所述左柜门(5)一侧通过合页与左柜体(3)铰接,所述右柜门(6)一侧通过合页与右柜门(4)铰接,所述左柜门(5)上设置有观测窗口(7),所述左柜体(3)内部通过隔板(8)分隔成若干个模块安装腔体(9),所述模块安装腔体(9)内对应安装有模块组件,所述左柜体(3)内顶部分别设置有散热风扇(10)、温度传感器(11)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2),所述右柜体(4)内设置有控制装置(13)和二氧化碳储罐(14),所述二氧化碳储罐(14)出口与气泵(15)输入端连接,所述气泵(15)输出端与输气管(16)连接,所述输气管(16)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模块安装腔体(9)配合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丹顿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