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上使用的编织物加强管包括纤维长丝编织物制成的加强筋,在所述加强筋的内层和(或)外层包覆有树脂层,所述树脂层为一层或一层以上;所述编织物加强管的制备方法,沿加强管轴向排布的经丝交替打开,纬丝则以与所述加强管径向极小的夹角在打开的经丝中螺旋缠绕,制成加强筋;在加强筋的内层和(或)外层,通过挤出、涂层、热粘合之任一种方式,包覆一层或一层以上的树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减小加强管壁厚、加工方便、同时也使得加强管更加柔软且具有高强低延伸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上使用的加强管,尤其涉及一种编织物加强管。
技术介绍
随着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对介入器材使用的各种导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于输送自膨胀支架类介入治疗器材的输送系统对外鞘管的要求比较特殊,类似于导引导管,薄壁可以减小导管外径,从而减小手术创伤,另外薄壁也可以扩大内腔,另外还要求外鞘管柔软,以便穿越迂曲血管到达病灶;作为自膨胀支架输送系统的鞘管,要求有足够的径向和轴向强度,以便在受到拉伸时或受到支架的径向膨胀力时,基本上不产生伸长变形,以保证支架释放的同步性和可靠性。诸如聚酰亚胺类硬质材料,虽然可以加工成超薄壁抗拉鞘管,摩擦系数也比较低,但其过硬容易打折不适合用作鞘管。美国专利号为US595465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编织物做加强筋,同时在其内外层挤出软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加强管,目前这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在许多介入导管中也得到应用,如造影导管。由于目前加强管中的编织物通常由金属丝编织而成,编织物结构以调整编织速度和丝旋转速度来调整编织角度为主,这样得到的加强丝与管材轴向有一定角度(锐角),这样得到的加强管经常难以承担自膨胀支架施加的应力负荷,影响产品使用性能。自膨胀支架是在器械生产时用专用设备压缩装入输送系统鞘管前端的,这样压缩后的自膨胀支架在储存期内始终给予管材径向以较大的膨胀力,并且这个膨胀力还会在高温时增加;手术中,将预先置于系统中的支架送达病灶后,需要用器械的顶杆将支架顶出鞘管,此时支架对鞘管较大的膨胀力将通过鞘管和支架(或推杆)间的摩擦力转化为施加于鞘管的轴向拉伸力,这两个方向的应力都对鞘管的抗变形能力提出较大挑战,因为实际施加的两个应力方向与鞘管加强筋的走向有一定夹角,这时加强筋和高分子层的粘合性能成为鞘管抗变形能力的关键。而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间的粘合力通常较小,因此这种编织物结构难以起到应有的加强筋效果。为了提高管材的强度,不得不增加加强筋的尺寸和高分子层的壁厚,这样就使得鞘管的壁厚不能太薄。另外,为了保证金属加强丝的强度,难以做的很细,目前常用的最细金属丝为0.001×0.003英寸的扁丝;金属丝做加强筋,内外层必须包覆高分子材料以避免金属丝裸露造成对血管的刺激。这样也很难将壁厚减,这种方法得到的加强管壁厚通常在0.2毫米以上。美国专利申请号20040089969的专利申请提出先对加强丝涂层,然后仅在外层挤出高分子层,由于减少了内层,可以做薄些。很明显,这种只有一层树脂层和加强筋粘合,其粘结强度不会很高,抗变形能力就降低了。美国专利申请号20040181208的专利申请提出采用一种屈服强度高于普通加强丝20~40%的纤维状丝做加强筋,以减小壁厚和伸长。但这种高强纤维状丝其实是一种复合金属丝,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壁厚和伸长,但效果并不明显,且和普通金属加强丝有着相同的缺点,即不能裸露,加强丝没能有效承担应力负荷。用金属编织网管做加强筋由于金属丝较硬,尽管可以通过内外树脂层包覆,但在鞘管端部(特别是近端)通常需要另外焊接一段纯高分子的管材,如美国专利申请号20050010194的专利申请提出,在挤出第一层树脂后,按需要长度截断,然后在挤出第二层树脂时,超出加强筋一段自然形成无加强筋段。很明显,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以金属丝做加强筋都需要对端头进行特别的包覆处理,这样无疑增加了工艺和成本。另外,包覆高分子树脂通常采用较软的型号,无加强筋段自身强度以及和加强筋段间的连接强度都较含加强筋段的强度要低,这些部分往往成为使用过程中受力时发生断裂的薄弱环节。另外,采用金属丝做加强筋,通过热焊接进行不同管材连接时,往往会因受热使金属丝暴露,金属丝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支架的显影效果,这给连接工艺也提出很大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可以有效减小壁厚、加工方便、柔软、高强低延伸的编织物加强管。本专利技术一种编织物加强管,包括纤维长丝编织物制成的加强筋,在所述加强筋的内层包覆有树脂层,所述树脂层为一层或一层以上。在所述加强筋的外层包覆有树脂层,所述树脂层为一层或一层以上;所述纤维长丝编织物由高模低缩型纤维长丝制成,为聚酯长丝PET、丙纶长丝PP、尼龙长丝NYLON、锦纶、碳纤维等材料之任一种,所述纤维长丝以基本平行于加强管轴向和径向排布。所述编织物加强管的制备方法如下沿所述加强管轴向排布的经丝交替打开,纬丝则以与所述加强管径向极小的夹角在打开的经丝中螺旋缠绕,制成加强筋;在加强筋的内层,通过挤出、涂层、热粘合之任一种方式,包覆一层或一层以上的树脂层,每层或每层的不同段是不同的树脂层,为聚醚-氨基嵌段共聚物树脂PEBAX、尼龙树脂NYLON、聚酰压胺树脂POLYIMIDE、聚四氟乙烯PTFE的含氟材料高分子树脂之任一种;在加强筋的外层,通过挤出、涂层、热粘合之任一种方式,每层或每层的不同段是不同的树脂层,为聚醚-氨基嵌段共聚物树脂PEBAX、尼龙树脂NYLON、聚酰亚胺树脂POLYIMIDE、聚四氟乙烯PTFE的含氟材料高分子树脂之任一种。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由于高分子长丝较金属丝柔软,并且在裸露时不会刺激血管,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在内或外面仅包覆一层高分层,有利于减小壁厚;(2)因为在热焊接时,往往会因包覆树脂收缩造成金属丝的裸露,而对于纤维长丝加强筋,可以进行热开孔,这样加工就更方便;(3)因为加强筋沿管材径向和轴向两个受力方向分布,可有效承受压力,因此得到的管材具有高强低延伸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平行于加强管轴向、径向的编织方法示意图;图2是一上一下交替的编织结构示意图;图3是二上二下交替的编织结构示意图;图4是二上二下交替,夹角20°的编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编织物加强管是以纤维长丝编织物为加强筋,纤维长丝可以由聚酯长丝PET、丙纶长丝PP、尼龙长丝NYLON、锦纶或其他高分子材料制成,由于高分子长丝较金属丝柔软,并且在裸露时不会刺激血管,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在加强筋的内层或外层仅包覆一层高分子层,有利于减小壁厚。特别是端部,如果包覆树脂硬度可以接受,则无需另外焊接软头,或挤出时额外挤出一段本体树脂。另外,开孔热焊接也较金属编织网加强筋可行,因为热焊接时,往往会因包覆树脂收缩造成金属丝的裸露,而对于纤维长丝加强筋,可以进行热开孔。对于用作输送自膨胀支架鞘管的加强管,为了保证支架释放同步性,往往需要鞘管在正常的承受应力范围内不发生伸长变形,即需要在较小的应力条件下鞘管几乎没有伸长,或发生较小伸长时需要的应力较大。高模低缩型纤维长丝即是具这种性能的一种高聚物长丝,它是一种采用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通过充分牵伸而得到的长丝,分子链沿长丝轴向取向充分,受力时可以和金属丝一样表现出良好的抗变形能力,但较金属丝更柔软。加强筋的编织物纤维长丝是以平行于管材轴向和径向的方向排布的,平行于加强管轴向和径向的纤维长丝可以采用不同的交错编织结构形式,但走向基本上保持与加强管轴向或径向平行,所需要的织物密度与加强管受力和纤维长丝模量直接相关。沿加强管轴向排布的纤维长丝承受了支架释放时因支架和鞘管间摩擦阻力而转移到鞘管上的轴向拉伸力;沿加强管径向排布的纤维长丝则承担着压缩于鞘管中的支架膨胀时对加强管侧壁产生的径向支撑力。由于两个方向上的应力均由纤维长丝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编织物加强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长丝编织物制成的加强筋,在所述加强筋的内层包覆有树脂层,所述树脂层为一层或一层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道志,郭俊敏,赵振心,张一,杨谦谦,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