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月臣专利>正文

全自动双扣鱼网编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181 阅读:7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全自动双扣鱼网编织机,该机为机械式程序控制的自动机,它设有八个凸轮,通过各自的杠杆及拉杆完成经线在上下钩上绕两圈、将绕圈后的经线拉向后方、钩针将绕圈后的经线钩住拉向后方、脱钩时将经线绕过梭芯的后方打结、张紧轮将经线拉紧、再将织好的鱼网缠绕在卷筒上。本样机经运行证明它具有工作稳定、织出的鱼网质量好、生产率高、操作方便的特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捕鱼工具类,它具体涉及双扣鱼网的自动编织机的结构。鱼网是捕鱼作业中的最普通的工具。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单扣的鱼网,编织它的设备多为人工手拉脚蹬操作的简单机器,该机的噪音大、生产效率低且织出的鱼网的质量差,单扣的鱼网在使用中很不可靠,它容易缓扣使鱼跑掉而造成损失。为了使鱼网工作得可靠,应将网的经纬线间系成双扣,经调查知,系双扣鱼网的简单编织机和自动编织机均尚无先例。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弥补双扣鱼网自动编织机的空白特提出本方案——全自动双扣鱼网编织机,它采用了机械式程序控制自动机的形式,用电机驱动两个时间分配轴,各种动作均由凸轮、杠杆、拉杆操纵各部分执行机构来完成。它具有自动生产的能力,其产品具有很高的质量水平。按如上构思,本方案所提供的全自动双扣鱼网编织机包括有梭芯、引线针,其特征是该自动编织机是由电机传动时间分配轴,在时间分配轴上固定有多个凸轮经各自的杠杆控制各工作部件完成各种相互配合的动作,该机共有八个部分一.经线针的上下运动部分,它是由凸轮Ⅰ、杠杆Ⅰ、拉杆Ⅰ、经线针所构成,凸轮Ⅰ是个装在时间分配轴Ⅰ上的平面凸轮,在该凸轮的等径外圆上有两个加大的等径的凸起,和一个等径的凹入部分,杠杆Ⅰ与机身相铰接,其一端通过滚轮与凸轮接触,另一端与拉杆Ⅰ的一端相铰接,拉杆Ⅰ的另一端与安装经线针的架子相铰接;二.经线针的水平运动部分,它是由凸轮Ⅱ、杠杆Ⅱ所组成,凸轮Ⅱ是装在时间分配轴Ⅱ上的一个端面凸轮,在整个圆周上有三个凸起,杠杆Ⅱ的一端与经线针架铰接,另一端活动地套在机身的铰链轴上可作轴向运动,杠杆Ⅱ的另一端与端面凸轮接触;三.张紧经线运动部分,它是由凸轮Ⅲ、杠杆Ⅲ、拉杆Ⅲ、经线张紧轮、张紧轮架、立杆导轨所组成,凸轮Ⅲ是装在时间分配轴Ⅰ上的平面凸轮,杠杆Ⅲ与机身相铰接,一端通过滚轮与凸轮相接触,另一端与拉杆Ⅲ一端铰接,同时还挂有复位弹簧,拉杆Ⅲ的另一端与装有张紧轮的张紧轮架相铰接,张紧轮架只能在立杆导轨上滑动;四.钩针的水平运动部分,它是由导轨式的凸轮Ⅳ、曲柄Ⅳ、杠杆Ⅳ、联接杆Ⅳ、钩针所组成,曲柄固定联接在时间分配轴Ⅰ上,它通过滚轮与导轨式的凸轮相配合,杠杆Ⅳ与机身相铰接,导轨式的凸轮固定在杠杆Ⅳ的一端,杠杆的另一端与联接杆铰接,联接杆的另一端与装有钩针的钩针架相铰接,钩针架滑套在导杆之上;五.下钩的上扬运动部分,它是由凸轮Ⅴ、杠杆Ⅴ、下钩所组成,凸轮Ⅴ是装在时间分配轴Ⅱ上的平面凸轮,杠杆Ⅴ与机身铰接,其一端通过滚轮与凸轮相接触,另一端也通过一滚轮与装有下钩的支架相接触,下钩的支架也和机身相铰接;六.上钩的低头运动部分,它是由凸轮Ⅵ、杠杆Ⅵ、上钩支架、上钩所组成,凸轮Ⅵ是装在时间分配轴Ⅱ上的平面凸轮,杠杆Ⅵ与机身铰接,其一端通过滚轮与凸轮Ⅵ相接触,另一端通过滚轮与上钩支架相接触,上钩装在上钩支架上,上钩支架与机身相铰接;七.经线针的前后运动部分,它是由凸轮Ⅶ、杠杆Ⅶ、和拉杆Ⅶ所构成,凸轮Ⅶ是安装在时间分配轴Ⅱ上的平面凸轮,杠杆Ⅶ与机身铰接,其一端通过滚轮与凸轮Ⅶ接触,另一端与拉杆Ⅶ铰接,拉杆Ⅶ与安装经线针的架子相铰接;八.卷筒的运动部分,它是由凸轮Ⅷ、杠杆Ⅷ、拉杆Ⅷ、带有棘爪的摇臂、安装在卷筒端面上的棘轮所组成,凸轮Ⅷ受电机驱动,杠杆Ⅷ的一个端头与机身铰接,其中部通过一滚轮与凸轮接触,在杠杆上还挂有一复位弹簧,杠杆Ⅷ与拉杆Ⅷ铰接,拉杆Ⅷ与摇臂相铰接;经线针、经线针架受凸轮Ⅰ的作用作上下运动时,经线针架的销子受机器侧板上竖槽的限制,受凸轮Ⅶ的作用作前后运动时经线针架上的销子受机器侧板上水平槽的限制;另外,该自动编织机还设有经线断线报警器及仃车的自动控制,还设有纬线梭芯故障的报警器及仃车的自动控制。在本方案中,该机的传动关系如下电机经减速后,将动力传给时间分配轴Ⅰ和卷网凸轮轴Ⅲ,时间分配轴Ⅰ再以1∶1的关系用链条传递给时间分配轴Ⅱ,凸轮Ⅰ、凸轮Ⅲ和曲柄Ⅳ是固定在时间分配轴Ⅰ上,端面凸轮Ⅱ、凸轮Ⅴ、凸轮Ⅵ和凸轮Ⅶ是固定在时间分配轴Ⅱ上。它的经线断线报警器是由每根线上悬挂的遮光板和光电管Ⅰ所组成,它的每个遮光板是用铰链活动地联接在机身上,另一端的钩挂在各自的经线上,断线后落下的遮光板正好挡住光电管的光路。其纬线梭芯故障报警器是由装在机身上的两时光电管Ⅱ组成,其两条光电管的光照路线略高于排列好的多个纬线梭芯的上边缘。采用本方案能体现如下的优越性①该自动编织机采用的是在经线和纬线之间系双扣的结构,它比单扣的鱼网的成品稳定性强得多,由于网形稳定,能明显地提高捕鱼的效率;②本机型采用了自动机的形式,八种动作均由各种凸轮操作,实现按时间分配图上规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自动控制地工作,它具有生产率高的特点,每个工人可以同时看守几台机器;③它可以经调整织出不同网目规格的产品,给使用者以极大的方便;④该机设有自动报警系统,当出现经线断头或纬线梭芯的位置异常时可以发出报警信号并仃车,它能保证自动编织机平稳正常地运行。图1是本方案全自动双扣鱼网编织机的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方案各机构动作的时间分配图。图3是凸轮Ⅰ、凸轮Ⅱ、凸轮Ⅶ的机构示意图。图4是凸轮Ⅲ的机构示意图。图5是凸轮Ⅳ的机构示意图。图6是凸轮Ⅴ的机构示意图。图7是凸轮Ⅵ的机构示意图。图8是凸轮Ⅷ的机构示意图。 现结合附图说明本方案的实施例。该全自动双扣鱼网编织机是一种机械式程序控制的自动机,它有八种动作,由八个凸轮来操纵,电动机的转动经减速后传给时间分配轴Ⅰ11和卷筒凸轮轴Ⅲ13,时间分配轴Ⅰ再以1∶1的关系用链条传递给时间分配轴Ⅱ12。下面分别叙述各部件的装配关系和运动情况;凸轮Ⅰ1安装在时间分配轴Ⅰ11上,它的杠杆Ⅰ1A以K点为轴摆动,通过拉杆Ⅰ1B拉动经线针架和经线针作上下的运动,其运动受机器侧板上竖槽的限制,因经线针架的销子处于侧板的槽内。凸轮Ⅱ2是个端面凸轮,安装在时间分配轴Ⅱ12上,它的端面尺寸的变动推动杠杆Ⅱ2A拨动经线针架和经线针1C作水平的运动,此水平运动是在铰链轴上的轴向运动,该运动与凸轮Ⅰ引起经线针的上下运动合成的结果是使经线针带着经线,在上钩6C和下钩5C之间作绕两圈的运动,将经线绕在上下钩上。凸轮Ⅶ7是安装在时间分配轴Ⅱ上,当经线在上下钩之上绕完两圈时,凸轮Ⅶ推动以L点为轴心的杠杆7A拉动经线针1C向后运动,将经线拉向所挠两圈的后方,此前后运动是受机器侧板上水平槽的限制。固定在时间分配轴Ⅰ11的曲柄4D的滚子在凸轮Ⅳ4的滑道中滚动,凸轮Ⅳ装在以M点为中心的杠杆Ⅳ4A上,并经拉杆Ⅳ4B拉动在水平导轨上的钩针架和钩针4C作前后运动,当钩针穿过经线绕成的两圈,走到最前点时将位于所绕得两圈后的经线钩住并向后拉,此时装在时间分配轴Ⅱ上的凸轮Ⅴ5推动杠杆Ⅴ5A使下钩上扬,同时装在时间分配轴Ⅱ上的凸轮Ⅵ6推动杠杆Ⅵ6A使上钩低头,使绕在上下钩上的两圈经线自动地脱落,当钩针将经线拉到最后点时,曲柄4D的滚子正好运动到凸轮Ⅳ下边缘的尖点,由于尖点的冲击,钩住的经线在梭芯的后方脱落,此线套正好从梭芯的后方及下方绕过,就将经线在纬线上系好一个双扣的结。装在时间分配轴Ⅰ上的凸轮Ⅲ3经过以N点为中心的杠杆Ⅲ3B推起张紧轮架和张紧轮3C,将系好的双扣结拉紧。凸轮Ⅷ8经杠杆Ⅷ8A、拉杆Ⅷ8B拉动带有棘爪的摇臂8C推动卷筒转动,使织好的网缠绕在卷筒上。本机还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双扣鱼网编织机,它包括有梭芯(9)、引线针,其特征是该自动编织机是由电机传动时间分配轴,在时间分配轴上固定有多个凸轮及各自的杠杆、联接杆,该机共有八个部分:(一)经线针的上下运动部分,它是由凸轮Ⅰ(1)、杠杆Ⅰ(1A)、拉杆Ⅰ (1B)、经线针(1C)所构成,凸轮Ⅰ是个装在时间分配轴Ⅰ(11)上的平面凸轮,在该凸轮的等径外圆上有两个加大的等径的凸起,和一个等径的凹入部分,杠杆Ⅰ与机身相铰接,其一端通过滚轮与凸轮接触,另一端与拉杆Ⅰ的一端相铰接,拉杆Ⅰ的另一端与安装经线针的架子相铰接;(二)经线针的水平运动部分,它是由凸轮Ⅱ(2)、杠杆Ⅱ(2A)所组成,凸轮Ⅱ是装在时间分配轴Ⅱ上的一个端面凸轮,在整个圆周上有三个凸起,杠杆Ⅱ的一端与经线针架铰接,另一端活动地套在机身的铰链轴上可作轴向运动,杠杆Ⅱ的 另端与端面凸轮接触;(三)张紧经线运动部分,它是由凸轮Ⅲ(3)、杠杆Ⅲ(3A)、拉杆Ⅲ(3B)、经线张紧轮(3C)、张紧轮架(3D)、立杆导轨(3E)所组成,凸轮Ⅲ是装在时间分配轴Ⅰ(11)上的平面凸轮,杠杆Ⅲ与机身相铰接,一端通过滚轮 与凸轮相接触,另一端与拉杆Ⅲ一端铰接,同时还挂有复位弹簧,拉杆Ⅲ的另一端与装有张紧轮的张紧轮架相铰接,张紧轮架只能在立杆导轨上滑动;(四)钩针的水平运动部分,它是由导轨式的凸轮Ⅳ(4)、杠杆Ⅳ(4A)、联接杆Ⅳ(4B)、钩针(4C)、曲 柄Ⅳ(4D)所组成,曲柄固定联接在时间分配轴Ⅰ上,它通过滚轮与导轨式的凸轮相配合,杠杆Ⅳ与机身相铰接,导轨式的凸轮固定在杠杆Ⅳ的一端,杠杆的另一端与联接杆铰接,联接杆的另一端与装有钩针的钩针架相铰接,钩针架滑套在导杆之上;(五)下钩的上 扬运动部分,它是由凸轮Ⅴ(5)、杠杆Ⅴ(5A)、下钩(5C)所组成,凸轮Ⅴ是装在时间分配轴Ⅱ上的平面凸轮,杠杆Ⅴ与机身铰接,其一端通过滚轮与凸轮相接触,另一端也通过一滚轮与装有下钩的支架相接触,下钩的支架也和机身相铰接;(六)上钩的低头 运动部分,它是由凸轮Ⅵ(6)、杠杆Ⅵ(6A)、上钩支架(6B)、上钩(6C)所组成,凸轮Ⅵ是装在时间分配轴Ⅱ上的平面凸轮,杠杆Ⅵ与机身铰接,其一端通过滚轮与凸轮Ⅵ相接触,另一端通过滚轮与上钩支架相接触,上钩装在上钩支架上,上钩支架与机身相铰接;(七)经线针的前后运动部分,它是由凸轮Ⅶ(7)、杠杆Ⅶ(7A)、和拉杆Ⅶ(7B)所构成,凸轮Ⅶ是安装在时间分配轴Ⅱ上的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月臣杨作春
申请(专利权)人:邵月臣杨作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