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件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9185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钣金件成型装置,包括下模组件及脱料组件;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板及若干凹模块;凹模块的一侧设有内侧面及斜面;内侧面与斜面呈倾斜设置,所述凹模块的上端宽度小于所述凹模块的下端宽度;脱料组件包括顶块、顶杆、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及弹性件;顶块的宽度对应凹模块之间的距离;顶杆分别穿设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第二夹板。上述钣金件成型装置,顶块的一端设置顶杆及弹性件,利用弹性件带动顶杆与顶块进行脱料,方便将钣金件取出;在凹模块的内侧设置斜面,增大凹模块与顶块之间的距离,可减少钣金件边缘对凹模块边缘造成的磨损,防止凹模块的边角发生崩缺,延长了凹模块的使用寿命,相对应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Forming device for sheet metal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heet metal form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lower mold component and the decharging module; the lower die module consists of a lower template and a number of concave modules; one side of the concave module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side and a slope; the inner surface is tilted with the inclined plane, and the upper end width of the concave module is less than the lower end width of the concave module; It includes a top block, a top rod, a first splint, second splints and an elastic piece, and the width of the top block corresponds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oncave modules, and the top rod is respectively worn with the perforation and the second splints. In the forming device of the sheet metal parts, the top bar and the elastic part are set at one end of the top block, and the elastic parts are used to drive the top bar and the top block to be defed to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the sheet metal parts, and the slope surface is set on the inside of the concave module to increas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oncave module and the top block, thus reducing the wear of the edge of the sheet metal parts to the edge of the concave module and preventing the concave. The corner of the module has collapsed, which prolong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oncave module and correspondingly lowers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钣金件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钣金件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钣金件的外型构造普遍地采用冲压模具来加工,对于外观质量、成型尺寸精度均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冲压模具包括安装于工作台上的下模具,及安装于升降台上的上模具。钣金件的加工,一般先将钣金件放置在下模具的凹模上,利用上模具的凸模对钣金件进行冲压,使钣金件挤压成型。钣金件的加工成型比较简单,然而,成型后的钣金件在脱料时,容易与凹模的边缘发生蹭刮,甚至卡住在凹模块的型腔内,使得凹模块的边角受到磨损、甚至发生崩缺,需要经常更换凹模块,相应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钣金件成型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取出成型的钣金件,减轻钣金件边缘对凹模块边缘的伤害,降低生产成本。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钣金件成型装置,包括下模组件、及穿设所述下模组件的脱料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用于连接工作台的下模板、及安装于所述下模板上的若干凹模块;所述下模板设有贯穿所述下模板的贯穿孔;所述凹模块设置于所述贯穿孔的相对两侧;所述凹模块的一侧设有内侧面、及连接所述内侧面的斜面;所述内侧面与所述斜面呈倾斜设置,所述凹模块的上端宽度小于所述凹模块的下端宽度;所述脱料组件包括夹设于所述凹模块之间的顶块、连接所述顶块的顶杆、固定连接所述顶杆的第一夹板、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的第二夹板、及夹设于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的弹性件;所述顶块的宽度对应所述凹模块之间的距离;所述顶杆分别穿设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第二夹板。上述钣金件成型装置,在顶块的一端设置顶杆及弹性件,利用弹性件带动顶杆与顶块进行脱料,方便将钣金件取出;在凹模块的内侧设置斜面,增大凹模块与顶块之间的距离,可减少钣金件边缘对凹模块边缘造成的磨损,防止凹模块的边角发生崩缺,延长了凹模块的使用寿命,相对应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块的端面呈向内凹陷的曲面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钣金件成型装置还包括对应所述下模组件的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及连接所述上模板的冲压头;所述上模板的宽度大于所述凹模块之间的距离;所述冲压头的宽度小于所述顶块的宽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压头的端面呈向外凸伸的曲面设置,所述冲压头对应所述顶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面所在平面与所述斜面所在平面所成角度的范围为3度~7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面所在平面与所述斜面所在平面所成角度为5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料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顶杆远离所述顶块一端的底板,所述底板用于抵接所述第二夹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板对应所述第二夹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面与所述凹模块上端面的交接处呈倒角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橡胶弹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钣金件成型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钣金件成型装置中的凹模块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钣金件成型装置的工作前的应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钣金件成型装置的工作中的应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0-下模组件,11-下模板,12-凹模块,121-内侧面,122-斜面;20-脱料组件,21-顶块,22-顶杆,23-第一夹板,24-第二夹板,25-弹性件,26-底板;30-上模组件,31-上模板,32-冲压头;40-钣金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钣金件成型装置,包括下模组件10、穿设所述下模组件10的脱料组件20、及对应下模组件10的上模组件30。所述下模组件10包括下模板11、及安装于下模板11上的若干凹模块12。下模板11用于固定连接工作台(图未示),下模板11设有贯穿孔,贯穿孔上下贯穿整个下模板11。在本实施例中,凹模块12的数量为二。二所述凹模块12呈对称式设置于贯穿孔的相对两侧。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凹模块12的一侧设有内侧面121、及连接内侧面121的斜面122。如图2所示,从横截面角度观察,内侧面121与斜面122呈倾斜设置,使得凹模块12的上端宽度小于其下端宽度。内侧面121所在平面与斜面122所在平面所成的角度为锐角,见图2中的角a。内侧面121所在平面与斜面122所在平面所成角度的范围为3度~7度。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内侧面121所在平面与斜面122所在平面所成角度为5度。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凹模块12的另一侧设有外侧面,外侧面与凹模块12的端面的交接处呈倒角设置;斜面122与凹模块12上端面的交接处呈倒角设置。所述脱料组件20包括夹设于凹模块12之间的顶块21、连接顶块21的顶杆22、固定连接于顶杆22上的第一夹板23、固定连接于工作台上的第二夹板24、夹设于第一夹板23与第二夹板24之间的弹性件25、及连接于顶杆21一端的底板26。在本实施例中,顶块21的端面呈向内凹陷的曲面设置,顶块21的宽度对应凹模块12之间的距离。具体地,顶杆22的一端穿设贯穿孔后连接顶块21,顶杆22的另一端穿设第二夹板24后连接底板26,底板26用于抵接第二夹板24。第一夹板23与第二夹板24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5为橡胶弹簧,具有压缩弹性设置;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25还可以替换成压缩弹簧、压缩气缸等弹性器件,能起到与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5相同的作用即可,并不局限于橡胶弹簧。所述上模组件30包括用于连接升降台(图未示)上的上模板31、及连接上模板31的冲压头32。在本实施例中,上模板31的宽度大于凹模块12之间的距离。冲压头32的端面呈向外凸伸的曲面设置,冲压头32对应顶块21。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冲压头32的宽度小于顶块21的宽度。工作时,将钣金件40放置于凹模块12上,钣金件40的两端分别抵靠凹模块12上,启动升降台,升降台带动上模板31及冲压头32下压,冲压头32挤压钣金件40与顶块21,钣金件40在冲压头32与顶块21之间弯曲成U型。同时,顶块21还带动顶杆22与第一夹板23压缩弹性件25。当升降台上行,弹性件25弹性恢复原状,抵接第一夹板23与顶杆22上行,进而带动顶块21上行,将冲压完成的钣金件40顶起并超出凹模块12之间,实现脱料。由于凹模块12上设有斜面122,增大了顶块21与凹模块12之间的距离,在脱料时减少了钣金件40边缘对凹模块12边缘造成的磨损,保护了凹模块12,防止凹模块12的边角发生崩缺。上述钣金件成型装置,在顶块21的一端设置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钣金件成型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钣金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组件、及穿设所述下模组件的脱料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用于连接工作台的下模板、及安装于所述下模板上的若干凹模块;所述下模板设有贯穿所述下模板的贯穿孔;所述凹模块设置于所述贯穿孔的相对两侧;所述凹模块的一侧设有内侧面、及连接所述内侧面的斜面;所述内侧面与所述斜面呈倾斜设置,所述凹模块的上端宽度小于所述凹模块的下端宽度;所述脱料组件包括夹设于所述凹模块之间的顶块、连接所述顶块的顶杆、固定连接所述顶杆的第一夹板、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的第二夹板、及夹设于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的弹性件;所述顶块的宽度对应所述凹模块之间的距离;所述顶杆分别穿设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第二夹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钣金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组件、及穿设所述下模组件的脱料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用于连接工作台的下模板、及安装于所述下模板上的若干凹模块;所述下模板设有贯穿所述下模板的贯穿孔;所述凹模块设置于所述贯穿孔的相对两侧;所述凹模块的一侧设有内侧面、及连接所述内侧面的斜面;所述内侧面与所述斜面呈倾斜设置,所述凹模块的上端宽度小于所述凹模块的下端宽度;所述脱料组件包括夹设于所述凹模块之间的顶块、连接所述顶块的顶杆、固定连接所述顶杆的第一夹板、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的第二夹板、及夹设于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的弹性件;所述顶块的宽度对应所述凹模块之间的距离;所述顶杆分别穿设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第二夹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的端面呈向内凹陷的曲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钣金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下模组件的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及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金钻辉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