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片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935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棉纤维以及两种或更多种合成纤维的纤维片材。前述合成纤维形成了无纺布。棉纤维进入到前述无纺布的纤维网络内并且与该纤维网络交织,在该无纺布的单面侧,棉纤维层以部分地进入该无纺布的状态形成。前述合成纤维包含a)纤维和b)纤维的组合或a)纤维和c)纤维的组合,a)熔融粘合性纤维,b)比a)的热熔融粘合性纤维的纤维直径小的热熔融粘合性纤维,c)没有与a)的热熔融粘合性纤维熔融粘合的纤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至少在单面具备棉纤维层的纤维片材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纤维片材特别适合作为接触皮肤的片材使用。
技术介绍
已经知道有下列的一种体液吸收用压贴材料其具备由棉纤维构成的、具有柔软性的无纺布的表面材料(参照日本专利特开平8-24289号公报)。这种表面材料是用水流交织法制造的。因此这种表面材料形成纤维间距离细小、网眼堵塞的结构,手感变硬。所以,作为接触皮肤的表面材料使用缺少柔软性。作为提高柔软性的手段,可以考虑降低表面材料的单位面积质量,但由于这种表面材料是由棉纤维单独构成的,所以降低单位面积质量有困难。据认为即使尝试降低单位面积质量,其下限值也是在35~40g/m2左右。再者,这种表面材料只靠棉纤维的交织来保持片材形态,所以不容易充分提高拉伸强度等机械强度。提高强度和降低单位面积质量一般是相反关系。有一种方法,是把棉纤维等天然纤维与其他纤维复合化,降低棉纤维的单位面积质量(参照日本专利特开昭60-199962号公报)。按照这个方法,在网状片材的上表面层叠天然纤维等短纤维的纤维网,通过高速水流处理使该纤维网的纤维相互交织,并且也与网状片材交织。但是由于短纤维的交织对象是网状片材,交织的短纤维可能引起网眼堵塞,使纤维间距离变短。结果,得到的片材发硬,缺少柔软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有棉纤维以及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合成纤维的纤维片材。两种或更多种前述合成纤维形成了无纺布。棉纤维进入到前述无纺布的纤维网络内并且与该纤维网络交织,棉纤维层以部分地进入该无纺布的状态形成在该无纺布的单面侧。两种或更多种前述合成纤维包含以下的a)纤维和b)纤维的组合或a)纤维和c)纤维的组合,a)热熔融粘合性纤维,b)比a)的热熔融粘合性纤维的纤维直径小的热熔融粘合性纤维,c)没有与a)的热熔融粘合性纤维熔融粘合的纤维。另外,作为前述纤维片材的优选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下列的制造方法,其是在含有a)纤维和b)纤维或a)纤维和c)纤维的无纺布的单面上重叠棉纤维的纤维网,从该纤维网侧喷射高压水流,使棉纤维进入到该无纺布的纤维网络内,并且使其与该纤维网络交织,同时使该无纺布中的b)纤维或者c)纤维移动到该无纺布的另一面侧。再者,本专利技术提供含有棉纤维以及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合成纤维的纤维片材。两种或更多种前述合成纤维形成了无纺布。棉纤维进入到前述无纺布的纤维网络内并且与该纤维网络交织,棉纤维层以部分地进入该无纺布的状态分别形成在该无纺布的各面侧。两种或更多种前述合成纤维包含以下的a)纤维和b)纤维的组合或a)纤维和c)纤维的组合,a)热熔融粘合性纤维,b)比a)的热熔融粘合性纤维的纤维直径小的热熔融粘合性纤维,c)没有与a)的热熔融粘合性纤维熔融粘合的纤维。再者,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备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和液体不透过性的背面片材以及介于这两种片材之间配置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其中使用了前述任何一种纤维片材作为该正面片材。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纤维片材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纵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制造图1所示的纤维片材的工序的图。图3是表示使棉纤维的纤维网与无纺布交织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纤维片材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纵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不仅是强度高而且同时拥有柔软的手感、含有棉纤维的纤维片材及其制造方法。以下根据优选的实施方案,参照图面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是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纤维片材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纵截面结构的示意图。纤维片材1由棉纤维层3部分地进入由合成纤维组成的无纺布2的一面后形成的复合片材所构成。棉纤维4进入无纺布2的纤维网络内,并且棉纤维层4与纤维网络交织,从而棉纤维层3形成在无纺布2的单面侧。当然,棉纤维4相互之间也交织在一起。如图1所示,在纤维片材1中,从形成有棉纤维层3的一侧向没有形成棉纤维层3的一侧,棉纤维的量逐渐减少。另一方面,无纺布2由两种或更多种的合成纤维构成,提供与棉纤维4交织的网状结构。两种或更多种的合成纤维包含以下的a)纤维和b)纤维的组合或a)纤维和c)纤维的组合,a)热熔融粘合性纤维,b)比a)的热熔融粘合性纤维的纤维直径小的热熔融粘合性纤维,c)没有与a)的热熔融粘合性纤维熔融粘合的纤维。a)纤维的使用目的是在无纺布2上形成主要的纤维网络。因此,下面把a)纤维称作网络形成纤维。从形成稳定可靠的纤维网络的观点看,网络形成纤维的纤维直径以比较粗为好。具体地优选3~16dtex,特别优选4~10dtex。根据同样的理由,网络形成纤维优选由刚性高的合成树脂构成。例如,优选由含有聚丙烯或聚酯等作为刚性成分,含有聚乙烯或低熔点聚酯等作为熔融粘合成分的复合纤维构成。另一方面,b)以及c)纤维的使用目的是,在把构成棉纤维层3的棉纤维4交织在无纺布2的纤维网络中的时候,扩大纤维网络的纤维空间(这一点的详情在后面叙述)。因此,下面把b)及c)纤维统称为纤维空间扩大纤维。b)纤维使用比网络形成纤维的纤维直径小的纤维。具体地说,从可以扩大纤维网络的纤维空间这个角度看,b)纤维的细度(dtex)优选比网络形成纤维的细度小(dtex)5~80%,特别优选小10~50%左右。b)纤维的一部分在无纺布2中与网络形成纤维熔融粘合。c)纤维使用没有与网络形成纤维熔融粘合的纤维。所谓“没有与网络形成纤维熔融粘合的纤维”包括以下两种纤维因为本来就没有熔融粘合性,所以不能与网络形成纤维熔融粘合的纤维;以及虽然有熔融粘合性,但在无纺布2的制造过程中不进行与网络形成纤维熔融粘合的处理,结果处于没有与网络形成纤维熔融粘合的状态的纤维。c)纤维不同于前面讲的b)纤维,不特别要求和网络形成纤维直径之间的大小关系。作为c)纤维,可以列举出由熔点比构成网络形成纤维的合成树脂更高的合成树脂所构成的纤维,例如由聚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聚酰胺等合成树脂构成的单一纤维、和由该合成树脂的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构成的并列型复合纤维或芯鞘型复合纤维(这类纤维一般是热熔融粘合性的),以及本来不具有热熔融粘合性的纤维,例如人造丝等。作为c)纤维特别优选的是出现了卷曲的潜在卷曲性纤维。使用这种纤维的好处有,纤维脱落少,而且在纤维片材1上出现了伸缩性,可以得到柔软性和触感好,使用性优越的纤维片材1。另外的好处有,如果在无纺布2的制造过程中形成的纤维网形成之后,使潜在卷曲性纤维的卷曲出现,在形成梳理等的纤维网时,就容易与网络形成纤维缠绕在一起。出现了卷曲的潜在卷曲性纤维缠绕在网络形成纤维上后,在纤维片材1的制造过程中(对此后面叙述),当高压水流喷射时,就不大会出现纤维的脱落。而且,由于水流压力,出现了卷曲的潜在卷曲性纤维的线圈部分伸长而脱开、或者缠绕薄弱的部分出现脱落等现象,可以适当地控制纤维网络的纤维空间的扩大。图1所示的纤维片材使用了网络形成纤维I和一种纤维空间扩大纤维II的两种合成纤维。当然,纤维空间扩大纤维II也可以使用两种或更多种。例如,可以并用b)纤维和c)纤维。另外,图1为了强调网络形成纤维I所形成的膨松的纤维网络,用纵长的椭圆来示意表示网络形成纤维I。如图1所示,纤维空间扩大纤维II不均匀地分布于棉纤维层3形成一侧的相反侧。因为这种不均匀分布,把构成棉纤维层3的棉纤维4交织在无纺布2的纤维网络中的时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片材,其含有棉纤维以及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合成纤维,两种或更多种所述合成纤维形成了无纺布,棉纤维进入到所述无纺布的纤维网络内并且与该纤维网络交织,棉纤维层以部分地进入该无纺布的状态形成在该无纺布的单面侧,两种或更多种所述合成纤维包含以下的a)纤维和b)纤维的组合或a)纤维和c)纤维的组合,    a)热熔融粘合性纤维,    b)比a)的热熔融粘合性纤维的纤维直径小的热熔融粘合性纤维,    c)没有与a)的热熔融粘合性纤维熔融粘合的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原进介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