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冷循环的铸铁降温冷却结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9025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冷循环的铸铁降温冷却结构装置,涉及铸铁加工生产装置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铁水注入管道的一端与铁水注入箱体的底部相连通;铁水注入管道的另一端与分流体内的管道相连通;冷却成型箱与分流体内对应的管道独立相连通;进水管道紧贴于冷却成型箱的外侧壁铺设;散热箱体与冷却成型箱相连通,散热箱体的一端与进水管道相接,散热箱体的另一端与回水管道相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分流体结构,并在铁水注入管道上设置分流电控阀,能够直接控制各个铁水供应支路的通断,从而控制对应冷却装置内的铁水冷却量,提高了相同液态金属原料的铸件浇铸效率;采用散热箱体进行传导散热,提升了液态金属合金的浇铸成型效率,提高了水热循环效果。

Cooling and cooling structure device of cast iron based on water cooling cy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st iron cooling and cooling structure device based on water cooling cycle, and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ast iron processing and production device. In the invention, one end of the water injectio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injection box of molten iron; the other end of the molten iron injectio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ipe of the distributary body; the cooling forming box is connected to the pipe of the distributary body independently; the inlet pipe is laid close to the outer side wall of the cooling molding box; the cooling box and the cooling molding are made. One end of the radiator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pip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radiator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ckwater pipe. By setting a fluid separation structure and setting up a shunt electronic control valve on the molten iron injection pipe, the invention can directly control the opening and breaking of each supply branch of the iron water supply, thus controlling the cooling amount of the molten iron in the corresponding cooling device and improving the casting efficiency of the same liquid metal material. The casting efficiency of liquid metal alloy has been raised, and the effect of hydrothermal cycle has been rai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水冷循环的铸铁降温冷却结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铁加工生产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冷循环的铸铁降温冷却结构装置。
技术介绍
铸件是用各种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成型物件,即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后,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在将液态金属进行浇注过程中,浇铸成的铸件形状大小不一,而不同的铸件却可以采用相同的合金液态金属浇注成型,另外,浇铸过程中需要进行冷却,冷却效率也是影响铸件浇铸成型效率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相同液态金属原料的铸件浇铸效率以及浇铸成型效率,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水冷循环的铸铁降温冷却结构装置,通过设置分流体结构,控制对应冷却装置内的铁水冷却量,提高了相同液态金属原料的铸件浇铸效率;并采用散热箱体进行传导散热,提升了液态金属合金的浇铸成型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水冷循环的铸铁降温冷却结构装置,包括铁水注入箱体和铁水注入管道,铁水注入管道的一端与铁水注入箱体的底部相连通;包括分流体结构,铁水注入管道的另一端与分流体内的管道相连通;包括若干冷却成型箱,冷却成型箱与分流体内对应的管道独立相连通;包括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进水管道紧贴于冷却成型箱的外侧壁铺设;包括散热箱体,散热箱体与冷却成型箱相连通,散热箱体的一端与进水管道相接,散热箱体的另一端与回水管道相接。其中,铁水注入管道内开设主注入腔,主注入腔靠近分流体侧设置三个分流管道,三个分流管道分别为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和第三分流管;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和第三分流管上都装设有分流电阀控。其中,分流体内开设若干分流管道,冷却成型箱内开设有与分流体内的分流管道相连接的分流注入管;冷却成型箱内开设冷却腔,分流注入管与冷却腔相连通;冷却成型箱上装设脱氧装置,脱氧装置的通气管道与与冷却腔相连通。其中,散热箱体内开设有散热腔,散热腔通过管道与冷却成型箱相连通;散热箱体的散热腔的两侧都装设有密封板结构;进水管道上设有进水支流管,回水管道上连接有回水支流管;散热箱体的散热腔内设置有一管道,散热腔内的管道一端与进水支流管相连通,散热腔内的管道另一端与回水支流管相连通。其中,铁水注入箱体、铁水注入管道、分流体、冷却成型箱的水平位置依次降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分流体结构,并在铁水注入管道上设置分流电控阀,能够直接控制各个铁水供应支路的通断,从而控制对应冷却装置内的铁水冷却量,便于通过同一铁水供应装置,控制不同规格的铸铁铸件的成型操作,提高了相同液态金属原料的铸件浇铸效率;通过在冷却成型箱上装设脱氧装置,有效降低了合金铁水在冷却过程中的氧化效应;并采用散热箱体进行传导散热,提升了液态金属合金的浇铸成型效率,降低了合金铁水在冷却成型时受到的空气水分、杂质的污染,也提高了水热循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水冷循环的铸铁降温冷却结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铁水注入箱体;2-铁水注入管道;3-分流体;4-冷却成型箱;5-进水管道;6-回水管道;7-主注入腔;8-第一分流管;9-第二分流管;10-第三分流管;11-分流电阀控;12-冷却腔;13-分流注入管;14-脱氧装置;15-散热箱体;16-散热腔;17-进水支流管;18-密封板;19-回水支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水冷循环的铸铁降温冷却结构装置,包括铁水注入箱体1和铁水注入管道2,铁水注入管道2的一端与铁水注入箱体1的底部相连通;包括分流体3结构,铁水注入管道2的另一端与分流体3内的管道相连通;包括若干冷却成型箱4,冷却成型箱4与分流体3内对应的管道独立相连通;包括进水管道5和回水管道6,进水管道5紧贴于冷却成型箱4的外侧壁铺设;包括散热箱体15,散热箱体15与冷却成型箱4相连通,散热箱体15的一端与进水管道5相接,散热箱体15的另一端与回水管道6相接。进一步的,铁水注入管道2内开设主注入腔7,主注入腔7靠近分流体3侧设置三个分流管道,三个分流管道分别为第一分流管8、第二分流管9和第三分流管10;第一分流管8、第二分流管9和第三分流管10上都装设有分流电阀控11。进一步的,分流体3内开设若干分流管道,冷却成型箱4内开设有与分流体3内的分流管道相连接的分流注入管13;冷却成型箱4内开设冷却腔12,分流注入管13与冷却腔12相连通;冷却成型箱4上装设脱氧装置14,脱氧装置14的通气管道与与冷却腔12相连通。进一步的,散热箱体15内开设有散热腔16,散热腔16通过管道与冷却成型箱4相连通;散热箱体15的散热腔16的两侧都装设有密封板18结构;进水管道5上设有进水支流管17,回水管道6上连接有回水支流管19;散热箱体15的散热腔16内设置有一管道,散热腔16内的管道一端与进水支流管17相连通,散热腔16内的管道另一端与回水支流管19相连通。进一步的,铁水注入箱体1、铁水注入管道2、分流体3、冷却成型箱4的水平位置依次降低。具体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中,合金铁水熔炼后注入铁水注入箱体1内,合金铁水由铁水注入箱体1进入铁水注入管道2,在铁水注入管道2的末端发生铁水分流,在分流体3内,若干分流的铁水流至对应的冷却成型箱4内,而在铁水注入管道2上的分流电控阀分别独立控制各自后续管道的铁水流体的通断。冷却成型箱4内的冷却腔12内存在空气由脱氧装置14抽离,实现冷却腔12内的无氧环境,合金铁水在冷却腔12内降温冷却时产生的热量,经过管道传输至散热箱体15内的散热腔16内,散热腔16内的热量传导至水管,由流动水源带走热量,并通过回水支流管19回转至回水管道6;散热箱体15上的密封板18结构,能够保证冷却腔12的密封性以及热量的高效传导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水冷循环的铸铁降温冷却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铁水注入箱体(1)和铁水注入管道(2),所述铁水注入管道(2)的一端与铁水注入箱体(1)的底部相连通;包括分流体(3)结构,所述铁水注入管道(2)的另一端与分流体(3)内的管道相连通;包括若干冷却成型箱(4),所述冷却成型箱(4)与分流体(3)内对应的管道独立相连通;包括进水管道(5)和回水管道(6),所述进水管道(5)紧贴于冷却成型箱(4)的外侧壁铺设;包括散热箱体(15),所述散热箱体(15)与冷却成型箱(4)相连通,所述散热箱体(15)的一端与进水管道(5)相接,所述散热箱体(15)的另一端与回水管道(6)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冷循环的铸铁降温冷却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铁水注入箱体(1)和铁水注入管道(2),所述铁水注入管道(2)的一端与铁水注入箱体(1)的底部相连通;包括分流体(3)结构,所述铁水注入管道(2)的另一端与分流体(3)内的管道相连通;包括若干冷却成型箱(4),所述冷却成型箱(4)与分流体(3)内对应的管道独立相连通;包括进水管道(5)和回水管道(6),所述进水管道(5)紧贴于冷却成型箱(4)的外侧壁铺设;包括散热箱体(15),所述散热箱体(15)与冷却成型箱(4)相连通,所述散热箱体(15)的一端与进水管道(5)相接,所述散热箱体(15)的另一端与回水管道(6)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冷循环的铸铁降温冷却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水注入管道(2)内开设主注入腔(7),所述主注入腔(7)靠近分流体(3)侧设置三个分流管道,三个分流管道分别为第一分流管(8)、第二分流管(9)和第三分流管(10);所述第一分流管(8)、第二分流管(9)和第三分流管(10)上都装设有分流电阀控(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冷循环的铸铁降温冷却结构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才夏庆生夏冬生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万兴耐磨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