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耐军专利>正文

承载器及承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9410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承载器及承载装置,涉及计量检测电子吊秤的技术领域,包括两个支撑板、多个侧板及多个吊耳;多个侧板沿着侧板的长度方向依次首尾连接,两个支撑板相对多边形的两侧对称设置,多个侧板均与支撑板连接,以使两个支撑板和多个侧板形成腔体;腔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条加强板,且沿着加强板的长度方向,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相对的两个侧板连接,沿着加强板的高度方向,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相对的两个支撑板连接;侧板的横截面设置为凹槽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承载器可以将多个砝码同时放置于支撑板;检测时可以依次放置砝码于承载器上,方便加、卸砝码,测量时,只需要将承载器不接触地面即可,方便检测,满足检定规程要求。

Loader and load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oader and a bearing device, which involves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asuring electronic hanging scales, including two supporting plates, a plurality of side plates and a plurality of sling ears, a plurality of side plates are connected in turn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ide plate,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two supporting plates are symmetrical to the polygon, and the multiple side plates are all supported by the support. The plate is connected to make two support plates and a plurality of side plates to form a cavity, and a plurality of stiffeners are evenly arranged inside the cavity, an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reinforcing plate, the two ends of the reinforcing plat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relative two side plates respectively. The two ends of the reinforcing plate are connected to the relative two support plates respectively along the height direction of the reinforcing plate.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side plate is set to the groove. The loade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put multiple weights at the support plate at the same time; when testing, the weights can be placed on the loader in turn, and the weight can be conveniently added and unloaded. When measuring, only the loader is not touched on the ground, it is convenient to detect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承载器及承载装置
本技术涉及计量检测承载机械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承载器及承载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吊秤应用在具有吊装设备的场合,是计量物资质量的计量器具。为了确认电子吊秤的计量准确性,需要定期对其计量性能进行检测。根据JJG539-2016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电子吊秤从零点起施加砝码至最大秤量,或以同样方法逆顺序递减砝码。电子吊秤的底部一般设置有吊钩。标准砝码一般设置有吊装部。将多个标准砝码按照规定的数量依次悬挂于吊钩上,以此检查吊钩秤的示值是否准确。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计量检定机构对电子吊秤的检定使用的是20kg和1000kg锁型砝码。对于测量重型的电子吊秤,例如5000kg以下的电子吊秤,通过钢丝绳,将多个砝码悬挂于电子吊秤的吊钩上,则比较容易实现。当吊钩的悬挂数量超过5个后,由于砝码具有较大的体积,使得砝码之间互相挤压,钢丝绳与地面之间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使得钢丝绳容易脱钩,造成砝码从吊钩上脱落的风险。由于砝码较重,砝码掉落后,如炸弹一般坠落地面,不仅影响电子吊秤的检测,还容易出现对检测人员造成伤害的风险。当检测10t以上型号的电子吊秤时,需要用钢丝绳把1000kg型砝码串连后悬挂于电子吊秤上。由于多个砝码串连悬挂后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需要将电子吊秤抬升较高的高度,以使位于最底端的砝码不接触地面来进行测量(一般1000kg锁型砝码的长宽高尺寸分别约为720mm×420mm×660mm,因此悬挂10个锁型砝码后,其高度超过6.6m)。上述设置,检测效率较低,最上部的锁型砝码的钢丝绳容易发生断裂,造成所有1000kg的砝码掉落,产生极大的危险性。同时,检定规程规定:在检定过程中加、卸砝码时,应逐渐地递增或逐渐地递减。因此采用上述串接悬挂砝码的方法加、卸砝码时极不方便,不容易达到检定规程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器及承载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通过将多个砝码悬挂于电子吊秤的方式使得多个砝码相互挤压、钢丝绳倾斜容易造成钢丝绳脱钩;通过串接方式加、卸砝码极为不方便,造成无法达到检定规程要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承载器,包括两个支撑板、多个侧板及多个吊耳;多个所述侧板沿着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依次首尾连接,以使多个所述侧板围设成多边形,所述两个支撑板相对所述多边形的两侧对称设置,且多个所述侧板均位于所述支撑板的边缘,多个所述侧板均与所述支撑板连接,以使两个所述支撑板和多个所述侧板形成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条加强板,且沿着所述加强板的长度方向,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板连接,沿着所述加强板的高度方向,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侧板的横截面设置为凹槽形;所述吊耳设置于所述侧板远离腔体的一端,用于通过吊绳与电子吊秤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侧板的数量设置为四个;所述加强板包括多个第一加强板和多个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加强板通过第二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的横截面设置为凹槽形。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用于放置砝码;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长度均设置为3300mm、宽度均设置为2100mm:所述第一加强板的数量至少为3个,所述第二加强板的数量至少为8个。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厚度范围为:10mm~15mm;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厚度范围为:4mm~8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腔体的表面设置凹凸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腔体的表面设置有凸部,所述凸部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且四个所述凸部分别沿所述支撑板的边缘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侧板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腔体的一侧;所述吊耳固定于侧板的开口内。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侧板及加强板的材料均设置为碳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承载装置,包括多个吊绳和如上所述的承载器;所述吊绳的一端与所述吊耳连接,另一端与电子吊秤的吊钩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承载器,包括两个支撑板、多个侧板及多个吊耳;多个所述侧板沿着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依次首尾连接,以使多个所述侧板围设成多边形,所述两个支撑板相对所述多边形的两侧对称设置,且多个所述侧板均位于所述支撑板的边缘,多个所述侧板均与所述支撑板连接,以使两个所述支撑板和多个所述侧板形成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条加强板,且沿着所述加强板的长度方向,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板连接,沿着所述加强板的高度方向,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板连接,以增强承载器的承重能力。所述侧板的横截面设置为凹槽形,凹槽的两个侧边分别对应与两个支撑板连接,以增强承载器的强度;所述吊耳设置于所述侧板远离腔体的一端,用于通过吊绳与电子吊秤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承载器通过设置有两个支撑板、侧板设置为凹槽形、支撑板及侧板围设成的腔体内部设置有多个加强板且加强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与侧板连接、高度方向的两端与两个支撑板连接的设置,增强了承载器的承载强度。使用时,可以将多个砝码同时放置于支撑板,不会造成多个砝码相互挤压,造成钢丝绳容易脱钩使多个砝码掉落的情况;同时,可以依次放置砝码于承载器上,依次加、卸砝码时较为方便,在抬升承载器时只需要将承载器不接触地面即可,方便检测,容易达到检定规程要求。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承载装置,包括多个吊绳如上所述的承载器;所述吊绳的一端与所述吊耳连接,另一端与电子吊秤的吊钩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承载装置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与所述承载器产生的有益效果基本相同,这里不再在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承载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承载器的透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1中的正视图;图5为图3中的B-B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3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承载装置的立体图;。图标:1-支撑板;11-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2-侧板;21-长侧板;22-短侧板;3-加强板;31-第一加强板;32-第二加强板;4-吊耳;5-吊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承载器及承载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板、多个侧板及多个吊耳;多个所述侧板沿着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依次首尾连接,以使多个所述侧板围设成多边形,所述两个支撑板相对所述多边形的两侧对称设置,且多个所述侧板均位于所述支撑板的边缘,多个所述侧板均与所述支撑板连接,以使两个所述支撑板和多个所述侧板形成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条加强板,且沿着所述加强板的长度方向,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板连接,沿着所述加强板的高度方向,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侧板的横截面设置为凹槽形;所述吊耳设置于所述侧板远离腔体的一端,用于通过吊绳与电子吊秤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板、多个侧板及多个吊耳;多个所述侧板沿着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依次首尾连接,以使多个所述侧板围设成多边形,所述两个支撑板相对所述多边形的两侧对称设置,且多个所述侧板均位于所述支撑板的边缘,多个所述侧板均与所述支撑板连接,以使两个所述支撑板和多个所述侧板形成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条加强板,且沿着所述加强板的长度方向,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板连接,沿着所述加强板的高度方向,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侧板的横截面设置为凹槽形;所述吊耳设置于所述侧板远离腔体的一端,用于通过吊绳与电子吊秤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侧板的数量设置为四个;所述加强板包括多个第一加强板和多个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加强板通过第二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的横截面设置为凹槽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用于放置砝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耐军
申请(专利权)人:韩耐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