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前后级气密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9439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前后级气密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上设有充气机构,连接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气罐,与气罐连接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位于检测台两侧,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放置有催化器后极和催化器前极;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橡胶垫;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于检测台上的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和显示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与显示器和充气系统连接,控制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前后级气密检测装置,包括充气机构,连接机构和控制机构,能同时对催化器前极和催化剂后极进行气密性检测,且检测准确度高。

A front and rear air tightness detection device for vehicle exhaus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ront and back air tightness detection device for an automobile exhaust system, including an air charging mechanism, a connecting mechanism and a control mechanism, which includes a gas tank, a first cylinder and a second cylinder connected to a gas tank, and the first cylinder and the second cylinder are located on the testing table respectively. On both sides, the first cylinder and the second cylinder are placed between the catalyst rear pole and the catalyst front pole; the connect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rubber pad; the control mechanism includes a first control switch on a detection platform, a second control switch and a display, and the first control switch and the second control switch connected with the display and the inflatable system. Then, the control detection device is tested. A front and back air tightness detection device of the automobile exhaust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n inflating mechanism, a connecting mechanism and a control mechanism, can simultaneously detect the air tightness of the catalyst front pole and the catalyst rear pole, and the detection accura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前后级气密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密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前后级气密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排气系统是指收集并且排放废气的系统,一般由排气歧管,排气管,催化转换器,排气温度传感器,汽车消声器和排气尾管等组成。其中,催化转换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它可将汽车尾气排出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在汽车排气系统中为了提高尾气净化效果,会设置前后两级催化转换器,而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排气系统的气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只能对单一催化器进行检测,检测的准确度和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前后级气密检测装置,以同时完成对汽车排气系统前后级转换器的检测,提检测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前后级气密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上设有充气机构,连接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气罐,与气罐连接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位于检测台两侧,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放置有催化器后极和催化器前极,且催化器后极和催化器前极分别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于检测台上方;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凸形结构的橡胶垫,所述橡胶垫设于催化器后极和催化器前极之间,用于连接催化器后极和催化器前极,且橡胶垫中间设有通孔;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于检测台上的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和显示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与显示器和充气系统连接,控制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所述第一堵头与催化器后极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堵头与催化器前极出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台上设有氧传感器座,所述氧传感器座上设有与催化器后极上的通孔匹配的传感器堵头。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台上还设有固定架和前极支撑座,用于固定催化器前极。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前后级气密检测装置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前后级气密检测装置,包括充气机构,连接机构和控制机构,能同时对催化器前极和催化剂后极进行气密性检测,且检测准确度高,克服了以往催化器只能单独检测的缺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检测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前后级气密检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前后级气密检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前后级气密检测装置的橡胶垫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检测台;2-气罐;3-第一气缸;4-第一堵头;5-催化器后极;6-第一支架;7-第一控制开关;8-第二支架;9-氧传感器座;10-橡胶垫;11-固定架;12-第二控制开关;13-催化器前极;14-前极支撑座;15-第二堵头;16-第二气缸。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前后级气密检测装置,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检测台1,所述检测台1上设有充气机构,连接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气罐2,与气罐2连接的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16,所述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16分别位于检测台两侧,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16之间放置有催化器后极5和催化器前极13,且催化器后极5和催化器前极13分别通过第一支架6和第二支架8固定于检测台1上方;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凸形结构的橡胶垫10,所述橡胶垫10设于催化器后极5和催化器前极13之间,用于连接催化器后极5和催化器前极13,且橡胶垫10中间设有通孔;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于检测台1上的第一控制开关7,第二控制开关12和显示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7和第二控制开关12与显示器和充气系统连接,控制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所述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16的活塞杆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堵头4和第二堵头15,所述第一堵头4与催化器后极5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堵头15与催化器前极13出口连接。所述检测台1上设有氧传感器座9,所述氧传感器座9上设有与催化器后极5上的通孔匹配的传感器堵头。所述检测台1上还设有固定架11和前极支撑座14,用于固定催化器前极1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前后级气密检测装置的工作过程为:使用时,将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16安装于检测台1上,固定好第一支架6,第二支架8,固定架6和前极支撑座14,将催化器后极5置于第一支架6上,催化器前极13置于第二支架8上,且在催化器后极5和催化器前极13之间放置橡胶垫10,将氧传感器9上的传感器堵头堵住催化器后极5上的通孔,通过第一控制开关7和第二控制开关12调节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使第一堵头4和第二堵头15分别与催化器后极5和催化器前极13紧密连接,保持整个装置的密闭性,开启控制开关后,通过显示器观察检测结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前后级气密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前后级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台(1),所述检测台(1)上设有充气机构,连接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气罐(2),与气罐(2)连接的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16),所述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16)分别位于检测台两侧,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16)之间放置有催化器后极(5)和催化器前极(13),且催化器后极(5)和催化器前极(13)分别通过第一支架(6)和第二支架(8)固定于检测台(1)上方;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凸形结构的橡胶垫(10),所述橡胶垫(10)设于催化器后极(5)和催化器前极(13)之间,用于连接催化器后极(5)和催化器前极(13),且橡胶垫(10)中间设有通孔;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于检测台(1)上的第一控制开关(7),第二控制开关(12)和显示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7)和第二控制开关(12)与显示器和充气系统连接,控制检测装置进行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前后级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台(1),所述检测台(1)上设有充气机构,连接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气罐(2),与气罐(2)连接的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16),所述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16)分别位于检测台两侧,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16)之间放置有催化器后极(5)和催化器前极(13),且催化器后极(5)和催化器前极(13)分别通过第一支架(6)和第二支架(8)固定于检测台(1)上方;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凸形结构的橡胶垫(10),所述橡胶垫(10)设于催化器后极(5)和催化器前极(13)之间,用于连接催化器后极(5)和催化器前极(13),且橡胶垫(10)中间设有通孔;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于检测台(1)上的第一控制开关(7),第二控制开关(1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善亭齐欣赵海洋刘少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卡达克汽车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